导航菜单
首页 >  分析化学实验上册第6版  >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资源简介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时是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第一课时,即《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后对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的进一步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九年级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在原有学习氧气、水等化学物质的基础上加深理解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的基本过程。通过教师精心设置问题情景,创设实验情景,来开展探究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对实验现象进行准确的观察和合理的分析,将零散枯燥的知识生动化、具体化,并加以理解,以达到加深记忆的效果,在以实验为主的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完成新课程所要求的各项教学标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相关知识的学习,学会观察和描述化学实验现象;进一步认识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的化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科学认识方法。通过学生探究活动,学会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并会科学的解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归纳出二氧化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二氧化碳有关性质的实验探究,结合生活中常见化学现象,联系科学技术在社会实际中所应用到的化学原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现学生学习的社会价值取向,同时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难点: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性质。【教学方法设计】实验探究 问题情景【学生学法设计】参与活动探究 参与问题讨论【教具准备】教师用具:仪器:烧杯、酒精灯、高低蜡烛装置、铁架台、试管、带导管的橡胶塞、胶头滴管、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两只、试管夹;药品:醋酸、紫色石蕊试液、蜡烛、火柴。学生用具:水、集气瓶、玻璃片、分别集满空气和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镊子、染色的石蕊小干花三朵。【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理念改变传统灌输型教学模式,利用以学生为主的实验探究活动,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过程化、现实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知识的意义;创新模式,凸显新课程教学理念,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把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思想渗入到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以喝雪碧作为引入新课的情景去创设,灭火的原因作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其思考,并让学生能将课本中的化学物质二氧化碳与生活、技术、社会相联系,体现学生个人的社会价值,促进学生的探究科学知识的欲望。【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入】屏幕投影雪碧和其成分的图片雪碧配料:碳酸水(水,二氧化碳)、白砂糖、柠檬酸、香料等教师:同学们,在炎炎夏日,我为你打开一瓶透心凉的雪碧。请看!(打开准备好的雪碧)并让积极举手的学生品尝雪碧的感觉。反问:雪碧喝起来很爽,能够很好的解渴,那从雪碧里面冒出来的气泡是什么物质呢?【过渡】:对,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二氧化碳。那么我们在初中生物中接触过二氧化碳这种物质,大家知道它除了可以做汽水的原料外还有什么用途呢?展开新课探究 学生看到瓶口喷出的雪碧和气泡,惊叹不已请学生喝雪碧。学生回答:二氧化碳。学生思考并有回答灭火的。 激发兴趣从视觉和味觉上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创造让学生从心理上感觉到把所学化学参与到生活的乐趣的氛围,以达到更容易亲近学生的效果屏幕投影【问题与情景1】 二氧化碳能灭火的原因是什么?同学们看课本P78-P79的实验及问题。【教师演示实验6-12】如右图装置,向烧杯中倾倒一瓶气体,观察实验现象。问题:你观察到什么现象?通过实验,你可以得出该气体的哪些性质?【预设】教师要注意小心做实验,如果失败,就用视频播放实验过程,并分析刚才实验失败的原因。实验完毕,请学生描述现象、分析现象。并让学生得出相应的结论。教师点评,你的回答很精确,分析很到位,一针见血!【拓展提问】还有没有同学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二氧化碳的这些性质呢?教师评价学生作出的实验设计。 学生各种各样的回答,其中有灭火,教师展开新课。学生分析实验现象,解释原因。描述现象学生得出结论:①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②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学生思考并回答。 基于STS思想,创设问题和情景,而且与社会突发事件灭火密切相关 ,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其带着问题去学习注意:说清楚此实验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别是什么。正是因为二氧化碳这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决定了它可以用于灭火。总结性质决定用途的规律。培养思维能力。屏幕投影【引入与过渡】 二氧化碳除了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外,还有哪些性质?【问题与情景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吗?【组织实验】四人一小组,学生分组亲自动手做实验。可以给出实验器材,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实验6-13】:如果将水分别倒入集满二氧化碳的质地较软塑料瓶和装满空气的软塑料瓶中,立即旋紧瓶盖,振荡,你会看到什么现象?【引导】:你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从该实验说明中你获取了什么结论? 学生观看学生产生质疑学生设计实验学生动手实验分析现象多人合作集思广益 演示实验变探究实验将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由于该实验简单易行,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其中,体验实验探究成功后的喜悦,增强信心。对比实验,容易理解【引入与过渡】+【讨论问题】在【实验6-5】中塑料瓶为什么会变瘪?请说出你的理由?【引导】有没有哪位同学对上述理由需要提出质疑的,是不是所有的二氧化碳气体都溶于水了?我们刚才喝的雪碧中的碳酸水是怎么制得的? 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以四人为一小组,让学生探讨,做出最合理的假设,解决遇到的疑问。教师分析并评价学生给出的各种原因 给出原因深入思考提出质疑大胆猜想做出假设 使科学探究环环相扣,问题层层深入,锻炼思维联系生活中的实物雪碧成分,引发学生的质疑,激发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与情景3】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是否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资料: 酸可使紫色石蕊变红醋酸滴入石蕊溶液中变红,CO2气体通入石蕊溶液中__红,教师演示该资料中描述的实验,并与原紫色石蕊溶液颜色做对比。【提出问题】是什么物质使石蕊试剂变色了呢?【猜想和假设】1、是水使紫色石蕊变红2、是二氧化碳气体使紫色石蕊变红3、是部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使紫色石蕊变红【组织实验】四人一小组,学生分组动手做实验。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可以给出实验器材,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取三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第一朵喷上水,第二朵小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小花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三朵花的颜色变化。指定各小组代表汇报实验情况。(1至3组)各小组代表汇报完实验报告,教师要做合理点评,给予恰当的评价。验证假设1验证假设2验证假3现象分析结论当分析完原因后,可以请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阅读资料,并观察实验现象。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自主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1、2、3.学生人人动手,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合作、交流、实践、体验探究过程中的乐趣学生人人动手,教师巡回指导派各小组代表汇报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原因多找几组学生完成课本中的表格 鲜明的对比实验,让学生领会到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这个资料把验证性实验改变为探究性实验,并且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再验证自己提出的假设是否成立。提高学习化学的自主性,真正感受化学实验探究的魅力所在。合作、交流分享、体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科学民主的学习气氛通过学生板演化学方程式,强化基本知识【问题与情景4】我们所喝的汽水冒出来的气体是哪来的?将第四朵小花取出小心加热,观察现象。对变红的小花加热:将变红的小花取出,在试管中加热,或者在空气中轻轻摇动请学生书写碳酸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照做或者观察现象学生产生疑问分析原因,解决问题学生试书写化学方程式 通过实验,将零散知识过程化通过学生板演化学方程式,强化知识屏幕投影【问题与情景5】【讨论】1、图片饮料中的气体是什么,如何检验呢?用什么来检验呢?2、为了使用石灰浆【Ca(OH)2】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为什么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或架些柴火燃烧?为什么放上炭火盆,墙壁硬了反而变潮湿 3、问题:为什么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瓶壁上会出现白膜?(这时可以说明对于一些化学原理可以利用化学方程式来解释)点燃C + O2==CO2CO2+Ca(OH)2==CaCO3↓+H2O解释利用上面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说明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的原因。 学生观看学生观看并回答展开讨论不同的学生试回答不同的问题 提示操作步骤方法面对问题,提出可行性方案,利用所学知识来检验气体深化所学习的知识,使曾经学习过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课堂练习】1、有关CO2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于水,有毒,水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难溶于水,比空气重,无毒C、能溶于水,比空气重,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 D、因为它有毒,所以不能供呼吸2、用玻璃管向盛有石蕊试液的试管中吹气,过一会再给试管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是( )A、紫色→红色→紫色B、紫色→蓝色→红色C、蓝色→红色→紫色D、紫色→红色→蓝色3、下列反应用作鉴定CO2气体的是()A、 CO2+H2O = H2CO3B、 H2CO3 = CO2↑ +H2OC、 CO2+C(条件点燃)=2CO D、CO2+ Ca(OH)2 = H2O +CaCO3 ↓ 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实验,验证答案回忆知识 检测学生是否掌握已学知识要点第二题可以找成绩偏低的学生做实验完成试题,使做题也不会感到枯燥,增添学习乐趣,建立自信心强化重点小结 将小结的权利还给学生,“学完本课你知道了什么?”不同学生可以做适当补充。 学生回忆归纳总结本节课完成的内容,教师做适当点评,培养学生归纳整合知识的能力,防止把总结变成教师的灌输作业:课本P119习题 1.4.【板书设计】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探究CO2的物理性质:CO2的化学性质:通常状况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一般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 + H2O =H2CO3 碳酸不稳定分解H2CO3 =H2O + CO2↑ 能溶于水CO2与石灰水的反应,可以检验二氧化碳CO2+Ca(OH)2=CaCO3↓+ H2O【教学后记】通过开展以学生实验探究为主,贯穿生活中的问题设计这节课,将STS教育思想渗透在科学教育上,建立问题情景式的教学环节,能够完成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将识记性知识转化为探究性学习内容,而且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了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化学走进生活、走近社会、走近技术的亲切感,同时也能愉快地获得知识。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多处设计实验,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学会了对自然科学知识科学有效的探究方法。当然本教学设计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需要教师抓住教学契机,灵活应变,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请专家提出宝贵意见。

展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