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人教版超详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汇总  > 2024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核心知识点梳理 PDF版

2024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核心知识点梳理 PDF版

资源简介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银河系、太阳系2.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过程(四个阶段)主观臆象 推测形状 实践证明 直观看到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 麦哲伦环球航行 人造卫星拍照“天圆地方”错误认识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 证实了地圆说 确证:球体3.证明地球是圆形的证据:①麦哲伦环球航行 ②海平面上,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③月食 ④站得高看得远⑤地球卫星照片(最科学有力)4.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不规则球体。5.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 6371千米口诀: 地球是个圆球体,庐山起义(6371)是半径,五点一亿表面积, 最大周长约 4万千米(8万里)要知赤道有多长,坐地日行八万里。(4 万千米) 表面积约 5.1亿平方千米1、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为了便于看到地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2、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3、地球仪上的点和线(要求会填图)如右图2、经纬线与经纬度(重点掌握)(1)比较经纬线的特点形状 数量 长度 指示方向 相互关系圆形 无数条 纬线不等长,赤道最长 指示东西方向纬线 平行半圆 无数条 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指示南北方向经线 相交(2)比较经纬度的特点度数范围 表示符号 度数分布规律纬度 0°— 90° 赤道以北称北纬,N 表示; 从赤道往南、北各增大至 90°赤道以南称南纬,S 表示经度 0°— 180° 0°以西称西经,用 W 表示; 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往东西增大0°以东称东经,用 E 表示; 至 180°1(1)纬线是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因此沿纬线一直向东或者向西走,最终会回到原点。(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会集于南北极点,因此地球仪上最北端在北极点,站在北极点上,四周都是南方;地球仪上最南端在南极点,站在南极点上,四周都是北方。(3)高-中-低纬的划分(重点掌 握)低纬度范围:0°—30°中纬度范围:30°—60°高纬度范围:60°—90°3、半球的划分(重点掌握)南北半球的划分1)赤道(0°)是南北半球分界线2)北纬 N即为北半球,南纬 S即为南半球;3)赤道 0°不标注字母,不属于北半球,也不属于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1)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与 160°E两条经线构成的经线圈。西半球经度包括:160°E——20°W东半球经度包括:20°W—160°E2)东西半球划分用“小小为东、大大为西”来记忆,小于 20°的都在东半球;大于 160°的都在西半球;其他的经纬度看字母:E为东半球,W为西半球4)0°经线在东半球;180°经线在西半球。5)0°经线、180°经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不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不标注任何字母。6)组成经线圈的两条相对经线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①两条线必须是相对的。②两条经线的度数之和是 180°。(0°经线与 180°经线组合经线圈)4、经纬网定位(重点掌握)(1)方格经纬网判读甲:经纬度坐标:50°N,20°E 半球位置:北 半球 东半球 纬度带 :中纬度乙:经纬度坐标:20°S,170°W 半球位置:南 半球 西半球 纬度带 :低纬度丙:经纬度坐标:20°S,20°E 半球位置:南 半球 东半球 纬度带 :低纬度此类经纬网为基础型经纬网判读,依据横纬纵经确定经纬线;依据经纬度变化特点:北大为北纬,南大为南纬,东大为东经,西大为西经来确定南北纬、东西经;东西半球依据:小小东、大大西来确定;南北半球依据:南纬南半球,北纬北半球。2(2)圆弧形经纬网判读①经纬度坐标:70°N,170°W 半球位置:北 半球西半球 纬度带 :高纬度丁:经纬度坐标:80°S,150°E 半球位置:北 半球 东半球 纬度带 :中纬度A:经纬度坐标:60°N,60°W 半球位置:北 半球 西半球 纬度带 :中纬度与高纬度分界此类经纬网要先确定纬线、经线;然后依据经纬度数变化确定经纬度(注意有明显南极 S为南半球,要把图形旋转后,再利用度数变化规律判断南北纬、东西经)。(3)极地经纬网判读C:30°S,45°W 南 半球 西半球D:60°N,135°E 北 半球 东半球已知地球自转方向东西经的判断:顺着自转方向数值增大的是东经,顺着自转方向数值减小的是西经。南北纬的判断:若自转方向是顺时针,则中心极点是南极,纬度就是南纬。若自转方向是逆时针,则中心极点是北极,纬度就是北纬。已知极点 先根据极点判断自转方向,北极为逆时针;南极为顺时针。沿自转方向数值增大的是东经,数值减小的是西经。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1、地球自转特征:定义: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方向:自西向东(南顺北逆)周期:约 24小时,一天北极上空:逆时针 南极上空:顺时针3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意义:①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球体,不停自西向东自转,带来昼夜更替;②时间差异:时间东早西晚。③一天的太阳高度变化、一天的影子长短变化也是由于自转产生的。3、地球公转特征:定义:地球围绕太阳的旋转运动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4、公转产生的现象(重点掌握)(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始终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在南、北回归线上:一年一次太阳直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两次太阳直射在南、北回归线之外:没有太阳直射现象①春分日,时间:3 月 21 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②夏至日,时间:6 月 22 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③秋分日,时间:9 月 23 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④冬至日,时间12月 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升高,阳光直射点北移;气温降低,阳光直射点南移。二分二至图口诀:左夏右冬,春秋居中。二分相同,二至不同。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夏至昼长,冬至昼短。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往北昼越长,直至出现极昼现象(点北北长);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往南昼越长,直至出现极昼现象(点南南长)。区分夏至日和冬至日光照图:观察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白色,证明有极昼现象,应是夏至日。反之,则是冬至日。冬至日: 夏至4日:(2)太阳高度变化、影子长短变化补充:某物体影子的朝向,先确定直射点位于物体的气温 太阳高度 影子长短南方还是北方,如果直射点位于物体的南方,影子就升高 增大 变短 朝北;如果直射点位于物体的北方,影子就朝南。降低 减小 变长夏 季 太 阳 高 度 角 大 , 影 子 短 ;冬 季 太 阳 高 度 角 小 , 影 子 长 。(3)四季的形成①原因:地球倾斜着绕太阳公转,造成了太阳直射点总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导致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同,获得热量不同,便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时间相同(4)五带的划分:根据太阳光照到达地面的多少。(要求会填图)南、北寒带:无太阳直射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南、北温带:无太阳直射现象,四季分明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终年炎热中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热带,没有寒带。第二章 地 图第一节地图的阅读1、学会阅读地图:1、地图的语言: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1)比例尺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2)比例尺大小比较:①比例尺分子一定为 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②线段式和文字式比例尺中,1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越大,比例尺越小(3)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详略、范围大上的关系:(重点掌握)图幅一样大时,比例尺越小,实际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简略;(小大略)比例尺越大,实际范围越小,反映的内容越详细。(大小祥)3、方向(1)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A点在 B点的正西方向C点在 A点的东南方向B点在 C点的西北方向(2)指向标定向法:一般来讲,指向标箭头所指示的方向为北方。A点在 B点的西南方向C点在 A点的东北方向B点在 C点的正西方向(3)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5图例:图例是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4、选择适用的地图地图的种类地图的选择依据 种类①根据使用目的选择地图内容 自然地图: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 外出旅行,确定行程,选择交通图;社会经济地图:人口图、交通图 去公园游览,寻找景点,选择导游图;呈现传统地图:纸质地图 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发国家,选择世方式 现代地图:影像地图、电子地图、多媒体地图 界政区图;了解某地地形,选择地形图比例大比例尺地图、小比例尺地图 ②根据需要选择比例尺合适的地图尺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1、等高线地形图——(1)地面高度的计算定义 图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海拔拔,又称为绝对高度(h)相对 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高度 叫相对高度(h1),即两地的高度差。等高线地形图(重点掌握) (2)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 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即等高线。等高距 等高线地形图中每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称为等高距(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等)(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①地势和坡度的判读地 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势高低:势 数值大,即海拔高,地势高;数值小,即海拔低,地势低坡 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度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6(4)地形部位的判读 重点掌握(5)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自来水厂 一般建在河流的上游,并且远离居民区。从高处向低处,选址 水能自流居民区 尽量建在地势平坦开阔、靠近水源、交通便利、远离污染、向阳的地方库址应建在有利于积水的盆地;坝址应建在工程量较水库修建 小、坝长最短和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尽量少淹没良田,少迁居民,避开断层等。(原因:盆地或峡谷处集水面积大,库容量大)引水渠 遵循水自流原则,由地势高处向地势地处流道路建设 铁路公路选线应尽量选在坡度较缓的地方,避开陡崖、陡坡。同往山顶获高原顶部的公路,要盘山而建。2、分层设色地形图 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主要特征类型共同点 不同点平原 海拔较低(一般在 200米以下),平坦广阔。地表起伏小高原 海拔较高(一般在 500米以上),面积大内部起伏较为何欢,边缘陡峻。山地 地表起伏大 海拔较高(多在 500米以上),坡度较陡,顶部峻峭。丘陵 (崎岖不平) 海拔较低(多在 500米以下),相对高度较小(小于 500米),坡度较缓盆地 四周高,中部低。第三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1、海陆分布:海洋面积占 71%,陆地面积占 29%。“七分海洋,三分陆地”2、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4、地球上任何两个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5、七大洲口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76、洲界(重点掌握)(1)A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2)B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分界线。(3)C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分界线。(4)E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和非洲分界线之一。(5)D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是亚洲和欧洲分界线。7、大洲形状利用与之相似的几何轮廓记忆 第二节 世界的地形1、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山高与海深相差悬殊,地表形态复杂。2、山地分布较为醒目,很多山地呈条带状分布。3、海拔最高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欧洲最高大的山脉是阿尔卑斯山脉;纵贯南美洲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4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6、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屋脊)7、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7、海底地形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洋中脊等,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大陆架 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海水深度不超过 200 米大陆坡 大陆架外缘的巨大陡坡,海水深度从几百米陡增到几千米。海沟 大洋底部最深的地方,常出现在大陆坡与洋盆的交界处洋盆 宽广又相对平坦的大洋底部洋中脊 分布在大洋中部的海底山脉第三节海陆变迁1、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人类活动2、魏格纳——大陆漂移说3、板块构造学说: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拼合完成,分别是①亚欧板块 ②非洲板块 ③印度洋板块 ④太平洋板块 ⑤美洲板块 ⑥南极洲板块:4、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如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85、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的地壳比较活跃。6、板块运动(重点掌握)(1)板块张裂处,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2)板块碰撞挤压处,常常形成山脉、岛链或海沟等7、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补充:在南极洲发现了大量的煤炭,说明其曾经从相对暖湿的地区漂移过来。8、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板块运动的影响实例:喜马拉雅山脉“长高”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地中海“缩小”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红海扩张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地带日本多地震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或者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1、天气及其影响区别天气与气候天气 气候概念 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 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例如 阴晴、冷暖、风和日丽、风雨等 终年严寒、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如春等区别 短时间,多变的(持续时间短,时刻变化) 长时间,相对稳定(持续时间长,变化不大)联系 天气是形成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对多年天气状况的概括。2、天气预报要预告一日或多日内阴晴、气温、降水和风等情况。3、风力等级共 18 级;8 级以上的风力等级用其他符号表示4、常用的天气符号(重点掌握)5、有时一个城市名称旁边会出现两个天气符号,表示天气将从某种天气状况转变成另一种天气状况。例如, 表示晴转多云,表示小雨转中雨。①风向是指风的来向,有“北、南、西、东”8、风向的判读 四个基本方向,风向“北”说明风来自北方;②常用风李等级表示风速的大小,共分 18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9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一、气温的变化1、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记作“℃”2、描述一个地区的气温需要使用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3、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通常用气温曲线图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4、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 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 一天中最高气温 — 一天中最低气温。5、气温的年变化:北半球一年中大陆上 7月气温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 8月气温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一年中大陆上 1月气温最高,7月最低;海洋上 2月气温最高,8月最低。6、百叶箱里的温度计离地面 1.5米。二、气温的分布1、等温线的判读(重点掌握)2、世界气候分布规律(重点掌握)(1)世界气温大致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2)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影响因素:纬度因素)(3)陆地上气温比海洋上复杂。北半球 1月气温差异比 7 月更大。(4)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影响因素:海陆因素)(5)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下降 0.6℃。(地形因素)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1、从大气中降落的 雨 、__雪_、冰雹_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2、测量降水的仪器是雨量器,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①赤道附近地区降水较多,两级地区降水较少;(影响因素:纬度位置)②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较少,(影响因素:海陆位置)③大陆东岸降、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第四节世界的气候一、气候的地区差异1、气候两大要素:气温、降水2、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重点掌握)从纬度位置上寻找世界气候分布的规律:10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气候南北极圈内:寒带气候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温带、亚热带气候从海陆位置上寻找亚欧大陆气候分布的规律:大陆东西岸:气候较湿润大陆内部:气候较干旱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海陆因素、纬度因素、地形因素①纬度因素: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纬度越低,气温越高。②海陆因素:距海近,降水多,温差小;距海远,降水少,温差大。③地形因素:地势高,气温低;地势低,气温高。山地背风坡降水少,迎风坡降水多。热带气候类型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图示分布 亚马孙平原、刚果 撒哈拉沙漠非洲大陆、巴西高原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区 盆地、马来群岛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全年炎热干燥亚热带气候类型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图示主要分布区 中国南方、 美国东南部 澳大利亚东部沿海等地 地中海沿岸气候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温带气候类型图示11主要分布 中国北方(分布最广) 亚欧大陆内陆地区(分布最欧洲西部 (分布最广)区 朝鲜半岛、日本北部 广)北美洲气候特征 全年温和湿润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冬冷夏热,全年降水较少寒带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图示主要分布区 南、北极圈以内分布最广 中低纬度海拔较高的高原和山地气候特征 终年严寒,降水少 气温和降水的垂直变化,冬寒夏凉,降水少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一、世界人口的增长2022 年 11 月 15 日,世界人口达 80 亿。1、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①总趋势不断增长。②不同历史时期,人口数量的增长特点不同:18 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减缓。2、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的迁移。3、世界人口增长的差异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1)非洲人口增长最快,其次是大洋洲,人口增长最慢的是欧洲(2)欧洲、北美洲等地区人口增长率较低,个别国家出现负增长,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口增长率较高。二、世界人口的分布1、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它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疏密程度,用“人/千米 2”表示。某地人口数(人)计算公式:人口密度=某地面积(千米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重点掌握)1、世界人口分布的总体特征:分布很不均匀。人口稠密地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人口稀疏地区(四疏)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12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①自然因素:气候适宜,土壤肥沃,资源丰富,地形平坦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人口稠密。②社会因素:农业发展的基础,城市交通条件,政治因素等,直接影响人口的迁移与分布。注意: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大洲人口数量多高温湿润的地区人口不一定密集:亚马逊热带雨林地区,过于潮湿,人口相对稀少。13

展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