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交大设计2023届本科生毕业设计展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 交大设计2024届本科生毕业设计展

交大设计2024届本科生毕业设计展

交大设计2024届本科生毕业设计展 | 建筑学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

建筑学

2024届本科生毕业设计作品线上展览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2024届毕业设计,分为5个课题组,由7位教师指导,毕设选题涵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学校设计、虚拟博物馆、城市更新、乡村规划等不同方向。经过毕业设计答辩、小组推荐与组长评议等环节,最终由校外和校内专家共同推荐出徐羽伦、彭迪、陈迪、何晶岚、刘明羽、庄严6位同学参加本次线上展览。

作品介绍

PROJECTS

01

上海市静安区青少年实训基地设计

论文题目 / 高密度城市缝合背景下的社区型教育建筑研究设计——以静安区青少年实训基地为例

指导老师 / 张海翱  徐  航

小组成员 / 徐羽伦  刘婧怡  金重伯

学      生 / 

​徐羽伦

设计理念 /

本课题座落于人口密集的高密度城市老住区中心,上海市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在基地密集的工人新村老住宅之中,规划出一块与现芷江中路幼儿园共用的街角地块,以建设静安区青少年实训中心。

本设计从城市出发思考建筑,以场地既有的工业文脉为抓手,逐步发掘基地的需求与潜力,织补周边的肌理和社区,以达到缝合城市区域、找回场所公共精神的目的。方案在空间建构上采用了钢结构外骨骼的悬挑与吊挂,创造了几乎无柱的一层城市公共空间,旨在织补起区域的肌理、人群与生活方式,并对高密度背景下公共建筑如何缝合区域、活化社区提出新范式的探索与思考。

02

丝路佛教传播及融合视角下的苏巴什佛寺型制和生活研究

指导老师 / 黄华青

学     生 / 

​彭   迪

设计理念 /

本研究综合运用考古、建筑学和文献分析方法,旨在深入探讨苏巴什佛寺的选址、规划特征和布局模式,还原建筑的原始面貌,并追溯建筑风格的来源和发展,尤其是地方与外来建筑风格的融合特点。此外,利用出土文物和文献资料重建苏巴什佛寺在唐朝的日常生活场景,包括僧侣和礼拜者的生活方式、佛教仪式的操作及寺院的经济制度和社会结构。最终,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设计创建了一个虚拟博物馆,高精度三维重建和交互式导览极大地增强了参观者的沉浸感,为传统与现代技术的融合提供了新的教育模式。

03

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古镇新场大街南段概念城市设计

设计名称 / 大家的“网红建筑”

指导老师 / 曹永康  冯   立

学      生 / 

​陈   迪

设计理念 /

本次设计是新场大街南段小组城市设计后续的个人延伸设计部分。

总体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个人区域总体设计与个人建筑单体设计。

设计概念“RONG”贯穿“城市—区域—建筑”三点一线,从空间、交通、风貌、业态四个角度总结并解决城市问题。

在个人设计部分中:区域设计承接上下,充分发挥城市设计中水路联通、空间活化的手段优势,为新场大街南段水、陆两大交通线间巷弄联通提供总体设计与业态活化方案;建筑单体设计作为总体概念落实成果,延续区域设计逻辑,着重实现水乡古镇与现代元素的风貌融合,并将新业态融于建筑,焕发建筑活力。同时浅析具有公共属性的私房更新项目如何统筹开展,希望可以从单体建筑设计角度为建设“发展方向大家共商、文化历史价值大家共赏、经济文化效益大家共享”的大家的“网红建筑”添砖加瓦。

|建筑单体设计

04

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古镇新场大街南段概念城市设计

设计名称 / 集市新章——基于集市体验的节点设计

指导老师 / 曹永康  冯  立

学      生 / 

​何晶岚

设计理念 /

本次毕设前8周为小组合作完成的新场古镇南区城市设计,5位同学通过多次调研走访,从多方面共同合作完成了城市设计。后6周为在前期城市设计的基础上,各个同学选择不同建筑组团进行改造更新。

在个人设计过程中,针对古镇集市的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特别在设计中融入了集市文化体验的复兴理念,在整体策划的基础上着重打造杨社庙传统乡镇集市与十九厂文创工业集市两大节点。

在探讨杨社庙及周边区域的保护性更新设计方案时,设计核心聚焦于强化文化沉浸感与历史文脉的重生展现,恢复其乡镇的传统集市氛围。在十九厂9#10#厂房的改造设计中,采纳了将该区域重塑为文化创意商业枢纽的战略,旨在激活一个兼具现代感与工业遗风的市场空间。

十九厂9#10#厂房改造​

​2-1十九厂9#10#厂房改造后平面图​

05

浙江安吉余村绿色共富村落规划及建筑设计

指导老师 / 杜春宇

小组成员 / 刘明羽  左为桢  王檀香  李晓乐  霍硕领  陈   瑾

学     生 / 

​刘明羽

设计理念 /

近年来,乡村振兴成为国家不动摇的战略目标与方向。在如何建设新型乡村的议题下,余村作为“两山理论”的诞生地,为乡土建筑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对于余村而言,如何规划未来的乡村社区并打造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公共建筑是一个重点方向。本方案深入探讨研究乡土村落的发展规律,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建设具有余村特色的、具有时代传承意义的乡村社区。

本方案针对余村的规划设计是新型乡村建筑的一个样本,其目的是为乡村振兴战略下未来乡村建筑做出参考,让乡村“火起来”。

06

基于法国梅佐斯城市中心更新方案下绿色低碳建筑的探索与研究

指导老师 / 刘睿峰

学      生 / 

​庄    严

设计理念 /

本次设计地址位于法国西南部一个名为梅索斯的小城镇。该地区拥有丰富的绿地资源,故将基地周围的绿系引入,使其“渗透”入基地内部,以此作为规划的切入点。在完成规划之后,因南区地块更为紧凑的用地情况,且更靠近市区。作为整个城镇的连接中心,是城镇居民聚集的重要场所之一,故对其进行方案的深入设计。

对当地的光照、风向等进行深入分析得出该地区适用于对太阳辐射的收集与利用,且在夏季时由于炎热需要进行通风设计。将商业、办公、集合住宅的公共空间整合于光伏屋架下,并共同形成一个可产生热压差和风压差从而促进自然通风的温室空间。拔风塔位于社区的中心,不仅成为视觉中心,还与历史教堂形成视线的对望与互动,同时还作为温室空间的辅助通风措施。两部分绿系的连接使得绿植隐隐约约延续进基地内部,既可作为建筑景观,还能根据自身的蒸腾作用调节局部微气候,共同营造一个绿色、适宜和丰富有趣的呼吸温室。

“ 设计声息  生生不息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