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中国香港浸会大学  > 香港浸会大学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

香港浸会大学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

香港浸会大学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

李金强

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

罗秉祥、江丕盛编,《大学与基督宗教研究》(香港:香港浸会大学中华基督宗教研究中心,2002),页277-295。

19世纪西方传教士东来宣教,并借兴办教育作为宣教的手段,由是促成教会教育的勃兴及发展。及至1900庚子拳变发生,由於国人群起反教,在华传教士深受刺激,重新检讨宣教策略,均认为未来宣教方向,宜以发展教育、医疗、文字、慈惠等增进社会褔祉的事工为主,藉此促进褔音的普传。[1]时值晚清十年(1901-1911),清政府推行新政改革,谋求将西方体制,包括政治、军事、经济及教育移植中土,藉此维系清室的统治,促成国家体制的现代化。[2]教会即在此一背景下,起而发展高等教育,终於促成20世纪上半叶基督教高等教育的发展,导致教会大学的相继出现。其中较著者共十三间,包括燕京大学、齐鲁大学(华北区)、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东吴大学、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之江大学(华东区)、华中大学(华中区)、褔建协和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岭南大学(华南区)、华西协合大学(华西区),并於纽约组成中国基督教大学联合董事会(简称联董)(United Board for Christian Colleges in China),负责协调各校之教学协作及筹款事宜。 [3] 

 

及至1952年,由於新中国建立,重整高等院校,终止教会大学 的办学,遂转移至香港、台湾继续兴办。[4] 其中上海沪江大学,乃由美国南、北浸信会於1900年所创设的高等教育机构。尤以商科及持续教育著称。[5]至此,沪江大学部分教授亦因国变而南移香港,适值香港浸信会人士鉴於本地高中毕业生升学需求的殷切,计划在港发展高等教育。[6]遂由香港浸信会联会、美南浸信会、沪江大学刘光升等教授,共同努力推动下,遂於1956年,创设香港浸会学院。[7] 

 

新成立的浸会学院,为一所属灵的高等教育机构,除智力训练外,尤重基督教的灵性训练;故首任校长林子丰(1892-1971)强调创校目的在於注重基督教信仰之教育,以及负有“保存国粹和中西文化沟通”之承担[8], 此一创校目标,亦可由一度任教学院的著名基督教学者谢扶雅(1892-1991)所撰的校歌歌词“中西结合、昌明学术……基督荣名孔扬”三句中表露无遗。 [9] 

 

其中值得注意者为浸会学院成校之初,由於沪江大学部分成员的参予,其办学宗旨与特色,每多与沪江大学有所吻合,此点无疑促成同属美国浸信会的浸会学院与前此之沪江大学,具有一定传承的关系。[10] 故浸会大学即在上述创校理念,以及民国教会大学薪火相传下,逐渐开拓其基督教学术研究的路向,其中属於中西文化交流此一范畴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日见发展,至九十年代,更见蓬勃,殊值探讨。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