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 国 古 代 文 学 史总 绪 论、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中国文学的演进和中国文学史三古、七段的分期。第一编 先秦文学绪论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源头一、传说时期的文学即远古歌谣与神话;二、甲骨文与金文是今知最早的文字,也标志着书面文学的产生。三、诗歌是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其特点是诗乐舞紧密结合。 第二节 先秦文学的形态一、先秦文学呈现出文史哲不分的综合状态;二、诗经及史传散文、诸子散文等成熟的文学作品已出现, 但作者和时代难以确定。 一、由巫到史: 原始社会没有文字。有些反映原始社会生活的神话传说保存在后人的著作里,如“构木为巢”、“钻燧取火”等。 商朝已经有了文字,如甲骨文、钟鼎
2、文。由此可以推想夏代也有其文化和文学。殷商宗教迷信之风大盛,鬼神权威至高无上,出现了歌舞娱神的巫和掌文字记录的史这两种专职人员,促进了巫文化和史文化的发展。第三节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第三节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二、由于“学在官府”,贵族文学兴起,出现雅、颂之作。 到西周时,巫史文化已经相当发达,保存到今天的文献资料有诗经中大雅、周颂中的部分诗歌,尚书中的牧誓、大诰、无逸等十多篇和周易中的部分爻辞。相传制礼作乐的周公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文化伟人。反映西周末至春秋时代生活的著作主要是诗经中的小雅、国风与国语、左传。三、士阶层的出现及其文学活动。 “士”阶层从春秋末期形成,战国时代的士人不仅在学术领域里各
3、张一帜,各树一党,各倡一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而且在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也都各扶一主,各为一国。表面上是贵族执政,实际上起作用的乃是这些“士”人。学术上有儒、墨、道、法;政治上有合纵、连衡。第三节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第四节 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一、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原始文化与夏商文学。、礼乐文化与西周春秋文学。、百家争鸣与战国文学 。、楚地文化与楚辞。第四节 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二、原始歌谣和神话。三、先秦文学的主体部分是诗歌和散文。、诗歌主要包括诗经和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楚辞。()、 诗经是不同地域的乐歌总集()、楚辞则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学。、散文主要包
4、括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历史散文主要有尚书、左传、国语、战国策;()诸子散文主要有论语、墨子、老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第四节 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第四节 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 先秦的散文都是不同体裁的实用文,但由于其中有一部分写得相当活泼,很有文采,所以被后世当作文学作品传诵。 先秦的文学从其产生的时候起,就与现实政治、与社会人生有着紧密联系,并由此形成我国几千年的文学传统。中国文学与宗教的关系向来不大,这点与西方文学的差别相当明显。第一章 上古神话一、概念: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对自然及社会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的原始形态是在有文字以前广
5、泛流传在人民口头的神异故事。二、我国神话的保存及流传情况。 第一节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第二节 中国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三、中国神话的类型:、有关解释天地开辟、万物起源的创世神话:盘古开天辟地、女娲再造天地与人类。、有关解释日月星辰、风云雷电、鸟兽草木等自然现象和自然物的神话:太阳来历、行踪、活动的神话。、有关同自然力和权威进行抗争的神话:后羿射日、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断首。第二节 中国神话 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有关民族来源、祖 黄帝先诞生、氏族部落战争和部落中能人、首领等人类社会生活方面的神话:共工触山、黄帝征蚩尤、黄炎战阪泉。第二节 中国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四、中国神话蕴涵
6、的民族精神:1、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2、中国古代神话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3、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第三节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一、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以己感物;、具体、形象的思维;、情感体验 ; 、隐喻和象征 。第三节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二、神话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神话是我国非写实文学的源头。想象、夸张、拟人化的表现手法成为非写实文学的基本特质。、神话历史化,神话发展为仙话,神话作为文学的素材,神话原型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第四节 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我国神话不发达的原因:中华民族祖居黄河流域,早熟而富于理性,重实际而黜玄想;中华民族受儒家思想影响大,不语“怪力乱神”;中
7、国古代历史家注重考信于“六艺”,对神话或不讲,或将其改为人的历史。第二章 诗经第一节 诗经的编定和体制一、诗经释名。二、诗经是我国第一部乐歌总集。三、诗经的收集和编订。、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 第一节 诗经的编定和体制四、风、雅、颂: “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 宋郑樵六经奥论五、诗经作品产生的年代和地域:六、诗经的作者:七、诗经的流传:1、鲁、齐、韩、毛四家诗。2、“今文”诗与“古文”诗。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汉朝时说诗分成古、今文两派,韩、鲁、齐、毛 四家;其中韩、鲁、齐三家是为今文派,毛诗是古文派。 由於三家诗已不存,从部份保留的来看,它讲诗的方式不同於毛诗,且个别
8、字句有异,但具体的系统差异已不可考。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 儒家十三经: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一、祭祀诗:全部收在三“颂”中。大部分篇章是歌颂周王朝祖先的祭祀乐歌。二、颂赞诗:分布较广,大部分集中在二“雅”中。、歌颂周天子、王室祖先、王室将领的叙事性颂赞诗。、颂德祝福、谀美贵族或赞美人物技艺、品性、仪貌的非叙事性颂赞诗。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三、怨刺诗:多产生在西周末东周初。、“大雅”中的是王室重臣或上层贵族直刺时政的讽谏之作,重在“刺”。、“小
9、雅”中的大多是王室各级悒郁不得志的中下级官僚慨叹命运多舛的感伤之作,重在“怨”。、“国风”中的多是对统治者的压迫和社会丑恶现象进行的抨击和讽刺。 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四、婚恋诗:绝大部分集中在“国风”中,几乎囊括了人类爱情生活的各个侧面和所有阶段。其中描写家庭婚姻悲剧的弃妇诗最具社会批判意义。五、征役诗:散见于“风”、“雅”之中。徭役诗是役夫感叹身世之作。兵役诗大都有重大历史事件做背景。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特点一、反映现实生活、干预现实政治的创作倾向。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特点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赋”是直接描绘、抒情和铺叙的意思。2、“比”即比喻。3、“兴”是借助其它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
10、,所借之物与所咏之事或无联系,或有联系,有的还起比的作用。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特点三、借景言情的抒情方式。四、整齐中富于变化的语言特色。1、字法:迭字、联绵词、语气词。2、句法;四言为主搀以杂言。3、章法:重章迭唱的复沓形式。第四节 诗经的地位和影响一、反映现实生活、干预现实政治的创作精神给后代诗人以极大的启迪。 二、赋、比、兴成为后世诗文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并影响后代一些文体的形成。 三、推动后代诗人向民歌学习,从民间文学汲取营养。第三章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第一节 从甲骨卜辞到春秋一、先秦历史散文繁荣的背景: 古代的史官设置和历史记载的出现。二、先秦时期历史散文的大致发展过程:三、我国散文的源
11、头是甲骨卜辞。先秦时代散文能突然蓬勃发展、大放光彩,主要是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政治经济的改变就政治上而言,春秋战国时期是历史上第一次大动荡的时代。在经济上,由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导致生产关系的一系列变动。由于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剧烈变化,复杂斗争,促使各个阶级为了各自的利益作努力。社会阶级的变动春秋战国产生了“士”的阶层,为散文的创作提供了必要的人才条件。文化思想的影响在思想上,春秋战国是一个解放的时代,学术上的约束被打破,风气也跟着自由起来。此时因为学说的不同,出现了不同的派别,各派别之间又争相著述立论,形成百家争鸣的情况文学本身的发展文学本身就有它的生命力,会随着时间、环境的因素自然发展
12、。在历史学方面,因为史官的设置由来已久,史料的累积已经相当丰富,从春秋以后,各种史书数据明显增加,为历史散文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全面繁荣提供了充足的数据。先秦时期历史散文的大致发展过程。我国历史散文的产生比说理性的诸子散文要早得多,它的发展与文字、史官的产生、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我国文字和史官产生甚早,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夏代前夕已经产生。当时史官分左史、右史等。一般认为,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各有所司。至春秋末战国之世,史官地位虽不如前,然各国诸侯看重修史,史官四散在诸侯,史籍大兴,出现了“百国春秋”,体例颇有融合。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夏到春秋时期,以尚书和春秋为
13、代表,此期史官分司,言、事不混,如尚书记言,春秋记事,文字古朴简洁。第二阶段从春秋末到战国初期,代表作是左传和国语,此时的创作,既记言又记事,言事相融,篇幅加长,内容详赡,记事曲折,写人生动,富于文采。第三阶段是战国中后期,以战国策为代表,它采取国别体,吸取左传、国语的创作技巧并加以发展,使历史散文发展到新的高峰。先秦历史散文发展的总趋势是,由简到繁,由质而文,由片断的文辞到较详细生动的记言、记事、写人。从现存先秦的几部重要史籍看,主要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当时文史哲界限不清,人们的思维还带有文明史初期具象思维的诸多特点,因而其历史散文带有极强的文学特色,大都注意将神话、传说渗入史籍,使历史
14、事件故事化;注重描写与人物特征刻划,使历史人物形象化;对事件进行褒贬评价。使记叙记言声情并茂。第一节 从甲骨卜辞到春秋四、早期的历史散文尚书: 尚书是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文献汇编,分为典、谟、训、诰、誓、命等类别,总特点是质木古朴,佶屈聱牙。尚书的作品篇幅由简到繁,说理日趋细密。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段,带有一定的形象性。运用了语气词,表现了说话人的口吻,带有一定感情色彩。尚书标志着我国古代散文正在走向成熟。 第一节 从甲骨卜辞到春秋五、春秋: “春秋”本为各诸侯国史书的通称。今本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相传经过孔子修订。春秋记事简略,讲究遣词造句,在记事中表现出思想倾向。后人认为它善于寄寓褒贬,包含“微言
15、大义”,称其“简而有法”。 春秋以后社会的剧烈变革促使人们总结历史经验。在春秋战国之际的文化变迁中历史散文由官方文献向私人著述发展。 第二节 左传的叙事与记言一、左传的书名、作者及成书时代:1、书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2、作者:左丘明3、成书时代:战国早期二、左传的编写体例、记事的起迄年限及主要内容:春秋三传即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则无法了解。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所以自汉至今,学者只藉三传研读春秋。春秋是记事的,后多散佚,仅留下经孔子整理的鲁国的春秋,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春秋三
16、传”,即公羊传、谷(榖)梁传、左传。春秋三传都是编年体史书。第二节 左传的叙事与记言三、 左传的思想倾向: 左传的思想倾向属于儒家,其进步之处为:反映了春秋以来的民本思想,认为民为邦本,民重于天,民重于神,民重于君;揭露荒暴虐、“残民”、“困民”的统治者。赞扬有所作为、“恤民”、“用民”的政治家以及维护国家利益、爱国保民的思想行为。第二节 左传的叙事与记言四、左传的叙事艺术特征:1、叙事详密精彩,情节曲折,故事性强,有完整谨严的结构和布局;2、善于描写战争,既具体表现战争原因、过程及场面,又注重揭示战争胜负的原因,寄寓关于战争的进步观点;3、注意在叙事中写人,刻画了一批个性鲜明,血肉丰满的人
17、物形象。第二节 左传的叙事与记言五、左传的记言艺术特征:1、行文辞令委婉巧妙,典雅从容,鞭辟入理;2、语言简洁含蓄,富于文采。第三节 国语一、国语概况:1、国语是战国初年编定的以记言为主的历史散文集,主要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史实。2、其思想较为复杂,表现了一定的民本思想,又反映了维护旧制度、维护周礼的保守倾向,书中带有不少迷信内容。第三节 国语二、国语的艺术特色:1、国语侧重记载与治乱兴亡有关的议论,寄寓历史教训,风格婉而多讽,平实剀切。2、人物对话风趣生动,情态宛然,有的段落如同讽刺小品。在记言时能通过简洁的叙事,交代前因后果,再现历史人物形象。3、有的章节增饰加工较多,故事性强,富于传奇色彩。
18、4、全书材料来源不一,风格亦不一致。第四节 战国策一、 战国策概况:1、战国策的体例: 国别体史书2、书名:刘向所定。3、主要内容:第四节 战国策二、战国策的思想倾向: 主要反映了战国时代纵横家的思想面貌。重视士的作用、要求提高士的地位;崇实尚利、进取有为的价值观;重“权借”、尚时势的策略思想;否定传统道德观念,为达目的可以不讲信义,不择手段。战国策思想内容的复杂性:爱民重民的思想、扶危济困的行为以及对统治者的揭露批判。第四节 战国策三、战国策的艺术成就:1、语言的辩丽恣肆,放言无忌;2、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通俗浅易;3、叙事生动曲折,善于夸张渲染,带有传奇色彩;4、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
19、象,注意表现其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血肉丰满,形神兼备。 第五节 先秦叙事散文的影响一、奠定了古代史传文学的传统:1、在记事中表达见解,寄寓爱憎褒贬。2、秉笔直书的精神。3、真实性与形象性的统一。4、对史传文学不同体式的开创。第五节 先秦叙事散文的影响二、古代小说的源头之一。其叙事写人的方法影响了古代小说的民族特征。其丰富内容成为后代小说、戏曲取材的宝库。三、其风格、语言和写作技巧成为后代散文家学习的典范。 备注:除了学习先秦散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外,应充分注重其史学价值。 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第一节 先秦说理文体制的逐步成熟一、诸子散文概说:1、诸子散文繁荣的背景和原因:春秋战国之际
20、的社会变革。文化的下移和士的崛起。诸侯并争的局面和养士用士。处士横议、百家争鸣的出现。第一节 先秦说理文体制的逐步成熟2、诸子散文的主要流派和发展过程:(1)早期诸子散文,语录体的有论语和老子。(2)战国中期由语录体向对话体论辩文的过渡,文章风格的多样化,质朴严谨的墨子、犀利善辩的孟子、恣肆激诡的庄子。(3)战国后期独立成篇的专题论文的成熟,荀子和韩非子。(4)战国末期的论说文,吕氏春秋和李斯。第一节 先秦说理文体制的逐步成熟3、诸子散文的总体特征:(1)密切关注现实与人生,表现出强烈的理性精神。(2)勇于言辩,个性鲜明,气势充沛,表现了士的独立人格。(3)浅显生动,善于取譬设喻,大都富于形象
21、性和感染力。二、论语二、论语1、论语概况:(1)编定: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2)体例:语录体(3)篇数:二十(4)内容:(5)论语流传情况:因秦始皇-焚书坑儒(虽说是焚书坑儒,但是活埋的其实是一些方士),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此本成为当时的权威读本,据汉书张禹传记载:“诸儒为之语曰:欲为论,念张文。由是学者多从张氏,馀家寝微。”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
22、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2、孔子的生平: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 在家族中年龄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称为孔老二,春秋时鲁国陬邑人,汉族,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南岸即今日孔林所在地。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孔子幼年时极为聪明好学,二十岁的时候,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同时,鲜为人知的是孔子继承了父亲叔梁纥的英勇,身高九尺六寸,今1.9米以上,具体是196.8cm。臂力过人,远非后世某些人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并且,孔子酒量超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但孔子从不以武勇和酒量为
23、豪。 孔子的父亲为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音h),母亲为颜徵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他人品出众,曾建立过两次战功,因曾单臂托住悬门让冲进城池的部队撤出而闻名。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依照当时的礼仪不宜继嗣,于是又与年轻女子颜徵在生孔子。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叔梁纥的正妻)所容,孔母颜徵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徵在卒,他服了三年丧。 孔子
24、十九岁时娶宋国人丌(ji)官氏为妻,一年后丌官氏生子,鲁昭公曾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故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孔子夫人丌官氏去世。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做过委吏(管理粮仓)与乘田(管理牲畜)。他虽然生活贫苦,但好学上进善于取法他人,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由于他知识渊博,开始授徒讲学,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下移,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
25、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认为他曾修诗书,礼 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著春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而且古代,小孩进学堂第一个拜的就是孔子。
26、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他有众多弟子,如子贡、子路、颜渊等。被后世尊为“亚圣”的孟子是他孙子孔伋(字子思)的弟子。 二、论语3、孔子的主要思想:(1)希望以西周的礼乐制度为蓝图,进行温和改良,维护等级名分,消除社会动乱。(2)提倡“仁”的道德标准和施政原则,反对暴君苛政,调和阶级矛盾。政治思想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
27、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二、论语(3)主张“有教无类”,开创私人讲学之风,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教育的精到见解。(4)重视文艺的政治教化作用,重视文采,提倡文质兼备。教育思想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
28、权利。在教育实践上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他认为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习还要结合思考“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态度要端正。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启发和教育的重要意义。 文艺思想孔子的文艺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 二、论语4、论语的艺术特
29、点:(1)言简意赅,生动隽永,包含哲理,有感情色彩。(2)具有简单的情节和场面,再现了一定的生活情景。(3)注意在记言记事中表现人物性格,从多方面刻画了孔子的具体形象。三、墨子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代表作,主要反映了墨子“尚贤”、“尚同”、“兼爱”、“非攻”等思想观点。 其写作特点是:不少篇章初具议论文的规模。文章质朴无华,逻辑推理严密。善于连类比喻,层层推理论证,部分复杂的比喻逐渐向寓言过渡。 四、老子1、老子的生平和老子的作者、成书时间:老子,又称老聃(dan)、李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太清宫镇)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始祖,唐高宗
30、亲临鹿邑拜谒, 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而苦县也因老子被皇帝先后更名为真源县、卫真县、鹿邑县,并在鹿邑留下许多与老子相关的珍贵文物。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老子出生据传,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 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理氏怀了身孕。 理
31、氏怀了81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发,白白的大胡子。因此,理氏给他取的名子叫“老子”。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有着朴素的唯物
32、主义的观点。此外,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 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此外,书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四、老子2、老子的主要内容:()关于“道”的学说。()自然无为的政治主张和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抨击仁义礼乐,“
33、绝圣弃智”。()朴素的辩证观点。()谦退不争的人生态度。四、老子3、老子的写作特点:()精警凝炼,言简意深,富于哲理。()比喻新颖,善于描绘形容,富于形象性。()句多排偶,文多用韵,酷似散文诗。五、吕氏春秋1、吕氏春秋是吕不韦招集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论文集,以黄老思想为主而兼收并蓄,融汇百家。2、写作特点;宏大而严密的结构体系。风格平实质朴,洗练畅达。比喻和寓言层见迭出。 六、李斯: 李斯是秦朝建立前后的重要作家,他作于秦统一前的谏逐客书阐述人材的重要性,尖锐泼辣,辞采繁富,气势酣畅,体现了战国文风的特点。 第二节 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一、孟子的生平:二、孟子的作者、篇数和主要内容:孟子(前372
34、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本为“鲁国三桓”之后,父名激,母仉氏。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 ,是后世母教之典范。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 第二节 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三、孟子的思想主张:1、仁政学说。2、民贵君轻的思想。3、反对
35、不义战争和横征暴敛,同情百姓苦难。4、性善论。5、“居仁由义”(内怀仁爱之心,行事遵循义理 )、“尽心”、“养气”的道德修养论。6、“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文艺见解。仁政学说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 仁,据孟子解释,就是“人心”。怎样才算是仁呢?根据孟子一书可以概括为:第一、亲亲。孟子主张统治者要“与百姓同之”,“与民同乐”。第二、用贤良。“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滕文公上)“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公孙丑上)“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明其政刑。”第三、尊人权。孟子公开宣扬“民为贵”
36、、“君为轻”的口号,提倡在一定的范围调和统治者和劳动人民的关系。第四、同情心。要求统治者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办法来治民。认为这样做便能得到人民的欢迎和拥护,从而达到“无敌于天下”。第五、杀无道之者,也是仁,而且是最大的仁。孟子要求对一切残民以逞的暴君污吏进行严正的谴责,力图把现实的社会发展到“保民而王”的政治轨道上来。 民本思想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
37、的关键问题。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正因此原因,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 性善论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人类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
38、,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shuo)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孟子“知人论世”的主张,与“以意逆志”一样,成为传统文学批评的重要方法,也奠定了孟子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地位。事实上,直到今天,无论现代主义以来的新兴文学批评方式方法已走得有多远,多新奇,但在我们的中小学课堂上,大学讲台上,以及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批评实践中,依然在主要使用着的,还是“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方式方法。所谓“时代背景分析”、“作者介绍”、“中心思想”、“主题”等等,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概念,无一不是
39、“知人论世”或“以意逆志”的产物。由此足以见出孟子对于中国文学批评的深远影响。第二节 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四、孟子的文章形式:对话体的论辩文。五、孟子的艺术成就:丰富多彩、纯熟老练的论辩技巧;感情充沛,气势强劲,个性鲜明;善用比喻和寓言故事,深入浅出,精彩传神;语言通俗自然,明快畅达。第三节 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一、庄子的生平:二、庄子的作者、篇数及内、外、杂篇的区分:生平: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时哲学家,庄氏,名周,(一说子沐)。汉族,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一说今安徽蒙城县)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
40、,后因乱迁至宋国蒙,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精神品质庄子看起来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生活在战国时期,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约比孟轲的年龄略小,曾做过蒙邑的漆园小吏,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 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
41、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 正因为世道污浊,所以他才退隐;正因为有黄雀在后的经历,所以他才与世无争;正因为人生有太多不自由,所以他才强调率性。庄子是以率性而凸显其特立的人格魅力的。正因为爱的热烈,所以他才恨的彻底,他认为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其实就是对现实情形过于黑暗污浊的一种强烈的觉醒与反弹。 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
42、,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zhi、说剑等。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 第三节 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三、庄子的主要思想:1、“逍遥游”的精神自由境界。“天地与人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庄子从齐物我,同死生的观念出发,幻
43、想出一个不受任何条件限制而绝对自由的精神世界,以达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他幻想人的精神一旦冲出渺小的个体,短暂的人生便融入宇宙万物之间,翱翔于“无何有之乡”,穿越时空局限,进入无古今、无死生、超然感知的“坐忘”境界。2、顺应自然,安命无为的生活态度。庄子的哲学思想源于老子,而又发展了老子的思想。“道”是其哲学的基础和最高范畴,他认为“道”是“先天地生”,实有而无形,自然而永恒的,又是神秘莫测、不可知的。因而他崇尚自然,宣扬天道无为,反对人对自然界的作用,人只能消极顺应,听天由命。 3、辩证思想向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发展。他否认事物差异,否认是非标准。他曾说:假若我与你辩论,你辩
44、不过我,就能证明我“是”、你“非”吗?或者证明你“是”、我“非”吗?由谁来判定呢?与我意见相同的人,或与你意见相同的人,或者与你、我意见都不同的人,都不能判定谁是谁非。所以说是非无标准。不仅如此,他还认为生与死、小与大、寿与夭、贫与富、美与丑等都是无差别的。这实际上是抹杀事物存在差异性的诡辩论。 4、对现实黑暗和仁义礼乐的猛烈抨击。庄子并未如他所说真正忘怀政治,而实际上是心系天下。庄子一书,仍多愤激之言。如“方今之时,仅免刑焉”(人间世),“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胠箧)等等,正是出于对现实的无比厌恶。只不过庄子选择的是消极逃避方式,主张“绝圣
45、弃智”,并勾画出一幅“至德之世”的社会蓝图。 5、“绝圣弃智”的主张和“至德之世”的理想。他批评儒家“以仁义撄人之心”,这样会导致 “天下脊脊大乱。而君主的专制统治和对知识的爱好,只会使人心更加败坏,“民之于利甚勤,子有杀父,臣有杀君,正昼为盗,日中穴阫(pei)。” 四、庄子的艺术成就:1、注重表现生活理想和人生境界,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抒情性,达到了哲理与诗意的交融;2、大量运用比喻和寓言讲述道理,其寓言注重细节刻划和夸张渲染,具有寓真实于诡诞、超乎言意之表的特点。四、庄子的艺术成就:3、大胆借鉴神话传说,突破常规性思维的局限,展开奇异丰富的想象,富于浪漫色彩;4、文章汪洋恣肆,行文跌宕开阖,变化多端,语言奇峭富丽,生动泼辣,有时用韵,颇富有诗意。庄子代表了诸子散文的最高成就。第四节 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一、荀子:1、荀子的生平:2、荀子的书名、作者、编定及篇数。第四节 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3、荀子的思想特点: 发展了儒家学说,总结了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即尊崇礼义,又提倡法制,主张“天下为一”。“性恶论”。反对天命迷信的唯物思想。第四节 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2、荀子的写作特点:(1)文章独立成篇,结构严谨,论证详密,全书有完整的体系。(2)比喻层出不穷,辞藻繁富,大量运用排比对偶句式,韵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