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省韶关市卫生健康局深化综合改革,充分释放中医药传承创新动能,筑牢传承发展中医药根基,积极保护道地瑶药、推动中医医疗康养产业发展。
在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方面,韶关积极探索,大胆改革,努力打造粤北地区中医药高地。将市中医院和市第三人民医院整合为新的市中医院,并加快新院区建设,提升市级中医医疗机构水平;逐步完善机构设置,新增设并启用武江区中医院、曲江区中医院,填补部分县级基层中医医疗机构空白;持续开展中医药服务内涵建设,翁源县、始兴县开展“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在镇村层面,逐步构建起中医药市县镇村四级服务体系网络。截至2024年8月,全市中医医院达到9家,二级以上公立中医院100%设置治未病科、康复科、老年病科,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100%设置中医科。全市有市级重点专科32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9个、省级中医优势专科9个,省级中医特色专科5个。全市优质中医药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增多,进一步满足群众中医需求,提高群众就医便捷性,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
在深入挖掘瑶医药优势方面,韶关市聚焦中医药和少数民族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积极构建以中医药(瑶医药)为主导的大健康产业体系,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医药特色人才队伍,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产业和中医药文化建设。推动乳源瑶族自治县成立乳源县中医药发展中心,设立瑶医药专科门诊,在乳城小镇瑶医药产业一条街上开设瑶医药展馆,出版《乳源瑶医瑶药志要》,让广大群众更真切地感受到瑶医药的魅力;规划建设瑶医药实践推广中心,加强瑶医药文化实践及推广,提高广大群众对瑶医药的认知度;引进了王笑民、骆赟韵等国家级、省级、市级名医工作室,推动乳源县与韶关学院医学院签订了瑶医药人才培训协议,协调推动广州中医药大学与乳源瑶族自治县建立合作长效机制,选派医生前往北京瑶医医院学习瑶医药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充分融合到日常诊疗工作中;以师带徒、传帮带丰富人才培养形式,保护瑶医药传承,构建瑶医药人才队伍。
在盘活医疗闲置资源方面,韶关市积极谋划,盘活资源,发展医疗康养产业。鼓励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护理院,推动8家中医医疗机构创新在中医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在9家医养结合机构中开展中医药服务,推动医生、康复治疗师院内共享;用中医适宜技术助力患者康复,解决失能、失智及长年“带病生存”的老年人照料难题,开启群众养老新模式。韶关市医养结合机构收治病患来源逐步从珠三角延伸至国内外,“医养一张床,全院一张床”医康护养整合照护模式为韶关康养产业增添新名片。截至目前,韶关市2家医养结合机构被省卫生健康委命名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机构。2023年8月,广东省医养结合现场会在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召开,省内外多地前来学习观摩中医药医养结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