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东南亚卷博  > 那些在东南亚读「水博」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那些在东南亚读「水博」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图片来源:青塔

但说实话,一直关注相关话题的朋友应该并不会觉得这是什么「新鲜事」—— 甚至早在邵阳学院事件之前,如何鉴定「水博」就已经是我国高校圈一个心照不宣的共识了。

图片来源:知乎

可是,在这个信息透明的时代,没有人会傻到参加毫无胜算的赌局。

就像上个月,江苏某学院发布的拟聘人员名单引起了广大网友的质疑,原因无他:公示名单中 6 名拟聘用人员,有 4 名来自一些名不见经传的韩国私立大学。虽然舆论的质疑声从未停息,但来自官方的回应还是为整起事件定了性:拟聘人员的学历学位都不存在造假,也符合该校的应聘条件。

图片来源:江苏省人社厅官网

是啊,再窄的捷径都是捷径,正如再「水」的博士也总归是个博士。换言之,会去选择申请「水博」的人,本来就并不需要这个学位有多高的含金量。

他们的动机往往都是那几种 —— 在职教师评职称、行政人员转教学岗、校方为了专升本或建立硕博点需要提高博士率;再就无非是想要通过提升学历进行积分落户,或是增加自身在招聘市场的筹码罢了。

写到这里,这组供需关系已经解释得非常清楚了 ——当终极目的只是一个 PhD 的头衔时,什么「含金量」、「学术能力」、「国际知名度」根本毫无意义;方便快捷、价格便宜,能通过教留服认证才是硬道理。

所以,即便在邵阳学院事件后「水博」话题早已被推上风口浪尖,但这丝毫不影响「目标群体」对东南亚博士趋之若鹜的热情 ——

根据马来西亚政府教育行政部门(EMGS)公布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高校光是在今年前两个季度,就收到了近 9000 份来自中国学生的留学申请,几乎占全世界总申请人数的一半。要知道前两年,马来西亚全年间收到的中国留学生申请数量,还只是大约一万份出头。

2023 年一季度|图片来源:EMGS

2023 年二季度|图片来源:EMGS

话说到这个份上虽然有点难听,但问题在于,这些「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操作正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扩大化 ——

一方面,正如前文强调,并不是所有赶赴东南亚读博的人都是本着「水」去的。很多人在综合各方面条件后作出了自己所能够到的最佳选择,却在一阵阵污名化的狂欢过后惨遭「误伤」;

图片来源:青塔

另一方面,随着涌入东南亚读博的人数骤增,就连「水」本身也开始了内卷。据一位 2019 年入学的菲律宾博士生称,与他同年入学的博士生里不乏来自三本学校的学生;而在今年,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甚至北京大学等高校,也赫然出现在了博士新生的录取名单中。

这意味着,从录取到毕业间的每一环,都将逐渐变得更难。

标好的价格

刚入学时的小杨还很兴奋,她感觉「入了学就能毕业了」。这种兴奋没能持续太久,就转变成了脱发。

正如上文所说,再「水」的博士也总归是个博士,又何况身处马来西亚 Top 5 的高校呢 —— 留学中介告诉小杨的「宽进宽出」,并不是真的那么宽。她本打算用半年修够学分,剩下的一年半则回国慢慢完成毕业论文;可如今的她和周围同学一样,每天一早去办公室学到深夜,然后在凌晨坐满灯火通明的图书馆。

别说两年毕业了,小杨身边的同学大多都要花五六年,甚至 10 年才毕业。她所在的学院里,四年半毕业已经算快了,目前还没出现过一例能「保守」地三年毕业的。她的导师甚至因为不满意她的汇报成果,甚至建议她「暂时休息一段时间」。

当然,这些来自学业的压力对于每位「正经」攻读过 PhD 学位的朋友来说,其实只能说是「常规水平」;但对于从一开始便把预期定位在「水博」层次的小杨,和小杨们来说,这条曾经的「捷径」,早已成为了一场无法脱身的困局。

小杨开始怀疑自己选择这条路的意义。在许多同道「水博」中,有读不下去的人选择了放弃花费的时间和金钱,直接退学;也有人选择咬着牙赌下去 ——

图片来源:青塔

可即便一身狼狈地熬到了毕业,两年、三年前满心欢喜提交申请的他们又怎能想到,在今天就业内卷和东南亚博士设限的大环境下,一个「水博」title 贬值的速度,竟然比拿到这个 title 还要快。

8 月中旬,由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与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联合研制的《境外大学学科分级目录(人文社会科学)》在北京发布。

据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秦惠民称,该目录是我国首个跨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框架,有力填补了我国跨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空白。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官网

简言之,虽然这份目录目前只涵盖了人文社科领域的内容,但它详细地将境外诸多大学按照专业水平划分成了 A、B、C 等级别,直接用于参照目标学校及专业在相关领域的含金量几何。

部分名单不代表完整排名|图片来源: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官网

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评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光礼教授称,近年来的「水博」泛滥问题,源于我国缺乏跨国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此次评估的发布将试图弥补这一空白。

对中国学术圈来说,这无疑是个再好不过的消息;可对于开题报告再一次被导师否掉的小杨来说,也许未必。

但是,小杨已经没有退路了 —— 在她当年本科毕业时能进的单位,如今的学历要求也变成了硕士,有的现在甚至变成了博士。她就这样卡在曾经以为的那条「捷径」上,进退两难。

写在最后

能够打破「水博」的怪象,总归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但每个人都心知肚明的是,光靠指出哪些人是「水博」、划出哪些学校是「野鸡学校」,并不能彻底解决这背后的根本问题。

学霸君并不想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那些「唯学历论」「科研资源不平衡」「地方人才流失」的陈词滥调,可现实便正在如此滑稽地上演于面前。当高水平人才们又在一轮轮的卷生卷死中流连于全国各大高校时,留给那些失去了招揽「水博」手段的地方高校的,又将走向怎样的结局呢?

总而言之,「水博」们是这个时代的投机者,他们在我国缺乏跨国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时代吃到了第一口红利,但也逐渐为自己的投机行为所反噬。

我们当然希望「水博」现象能够随着我国科研水平的提高而逐渐消失,但也希望,「水博」的消失并不只是残存在某道禁令之下苟且偷安,而能够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优胜劣汰。

编辑:GrayPlus

封面来源:站酷海洛 Plu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