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13岁时,父亲多次乡试未能中举,祖父贿赂考官东窗事发,被捕入狱。祸不单行,次年冬父亲口吐鲜血一病不起。
鲁迅故居
已濒临破产的周家只有靠典当首饰衣物来给病人治病,庸医误人,父亲在鲁迅15岁时去世。
周家因此败落,由盛转衰,世态炎凉,“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鲁迅青少年时期这段经历,对其一生扭曲性格的形成和对社会批判心理有重大影响。
1898年18岁的鲁迅考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考试名列前茅,次年改入矿路学堂。“爬了几次桅,不消说不配做半个水兵;听了几年讲,下了几回矿洞,就能掘出金银铜铁锡来么?……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
1902年22岁的鲁迅赴日本留学,在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他是江南班中第一个剪辫子的学生。清朝派驻弘文学院的监督看到鲁迅的模样气得咆哮起来:“简直是大逆不道,我非停了他的官费,把他赶回国去不可。”
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他拒绝了清政府去东京帝国大学采矿冶金科的安排,看不惯东京留日学生们吃喝玩乐的做派,孤身一人来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他是这里第一个中国留学生。
藤野先生
在那里他遇见了恩师藤野先生,他亲自修改鲁迅的讲义,“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鲁迅(左三)和绍兴籍留日学生合影
鲁迅记载在医学院辍学的原因是课堂观影,影片中一中国人被日军枪毙,围观的中国同胞麻木不仁,冷漠观看,他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身体如何强壮,也只能作毫无意义示众的看客”,不如拯救国人的灵魂,因此弃医从文。
在日本求学的鲁迅
但历史资料显示他在医学院的成绩也许不足以让他走上从医之路,1905年春季升级考试中7科总平均分仅65.8分,在同级142人中列第68名,德文、物理、化学都是60分,解剖课还不及格,只有59.3分。后来从事文学创作更像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1904年鲁迅(左一)与仙台医学专门的同学合影
鲁迅穿着自己设计的衣服,摄于东京
1906年,母亲以母病骗他回国完婚。26岁的鲁迅和29岁的朱安结了婚,婚后第三日即再赴日本。
朱安与鲁迅
朱安伺候婆婆,独守空房,后来鲁迅回国后虽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但各处一室。他的书房大太太是进不得的,她也不能理解他在做什么。
鲁迅曾对好友许寿裳说:“这是一件母亲送给我的礼物,我只得好好地供养她。”
1909,29岁的鲁迅到浙江师范学堂担任生理学、化学教员。
摄于1909年杭州
1912年鲁迅担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科长,主管文化、科学、美术工作,处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事宜,公务员生涯持续了13年。
同时鲁迅也在北大讲授中国小说史,他的课讲得很生动。鲁迅还在讲义的基础上完成《中国小说史略》,胡适曾高度评价“这是一部开山的创作”。
鲁迅在北大讲课时,笑称留着学生头的川岛教授为“一撮毛”,每次都爱调皮地叫他“一撮毛哥哥”。他写的《中国小说史略》出版后,他赠送川岛时在扉页上写道:
“请你,从情人的怀抱里暂时伸出一只手来接受这干燥无味的《中国小说史略》我所敬爱的一撮毛哥哥呀”
其实鲁迅很幽默,也爱开玩笑,只是后来被政治化,形象变得很严肃,诸位可去看陈丹青写的《笑谈大先生》,了解更立体的鲁迅。
囧,他写嫦娥的《奔月》:
“哼!”嫦娥将柳眉一扬,忽然站起来,风似的往外走,嘴里咕噜着:“又是乌鸦的炸酱面,又是乌鸦的炸酱面!你去问问去,谁家是一年到头只吃乌鸦肉的炸酱面的?”
鲁迅说后羿箭术太好,不仅把太阳射了下来,还把所有大动物都给射死吃了,最后没有大兽可以射,就去射乌鸦。整天做乌鸦炸酱面给嫦娥吃,嫦娥很生气,就独自奔月了。迅哥儿真是当之无愧的民国第一段子手啊!
1918年,他以“鲁迅”的笔名(“鲁迅”笔名的来历理由是:(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它通过“狂人”之口,把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历史痛斥为“吃人”的历史。
鲁迅的小说经常描写社会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状况,“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在揭出病苦,引起救疗的注意。”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了《呐喊》、《彷徨》、《坟》、《野草》、《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阿Q正传》等。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狂人日记》
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凡有和阿Q玩笑的人们,几乎全知道他有这一种精神上的胜利法,此后每逢揪住他黄辫子的时候,人就先一着对他说:
“阿Q,这不是儿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生。自己说:人打畜生!”
阿Q两只手都捏住了自己的辫根,歪着头,说道:
“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
——《阿Q正传》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孔乙己》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故乡》
希望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故乡》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纪念刘和珍君》
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我一清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他是很听话的,我的话句句听;他出去了。我就在屋后劈柴,掏米,米下了锅,要蒸豆。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口看,只见豆撒得一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他是不到别家去玩的;各处去一问,果然没有。我急了,央人出去寻。直到下半天,寻来寻去寻到山坳里,看见刺柴上桂着一只他的小鞋。大家都说,糟了,怕是遭了狼了。再进去;他果然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手上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祝福》
鲁迅笔迹
1919年鲁迅买下八道湾胡同11号院落,和母亲鲁瑞、夫人朱安、二弟作人、夫人羽太信子及儿子、三弟建人、夫人羽太芳子及一双儿女一起居住。
八道湾胡同11号院落,“我取其空地很宽大,宜于儿童的游玩。”
但不久鲁迅和二弟周作人失和,周作人写信道:“鲁迅先生,我昨天才知道,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我不是基督徒,却幸而尚能担受得起,也不想责谁,大家都是可怜的人。我以前的蔷薇的梦原来都是虚幻,现在所见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订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七月十八日,作人。”
此次冲突使鲁迅和朱安搬离住了四年八道湾大院,搬入西四砖塔胡同61号小院。血脉相连的亲兄弟从此反目,关系破裂,鲁迅内心充满了痛苦,搬家后大病一场。
哥俩合影
不久又起激烈争执,当天鲁迅在日记里愤怒地记下了下面的几句话:“……下午往八道湾宅取书及什器,比进西厢,启孟及其妻突出骂詈殴打,又以电话招重久及张凤举、徐耀辰来,其妻向之述我罪状,多秽语,凡捏造未圆处,则启孟救正之。然后取书、器而出。”据说当时周作人拿一尺高的狮形铜香炉向鲁迅头上打去,幸亏没击中……
鲁迅和周作人的绝交一直是个迷,但不少资料显示是二弟妻羽太信子导致的失和
1923年秋天,鲁迅应好友许寿裳之邀,到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讲课,就在这里认识了许广平。
许广平
1925年3月,许广平写信向鲁迅求教,两人开始通信,后结集成《两地书》。
我寄你的信,总要送往邮局,不喜欢放在街边的绿色邮筒中,我总疑心那里会慢一点
在《两地书》中,他在书信的抬头上,称呼许广平为“广平兄”,“小刺猬”,或者“乖姑”。
滔滔不绝很容易,可我只想和你在一个慢下来的世界里交谈
鲁迅回京探母,《两地书》中有一句“此刻是二十三日之夜十点半,我独自坐在靠壁的桌前,这旁边先前是小刺猬屡次坐过的。”
我先前偶一想到爱,总立刻自己惭愧,怕不配,因而也不敢爱某一个人,但看清了他们的言行思想的内幕,便使我自信我决不是必须自己贬抑到那么样的人了,我可以爱!
1925年鲁迅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北洋军阀政府通缉,南下任教,赴厦门大学主讲“中国小说史”与“中国文学史”,1927年出任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
1927年鲁迅搬进了上海虹口日租界与许广平同居,卖文授课为生。
上海山阴路鲁迅故居
他终日伏案写字,编辑那些因被查禁有始而无终的刊物,也去附近的内山书店、商务印书馆买书,在沪上各高校演讲,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29年9月,儿子周海婴出生。
鲁迅给母亲写信“海婴今年总是在吃鱼肝油,没有间断过。他什么事情都想模仿我,拿我来做比,只有衣服不肯学我的随便,爱漂亮,要穿洋服了。”
1931年鲁迅一家与冯雪峰一家摄于上海
1933年鲁迅身穿许广平手织的毛衣
“这张照片,母亲最喜欢!……其实穿一件毛衣就够了,但是他非要穿两件,为什么?因为这个毛衣是母亲织的,所以得穿上,穿上以后爱人就很高兴。”——儿子周海婴
1933年鲁迅和蔡元培(右一)、宋庆龄等欢迎来华访问的英国文学家萧伯纳
萧伯纳对鲁迅说:“都说你是中国的高尔基,但我觉得你比高尔基帅。”鲁迅哈哈一乐,超自恋的说:“我老了会更帅!”(意译)囧
1936年10月8日,鲁迅参观“中华全国木刻第二回流动展览会”,与青年木刻家们座谈。
鲁迅收藏的山东汉代画像石拓本
鲁迅在美学上的造诣很深,他收藏的碑拓及汉画像6000多件,外国版画2000多幅,中国现代版画2000多幅。
1917年鲁迅为北大设计的校徽,曾被刘半农戏称为“哭脸校徽”,其实寓意很深,徽章三人成众,结构形似脊梁,希冀青年担负起国家重任之意。
鲁迅设计的《萌芽月刊》封面和右图画的甲骨文图
鲁迅先生临摹明器图和画的猫头鹰
鲁迅设计的书籍封面《朝花夕拾》、《艺术论》、《小彼得》
鲁迅画的插图,“我不能画,但学过两年解剖,画过很多死尸的图,因此略知身体四肢的比例。”其实他在日本时就通读所能读到的西洋文艺史,还亲自编译了《近代西洋美术史潮论》,喜欢购买画册、版画拓本古籍等。
有学者称“鲁迅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位通人”,版画大师赵延年先生说“鲁迅先生是中国新兴版画的母亲”。
“说起鲁迅,大家都会想到他是民族脊梁的文学巨匠,其实他有很多面,对现代艺术有重要贡献,尤其是一手带动了中国的新兴木刻运动。”
鲁迅创办朝花社,介绍刊登木刻作品、连载美术理论书籍,编辑出版了《木刻士敏土之图》、《引玉集》等画册,选编、序跋、装帧设计到配页、编号、撰写广告,无不亲躬而为。
鲁迅主编的《木刻纪程》和《引玉集》
“一方面还正在介绍欧美的新作,另一方面则在复印中国的古刻,这也都是中国的新木刻的羽翼。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实在不仅是一种奢望了。”
1936年10月11日凌晨5时25分,鲁迅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终年55岁。
生前,他立下遗言:
“一、不能因为丧事收任何一文钱,但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
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毛泽东文集》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虽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怀鲁迅》郁达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