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魏晋南北朝期末考试论述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 精选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 精选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精选练习题?一、选择题1.(2021·河北邯郸高一第一学期期末·4)东汉末三国时期,曹魏手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刘备“能尽时人之器用”,孙权身边“异人辐揍,猛士如林”。不过孙、刘集团只有联盟才能与曹氏政权抗衡,在这种抗衡中,孙刘联军也只能做到“守则有余,攻却不足”。这一状况反映出()A.曹魏政权实力较强B.九品中正制助推各国人才流动C.南北对峙局面形成D.蜀汉的正统地位受到士人怀疑2.(2021·江苏无锡高一第一学期期末·7)相传诸葛亮曾在云南大规模推广茶叶种植,才有了举世闻名的普洱茶。为了纪念诸葛亮,这里的人们奉诸葛亮为茶祖。类似关于诸葛亮的故事在西南地区还有很多。这种传说反映了三国时期()A.西南地区得到开发B.中央政府直接管辖西南C.三国鼎立局面形成D.茶税成为政府主要收入来源3.(2020·江苏扬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5)李白有诗云:“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诗中“吴宫”位于图中()A.建业B.洛阳C.成都D.荆州4.(2020·山东高一第一学期选课调研大联考·5)公元196年,曹操开始在许昌屯田,把流民以军队的形式编制起来,分给他们耕种的土地。还规定使用官牛耕种的民户按收成的十分之六缴纳地租,不用官牛耕种的按收成的一半缴纳地租。这一举措在当时的意义是()A.加强了军事力量以提高战斗力B.改革了封建土地所有制C.提高了综合国力以推动全国统一D.恢复了生产并稳定社会秩序5.(2020·天津部分区高一第一学期期中·9)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A.曹操B.刘备C.孙权D.司马昭6.(2020·湖南郴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6)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面年代尺的空白处应填写的正确史实是()A.西晋统一B.蜀国灭亡C.东晋建立D.北朝开始7.(2020·山东泰安肥城高一第一学期期中·10)某同学在预习《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忆。其中一张与史实不符,这张卡片是()8.(2021·湖北天门高一第一学期期末·4)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挥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材料反映了魏晋名士的行为举止意在()A.顺应自然张扬个性B.尊崇道家无为而治C.行为放荡讥讽朝政D.掩饰对现实的失望9.(2021·浙江台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9)南京,古名金陵、秣陵、建业、建邺、建康等,因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有六个王朝曾经在这里建都,所以南京历来有“六朝古都”之称。这六个王朝是()A.吴、东魏、周、齐、梁、陈B.东吴、西晋、宋、齐、梁、陈C.吴、东晋、宋、齐、梁、陈D.吴、宋、齐、梁、陈、明10.(2020·江苏徐州高一第一学期期中·6)以下我国古代朝代更迭示意图中①②③分别是()A.东汉蜀前秦B.秦西汉梁C.蜀东晋梁D.蜀东汉隋11.(2021·天津东丽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5)东晋灭亡后的170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4个王朝,这4个王朝加上东晋以及三国时期的吴国,统称为“六朝”。六朝时期的都城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和古罗马城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六朝都城即今天的()A.南京B.扬州C.杭州D.洛阳12.(2021·北京东城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8)东晋建立之初,琅琊王氏当权。此后,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家族相继掌权。上述材料反映了东晋()A.地方出现众多割据政权B.士族专权C.宗室诸王争夺中央权力D.国力强盛13.(2021·福建龙岩高一第一学期期末·7)东晋初,高门士族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其弟王教,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相应。某次朝贺,皇帝司马睿请王导与他并排上坐,王导坚决推辞,时称“王与马,共天下”。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A.两晋政权更迭且政体相对混乱B.王氏兄弟已有谋反之心C.东晋时期士族当权且影响巨大D.皇帝善于用人深得民心14.(2021·湖南湘西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5)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使长期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距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了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新局面己初步形成C.北魏的改革促进了江南的开发D.全国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15.(2021·福建龙岩高一第一学期期末·9)自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了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逐渐形成南迁浪潮。该现象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导致民族矛盾尖锐B.推动江南经济开发C.干扰南方社会秩序D.南北经济交流频繁16.(2021·浙江衢州高一第二学期3月考试·7)观察下图数据的变化,对这一变化起直接推动作用的是()A.北民大量南迁B.江南士族专权C.民族交往交融D.政权更迭频繁17.(2021·山东德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5)318年,晋元帝司马睿下令在徐、扬二州推广种麦,“所益甚大”;他还以人谷多少作为对州郡长吏考核评定等级的标准。这反映出当时南方地区()A.社会相对稳定B.政府重视农业生产C.生产技术提高D.经济发展超越北方18.(2021·广东梅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4)据《宋书》记载,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出现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A.北方人民大量南迁B.南方政治局面稳定C.江南自然条件优越D.政府重视经济发展19.(2021·广东普宁高一第一学期期末·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A.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B.政权分裂与文化停滞C.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D.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20.(2021·广东中山高一第二学期期末·6)下图为考古发现的两幅北朝壁画和砖画内容。这表明当时()A.书画艺术开始进入自觉阶段B.少数民族普遍推行农耕生产C.统治者积极推行封建化政策D.民族间生产和生活相互融合21.(2021·广东衡水金卷“百越名校联盟”高一第一学期期末·3)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孝文帝派遣汉族人蒋少游出访南朝齐国,奉秘绘南齐宫殿形制之命。有齐国大臣以蛮夷偷学天朝文物为由建议皇帝扣留蒋少游,齐武帝未采纳。蒋少游返回后,凭记忆绘出了建康城的布局规划、建筑样式,并主持建造了北魏洛阳城。由此可见()A.孝文帝意在缓和南北政权矛盾B.北魏和南朝齐国之间往来频繁C.胡汉文化交流客观上得到发展D.南北的建筑样式逐渐走向统一22.(2021·北京丰台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8)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西晋末年,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由此可以推断()①内迁少数民族和汉族交融加强②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③契丹族入主中原迅速统一全国④南方取代了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3.(2021·江苏无锡高一第一学期期末·8)汉代以前中原人民习惯于席地而坐,即跪坐。魏晋以来,随着胡汉杂居,胡床自北而南广为流行,促使高足家具出现,改变了过去席地而坐的习惯。这说明()A.民族交融推动汉人生活习惯改变B.胡汉交融以汉族吸收胡人文化为主C.胡人汉化与汉人的胡化同步进行D.胡族文化在中原地区得到广泛传播24.(2021·山东德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6)图1为鲜卑旧墟石室嘎仙洞壁上北魏皇帝祭祖时镌刻的祝文,文字内容与《魏书》相关记载相同,证明嘎仙洞就是鲜卑拓跋部“石室”祖庙。这说明()A.史书文字记载不具备史料价值B.只有第一手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C.祝文和《魏书》都是二手史料D.文物资料可以与史书记载相互印证25.(2021·天津滨海新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7)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盛行面食且品种丰富,馒头、炸油饼、胡饼深受内地人的喜爱。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南稻北粟格局的影响B.民族融合加深的产物C.运河沟通南北的作用D.政府政策引导的结果二、非选择题26.(2021·浙江衢州高一第二学期3月考试·36)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互影响,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秦始皇又增派援军,终于征服了越族,建置了南海、桂林、象三郡。……秦在统一过程中,派遣数十万内地人民到南方去戍守,把中原人民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带到南方,促进了当地的开发。在南北劳动人民共同开发南方边地的过程中,也修通了道路,特别是修凿了灵渠,使长江水系同珠江水系连结起来。——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为统治越族地区采取的具体举措,并结合所学,分析由此带来的积极影响。(6分)材料二从民族学或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来看,自永嘉风暴到隋的统一(311~589),是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互相冲突、采借文化的时期。调适的结果形成了文化的整合或涵化,最终的表现则为隋唐帝国光辉的汉胡混合文化的光临。自永嘉五年以后,虽然有大批中原的士族南渡,但仍有很多的汉人留在北方;新迁入的游牧民族自然也挟带着他们固有的生活方式,于是引起了双方的“文化采借”。在大部分时期内,农业民族是居于指导者的地位,五胡建国于中原后的行政组织、礼仪、法律等,多出自汉人的设计。当然,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思想冲突、种族纠纷、政治斗争等现象难免会经常发生,甚至导致若干悲剧的上演,但随着时势的推移以及双方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一艰巨伟大的历史任务。——傅乐成主编《中国通史》(2)根据材料二归纳这一时期“文化的整合”过程中的特点,并结合所学,举出一例该时期鲜卑族“采借文化”的典型史实。(4分)27.(2020·山东六校高一第一学期阶段性联合考试·30)人口迁徙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秦占领巴蜀地区之后,实施了从秦本土往蜀地移民的措施。“戎伯尚强,乃移秦民万家实之。”“秦惠文、始皇克定六国,辄徒其豪侠于蜀,资我丰土。……公元前213年,秦始皇迁徙50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秦始皇收复河套南北的广大地区后,为了巩固在这些地区的统治,迁3万户居民到河北、榆中,垦田生产,开拓边疆。——改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政府移民的主要趋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6分)材料二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人民在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下,纷纷越淮渡江,相率南下。此后中原每一次较大的政治变动,如淝水之战、刘裕北伐等,都有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南徙。据研究,截至刘宋为止,南渡人口约共有90万,占当时刘宋全境人口的1/6。西晋时北方诸州,约700余万口。南渡的90万口占其1/8强。北来的侨民集中在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江汉流域的襄阳、江陵、武昌以及长江下游的今江苏省境内。……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改编自曹文柱等著《乾坤众生》整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其影响。(6分)28.(2021·福建南平高一第一学期期末·31)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相互交融,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秦灭六国后,兵不解甲,继而南击越人,北伐匈奴;两汉之时,也积极对周边各民族进行征战以开拓新的疆土。为了保障开疆拓土政策的顺利进行,秦汉还制定了一些具体的民族政策,如秦在南越、西贩之地置南海、桂林、象郡,汉在匈奴故地陆续设立了朔方郡、酒泉郡、武威郡、张掖郡、敦煌郡等;秦从匈奴手中夺得河套地区后,将数以万计的中原汉族军民,“戍以充之”和迁去开垦土地。面对“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匈奴,汉王朝根据国势的强弱情况,对匈奴又实行了颇具特色的和亲政策。——摘编自徐杰舜《秦汉民族政策特点初论》材料二孝文帝的全面汉化是北方民族文化融合于中原汉民族文化的伟大典范。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语,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都是旨在学习吸取汉民族的先进文化;同时,胡食、胡床、畜牧选种等草原文化因子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孝文帝的封建化改制对于鲜卑族和汉族来说,都有无可置疑的历史进步性。——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依据材料一,归纳秦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族交融的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积极影响。(6分)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精选练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AAADAAADC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BCBBABACD题号2122232425答案CAADB1.【答案】A【解析】据材料“孙、刘集团只有联盟才能与曹氏政权抗衡”可知三国鼎立时期曹魏政权实力最强,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九品中正制的相关信息,且九品中正制在此时刚刚出现,并没有推广,排除B项;据所学三国时期是魏蜀吴三足鼎立,而非南北对峙,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蜀汉正统地位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2.【答案】A【解析】关于诸葛亮的故事在西南地区流传很多,说明三国时期西南地区在蜀国的治理下得到开发,故选A项;三国时期是分裂状态,中央政府没有直接管辖西南,排除B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和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说明茶税成为政府主要收入来源,排除D项。3.【答案】A【解析】三国时期,吴的都城位于建业,故选A项;洛阳是曹魏的都城,排除B项;成都是蜀的都城,排除C项;荆州并不是吴的都城,排除D项。4.【答案】D【解析】“把流民以军队的形式编制起来,分给他们耕种的土地”这样做能够迅速恢复生产,社会秩序稳定下来,故选D项;“流民以军队的形式编制起来,分给他们耕种的土地”可以看到恢复生产,却不一定能强大军队,排除A项;屯田依然是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性质,排除B项;“规定使用官牛耕种的民户按收成的十分之六缴纳地租,不用官牛耕种的按收成的一半缴纳地租”能够看出增加国家收入,但不能保证综合国力一定提高,排除C项。5.【答案】A【解析】东汉末年,曹操发动官渡之战,220年曹丕称帝,建魏,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刘备在定都成都,称蜀汉,属于三国时期,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孙权定都建业,国号吴,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三国时期,司马昭灭蜀国,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6.【答案】A【解析】年代尺,公元280年,根据所学是西晋统一全国,故选A项;蜀国灭亡于公元263年,排除B项;东晋建立于公元317年,排除C项;北朝开始于386年,排除D项。7.【答案】A【解析】材料中曹丕称帝建魏国,而非曹操,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材料中西晋司马炎建立西晋,因五族内迁,司马睿建立东晋,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中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与题意不符,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北朝包括北魏,随后被东魏和西魏取代,最后北周灭北齐,基本统一北方,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8.【答案】D【解析】“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这是对儒教伦理的蔑视,可见对传统的儒教构建的社会伦理极度失望,故选D项;“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挥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体现了个性,但不能说顺应自然,排除A项;“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这种行为同样也不符合道家的伦理,排除B项;“或脱衣裸形在屋中”只能说明是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但无法说明其针对朝政,排除C项。9.【答案】C【解析】三国时期的吴,东晋以及南朝的宋、齐、梁、陈等政权先后在南京建都,故称“六朝古都”,故选C项;东魏都城在邺,今河北境内,排除A项;西晋都城在长安,排除B项;明成祖即位后将都城迁往北京,且明并非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王朝,排除D项。10.【答案】C【解析】①与魏、吴并立,应是蜀,②在西晋之后、宋之前,应是东晋,③在齐之后、陈之前,应是梁,故选C项;与魏、吴并立的是蜀,而非东汉,排除A项;与魏、吴并立的是蜀,而非秦,排除B项;西晋之后、宋之前的政权应是东晋,而非东汉,排除D项。11.【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六朝古都金陵城从三国的吴国开始近400年间,连续有六个朝代(吴、东晋、宋、齐、梁、陈)在南京建都,后人称南京为“六朝古都”,故选A项;扬州并未做过都城,排除B项;杭州是南宋时的都城,排除C项;洛阳市属于北方,并不能作为南朝的都城,排除D项。12.【答案】B【解析】东晋建立后,先后由王氏、庾氏、桓氏、谢氏等家族相继掌权,这说明东晋门阀士族权势强大,形成了士族专权局面,故选B项;割据指以武力占据部分地区,在一个国家内形成独立地区,对抗中央朝廷的局面,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是世家大族,而不是宗室诸王,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地方世家大族相继掌权,与国力强盛无关,排除D项。13.【答案】C【解析】高门士族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其弟王教,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说明当时高门士族既能在中央做高官,又可以在地方掌实权,而且“皇帝司马睿请王导与他并排上坐”说明士族当权且影响巨大,故选C项;题干体现当时高门士族当权的现象,并不是政权更迭和政体混乱的问题,排除A项;由“皇帝司马睿请王导与他并排上坐,王导坚决推辞”可知,王氏兄弟并无谋反之心,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主旨是高门士族权势大,而不是皇帝是否善于用人和深得民心,排除D项。14.【答案】B【解析】魏晋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北民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技术,促进了南方的开发,故选B项;魏晋时期,南方得到开发,但是江南经济并没有超过北方,排除A项;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并没有统一南方,北魏的改革不会促进江南的开发,排除C项;经济重心转移在南宋时期转移到南方,排除D项。15.【答案】B【解析】北方人民为了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逐渐形成南迁浪潮,就为南方增加了大量劳动力,而且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工具,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故选B项;西晋末年时,南方地广人稀,北民南迁又带去了大量先进技术和工具,对于南方的主要影响不是导致民族矛盾,而是促进经济开发,排除A项;北民大量南迁不是为了掠夺,而是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所以重要影响不是干扰南方社会秩序,排除C项;北民南迁之后就在南方生活,他们与南方人民的交流不属于南北经济交流,排除D项。16.【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东汉末年到西晋,浙江和福建境内的县数大幅增长的情况,这是因为此时北民大量南迁,南方地区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直接推动了县的数量大幅增长,故选A项;江南士族专权与县的数量增长无关,排除B项;民族交往交融与县的数量增长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政权更迭频繁会导致县的数量减少,排除D项。17.【答案】B【解析】据材料“晋元帝司马睿下令在徐、扬二州推广种麦,‘所益甚大’”“以入谷多少作为对州郡长吏考核评定等级的标准”等信息可知,君主亲自下令在徐州、扬州推广种麦,说明统治阶级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即政府重视农业生产,故选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统治阶级对农业生产的重视,没有涉及社会是否稳定的信息,无法得出社会相对稳定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了政府重视农业生产,没有强调生产技术提高的问题,无法得出生产技术提高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内容没有对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无法得出南方经济发展超越北方的结论,排除D项。18.【答案】A【解析】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促使江南经济发展,故选A项;南方政治局面稳定不等于南方经济发展,这只是客观条件,排除B项;“江南自然条件优越”不是南朝时才开始出现的,属于客观原因,排除C项;如果没有北方生产工具、技术及劳动力的传入,只凭政府重视,无法促进经济发展,排除D项。19.【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民族政权分立,但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交流频繁,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交融的高潮,在大量北民南迁的影响下,南方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故选C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整体上社会经济凋敝,排除A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在中国兴盛,而且在民族交融的推动下使我国民族文化进一步向多样性方向发展,排除B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整体上社会经济凋敝,排除D项。20.【答案】D【解析】结合画像砖的内容,北朝少数民族像汉族一样养蚕缫丝,汉族也懂得少数民族烙饼制作工艺,这说明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逐渐相互融合,故选D项;书画艺术进入自觉阶段是在魏晋时期,体现的是注重写意,而画像砖的内容主要描写日常生活场景,排除A项;少数民族在封建化的过程中推行农耕需要渐进缓慢的过程,排除B项;画像砖中的场景属于民间日常生活,与统治者的政策无关,排除C项。21.【答案】C【解析】“孝文帝派遣汉族人蒋少游出访南朝齐国,奉秘绘南齐宫殿形制之命”“返回后,凭记忆绘出了建康城的布局规划、建筑样式”这是少数民族主动学习先进文化的表现,故选C项;“齐国大臣以蛮夷偷学天朝文物为由建议皇帝扣留蒋少游”可见这一措施可能会带来两矛盾的激化,因此不说判定其缓和矛盾的作用,排除A项;“奉秘绘南齐宫殿形制之命。有齐国大臣以蛮夷偷学天朝文物为由建议皇帝扣留蒋少游”从采用的方式来齐国部分人的态度来看,双方交流不是常态,排除B项;“凭记忆绘出了建康城的布局规划、建筑样式,并主持建造了北魏洛阳城”只能说明洛阳城的建筑方式与齐国相同,而不能代表南北样式的统一,排除D项。22.【答案】A【解析】西晋末年以来内迁少数民族与汉族不断交融,故①正确;大量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故②正确;契丹族是在公元10世纪兴起的,且并未统一全国,故③错误;南方成为经济重心是在南宋时期,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23.【答案】A【解析】少数民族家具的传入使汉族改变了席地而坐的习惯,这是民族交融的表现,说明民族交融推动汉人生活习惯的改变,故选A项;胡汉交融是相互的,并不是以汉族吸收胡人文化为主,排除B项;“同步进行”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反映汉族吸收少数民族文化,改变了席地而坐的习惯,并不能体现胡族文化在中原地区得到广泛传播,排除D项。24.【答案】D【解析】据材料“鲜卑旧墟石室嘎仙洞壁上北魏皇帝祭祖时镌刻的祝文”属于实物史料,是一手史料,内容与《魏书》相关记载相同说明可以与史书记载进行印证,故选D项;史书文字记载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排除A项;“只有第一手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祝文是一手史料,排除C项。25.【答案】B【解析】胡饼等北方游牧民族的饮食深受内地人的喜爱,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加深,故选B项;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形成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排除A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涉及政府发布的政策,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26.【答案】(1)具体举措:军事征服、设置三郡、迁民戍守、通畅交通。(4分)影响: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与发展;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2分)(2)特点:相互学习、汉化为主、过程曲折、内容丰富。(任意3点得3分)史实:北魏孝文帝改革。(1分)【解析】(1)第一小问具体举措,据材料一“秦始皇又增派援军,终于征服了越族”得出军事征服;据材料一“建置了南海、桂林、象三郡”得出设置三郡;据材料一“派遣数十万内地人民到南方去戍守”得出迁民戍守;据材料一“也修通了道路,特别是修凿了灵渠”得出通畅交通。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一“把中原人民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带到南方,促进了当地的开发”结合所学得出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与发展;据材料一“在南北劳动人民共同开发南方边地的过程中”结合所学得出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2)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新迁入的游牧民族自然也挟带着他们固有的生活方式,于是引起了双方的‘文化采借’”得出相互学习;据材料二“农业民族是居于指导者的地位,五胡建国于中原后的行政组织、礼仪、法律等,多出自汉人的设计”得出汉化为主;据材料二“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思想冲突、种族纠纷、政治斗争等现象难免会经常发生,甚至导致若干悲剧的上演”得出过程曲折、内容丰富。第二小问史实,据材料二“自永嘉风暴到隋的统一(311~589)”结合所学得出该时期鲜卑族“采借文化”的典型史实是北魏孝文帝改革。27.【答案】(1)趋向:从秦国本土往巴蜀地区移民;从六国迁移豪强贵族到巴蜀地区;从内地迁到东南、北部边疆地区。(2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作用:有利于开发边疆;巩固边防,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民族交融。(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2)特点:由北向南迁徙;迁徙规模大,参与人口多;迁徙活动范围广;迁徙涉及阶层广,民族成分繁杂。(2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影响:促进落后地区的开发,有利于加强全国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平衡性;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各民族经济的进步发展;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解析】(1)第一小问趋向,据材料一“从秦本土往蜀地移民的措施。‘……辄徒其豪侠于蜀,资我丰土。…………迁徙50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迁3万户居民到河北、榆中,垦田生产,开拓边疆’”可得从秦国本土往巴蜀地区移民;从六国迁移豪强贵族到巴蜀地区;从内地迁到东南、北部边疆地区。第二小问作用,结合所学可以从经济、民族交融、军事等角度,可得有利于开发边疆;巩固边防,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民族交融。(2)第一小问特点,结合材料二可以从迁徙方向、规模、范围、涉及的阶层和民族等,可得由北向南迁徙;迁徙规模大,参与人口多;迁徙活动范围广;迁徙涉及阶层广,民族成分繁杂。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江南地区开发的意义从经济的角度,可得促进落后地区的开发,有利于加强全国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平衡性;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各民族经济的进步发展;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28.【答案】(1)征战;设郡而治;移民戍边;和亲。(4分)(2)特点: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双向交融,共同发展。(2分)影响:奠定大一统基础;有助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4分)【解析】(1)据材料一“南击越人,北伐匈奴、也积极对周边各民族进行征战以开拓新的疆土”可知征战开拓疆土;据材料一“秦在南越、西贩之地置南海、桂林、象郡,汉在匈奴故地陆续设立了朔方郡、酒泉郡、武威郡、张掖郡、敦煌郡”设立县制,加强管理;据材料一“将数以万计的中原汉族军民,“戍以充之”和迁去开垦土地”可知移民戍边,确保边境安全;据材料一“对匈奴又实行了颇具特色的和亲政策”可知实行和亲政策。(2)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学习吸取汉民族的先进文化、草原文化因子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可知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二“孝文帝的封建化改制对于鲜卑族和汉族来说,都有无可置疑的历史进步性”,结合所学可知,孝文帝改革推动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民族交融,有助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而北魏统一北方,为实现国家统一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基础。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