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高考真题现代诗歌  > 【高考真题】2023高考语文全国卷诗歌鉴赏真题汇编

【高考真题】2023高考语文全国卷诗歌鉴赏真题汇编

( 2023年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湖上晚归

林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依稀渐近诛茅地[注],鸡犬林萝隐隐声。

【注】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描写自己乘船归家途中所见,笔下画面随着行程逐次展开,自然流畅。

B .诗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晖的映照之下,有动有静,多姿多彩,令人愉悦。

C .诗人如处仙境的感觉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

D .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状物生动,笔触鲜活而细腻。

16 .王国维说:“ 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C 16 .① 诗歌首联“ 卧枕船舷归思清” 透露出愉悦闲适之心境,全诗景物都笼罩上诗人的主观色彩。② 诗歌第二句写小船仿佛在仙境穿行,诗人心情愉快,因而眼中所见景色也格外美丽。③ 诗歌颔联写夕阳晚照中小桥流水、山寺云峰悠然宁静的状态,恰是诗人内心宁静闲适的投射。④ 诗歌颈联描写归飞的小鸟和水中的红莲,“ 如见避、似相迎” ,运用拟人手法写鸟儿避人飞走,荷花热情欢迎,描写细腻,同样传达出诗人回家之时愉悦闲适的心情。

【解析】1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 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 错。尾联写不知不觉地到达了诗人居住的小岛,远远地就能听到鸡鸣、犬吠之声。诛茅地,引用屈原作品中的句子,“ 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 ,作者以此表明自己甘心隐逸、不求名利的决心。“ 鸡犬林萝” 之声更增添了生活气息,这声音并未破坏诗人美好的感觉,心情也仍然是愉快的,并未发生变化。

故选C 。

16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观点态度,鉴赏诗歌内容、情感的能力。

“ 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用自己的眼光、情感来看事物,所以万物都带有我自己的主观色彩。这是“ 有我之境” 。

诗歌首联“ 卧枕船舷归思清” ,写诗人头枕船舷,归意极浓。“ 卧枕” 二字写出诗人姿态的随意,表露内心的愉悦闲适。正因为这样的心境,使诗人眼中所见都带有了主观色彩。

首先是“ 望中浑恐是蓬瀛” ,诗人举目四望,周围碧波荡漾、云雾茫茫,小船好像正在蓬瀛仙界里穿行。这山这湖诗人并非首次见到,但因为要回到家中,心情愉快,因而眼中所见景色也格外美丽。

接着写“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时值秋天、色彩斑斓,小桥流水、山寺云峰,都在夕阳晚照之中显得非常宁静,它们似乎都不想打搅诗人的思绪,也好像正享受着璀璨晚霞的沐浴。“ 桥横、寺倚” ,表现出景物悠然的状态,也委婉地抒写出作者并不急于回家,而是很喜欢这种幽静和安闲的行程。其实自然景物并不带有感情色彩,正因诗人自己内心的宁静闲适投注其上,在诗人眼里景物才呈现出悠然、宁静的状态。

最后是“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 ,刚下过一阵小雨,鸟儿的翅膀湿漉漉的,正安静地栖息在水草边。客舟的船桨惊动了它,鸟儿赶紧振翅飞走。湖面上微风轻拂,粉红色的荷花姿态婀娜,仿佛正在热情地欢迎诗人的归来。作者采用拟人手法,“ 如见避、似相迎” ,细腻生动地展现了湖面上的动植物,也传达出诗人愉悦的心情。如果诗人归心似箭,就会心有旁骛,不可能如此细心地进行观察和描摹。

( 2023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临江仙

晃补之

身外闲愁空满眼,就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共劝,深情唯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词真实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充分地表现出词人对朋友的眷恋之情。

B .词人时常感到缺乏快乐,而即将到来的离别又会强化这种愁闷的感受。

C .因不忍与朋友分别,词人更珍惜当下,数算还剩下多少时日可以相聚。

D .春天即将到来,词人希望与朋友同归东溪游览,共同欣赏春日的美景。

15 .词的结尾两句被后代评论家称赞为“ 绝妙” ,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答案】14 .A 15 .① 用动词“ 垂”“ 谢” 赋予“ 柳”“ 梅” 动态的美感,运用虚写的手法,想象在春季邀约友人同去东溪岸边,去观赏秀丽的春景。

② 此句以春光美景收束全词,通过想象未来再聚之景,表达了对即将再会的期盼,安慰即将远离的友人,更表达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和乐观豁达的情愫。

【解析】14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A.“ 真实描写了送别的场景” 错。词中“ 明年应赋送君诗。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意思是眼前虽是相聚,明年肯定又要送别你了。从今夜开始细数,到明年分离时还有多少相聚的时候。据此看出词人是明年送别朋友,属于虚写,并不是真实的场景。

故选A 。

15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意思是观赏那江水中倒映的柳影和隐在雪中零落的梅花。

词句选取春日的“ 柳影” 和“ 梅花” 作为意象,用动词“ 垂”“ 谢” 赋予景物动态的美感,写出杨柳的婀娜多姿和梅花绽放后的零落之态。运用虚写的手法,想象在秀丽的春季邀约友人同去东溪岸边,去观赏依依杨柳映在水面的倒影和枝枝梅花在白雪中纷纷零落。

词人通过想象未来再聚之景,表达了对即将再会的期盼,此句以春光美景收束全词,既安慰了即将远离的友人,更表达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将离别的伤感融入一片春光之中,伤感中又带有乐观豁达的情愫。

( 2023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破阵子

陆游

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

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人以“ 空花”“ 昨梦” 喻指过往的虚无,“ 看破”“ 放轻” 宣示自己告别过去。

B .词人着屐拄杖、登山穿林,一个远离尘世、悠游自在的山野隐逸形象跃然纸上。

C .细雨初晴的春日,依然会使人感觉到寒冷,但这并没有影响词人的轻松自得。

D .词人在最后表示,希望远方友人能与自己同饮共醉,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

15 .这首词是如何表现人闲适心情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14 .D 15 .① 看破虚幻的世界,放弃过往的无谓名利。体现出作者处世豁达的人生态度,旷达自然,超凡脱俗。

② 穿着蜡屐登山率真地饮酒,带上筇杖自在地行走,身体自由,心灵宁静。体现出作者宁静从容的心境,诠释着作者退居后乐观淡泊的精神追求。

③ 闲暇之时在溪边题诗,听着远处传来烟霭外采菱人的歌声。写作者对官场失望之后徜徉在山水之间,不问世事,抒写闲适情趣,力求解脱之道的旷达胸怀。

【解析】14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 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 错。“ 与君同醉醒” ,意思是与友人一同醉醒,表达闲适自在的心情。

故选D 。

15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 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 ,意思是看破虚幻的世界,放弃过往的无谓名利。体现出作者处世豁达的人生态度,旷达自然,超凡脱俗。

“ 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 ,意思是穿着蜡屐登山真诚率真地饮酒,带上筇杖自在地行走,身体自由,心灵宁静。据此看出作者宁静从容的心境,诠释着作者退居后乐观淡泊的精神追求。

“ 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 ,意思是闲暇之时在溪边题上一首诗,听着远处传来烟霭外采菱人的歌声。作者对官场失望之后徜徉在山水之间,不问世事,抒写闲适情趣力求解脱之道的旷达胸怀。

若您觉得有用,点个【在看】或分享【朋友圈】吧!

如何学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