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高二报考体育来得及吗  > 想走体育升学这条路,至少得先搞懂这些“门道”

想走体育升学这条路,至少得先搞懂这些“门道”

在小学阶段,想知道孩子适不适合走体育这条路,从学校可获得的参考信息是海量的。

学校每年都有国家体质健康测试,而这一点常常被家长们忽略。“国家体质健康测试的成绩是非常客观的,家长们可以借此对孩子的基本身体素质有一个基础的判断。如果在一些基础项目上,孩子只拿到了‘合格’,那大概率就不太擅长体育”,唐晓说道。

课堂上的唐晓

当家长对孩子的身体素质有一个基础的判断后,想进一步了解孩子平时的体育发展情况,或是想了解某个体育项目,咨询学校的体育老师是最简单,也是成本最低的方法。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体育成绩往往是综合体能的展现——身体素质好的小学生,在篮球、足球、跑步、跳远等项目上往往都表现得不错。而这些信息,家长们都可以通过与体育老师沟通获取。

另一方面,在体育项目上,体育老师也会给出很直观的判断:“你问成都市哪个学校的足球厉害,作为老师,他一定会有自己的概念。用最直观的判断告诉你哪个学校有绝对的优势项目,能够给学生提供怎样的平台。”

校园中日常训练

所有的体育项目一定是开始的越早越好,但唐晓提醒家长们,不同的项目“出成绩”的时间有早晚之分——越是大众化的项目,出成绩的时间相对来说越晚,比如足球,乒乓球,田径100米,初中生一定赢不了高中生;但技巧类的项目,例如花样游泳、艺术体操,出成绩的时间会较早。

因此,在小学阶段,考虑让孩子选择“体育升学”的家长们可多与学校、老师沟通,对孩子的基础素质、体育成绩进行详细了解。在孩子兴趣与能力兼备的情况下,坚持体育项目的练习,不必过度关注体育专项特长这件事。

初中阶段,学校的体育课会涉及到海量的体能训练。

这一阶段,家长和学生依旧可以向体育老师进行咨询。“和你拿着语文、数学成绩单找老师分析一样,也能拿着体测报告找体育老师分析。例如女生在初一时就能跳出2.1米、2.2米的成绩,意味着在爆发力、下肢力量这一块已经很突出了。那家长就可以考虑下肢力量爆发的项目,并设计专项化的训练”,唐晓说道。

校园中日常训练

在训练方面,有家长会在校外为孩子寻找专业教练,唐晓也给家长们提供了一个成本最低的训练方式——在能应对学业的情况下,参与学校校队的训练。但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训练这件事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放弃。

在项目的选择上,家长可先观察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大型赛事中有哪些项目。一方面,选择人数基数大的项目。唐晓以羽毛球、乒乓球等热门项目为例解释道:“并不是学的人越多,竞争得就更厉害。而是参加的人越多,说明这个项目开展的基础越好。越是开展得好的项目,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好。”

在项目选择上,还有一种常见的误区——小众项目参与人数少,孩子更容易出成绩。实际上,小众项目相关赛事少,意味着出成绩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选择小众项目的家长,最好能找到专业的老师、队伍,摸清其中“门道”。

另一方面,唐晓建议家长要关注哪些项目能在民间开展比赛:“通过成都大运会、中超,成都‘赛事之都’的名片已经打响了,有非常多的民间赛事、活动。如果孩子真的是好苗子,学校也好、教练也好一定会在比赛中看见你。”

唐晓与学生合影

如果家长与孩子都决定好走这条路,唐晓建议在初中阶段要多参加比赛、多拿证书,在相对规范的平台里证明自己的成绩:“起码是市教育局、体育局主办的,或是单项体育协会,比如成都市田径协会,成都市篮协等。这些证书在孩子初升高,以及选择特长生这条路时一定用得上。”

体育统考、体育单招、高水平运动员招生、体育留学是目前的体育升学路径。家长首先要搞清楚不同升学路径的报考要求,再为孩子选择合适的高中学校,并做好学习生涯的规划,例如考几级运动员、参加哪些比赛等。

因此,唐晓建议在初升高时,家长要结合各个学校特长生计划,选择“看得到体育成绩”的学校。选择时可以参考学校的体育升学本科录取率,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训练水平。

校园中日常训练

另一方面则是了解学校的优势项目,并弄清楚学校是否有专业的队伍、是否有高级别比赛参赛资格。

“特别是集体项目,能够授予运动员等级的赛事都在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司有备案”,唐晓接着说道:“如果你练习的项目,你们学校连参赛资格都没有,实际上会错过很多机会。”

无论选择了哪所学校,唐晓都建议家长要多关注孩子所选项目的全市范围内知名队伍,以及时了解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