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博文配套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年版。
由任课教师所梳理课本、强调重点,以及博主亲身备考后(已考完)的总结。{博主参加的期末,其考核大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此文中皆涵盖,敲黑板,要认真看与记哦!}
(博主的考试结果在博文最后,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前往查看哦)
二、使用手册(列表介绍) 三、大纲时刻:梳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年版)的大纲以及部分的划分。 四、T0:必考内容,大部分题目皆会考 (时间不足时,优先把此T0的内容记住,重中之重) 五、T1:选其中的部分考,考核概率低于T0按每章节所考内容划分梳理、含课本对应页码,除去T0的内容外,剩余全纳入T1模块了。选填出题处,可能会出大题。
六、教材改版后的新加内容。 七、结束语 三、大纲时刻: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导论部分: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辩证唯物主义)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实践论)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包括: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科学社会主义包括: 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二、三章)为考核重点/重难点(占总体的80%),在前三章中“ 第一章 ”为重中之重(占总体的50%)。
四、T0 (整个课本的重中之重,一定一定要记住哇,敲黑板,pia~) 模块一、仅含题目模块二、上述题目与对应答案(含页码,例:P2,为课本对应第2页) 一、仅含题目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广义的马克思主义____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无数次考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唯心主义(主观唯心、客观唯心),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概念、示例、区别划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能动作用三大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中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内容对立统一规律中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量变质变规律中“ 量变 ”与“ 质变 ”的辩证关系实践的性质、构成、形式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认识运动的第一次、第二次飞跃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英雄史观与群众史观人民群众的作用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劳动力的价值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 二、上述题目与对应答案1、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广义的马克思主义(P2)
(1)、狭义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与恩格斯创立。
(2)、广义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2、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P6)
3、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P21)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谁为本原的问题、即谁为第一性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种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
二、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的反映存在、人能否认识或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产生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理论分野。
4、唯心主义(主观唯心、客观唯心),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概念、示例、区别划分(P21,其中课本无关于唯心主义的概念)
(1)、主观唯心主义:将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意识、观念等)看做世界中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示例:“ 物是感觉的集合 ”、“ 存在就是被感知”)
(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道)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示例:“ 柏拉图理念论 ”,“ 理在事先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用某一种或几种物质作为本原来解释世界,在当时具有合理性和进步性。(“ 金、木、水、火、土 ”,“ 气生万物 ”)
(4)、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其以近代科学为基础,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微观结构层次——原子、
(5)、辩证唯物主义:(咳咳咱学的就是这个,马克思主义,客观实在性)
5、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能动作用(P26)
(1)、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7、三大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P31,此三大规律很重要,仅列举部分,详细可自行查看)
8、对立统一规律中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P35)
(1)、矛盾的同一性内容:a、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在一个统一体中;b、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内容: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3)、矛盾的同一性的作用:a、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b、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得到各自的发展。c、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4)、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a、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务的质变创造条件。b、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性力量。
9、量变质变规律中“ 量变 ”与“ 质变 ”的辩证关系(P38)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是 相互渗透的。
10、实践的性质、构成、形式(P62、P64、P65)
实践的性质:客观实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构成: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实践中介。
实践的形式: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
1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2、认识运动的第一次、第二次飞跃(P72下,P75下)
第一次飞跃:由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
第二次飞跃:由认识回到实践中去。
13、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P74)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14、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P81)
真理的绝对性:(1)、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与客观相符合,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吗,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2)、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真理的相对性:(1)、从客观世界的整体来看,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阶段、某一部分的正确认识,人类已经达到的认识的广度总是有限度的,因而,认识有待扩展。
(2)、就特定事物而言,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对象一定方面,一定层次和一定程度的正确认识,认识反映事物的深度是有限度的,或是近似性的,因而,认识有待深化。
15、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P116)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3)、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4)、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
16、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P117)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与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且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4)、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17、英雄史观与群众史观(P154)
英雄史观(隶属于唯心史观):此从社会意思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杀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
群众史观(隶属于唯物史观):其认为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
18、人民群众的作用(P157)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19、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P169下、P170上)
商品定义: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20、劳动力的价值(P189)
(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21、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P195、P196)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或者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恨不得把此T0模块全部标红,再次强调此非常重要。
五、T1:选部分考,考核优先级概率低于T0(除去T0的剩余内容) 导论:1、法国、英国、德国工人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P5)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思想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其中:黑格尔辩证法为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唯物论为基础内核。(P5)
2、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的两大伟大发现。(P7)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现实存在着的自然与社会存在中抽象出了其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人类社会是物)( P23下)
2、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P24下)
3、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P25下)
从意识的起源来看:(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意识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3)、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从意识的本质来看:(1)、意识是人脑这样一种特殊物质的机能和属性。(2)、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
4、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与条件:(P28上)
(1)、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根本途径。
(3)、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还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5、世界的物质统一性:(P30)
(1)、自然界是物质的。
(2)、人类社会本质上也是物质的。
(3)、人的意识统一于物质。
6、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P31)
7、联系的特性: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P32)
其中条件性:(1)、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
(2)、条件是可以改变的。
(3)、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
8、新事物与旧事物。(P33)
物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是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9、新事物为什么是不可战胜的?(P34)
(1)、就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经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
(2)、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 母体 ”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适应新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10、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P36)
矛盾的普遍性:(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2)、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矛盾的特殊性:(1)、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不同(2)、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其特点。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1、量变质变规律之质、量、度定义(P37下)
质: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度: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者临界点。
12、辩证的否定观:(P39)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 扬弃”。
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1、可知论与不可知论(P69、P70)
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否定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认为认识先于人的实践经验。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生而知之的。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某种客观精神的产物。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特点:(1)、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2)离开辩证法来考察问题。
2、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概念(P72、P73)
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资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3.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后果(P74下)
(1)、走向唯理论,即轻视感性认识而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2)、走向经验论,即轻视理性认识而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导致实践中的经验主义。
4、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P75上)
(1)、投身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资料。
(2)、经过思考的作用,运用理论思维和科学抽象,将丰富的感性资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处理加工,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
5、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根源于人类认识世界能力的无限性与有限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矛盾。
6、真理与谬误的关系(P85)
(1)、真理与谬误相互对立。
(2)、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又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真理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P11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社会存在的内容(P112)
社会存在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生产方式。
物质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3、社会意识的构成(P114)
社会意识分为:(1)、社会心理 (2)、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心理是低层次的社会意识,是自发的,不系统的、不定型的社会意识,表现为人们的感知、情绪、情感、心态、习俗等,以感性认识为主。
社会意识形式是高层次的社会意识,是自觉的、系统的、相对稳定的社会意识,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科学等,以理性认识为主。社会意识形式以社会心理为基础,并对社会心理起指导和影响作用。
4、社会意识形式的构成(P114)
社会意识形式有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之分。
意识形态是指反映一定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以及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利益和要求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自然科学和语言学、形式逻辑等一部分社会科学不具有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性质,不反映特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不服务于特定政治制度和特定阶级,因而属于非意识形态。
5、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P120中)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6、生产力(P120下)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1)、劳动资料(2)、劳动对象(3)、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7、生产关系(P122)
生产关系包括:(1)、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2)、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3)、产品分配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
8、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P123)
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1)、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2)、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2)、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客观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9、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P125)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一、理解经济基础把握两个要点:(1)、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上往往存在多种生产关系,但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其中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2)、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
二、上层建筑的构成:(1)、意识形态(2)、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的和政治组织
(1)、意识形态又称观念上层建筑,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2)、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以及国家证券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三、两者的关系:(1)政治上层建筑 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约束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2)、两者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10、唯物史观视域中的“ 世界历史 ”是指各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打破鼓励隔绝的状态,进入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世界整体化的历史。(P131)
11、英雄史观产生的原因:(P154)
(1)、从认识根源来看,英雄史观之所以产生,主要因为人们的认识停留在历史现象的表面,把活跃在历史前台的少雄英雄人物的作用尤其是他们的意识的作用加以夸大并绝对化,而无视广大人民群众及其历史活动的作用。
(2)、从阶级根源来看,剥削阶级的思想家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需要宣扬唯心史观,抹杀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12、人民群众的范畴(P156下)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
在当代中国,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13、辩证的理解和评价个人的历史作用。(P161下、P162)
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时势造英雄。
(1)、历史分析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
(2)、阶级分析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们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1、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的表现(P170下)
对立性: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想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想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并不是为了取得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取得价值,只是为了取得价值,才关心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只有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过渡给购买者,才能取得价值。)
统一性: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一种商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是无用之物,即使人们为它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也没有价值。一种物质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如自然界中的阳光、空气。
2、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P170下)
抽象劳动: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3、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P171下)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的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4、劳动力(P188)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1)、劳动者在法律上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2)、劳动者没有任何生产资料,没有生活资料来源,因而不得不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5、剩余价值(P189)
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特殊商品时所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六、教材改版后的新加内容。1、意识与人工智能。(P28)
可能考点:
人工智能为什么不能超越和取代人类智能?
(1)、人类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体,而人工智能只是对人类的理性智能的模拟和扩展,不具备情感、信念、意志等人类意识形式。
(2)、社会性是人的意识所固有的本质属性,而人工智能不可能真正的具备人类的社会属性。
(3)、人类的自然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和意识的现实形式,而人工智能难以完全具备理解自然语言真实意义的能力。
2、P59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
七、结束语1、小伙伴们要将所在学校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考纲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