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香港大学研究生的含金量是多少  > 常松:香港高校的含金量还有多少?

常松:香港高校的含金量还有多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常松】

香港高校的含金量今后会降低吗?

对于即将去香港求学的高中生、即将深造的本科生,乃至即将赴港的访问学者,这都是当下一个很关切的问题。往更大的角度说,不仅仅是学生、家长,甚至整个教育界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其实,香港高校含金量的讨论在各种论坛和平台讨论已久,众说纷纭。但是,随着近几个月来,香港高校的种种乱局,香港高校对于内地生的吸引力堕入冰点,甚至于内地师生思考的问题从“是否有含金量”转变为“是否有人身安全”。

从今日中央到特区政府的表态和行动上看,香港的社会秩序已临近触底反弹,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深藏在香港高校中的各种层面的问题根源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在高校校园肆虐的暴徒学生仍旧生活在香港,甚至在未来他们摘下口罩后还会重新坐到教室中和内地学生一起上课。

因此,香港高校还能“香”多久,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比之前更加明确。

资料图:视觉中国

家门口,还是家门里?

赴香港高校求学或访学,究竟算不算“留学”?对于当下很多人才引进政策和教职招聘条件来说,香港高校依旧享受着“海外”的政策优势。比如在很多城市的人才争夺政策中,香港高校毕业属于海归,享受海归优惠待遇。这一点,哪怕是清北这样高校的毕业生也只能是干羡慕。

香港,这个一边密切联系中国内地,一边高度国际化的特殊位置也成就了香港高校对于内地学生的吸引力。这也正是香港高校的独到优势。

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香港就有4所高校跻身前50:香港大学位列26位,香港科技大学第30位,香港中文大学第46位,香港城市大学第49位。

回归以来,香港特区政府也重视教育与科技的发展:

1999年,政府注资50亿港元设立“创新与科技基金”,2015年再追加50亿港元。并且在同年成立“创新及科技局”,制定全面的科技政策。

2017年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发布任内首份施政报告,拨款超百亿推创新科技,提出任内5年把本地研发开支相对于GDP的比率,由目前的0.73%升到1.5%,并额外预留100亿港元支持大学研究。

为了壮大本土科技企业的人才力量,特区政府又增加“科技人才引进计划”,吸引来自内地和全世界的人才。

如果把教育当做一项“投资”来看,香港教育具备国际性,研究生教育时间短(如一年的硕士项目)、学费比欧美更便宜,因此收益率无疑更高。特别是香港经济的支柱产业——金融、服务、物流和旅游四大行业,积累了大量从教学到实习的资源,与商业或者金融、法律有关的科目,在香港广受欢迎,也是大部分香港高校的优势学科。

同时,由于香港本身仍处于华语文化圈,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文化距离上,是离内地最近的“留学”目的地之一。因此,这也吸引一批渴望孩子留学却担心难以适应欧美环境的家长的青睐。

尽管享有这么多优势,各留学中介机构在各种软文中也对香港高校大加追捧,但是,关于香港高校含金量降低的讨论却越来越多。那么,在未来香港高校的文凭含金量会不会下降呢?

时代在变化

香港高等教育没有变,变的是整个时代。

在笔者参与的本校招生工作中,在5年前还会准备一下如何动员考生报考本校而非港校的说辞。而几年来这种情况已经越来越少。

一方面,诸如海淀区各种附中顶级生源这样的尖子生,可以直接在本科时申请欧美等世界TOP10的顶级名校,并不需要再去香港高校当跳板;

另一方面,香港本地的就业压力、房价、内地人的发展天花板等因素也使考生和家长留港就业的意愿大大降低,而内地顶级名校这些年的发展、各种出国深造机会、国内就业形势等也越来越好,更不用说在政商界TOP2的校友资源优势。此消彼长之间,港校的比较优势越来越低。

大学的发展核心资源是人,反映在学校就是师资和生源。来自两岸三地的人才都向香港汇聚,特别是新世纪头10年,吸引不少师资和学生。但是,今年以来,来自香港本地部分人的不友好和香港社会的无视,使得以往的傲慢与偏见演变成公开的挑衅与伤害。内地交流的教师、内地求学的学生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那么显然对于人才资源丰富的内地是没有吸引力的。社会的持续混乱,对于平民的恐怖袭击行为,对于其他地区或国家的学者、学生也很难有以往的吸引力。

当然,开放仍旧是香港的优势。香港高校的成功在于开放,港校更加熟悉和适应西方的语言环境教育习惯,对于在欧美企业就业确实仍有相当便捷,深造时对接英国教育体系也更加方便。特别是“纽伦港”的全球金融市场中,国际知名公司在香港设计各种机构,给港校学生的实习和从业提供了极大的机会。

笔者采访的在香港投资的内地基金公司负责人表示,香港毕业生的职业性相比于内地学生还是有相当优势,特别是英文能力等更为突出。但是如果在未来学校治理混乱,社会治安每况愈下,引起跨国公司外逃,恐怕连这最后的优势也难以保证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