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简称长沙理工,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是国家交通运输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1],属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学校坐落于湖南省长沙市,现任党委书记付宏渊、校长曹一家,[2]校训为“博学、力行、守正、拓新”。[3]
截至2022年4月,学校建有金盆岭、云塘两个校区,设有22个教学学院、1个独立学院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学校拥有85个本科专业,6个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培养)学科;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8个。校内专任教师2000余人。[3]
学校前身交通部长沙航务工程学校创建于1956年1月。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长沙交通学院。2003年4月,由原国家交通部所属的长沙交通学院和原国家电力公司所属的长沙电力学院合并组建成长沙理工大学
●馆藏资源
截止2022年4月,长沙理工大学图书馆拥有纸本(印本)馆藏331.19万册,电子图书78.26万册,中外期刊1347种,中外文数据库55个,自建数据库3个,建立了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科技查新工作站。
●学术期刊
长沙理工大学期刊中心是期刊编辑、出版和发行的管理机构,编辑、出版《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季刊)、《交通科学与工程》(季刊)、《中外公路》(双月刊)、《食品与机械》(双月刊) 、《公路与汽运》(双月刊)、《实验教学与仪器》(月刊)8种正式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食品与机械》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期刊;《实验教学与仪器》是“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获评“第三届湖南省期刊优秀栏目”;《中外公路》、《食品与机械》是全国中文核心和中国科技核心 “双核心期刊”,均获评“首届湖南省期刊优秀栏目”;《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多次获得“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奖”和“全国优秀社科学报”荣誉,于2008年进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扩展版;《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科版)、《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公路与汽运》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科版)、《中外公路》被评为第四届湖南省“双十佳期刊”;《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被评为第五届湖南省“双十佳期刊”,获评电力报协优秀期刊;《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中外公路》、《食品与机械》是“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4
文化传统
编辑
学校标识
展开全文校徽释义:
1、该设计采用长沙开头字母C及S组合变形成“工“字;
校徽
2、字母C的形状像桥梁,道路代表着原交通学院,同时”工”字的一竖设计成闪电状,代表着原电力学院,两者形状呈互相咬合之势。象征着俩校无论在地域上还是教学上均相互依存,互通有无;
3、把“工”的上半部分从颜色上区分字母“T”,该字母是英语理工“Technology"的首字母,便于高校适应国际化的要求;
4、字母C的形状有两组共四个,两组代表交通学院与电力学院,4个还代表电力学院合并的另外两个学校;
5、该标志的色彩设计采用蓝色,蓝色是科技、科学的象征色,以此表示长沙理工教学科研迈上新的台阶。两种蓝色也表示原先的两所学校相互交融、协调发展。[44]
校训博学 力行 守正 拓新
校训
校歌长沙理工大学校歌词:师生共同创作 曲:唐昌菲伴随共和国扬帆起航金盆如画播种希望交通之魂电力之光湖湘文化熏染成长跨越新世纪展翅翱翔云霞似锦超越梦想究学于理成就于工巍巍学府翰墨飘香博学力行 守正 拓新代代俊彦绽华芳博学力行 守正 拓新民族的伟业勇担当
校歌
精神文化
办学精神
“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乐于奉献、锐意进取”的“铺路石”精神
发展战略
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
发展思路
六个突破、六个提升返回搜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