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采访研究生的问题有哪些  > 国奖专访丨王瑞珊:我做我所想,我爱我所做

国奖专访丨王瑞珊:我做我所想,我爱我所做

 疫情对我影响最大的应该是生活状态的改变。我是喜欢和小伙伴们分享一天的学习收获或者生活趣事的有很强社交需求的人,但是疫情爆发后,我们都陷入了被动宅的状态,以往的线下交往只能转移到线上,这就增加了我使用网络和手机的时间,一拿起手机除了聊天,还会看看剧刷刷知乎,这些消遣让我感到愉悦。但短暂的快乐结束后,我又陷入了深深的懊恼,觉得自己浪费了时间,这些埋怨、懊悔、甚至自我否定的不良情绪在疫情期间又只能借助网络来排解。于是形成了“不适应—网络依赖—不良情绪—网络依赖加重”的怪圈。不过这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基于我个人以及身边同学的宅家状态,我和小伙伴们也一起做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宅文化视角下大学生网络依赖研究》的课题研究,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这种接近在学校的状态可以缓解负面情绪。

 这次疫情让我对我们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产生了一些思考。教育方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由传统面授转变为线上教学。在“互联网+教育”以及课程信息化的背景下,线上教学具有诸多优势,比如有助于实现教育质量与教育效率的平衡、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等。但线上教学也存在局限性,比如它对理想师生关系的构建提出了新的挑战,还有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师生不再是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这可能会影响课堂反馈的即时性等等。疫情期间教育内容的变化体现在疫情这本“教科书”提供了新的教育素材,这场疫情是一次全民文明习惯与健康素养的教育、淬炼社会文明素养的教育、重新审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教育、爱国爱党爱家的信仰教育,无论是对个人还是整个国家而言都是一场新的考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