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郝玉金硕士导师是谁  > 这是一次让人倍感温暖的朗读,有光、有心、有力量!

这是一次让人倍感温暖的朗读,有光、有心、有力量!

丁捷在书中表达“初心是一切美好的本愿”。何为初心?在郝玉金教授看来,他的初心就是“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做成一件事”,就是“用自己所学为国做奉献”,就是“让研究落地为农民谋福利”。

绘制苹果品质的“密码图”这件事,他花了25年,做成了!

“中国苹果产量居世界第一,但优质果供不应求,很多高端苹果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提高果实品质不仅是生产实践中亟须解决的问题,更是撬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他坚信自己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要想种出好的苹果,首先就要搞清楚品质是怎么形成的,外在的和内在的因素又是怎么调控品质的。”

1990年到2000年,郝玉金接受了本科、硕士、博士3个阶段的学历教育,之后6年里又先后在北京大学、日本果树研究所和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郝玉金回到母校山东农大工作。在束怀瑞院士的建议和帮助下,他把研究重点定在了解析调控果实品质的信号转导途径和分子机制上,通俗地说,就是研究如何“让苹果更好吃”。

“从品质规律的角度讲,不管是糖分还是酸度的问题,都需要一定的逆境才会变好。如果一切都顺顺当当,品质一定不会太好。”郝玉金勉励在座的学生,“大家要逆势而上,不管在生活中、学习中还是科研中遇到什么样的逆境,一定要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做成一件事。”

如今,他的团队已经对品质的问题有了比较好的基础,也有一定的理论成果,对苹果品质的问题也有了相应的答案。“现在要做的就是把理论成果转变成科技成果,转变成技术,转变成产品,让我们的苹果越来越好吃,越来越好看,推动苹果产业更好地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砖添瓦。”

他的初心,始终如一。

微笑着走向

火热的生活

农学院储昭辉教授朗诵的是汪国真的诗歌《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我是一根劲竹,经得起千击万磨。生活里不能没有笑声,没有笑声的世界该是多么寂寞。”

人生正如诗。2008年,储昭辉教授在英国做完博士后研究来到农大,聚焦抗纹枯病关键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开启了他的科研生涯。

十年磨剑终成锋。今年国庆节期间,储昭辉教授课题组的重大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遗传学》发表,该团队成功从玉米中克隆得到针对纹枯病的抗病基因,并揭示了该型基因产物增强植物抗病性的新机制。这一重大发现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同时这篇文章也成为了农大一个新的历史记录,它把农大科研文章的影响因子提高到30多个点。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党委书记徐剑波到储昭辉实验室调研,称赞他正是因为甘坐“冷板凳”,能够沉下心来“冷思考”,遵循客观规律不急于求成,才能取得重大突破。

是什么让您一直坚持下来的呢?

“农业科研需要情怀、努力和坚持。具体说来,就是对事业的忠诚、对探寻未知的热爱、对创新的自信和对学生负责。”

听完访谈,观众们被储昭辉的励志故事深深感染。

1995年到2006年,他在华中农业大学完成本硕博连读,还成为学校的“传奇人物”。之所以“传奇”,在于他的刻苦磨练、砥砺奋进。

“硕博连读期间,一般发表一篇SCI就可以毕业了。2003年的时候,我已经发表了2篇SCI论文但被延期了,而且延期了2年半。直到我发了第5篇,学校才放我毕业。”储昭辉轻松地讲述着。

实际上,这轻松背后的辛苦和心酸只有他自己能体会。那篇影响因子16.3的论文,让他拿到了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以此作为首位标志性成果的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成为华中农大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奖。

在储昭辉繁忙的教学和科研生活里,又不失对生活的热情。他爱做菜、爱品酒、爱打羽毛球,正如他所说,“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我微笑着走向火热的生活。”

长大后

我就成了你

“越努力,越幸运。那就不要等明天向我们走来,让我们走向明天吧。而有时,我们却都像那没有伞的孩子,时时都必须保持着努力奔跑的姿态。”生命科学学院“80后”青年教师苏英华朗读的篇章是散文《明天,你好》。

“教授”、“博士生导师”、“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全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满满的、厚重的头衔和荣誉,证明苏英华一直在努力着。留校工作十年来,她始终把科研和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用行动阐释着“做有温度的教育”。

从1999年本科入学到2003年硕博连读,再到2008年博士毕业留校工作,苏英华始终没有离开过农大。“所以我现在写简历就特别简单,都是山东农业大学。”她打趣地说。

而实际上,大一入校那年,她也“有点不甘心”。“高中时也梦想过能考上清华、北大,后来却选择了家门口的农大,多少有些落差。”她坦言,“刚进校的新生,又什么都不了解,上的还是所农业类的大学,所以对这所大学并没有很大信心。”

大概苏英华自己也没想到,一台晚会和一部话剧就彻底改变了她的看法。“心态一旦变了,眼睛里看到的东西也就随之变了。这个看起来很一般的学校,其实很有内涵,我们的大学生活很丰富多彩。只要有想法,只要用心去关注,很多事情都能让我大开眼界。”她兴奋地告诉在场的青年学生,原来农大有那么多人可以做我的榜样、我的偶像,他们有的优秀、耀眼,甚至可以说光芒四射;有的又很亲切、温暖,让人如沐春风。这里面有我的老师、我的辅导员、我的班主任;也有我的学长、我的同学,还有一些社团里的小伙伴,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对梦想的追求,都让我感到了满满的正能量。就是从那时起,苏英华改变了对这所学校的看法,从心里开始热爱她、尊重她、维护她,直到今天仍愿意为她继续奋斗。

20年间,她见证着农大一步步日益强大,农大呵护着她一点点发展进步。她从学生变成了老师,农大从母校变成了工作单位,她的老师变成了同事。“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她像她的老师们一样,把时间放到了教学上,把精力用在了科研上,把热情投入到了学生身上。

她说自己是幸运的,也坚信明天一定是美好的,“因为命运不会偏爱谁,兴许就看你能够追逐多久,坚持几时。因为你今天的努力,就是你那幸运的伏笔。”

爱心献社会

实践促成才

青春,怎样度过才更有意义呢?

雷锋,用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是“为人民服务”。而在山东农业大学,有这样一个团队,从 1983年成立以来,一直以“爱心献社会,实践促成才”为初心。36年的时间里,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始终走在义务维修的路上,从未放弃。

“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大家普遍都不怎么富裕,没有那么多电器,一件物品要用很久,东西坏了也没钱换新的,就指望着有人帮忙修好。1983年3月5日,我们团队8位初始成员建立了这个队伍,正好那天是学雷锋日,我们的服务宗旨和雷锋精神又比较契合,所以定了叫学雷锋。现在团队也是不断发展壮大了,到现在已经有600多个人了。”作为维修队的发起人和指导老师,张军老师轻车熟路地介绍起这个有着36年历史的“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

维修队刚成立时,根本想象不到现在会有这么多高科技的产品,短短几十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食不果腹追求温饱,到现在大家越来越多追求精神生活;从最初大多使用木质、铁质的物品,到现在有各种各样的电器……36年里,一个个小小的零件见证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当时农大有位教授,他的结婚纪念礼物是一个留声机。里面的一个零件坏了,但因为这个款式太老,市面上已经买不到。后来他大费周章找到后修好了,老教授特别开心、特别感激。”张军老师回忆到,“修好的不仅仅是一件冷冰冰的物件,更是把承载的那份情感和记忆重塑了出来。”

一如既往,维修队至今仍定期开展“三下乡”、义务维修、科创讲堂活动等活动。团队成员韦结友讲到,暑假到东平县子路村开展为期一周的服务活动,每天收到村民送来的几百件待修物品,从早上6点到晚上10点,基本不停歇。一瓶辣椒酱、一摞煎饼就是一天的饭。晚上,50多岁的张军老师和团队成员们一起睡在村办公室用凳子拼的“床”上。

维修队成立36年来,始终以“弘扬雷锋精神、积极发挥学业专长、志愿服务社会”为理念,先后被授予全国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团支部、山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称号,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王兴华、孙文强,山东省十大优秀学生高琳焜、赵弘扬等一大批先优典型。

韦结友说,他和他的小伙伴们近期在做两件事:一是筹备驻泰大学维修队联盟,成立一个信息互通的组织;二是建立一个网站或公众号,借助互联网平台,更好地提供预约维修服务。

“一个人的作用,对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螺丝钉的联系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够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力。……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山东农业大学一代代当之无愧的“雷锋们”续写着《雷锋日记》。

“朗读山农”是山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建设计划重点项目之一,是山东农业大学立足“以文化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精品文化活动,目前已举办四届。活动由党委宣传部、学工委、校团委主办,公共管理学院承办。

来源:山东农大报 公管学院

作者:王静 费美娟

微信编辑:田凯 高明阳

审核:陈姣 毛惠文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后台返回搜狐,查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