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分析  > 2024届浙江省义乌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4届浙江省义乌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义乌市普通高中2024届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北京猿人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生活在今北京周口店附近,是中国旧石器时代的典型代表。下列关于北京人表述正确的是()①会使用火 ②使用骨针缝制兽皮 ③从事渔猎和采集 ④过着群居生活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 下列关于不同时期中国商业都会分布情况的推断,合理的是()A. ①为西周时期商业都会分布图 B. ②为两汉时期商业都会分布图C. ③为两宋时期商业都会分布图 D. ④为明清时期商业都会分布图3. 北魏孝文帝曾诏“六月庚午,禁杀牛马”、孝明帝亦重申“杀牛禁”。《辽史·太祖纪》也曾载“太祖……置城邑,教民种桑麻,习织组”。这能够反映该时期这些少数民族()A. 牛耕技术的发展 B. 统治思想的异变 C. 政权更迭的频繁 D. 经济结构的变化4. 据史料记载,唐代十万户以上的州、府仅有十多个、宋神宗元丰年间已增加至四十多个,宋徽宗崇宁年间更增至五十多个,北宋十万户以上的州,府增长主要得益于()A. 经济结构的转变 B. 城市功能的转型 C. 传统农业的进步 D. 基层市场的涌现5. 明清以后,淮北农民大量向江南迁移,“游行各地,以待出雇”,他们希望凭自己的劳动以自存。以下关于他们将迁移目的地定为江南的分析中合理的是()A. 江南地区农业多种经营兴盛 B. 江南人口前往东南亚急需补充劳力C. 实力雄厚晋商和徽商聚集 D. 商业发达的江南市镇放弃农业经营6. 疫病浓缩了中医学发展的历史,也折射出中医临床的进步。阅读如表,据此可知()A. 中国疫病分布有从长江中下游向外扩展趋势B. 中国疫病时间分布均衡,与社会治乱变化相关C. 人地关系演变是中国疫病分布变迁的唯一因素D. 中医建立独特的实践体系,临床诊断经验丰富7. 18世纪后期,日本再次禁止白银出口,加上欧洲动荡以及随后开始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从1790年代到1830年代,全世界金、银产量减少了大约50%,世界白银供给严重受挫。因为没有足够白银支付购买中国茶叶和生丝的货款,直接促使英国()A. 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 B. 用英镑取代白银进行交易C. 向中国大规模走私鸦片 D. 派马戛尔尼使团访问中国8. 蒋介石曾经历三次下野,在某次下野前夕,他在日记中写道:“杜聿明部大半似已被消灭,闻尚有三万人自陈官庄西南突围,未知能否安全出险,忧念无已。此为我黄河以南之主力……今后下野可以无憾。”据此推断导致蒋介石此次下野直接原因是()A. 一·二八事变爆发 B. 西安事变发生 C. 徐州会战失利 D. 淮海战役惨败9.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主张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2024年再次强调,“中国把男女平等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纳入党的施政纲领,致力于推动妇女和经济社会同步发展。”据此推断,下列选项中最为合理的是()A. 妇女解放有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B. 建国初封建婚姻制度仍然广泛存在C. 《婚姻法》初步奠定了法治建设基础 D. 中国的法制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0. 公元前445年前后,一位历史学家来到雅典决心撰写一部前所未有完整叙述希波战争的历史著作以流传后世,最终为我们展示了古代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生活图景,宛如一部小型“百科全书”。据此推断,该历史著作()A. 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 B. 奠定了西方政治史的传统C. 首创了纪传体断代史体裁 D. 代表古罗马史学最高成就11. 《罗兰之歌》是根据公元8世纪查理曼大帝时期真实战役编写的英雄史诗。诗中宣扬:战胜异教徒,效忠基督教会;一个藩臣可以同时向多位领主效忠的道德观,这在对待上帝诚惶诚恐的基督徒心灵中容不得半点怀疑。据此推断,不正确的是()A. 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B. 封君封臣制中封君与封臣互有权利和义务C. 骑士文学反映了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生活D. 中世纪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教文明的冲突12. 卢梭认为,人为了实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一定会发生争斗,其结果必然是出现一个“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的社会,使每个人的利益都受到危害。因此,必须建立一种足以值得所有人、使每个人都服从其命令的共同权力……这样的权力只能由人们在一起相互订立“契约”中交付给作为“第三者”的某个人或一些人,使他们具有权威以进行统一的治理。卢梭意在强调()A. 自由平等应得到尊重 B. 个人与国家间的契约关系C. 理性主义的哲学思考 D. 社会契约为国家学说核心13. 如图为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于1933年发表的漫画,画中展示了一只代表“日木”的手臂握着带有国际联盟戳记的“九国公约”和“非战公约”。这些条约已点着了火,熊熊燃烧如同火炬。该漫画反映出()A. 中日两国矛盾难以调和 B. 世界和平局面面临威胁C. 雅尔塔体系土崩瓦解 D. 美国霸权地位得到加强14. 近代以来,中越两国都经历了从人人欺凌到民族独立、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从贫困落后到繁荣富强的艰辛历程。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的路口,下列能为中越携手谋发展的国际组织有()①上海合作组织 ②东南亚国家联盟10+1 ③亚太经合组织 ④亚投行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5. 古代来华的欧洲旅行家中,有一位名叫鄂多立克的意大利旅行家,他从威尼斯出发,到达中国以后,由江淮运河进入会通河,北上大都。他途经的运河()A. 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方 B. 促进沿岸城市清江浦崛起C. 加速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D. 推动当时政治中心的北移16. 据统计,1887年中国各种官田和屯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8.8%,此后逐年下降,到1933年已减至3.3%,国有土地迅速私有化。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A. 政府顺应时势进行土地改革 B. 西学传播强化土地私有观念C. 民族资本壮大持续侵吞土地 D. 政治局势冲击土地权属变化17. 古代文明的扩张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图中阴影部分是某个帝国巅峰时期的疆域,以下关于该帝国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颁布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②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③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 ④多次与埃及争霸A. ①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18. 农业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农业劳动者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且与国家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请依据如图所示的农业生产率指数推断相关折线对应的正确国家()A. ①西班牙②荷兰③英国 B. ①荷兰②西班牙③英国C. ①英国②西班牙③荷兰 D. ①西班牙②英国③荷兰19. 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对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进行了如下描述:“这是最好的时候,这是最坏的时候;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以下选项符合作者观点的是()A. 网络普及促进信息交流 B. 表现出西方社会精神危机C. 社会主义运动的风起云涌 D. 揭露了垄断资本主义罪恶20. “力量真空主义”是冷战期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针对当时国际新形势提出的对外政策,主张“在英法被迫退出的地区,出现的力量真空,必须在俄国人进来之前由美国填补”。下列事件受“力量真空主义”直接影响的是()A. 第一次柏林危机与德国分裂 B. 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反复C. 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 D. 埃塞俄比亚的民族解放战争21. 马克思指出“各民族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能佐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史实有()①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②隋唐时期的东亚文化圈③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2题18分,第23题8分,第24题13分,第25题12分)2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历史学者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将军事有关的地形分为“根本之地”和“起事之地”。纵览天下,在地形和物产方面,同时具备自保与自足双重优势的“根本之地”非关中莫属……秦国要完成统一天下之举,若紧靠自身的地理优势,只能做到守本,而起事则需要运用天下之势……秦统一天下,如同一道波澜壮阔的洪流席卷天下,关中的地理基础与人的谋略共同成就了这一千古伟业。——摘自韩茂莉《大地中国》材料二 西汉政府以函谷关为界,分为关中地区和关东地区。到西汉中期,汉武帝元罪三年(公元前114年)推行“广关”政策。汉武帝将函谷关东移三百里,迁至新函谷关(如下图),形成以新函谷关为界的新“关中”地域。通过这一举措,不仅函谷关东移,同时关中的东北界也由临晋关(即蒲津关)为标志的黄河一线,向东推至太行山一线。——摘自韩茂莉《大地中国》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时,中央人民政府将全国划分为6大行政区,在西北、华东、中南、西南4大行政区建立军政委员会……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北地区流散的较大股匪有470余股13万人。为稳定社会秩序,西北军政委员会领导人民有步骤地开展了斗争。1950年10月,西北局领导发动群众为前线增加生产,捐献飞机大炮的运动。1951年底,陕西、甘肃、西安等市都召开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除新疆外其他都代行省、市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经过土改的陕、甘两省,有2714个乡农民代表会议代行了乡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各项举措巩固了人民民主的政权,推动了人民政府的各种工作。——摘编自梁越兰等《习仲勋对建立和巩固西北人民民主政权的贡献》(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战国时期秦国为经营“根本之地”推行的举措,并分析秦统一所利用的“天下之势”和采取的“人的谋略”。(2)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推行的“广关”政策的原因(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西北为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所采取的措施并分别简述其意义。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五四”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关于东西文化的差异性、两者的长短优劣以及文化出路等问题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大论战。辜鸿铭提出:“当我们中国人变成西化者洋鬼子时,欧美人只能对我们更加蔑视。……只有当欧美人了解到真正的中国人……他们才会对我们有所尊重。”陈独秀则认为:“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据辜鸿铭《在德不在辫》、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编写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概括材料反映的现象,并加以评析。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如图为1776年英国漫画家托马斯·科利创作的一幅时事漫画《女战士》,画面中的两位女性,正发生激烈争执。贵妇蛮横地对少女说:“我必须迫使你服从,你这个造反的荡妇!”(“I’llforce you to obedience,you rebelliousslut!”)少女也不甘示弱:“母亲,自由,只要我活着,我就要永恒的自由!”。(Liberty,liberty forever,mother,while I exist)画面左下方的后牌下,写有“为了服从”(For obedience)的字样……画面右下方的盾牌上是一只公鸡,法国素有“高卢雄鸡”之称……盾牌下的配文是“为了自由”(For liberty)。——摘自吴广伦《老漫画中的美国史》材料二 美国崛起进程:时间 事件1787年 制定、颁布《联邦宪法》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扩展到北美1823年 发表《门罗宣言》1861年 南北战争爆发1869年 中央太平洋铁路建成通车1898年 对西班牙发动战争,美国胜利——摘自唐晋《大国崛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女战士”赢得永恒自由的有利因素及其文化影响。(2)从以上表格中任选两个事件,说明其在美国崛起过程中所起作用,综合材料一、二、分析美国崛起的启示。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人类交往的过程也是不同文化汇聚,升华的过程。西部亚洲、中部亚洲在东方与西方文化交流事业中一直扮演着“桥梁”的角色。这些“桥梁”不仅传送东方文明到西方,而且也传送西方文明到东方;同时,“桥梁”自身独特的文化对东西方文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是属于“桥梁”本身的各文明之间也是互动的,从而产生了独特而灿烂的各种文化——苏美尔文化、巴比伦文化、波斯文化、希腊化文化、阿拉伯文化、蒙古文化等等。——陈恒《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请充分提取材料观点,结合相关史实,以“桥梁·文明”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义乌市普通高中2024届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北京猿人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生活在今北京周口店附近,是中国旧石器时代的典型代表。下列关于北京人表述正确的是()①会使用火 ②使用骨针缝制兽皮 ③从事渔猎和采集 ④过着群居生活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至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中国)。根据材料信息“生活在今北京周口店附近,是中国旧石器时代的典型代表”及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会使用火;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C项①③④正确;使用骨针缝制兽皮是山顶洞人的生活方式,排除②,故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2. 下列关于不同时期中国商业都会分布情况的推断,合理的是()A. ①为西周时期商业都会分布图 B. ②为两汉时期商业都会分布图C. ③为两宋时期商业都会分布图 D. ④为明清时期商业都会分布图【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图②都城是长安,江南地区的商业都市较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两汉时期,B项正确;西周都城是镐京,而非咸阳,排除A项;图③的都城在长安,而且有扬州、益州,也有沟通南北的大运河,这是唐代的商业分布图,排除C项;元朝的都城是大都,因此④为元朝商业都会分布图,排除D项。故选B项。3. 北魏孝文帝曾诏“六月庚午,禁杀牛马”、孝明帝亦重申“杀牛禁”。《辽史·太祖纪》也曾载“太祖……置城邑,教民种桑麻,习织组”。这能够反映该时期这些少数民族()A. 牛耕技术的发展 B. 统治思想的异变 C. 政权更迭的频繁 D. 经济结构的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北魏。根据材料,北魏时期皇帝下诏禁止杀牛,这体现了少数民族由游牧到农耕的转变,即经济结构的转变,D项正确;材料没涉及牛耕技术,排除A项;统治思想并未发生变化,排除B项;北魏时期北方统一,政权更迭不频繁,排除C项。故选D项。4. 据史料记载,唐代十万户以上的州、府仅有十多个、宋神宗元丰年间已增加至四十多个,宋徽宗崇宁年间更增至五十多个,北宋十万户以上的州,府增长主要得益于()A. 经济结构的转变 B. 城市功能的转型 C. 传统农业的进步 D. 基层市场的涌现【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宋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唐代、宋代十万户的州府的数量日益增多,可知唐宋时期人口不断增加,古代人口的增长主要是农业的进步,粮食产量不断提高,供养的人口增多,城市数量规模扩大,C项正确;人口的增长与经济结构转变无关,排除A项;这一时期的城市功能没有出现转型,排除B项;基层市场主要集中在农村等地方,排除D项。故选C项。5. 明清以后,淮北农民大量向江南迁移,“游行各地,以待出雇”,他们希望凭自己的劳动以自存。以下关于他们将迁移目的地定为江南的分析中合理的是()A. 江南地区农业多种经营兴盛 B. 江南人口前往东南亚急需补充劳力C. 实力雄厚的晋商和徽商聚集 D. 商业发达的江南市镇放弃农业经营【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明清以后,淮北农民大量向江南迁移,“游行各地,以待出雇”,他们希望凭自己的劳动以自存”可知淮北农民大量南迁,成为雇佣劳动力,根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江南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商品经济发展,淮北人民南迁是因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江南地区实行农业多种经营,故A项正确;淮北人民迁徙的目的地是江南,江南人口迁往东南亚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晋商在北方,说法错误,排除C项;“放弃”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6. 疫病浓缩了中医学发展的历史,也折射出中医临床的进步。阅读如表,据此可知()A. 中国疫病分布有从长江中下游向外扩展的趋势B. 中国疫病时间分布均衡,与社会治乱变化相关C. 人地关系演变是中国疫病分布变迁的唯一因素D. 中医建立独特的实践体系,临床诊断经验丰富【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表格信息可知,“汉末魏晋”“金元”“明清”三次疫病高峰时期,出现了很多中医学著作,推动中医学发展,这体现了中医建立独特的实践体系,临床诊断经验丰富,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疫区多为中原地区,后由中原地区向江南地区转移,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中国疫病时间分布均衡,排除B项;人地关系演变对中国疫病分布变迁有一定影响,但“唯一因素”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7. 18世纪后期,日本再次禁止白银出口,加上欧洲动荡以及随后开始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从1790年代到1830年代,全世界金、银产量减少了大约50%,世界白银供给严重受挫。因为没有足够白银支付购买中国茶叶和生丝的货款,直接促使英国()A. 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 B. 用英镑取代白银进行交易C. 向中国大规模走私鸦片 D. 派马戛尔尼使团访问中国【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90年代到1830年世界。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1790年代到1830年世界贵金属供给量减少,使得英国没有足够白银支付购买中国茶叶和生丝的货款,为了扭转这种贸易局面,英国向中国大规模走私鸦片,C项正确;1830年的英国尚未发动鸦片战争,排除A项;当时中国和英国之间贸易并不能用英镑结算,排除B项;马戛尔尼使团访问中国是在1792年至1794年,排除D项。故选C项。8. 蒋介石曾经历三次下野,在某次下野前夕,他在日记中写道:“杜聿明部大半似已被消灭,闻尚有三万人自陈官庄西南突围,未知能否安全出险,忧念无已。此为我黄河以南之主力……今后下野可以无憾。”据此推断导致蒋介石此次下野直接原因是()A. 一·二八事变爆发 B. 西安事变发生 C. 徐州会战失利 D. 淮海战役惨败【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杜聿明部大半似已被消灭,闻尚有三万人自陈官庄西南突围,未知能否安全出险,忧念无已。此为我黄河以南之主力……今后下野可以无憾。”可知这次战争的将领是杜聿明,杜聿明在解放战争时期被解放军合围与陈官庄,故D项正确;蒋介石第一次下野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成立南京国民政府,排除A项;西安事变的爆发没有造成蒋介石的下野,排除B项;徐州会战发展在抗日战争时期,这一时期蒋介石也没有下野,排除C项。故选D项。9.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主张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2024年再次强调,“中国把男女平等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纳入党的施政纲领,致力于推动妇女和经济社会同步发展。”据此推断,下列选项中最为合理的是()A. 妇女解放有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B. 建国初封建婚姻制度仍然广泛存在C. 《婚姻法》初步奠定了法治建设基础 D. 中国的法制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1950年中国。根据材料,建国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主张婚姻自由,保护妇女,2024年再次强调推动妇女和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体现出妇女解放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A项正确;B项错在“广泛存在”,排除B项;五四宪法奠定了法治建设基础,排除C项;中国的法制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和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0. 公元前445年前后,一位历史学家来到雅典决心撰写一部前所未有完整叙述希波战争的历史著作以流传后世,最终为我们展示了古代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生活图景,宛如一部小型“百科全书”。据此推断,该历史著作()A. 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 B. 奠定了西方政治史的传统C. 首创了纪传体断代史体裁 D. 代表古罗马史学最高成就【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445年(西方)。根据材料“一位历史学家来到雅典决心撰写一部前所未有完整叙述希波战争的历史著作以流传后世,最终为我们展示了古代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生活图景,宛如一部小型“百科全书””可知该著作是希罗多德的《历史》,该著作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A项正确;“奠定”说法绝对,排除B项;首创纪传体断代史与著作《历史》无关,排除C项;最高成就,说法过于夸张,排除D项。故选A项。11. 《罗兰之歌》是根据公元8世纪查理曼大帝时期真实战役编写英雄史诗。诗中宣扬:战胜异教徒,效忠基督教会;一个藩臣可以同时向多位领主效忠的道德观,这在对待上帝诚惶诚恐的基督徒心灵中容不得半点怀疑。据此推断,不正确的是()A. 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B. 封君封臣制中封君与封臣互有权利和义务C. 骑士文学反映了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生活D. 中世纪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教文明的冲突【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反向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反映了中世纪的社会生活,C项正确;根据材料“战胜异教徒,效忠基督教会”可知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普遍的文化符号,排除A项;根据材料“一个藩臣可以同时向多位领主效忠的道德观”可知封君封臣制中封君封臣互有权利和义务,排除B项;根据材料“这在对待上帝诚惶诚恐的基督徒心灵中容不得半点怀疑”可知中世纪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教文明的冲突,排除D项。故选C项。12. 卢梭认为,人为了实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一定会发生争斗,其结果必然是出现一个“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的社会,使每个人的利益都受到危害。因此,必须建立一种足以值得所有人、使每个人都服从其命令的共同权力……这样的权力只能由人们在一起相互订立“契约”中交付给作为“第三者”的某个人或一些人,使他们具有权威以进行统一的治理。卢梭意在强调()A. 自由平等应得到尊重 B. 个人与国家间的契约关系C. 理性主义的哲学思考 D. 社会契约为国家学说核心【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西方)。根据材料信息“必须建立一种足以值得所有人、使每个人都服从其命令的共同权力……这样的权力只能由人们在一起相互订立“契约”中交付给作为“第三者”的某个人或一些人,使他们具有权威以进行统一的治理。”可知卢梭强调人与国家间要进行契约关系,故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人的权利与国家间的契约,与自由平等无关,排除A项;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但是材料主旨与理性无关,排除C项;社会契约是国家学说的核心,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13. 如图为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于1933年发表的漫画,画中展示了一只代表“日木”的手臂握着带有国际联盟戳记的“九国公约”和“非战公约”。这些条约已点着了火,熊熊燃烧如同火炬。该漫画反映出()A. 中日两国矛盾难以调和 B. 世界和平局面面临威胁C. 雅尔塔体系的土崩瓦解 D. 美国霸权地位得到加强【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3年(世界)。1933年日本已经占领了东北,正在蚕食中国华北地区,这显然破坏了华盛顿会议中的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协定,也违背了“非战公约”,世界和平局面面临威胁,B项正确;材料主旨并非关于中日两国的矛盾,排除A项;二战后建立了雅尔塔体系,排除C项;材料内容与美国霸权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4. 近代以来,中越两国都经历了从人人欺凌到民族独立、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从贫困落后到繁荣富强的艰辛历程。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的路口,下列能为中越携手谋发展的国际组织有()①上海合作组织 ②东南亚国家联盟10+1 ③亚太经合组织 ④亚投行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中越携手谋发展的国际组织”及所学知识可知,东南亚国家联盟10+1,亚太经合组织,亚投行三个组织其中都有越南和中国参与,对于促进中越携手发展有积极作用,D项②③④正确;上海合作组织是区域性国际组织,越南不属于成员国,故上海合作组织不是中越两国携手发展的国际组织,①排除,故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5. 古代来华的欧洲旅行家中,有一位名叫鄂多立克的意大利旅行家,他从威尼斯出发,到达中国以后,由江淮运河进入会通河,北上大都。他途经的运河()A. 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方 B. 促进沿岸城市清江浦崛起C. 加速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D. 推动当时政治中心的北移【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关键词“会通河”、“大都”,可知运河是京杭大运河,运河的开通促进了沿岸城市的崛起,B项正确;隋唐时期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排除A项;当时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排除C项;当时政治中心在北方的大都,排除D项。故选B项。16. 据统计,1887年中国各种官田和屯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8.8%,此后逐年下降,到1933年已减至3.3%,国有土地迅速私有化。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A. 政府顺应时势进行土地改革 B. 西学传播强化土地私有观念C. 民族资本壮大持续侵吞土地 D. 政治局势冲击土地权属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87—1933年(中国)。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1887年至1933年间,中国社会动荡,政治运动不断,政府更迭频繁,一直缺乏个强有力的政权来有效地控制中国社会,致使国有资产包括土地流失严重,D项正确;1887年至1933年间的主要政府并未进行土地私有化改革措施,排除A项;题干中并未涉及受西方思想影响土地私有观念加强,排除B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主要体现在工业化,排除C项。故选D项。17. 古代文明的扩张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图中阴影部分是某个帝国巅峰时期的疆域,以下关于该帝国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颁布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②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③建立了世界上最早博物馆 ④多次与埃及争霸A. ①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图示可知是赫梯帝国,赫梯帝国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并多次与埃及争霸,②④正确;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排除①;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是埃及亚历山大博物馆,排除③。故选B项。18. 农业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农业劳动者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且与国家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请依据如图所示的农业生产率指数推断相关折线对应的正确国家()A. ①西班牙②荷兰③英国 B. ①荷兰②西班牙③英国C. ①英国②西班牙③荷兰 D. ①西班牙②英国③荷兰【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西荷英)。根据图表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可见①为英国;欧洲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生产力没有明显的提高,可知②为西班牙;荷兰在17世纪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可知③为荷兰,C项正确;据此判断选项:①为英国即可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19. 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对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进行了如下描述:“这是最好的时候,这是最坏的时候;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以下选项符合作者观点的是()A. 网络的普及促进信息交流 B. 表现出西方社会精神危机C. 社会主义运动的风起云涌 D. 揭露了垄断资本主义罪恶【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作家狄更斯《双城记》的描述中在工业革命时期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可知,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由材料“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在工业革命时期人民的精神出现危机,B项正确;网络在此时无法普及,排除A项;社会主义运动在材料没有涉及,排除C项;揭露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与垄断资本主义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0. “力量真空主义”是冷战期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针对当时国际新形势提出的对外政策,主张“在英法被迫退出的地区,出现的力量真空,必须在俄国人进来之前由美国填补”。下列事件受“力量真空主义”直接影响的是()A. 第一次柏林危机与德国分裂 B. 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反复C. 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 D. 埃塞俄比亚的民族解放战争【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冷战时期的世界。美国总统认为“在英法被迫退出的地区,出现的力量真空,必须在俄国人进来之前由美国填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纳赛尔上台后,立即宣布废除不平等条约,要求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然而,法国政府坚决反对,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外交斗争。1954年,埃及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寻求苏联的支持。次年,埃及与苏联签署军事援助协议,购买大量武器装备。这使得埃及在与法国的谈判中占据了有利地位。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1956年9月19日,埃及终于实现了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的目标。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是受到“力量真空主义”影响的事件,C项正确;第一次柏林危机是美苏对抗导致的,而非“力量真空主义”影响,排除A项;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反复的主要原因是墨西哥内部军阀力量强大导致,和力量真空主义无关,排除B项;埃塞俄比亚的民族解放战争针对的是意大利,与英法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21. 马克思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能佐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史实有()①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②隋唐时期的东亚文化圈③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古代近代世界。根据材料,马克思强调的“世界历史”指的是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③正确;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意味着世界成为一个整体,④正确;亚历山大和希腊化时代只是局限于亚洲非洲和欧洲,排除①;隋唐时期的东亚文化圈只是局限于东亚,排除②。故选B项。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2题18分,第23题8分,第24题13分,第25题12分)2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历史学者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将军事有关的地形分为“根本之地”和“起事之地”。纵览天下,在地形和物产方面,同时具备自保与自足双重优势的“根本之地”非关中莫属……秦国要完成统一天下之举,若紧靠自身的地理优势,只能做到守本,而起事则需要运用天下之势……秦统一天下,如同一道波澜壮阔的洪流席卷天下,关中的地理基础与人的谋略共同成就了这一千古伟业。——摘自韩茂莉《大地中国》材料二 西汉政府以函谷关为界,分为关中地区和关东地区。到西汉中期,汉武帝元罪三年(公元前114年)推行“广关”政策。汉武帝将函谷关东移三百里,迁至新函谷关(如下图),形成以新函谷关为界的新“关中”地域。通过这一举措,不仅函谷关东移,同时关中的东北界也由临晋关(即蒲津关)为标志的黄河一线,向东推至太行山一线。——摘自韩茂莉《大地中国》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时,中央人民政府将全国划分为6大行政区,在西北、华东、中南、西南4大行政区建立军政委员会……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北地区流散的较大股匪有470余股13万人。为稳定社会秩序,西北军政委员会领导人民有步骤地开展了斗争。1950年10月,西北局领导发动群众为前线增加生产,捐献飞机大炮的运动。1951年底,陕西、甘肃、西安等市都召开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除新疆外其他都代行省、市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经过土改的陕、甘两省,有2714个乡农民代表会议代行了乡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各项举措巩固了人民民主的政权,推动了人民政府的各种工作。——摘编自梁越兰等《习仲勋对建立和巩固西北人民民主政权的贡献》(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战国时期秦国为经营“根本之地”推行的举措,并分析秦统一所利用的“天下之势”和采取的“人的谋略”。(2)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推行的“广关”政策的原因(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西北为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所采取的措施并分别简述其意义。【答案】(1)举措:推行商鞅变法,奖励耕战:开凿郑国渠;天下之势: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带来的阻碍。谋略:远交近攻;广纳贤才(2)原因:扩大关中范围,保障京师供给;加强对洛阳和关东地区的控制,削弱诸侯王国力量;依托地理优势加强关中地区防卫,应对匈奴的威胁。(3)措施及意义:①划分行政区,设立西北军政委员会(西北局)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②开展剿匪镇反运动,稳定了社会秩序。③领导西北抗美援朝运动,扩大了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④通过建立各级人民代表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推动了民主制度建设。⑤推行土地改革,使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任意四点,要求史实+意义)【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第一小问举措,根据所学知识得出推行商鞅变法,奖励耕战;开凿郑国渠。第二小问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得出天下之势: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带来的阻碍。谋略:远交近攻;广纳贤才。【小问2详解】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原因,根据材料二,将函谷关东移,距离敖仓较近,得出扩大关中范围,保障京师供给;加强对洛阳和关东地区的控制,削弱诸侯王国力量。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依托地理优势加强关中地区防卫,应对匈奴的威胁。【小问3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建国初期(中国)。措施及意义,根据材料三“中央人民政府将全国划分为6大行政区,在西北、华东、中南、西南4大行政区建立军政委员会”得出①划分行政区,设立西北军政委员会(西北局),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根据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北地区流散的较大股匪有470余股13万人。为稳定社会秩序,西北军政委员会领导人民有步骤地开展了斗争”得出②开展剿匪镇反运动,稳定了社会秩序。根据材料三“西北局领导发动群众为前线增加生产,捐献飞机大炮的运动”得出③领导西北抗美援朝运动,扩大了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根据材料三“1951年底,陕西、甘肃、西安等市都召开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除新疆外其他都代行省、市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得出④通过建立各级人民代表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推动了民主制度建设。根据材料三“在经过土改的陕、甘两省,有2714个乡农民代表会议代行了乡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各项举措巩固了人民民主的政权,推动了人民政府的各种工作”得出⑤推行土地改革,使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五四”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关于东西文化的差异性、两者的长短优劣以及文化出路等问题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大论战。辜鸿铭提出:“当我们中国人变成西化者洋鬼子时,欧美人只能对我们更加蔑视。……只有当欧美人了解到真正的中国人……他们才会对我们有所尊重。”陈独秀则认为:“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据辜鸿铭《在德不在辫》、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编写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概括材料反映的现象,并加以评析。【答案】现象:新文化运动期间出现了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或否定的现象(新旧或东西方文化大论战)。背景:(1)民族危机的加深;(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西方文化的传播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式微;(4)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任选二点)评价:积极:①新旧文化在相互碰撞中交流、交汇、传播,推动了传统思想文化的革新,使自身文化呈现新的多样性,②有着思想解放的重大意义。③科学与民主逐渐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任选2点)②消极:①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断层。②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这种形式主义的做法影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后期发展。【解析】【详解】本题为历史事物阐释之评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辜鸿铭提出:“当我们中国人变成西化者洋鬼子时,欧美人只能对我们更加蔑视。……只有当欧美人了解到真正的中国人……他们才会对我们有所尊重。””,“陈独秀则认为:“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可知对待近代文化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陈独秀主张学习西方文化,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是辜鸿铭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否定西方文化。故现象为新文化运动期间出现了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或否定的现象(新旧或东西方文化大论战)。针对这一现象可以从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进行评析,背景: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文化的传播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式微;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评价:积极:①新旧文化在相互碰撞中交流、交汇、传播,推动了传统思想文化的革新,使自身文化呈现新的多样性,②有着思想解放的重大意义。③科学与民主逐渐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②消极:①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断层。②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这种形式主义的做法影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后期发展。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如图为1776年英国漫画家托马斯·科利创作的一幅时事漫画《女战士》,画面中的两位女性,正发生激烈争执。贵妇蛮横地对少女说:“我必须迫使你服从,你这个造反的荡妇!”(“I’llforce you to obedience,you rebelliousslut!”)少女也不甘示弱:“母亲,自由,只要我活着,我就要永恒的自由!”。(Liberty,liberty forever,mother,while I exist)画面左下方的后牌下,写有“为了服从”(For obedience)的字样……画面右下方的盾牌上是一只公鸡,法国素有“高卢雄鸡”之称……盾牌下的配文是“为了自由”(For liberty)。——摘自吴广伦《老漫画中的美国史》材料二 美国崛起进程:时间 事件1787年 制定、颁布《联邦宪法》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扩展到北美1823年 发表《门罗宣言》1861年 南北战争爆发1869年 中央太平洋铁路建成通车1898年 对西班牙发动战争,美国胜利——摘自唐晋《大国崛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女战士”赢得永恒自由的有利因素及其文化影响。(2)从以上表格中任选两个事件,说明其在美国崛起过程中所起作用,综合材料一、二、分析美国崛起的启示。【答案】(1)有利因素:①外因:赢得法国等欧洲国家的支持;②民族意识:受英国压迫促进“美利坚人”民族意识觉醒。③思想:启蒙运动解放人民的思想,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④军事:华盛顿领导大陆军的英勇斗争;经济:北美地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化影响:美利坚文化、自由女神像成为美国文化重要符号之一。(2)作用:《联邦宪法》:①使北美大陆出现了第一个以启蒙思想家的理论为指导建立的联邦制共和国,②权力制衡原则成为美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工业革命:①使美国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给实现了工业化的美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②美国形成了水陆运输网,促进了城际间、国际间的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大大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③美国凭借工业革命提供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向中南美洲扩张。·《门罗宣言》: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对拉丁美洲政治渗透、经济侵略。·美西战争:从西班牙手中获得古巴,将波多黎各和关岛等地变为殖民地,将菲律宾的主权以2000万美元转让给美国。扩大了美国的海外殖民范围。·南北战争: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中央太平洋铁路:使美国东西部终于连成一体,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开发,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启示:①民族独立是前提,②国家统一是保障;③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是重要推动力;④善于利用国际环境(言之成理亦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为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近代美国。有利因素:由材料一中“画面右下方的盾牌上是一只公鸡,法国素有‘高卢雄鸡’之称……盾牌下的配文是‘为了自由’”可知,赢得法国等欧洲国家的支持;由“母亲,自由,只要我活着,我就要永恒的自由”可知,启蒙运动解放人民的思想,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结合所学,还可以从美国自身的有利因素进行分析,如民族意识上,“美利坚”民族意识觉醒;军事上,大陆军的英勇作战;经济上,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文化影响:结合选择性必修三教材所学可知,美利坚文化、自由女神像成为美国文化重要符号之一。【小问2详解】本题为影响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作用:《联邦宪法》:结合所学可知,该宪法是以启蒙思想为理论基础的,在其指导下,美国建立了联邦制的共和国;三权分立是该宪法的重要内容之一,由此形成的权力制衡原则成为美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工业革命:结合所学可知,经济上,给实现了工业化的美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交通上,形成了水陆运输网,促进了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军事上,美国凭借强大实力,向中南美洲扩张。《门罗宣言》:结合所学可知,《门罗宣言》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其发挥的作用是对拉丁美洲政治渗透、经济侵略。美西战争:结合所学可知,1898年,美国从西班牙手中获得古巴,同时将波多黎各和关岛等地变为殖民地,这些做法扩大了美国的海外殖民范围。南北战争:结合所学可知,南北战争,北方获胜,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中央太平洋铁路:结合所学可知,中央太平洋铁路使美国东西部连成一体,在经济上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开发,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启示:由材料一中1776年英国漫画家所作漫画可知,民族独立是前提;由材料一中法国介入的相关信息可知,善于利用国际环境;由材料二表格中南北战争相关信息可知,国家统一是保障;由材料二表格中《联邦宪法》、工业革命等相关信息可知,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是重要推动力。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人类交往的过程也是不同文化汇聚,升华的过程。西部亚洲、中部亚洲在东方与西方文化交流事业中一直扮演着“桥梁”的角色。这些“桥梁”不仅传送东方文明到西方,而且也传送西方文明到东方;同时,“桥梁”自身独特的文化对东西方文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是属于“桥梁”本身的各文明之间也是互动的,从而产生了独特而灿烂的各种文化——苏美尔文化、巴比伦文化、波斯文化、希腊化文化、阿拉伯文化、蒙古文化等等。——陈恒《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请充分提取材料观点,结合相关史实,以“桥梁·文明”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答案】示范1: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隐形桥梁丝绸之路,作为古代欧亚大陆上重要的商贸通道,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丝绸之路,丝绸、茶叶、瓷器等传入了西方,马匹、珠宝、玻璃器等也流入了东方。它不仅是商品贸易的通道,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随着中国丝绸不断向西出口,养蚕和缫丝技术逐渐转入东罗马帝国,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经由丝绸之路传入西方,促进了各区域文明的发展。丝绸之路更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佛教文化通过丝绸之路向东传入了中国、日本,向西传入中亚、欧洲,对当地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也通过这条路线传入了东亚地区,与当地的宗教文化相互交融。丝绸之路不仅丰富了沿线各国的文化内涵,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它展示了文明交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提醒我们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丝绸之路的历史贡献,将永远铭刻在人类文明交流史的丰碑之上。示范2:西部亚洲是古代东西文化交流的纽带。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西部亚洲不仅是地理上的交通枢纽,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文明的汇聚与升华。西部亚洲阿拉伯帝国等强大的政权,在文化交流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阿拉伯帝国则在保存和传承古希腊文化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还将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另一方面,阿拉伯帝国把古代埃及、西亚、希腊、罗马以及印度的文化典籍翻译成阿拉伯语,结合阿拉伯人的风俗、语言和传统,创造出独特的阿拉伯文化;波斯帝国曾在波斯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东方文明,融入希腊罗马文化的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风貌。综上,西部亚洲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桥梁,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不仅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推动文明汇聚与升华方面,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我们应该加强对其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推动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与发展。【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世界。设问是以“桥梁·文明”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首先,根据材料“人类交往的过程也是不同文化汇聚,升华的过程。西部亚洲、中部亚洲在东方与西方文化交流事业中一直扮演着‘桥梁’的角色。这些‘桥梁’不仅传送东方文明到西方,而且也传送西方文明到东方;同时,‘桥梁’自身独特的文化对东西方文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及所学丝绸之路的史实可得出主题: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隐形桥梁丝绸之路,作为古代欧亚大陆上重要的商贸通道,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别从丝绸之路不仅是商品贸易的通道,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佛教文化的东传;西方基督教文化的东传等方面说明,最后,总结升华,明确主旨,丝绸之路不仅丰富了沿线各国的文化内涵,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它展示了文明交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提醒我们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丝绸之路的历史贡献,将永远铭刻在人类文明交流史的丰碑之上。注意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首先,根据材料“人类交往的过程也是不同文化汇聚,升华的过程。西部亚洲、中部亚洲在东方与西方文化交流事业中一直扮演着‘桥梁’的角色。这些‘桥梁’不仅传送东方文明到西方,而且也传送西方文明到东方;同时,‘桥梁’自身独特的文化对东西方文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及所学可得出主题:西部亚洲是古代东西文化交流的纽带。其次,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别从阿拉伯帝国对东西方交流的作用;阿拉伯人对希腊文化的影响;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的影响;波斯帝国对东西方文明的影响等方面说明,最后,总结升华,明确主旨,西部亚洲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不仅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推动文明汇聚与升华方面,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我们应该加强对其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推动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与发展。注意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展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