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考公务员好吗  > 0857 资源与环境(硕士、博士)

0857 资源与环境(硕士、博士)

一、专业定位

中山大学生态学院资源与环境专业秉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面向重大学术前沿、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解决人类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宏观与微观互补、生态与进化促进,致力于研究生物多样性形成与演化、生物多样性维持与保护、生态系统修复与功能提升、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碳汇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凝练形成了四大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保护生物学与可持续科学、生物种质资源培育与利用、污染与修复生态学、全球变化生态与碳中和技术等领域支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在教育部前五轮学科评估中,所支撑的生态学科在教育部前五轮学科评估中本学科名列前茅,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和“强基计划”,支撑“生态学与环境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

二、培养目标

面向世界环境科技前沿,面向国家环境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资源与环境专业旨在培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职业操守和创新意识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式工程技术人才和项目管理人才。学生应具备宽广扎实的生态学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掌握生态应用领域的原理和技术,熟悉工程学伦理和行业领域的相关规范,具备在资源与生态环境领域的某一方向担负项目的规划、设计、实施和管理,以及研究开发等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胜任国家和地方政府生态环境和环保部门、科研单位、环保公司、施工单位等的教学、研发、管理、施工等工作。本专业培养方向:资源与生态环境。

三、培养规格

修业年限:博士研究生学制四年,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

授予学位: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资源与环境学位。

研究方向

(1)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生物学:研究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维持与保护,保护区的规划和管理,物种和生态系统生存状态评估,外来物种入侵的防治措施等。

(2)进化生物学:应用生物进化的基本理论、规律和研究方法,研究生物种质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病原菌演化及防治,利用进化生物学角度培育微生物进行污染物防治等。

(3)污染与修复生态学:研究生物系统与被污染的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及采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对污染环境进行控制和修复,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的技术和方法及其生态学过程和机理。

(4)全球变化生态学与碳中和技术:在全球尺度上,研究全球变化的生态过程、生态关系、生态机制、生态后果及生态对策,生态系统碳增汇技术,生态系统可持续规划等。

课程体系:

1.专业必修课包括工程伦理、专业实践、生物学仪器设备技术、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应用生态学、高级生物统计学、理论生态学、高级生态学等。

2.专业选修课包括数据分析与R语言、生态恢复原理及应用、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害虫种群的生态控制、生态环境监测与国土资源规划、进化生态学、生态遥感等。

遵循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的原则,资源与环境专业通过与行业及企业的联合培养,采用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实习和学位论文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模式,加强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课程设置,论坛讨论,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提升社会责任感;对课程学习、科研实践、学位论文等一系列环节从严要求,保证培养质量。

四、师资队伍

学院面向全球广纳贤才,形成了一支以国家级领军人才为学术带头人,国家青年人才和青年优秀人才为骨干的朝气蓬勃、敢打敢拼、富有爱心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已达到4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36人,助理教授7人,其中国家级人才8人,包含国家级杰出人才1人,国家级优秀人才7人。教师队伍科学背景涵盖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古生物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与全球变化生态学、演化生物学、基因组学、生态系统修复、生态资源利用与开发等多个科研团队。 

五、教学条件

本专业依托水产动物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全国最大的亚热带野外生物样地广东省肇庆市的黑石顶地带与非地带性森林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教育部野外台站),以及华南地区馆藏最多的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为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做了强有力的支撑。

        2023年,本专业与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广东美格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等签约校外研究生实践基地,聘请校外导师8位,共同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机会,推动产学研用合作,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并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推动生态环境事业。同时本专业正在推进与国家基因库、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深圳红树林基金会、深圳爱湾医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丹霞山博物馆、野生生物保护协会 (中国)、协和新能源集团、Wiley出版社等单位的签约合作。借助基地特色平台和校外优秀导师资源,提升学生综合科研素质和交流水平,为师生搭建产学研一体发展的平台,在研究生课程和实习、课题论文、就业指导等方面提供合作和支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