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贵州大学民族音乐学研究生  > “田野的回声”

“田野的回声”

2021年2月8日(农历腊月二十七)上午8:30至13:30,湖南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以腾讯会议的方式举行了“田野的回声”——湖南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中心”研究生线上学术沙龙。本次会议由“中心”主任、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赵书峰教授主持,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院长张应华教授参与发言点评。整场线上学术汇报时间长达五个多小时,每位同学发言时间为30分钟,两位老师点评时间约20分钟。“中心”的2名博士生、4名硕士研究生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与近期的田野体验及方法论学习情况进行了汇报,汇报内容涉及平地瑶、土家族、湘西苗族民俗节庆音乐研究、湘西花垣县苗族婚俗仪式音乐研究、瑶族《盘王大歌》书面文本与口头文本的跨区域比较研究、湖南平江皮影戏音乐文化志书写等方面。其他10余位“中心”成员参与旁听学习。汇报的具体内容主要以他们的学位论文研究主题为核心,以丰富的田野考察资料和方法论思考为主体,以详实的历史文献为佐证,为我们呈现了一场较为精彩的民族音乐学学术交流会议。

第一位发言者是2020级博士研究生杨声军,其汇报题目:《江华平地瑶民俗仪式音声景观的初步考察研究》,从湘南江华地理历史文化(时空性、区域性、整体性)视角来阐释江华平地瑶仪式音乐文化形成的原因与当下音乐的重建问题。在汇报过程中,他通过对官方历史文献与民间历史文献的梳理与考证,重点考察了平地瑶音乐的族性的历史构建,通过自己扎实的田野所获材料及细致的观察印证了在权力与话语的干预下,政府、学者与老百姓对江华平地瑶民俗仪式——“庙会”的不同概念表述。然后凭借自己对地理空间的认知优势,从宏观层面观察并解读了江华平地瑶民俗仪式的历史地理文化空间。最后从微观层面,展示了其对江华平地瑶民俗仪式音声景观的个案性分析研究,力求从多点个案的研究中审视平地瑶的发展历程以及探索平地瑶社会文化生活的多个视角和层面。

对于杨声军同学的发言,张应华教授认为,优点在于其对文化空间的把握和对历史文献的搜集,但同时也提出了13条小建议供汇报者参考。比如,他认为杨声军同学极力想向他者传达“田野的证实”,因此在田野调查方面,仍然还是局外人观察的视角,是一种局外式的“讲述”田野或者“发现”田野,尚未将研究者放置到田野中,与研究对象“共在”田野对话与理解,因为“我”不在田野,所以“我”也不在文本中。他建议,关于田野调查,要多借鉴现象学与解释学的观念以及拉比诺的“反思的民族志”,重点是在田野中对话,在田野中相互理解,要把“‘对研究对象的研究’当成研究对象”,然后把自己放进文本中,以此表达研究者自己的“田野真诚”;再者,他认为杨声军在文献综述方面也要进一步深化与拓展,一是针对研究对象本身的历史文献的深化,应该进一步对现有的史志文献进行考据,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到文学作品、自传札记、手抄本、碑刻、绘本等,二是要对相关研究理论进行扎实的文献研究,应该特别注意民俗表演、仪式音乐、声音景观等方面的文献综述。赵书峰教授点评道:其一,杨声军应注意方法论的思考,避免田野资料的碎片化;其二,应选择文化空间(声音景观)与空间生产理论方面的方法论与自己的田野资料进行勾连性思考,并形成一种程式来理解文化空间。比如如何运用美国人类学家阿尔君·阿帕杜莱关于全球化文化流动的“五个”维度(族群景观、技术景观、媒体景观、金融景观、意识形态景观)的理论来思考湘南平地瑶民俗节庆仪式音乐景观的多元一体构成,以及结合巴斯的族群边界理论重点关注历史与当下语境中的平地瑶音乐族性的历史与当下构建。其三,要重点关注官方与民间权力与话语博弈背景下导致的当下平地瑶民俗节庆音乐景观的文化变迁,以及如何将民俗节庆仪式景观的多元一体构成特征与其文化身份认同“阶序性”之间进行“接通”思考,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其四,对杨声军同学关于空间概念的认识进行了提醒,他认为,空间的生产不全是声音文化景观,更强调空间的意义、空间的社会性思考。尤其重点关注美国后现代地理学代表人物爱德华·W·苏贾(Edward W·Soja)关于“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相关理论思考。其五,重点关注南岭民族走廊区域的关于平地瑶传统文化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文献。比如中山大学“华南学派”的系列研究成果。最后,赵书峰教授提醒他务必加强民族音乐学方法论的系统学习,同时还要时刻针对平地瑶民俗节庆仪式音声景观的形态内容进行深入关注。

第二位发言者是2020级博士研究生余媛同学,她的汇报题目:《政府主导与旅游经济影响下的节庆仪式音乐重建——绥宁县苗族“四月八姑娘节”田野考察汇报》,她结合自己在湘西南绥宁苗族地区的一个多月的田野考察经历,重点关注官方与民俗旅游经济背景下的“苗族四八姑娘节”仪式音乐的重建与文化变迁问题。汇报过程中,余媛首先利用历史文献对绥宁的“四八姑娘节”进行了界定,然后结合其丰富详实的田野考察资料论证了“政府权力对绥宁县苗族‘四月八姑娘节’的历史建构”和“旅游经济发展对绥宁苗族‘四月八姑娘节’的重构”这两个论题。最后通过自己在田野工作中的工作情况与思考程度进行个人学业反思,为自己制定了查漏补缺式的学习计划,可谓是一位有心的学习者。

对于余媛同学的发言,张应华教授认为其自我反思很到位。在方法论层面上,积极阅读文献、分析文献,并带有自己的思考,这都很值得肯定。但是,余媛同学对于历史文献(官方历史文献与民间历史文献)的梳理方面,张应华教授认为还不够扎实,尤其是针对其论文中有关“空间文化”“旅游经济”等方面的文献梳理太过薄弱,这样便不能对前人的研究程度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就会出现“炒剩饭”的现象。除此之外,张应华教授还认为余媛同学应该注意思考“旅游经济是不是政府权力话语?神话故事的主体、变体与政府、旅游有没有关系?何为传承?舞台元素和传统元素应进行非常细致的比较分析”等问题,张教授这样有针对性的提醒,便能促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时刻保持严谨的思考并不断激发学生产生新的学术灵感。同时,赵书峰教授也针对余媛的汇报指出以下问题:第一,应注意有关“四八姑娘节”神话故事叙事模式的分析,要运用神话学、结构主义人类学的理论进行分析,这一神话故事为何会形成不同形式的变体、要挖掘导致变化的因素;第二,加强音乐形态分析,思考音乐形态与文化象征之间如何形成勾连关系;第三,田野的再研究问题上,应注意田野的伦理与真实性问题;第四,“四八姑娘节”中涉及到如何用女性主义理论以及“东方学”与“内部东方主义”思维(比如多关注爱德华·萨义德的“东方学”与路易莎·沙茵“内部东方主义”理论)来分析自己的考察对象;第五,尤其重点针对“民间语境”“官方语境”“非遗化”语境下的苗族“四八姑娘节”在湘西南的跨族群文化区域内如何形成“族群互动,文化共享”这一当下的文化样态结合历史文献与在场的田野实践进行互动思考;第六,加强“四八姑娘节”历史影像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有助于其进行有关音乐重建与文化变迁的进一步研究。

第三位发言者是2019级硕士研究生徐花同学,她的发言题目:《记忆的重构与音乐的变迁——以古丈县田家洞村“舍巴日”考察为例》,她首先介绍了自己近期田野点——田家洞村的地理、人口等情况,然后介绍了田家洞村“舍巴日”的举办情况,包括举行时间、祭祀对象、举行地点等内容。通过自己这一个月在田家洞村扎实的田野工作,徐花同学收集到了极为丰富的口述访谈信息,于是在此次汇报中设立了“回忆中的舍巴日”这一部分。反思这些口述史研究中的“口述文本”与历史事实时间的差异性问题,她认为,有关土家族“舍巴日”音乐历史记忆的重构的相关民间传说都是为了适应当下政治、经济或诸多权力争夺而发明造就的一套有选择的历史记忆。最后,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探索历史文本与当代的对话,体现了其对方法论运用的尝试。

对于徐花同学的汇报,赵书峰教授认为:第一,对于音乐的关注度还不够,还提醒她应注意神话学与叙事学的理论,对于历史民族音乐学理论的应用。第二,徐花同学虽然关注到了土家族“舍巴日”研究的一些历史文献,但是在数量上还不够。第三,针对民间与官方话语中的土家族“舍巴日”音乐表演语境的变迁与比较问题的研究关注不够。第四,在土家族“舍巴日”民俗节庆音乐景观的层次性划分中缺乏进一步的音乐形态的分析与跨学科理论支撑。第五,尽快加强湘西龙山、古丈等县域内的土家族“舍巴日”多个田野个案音乐文化志的系统全面的书写。张应华教授提醒徐花同学的田野调查要注意指向自己的调查目标,要紧紧围绕自己的研究目的展开田野调查,这样才能中心突出,收放自如,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他认为,无目的的田野调查不是真正的田野作业,而是田野旅行,如果从学位论文撰写的角度来审视田野调查,那么,田野就是研究者的“实验场”,实验总是要先有目标假设的。同时,张应华教授认为徐花同学对理论的运用应该分清主次,重点应该是与民族音乐学研究相关的理论综述和梳理,他讲到,民族音乐学的根本任务是要研究文化中的音乐,或者通过音乐阐释文化。因此,其基本任务首先是要弄清楚研究对象的音乐到底是什么,所以,所有的交叉理论、多学科理论,都应该从音乐这个命题出发予以梳理,这样一来,既能突出中心,又能多视角、多层次、多维度地诠释不同文化中的音乐,或者是不同音乐行为背后的文化观念、历史积淀、空间要素等。

第四位汇报的成员是2020级硕士研究生李静同学,其汇报题目:《湘西苗族婚俗音乐田野反思文化志——以花垣县十八洞村为考察个案》,她以其田野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的一场婚俗仪式为主要发言内容。从介绍十八洞村的基本情况开始,然后描述了这次婚礼仪式的流程,重点描述了晚上八点苗族对歌仪式的情况。再从婚礼仪式变迁的角度,详细说明了彩礼的变迁、仪式内容的变迁、仪式中音乐的变迁等,最后讲述了自己作为一位研究者以婚俗音乐建构者为身份在婚礼现场表演了一首流行音乐歌曲作为仪式融入的切入点,近距离体验了这场湘西苗族婚俗仪式音乐活动。李静对本次田野工作进行了反思:第一,自己的研究行为对当地人造成了怎样的影响;第二,由于自身前期案头工作不够扎实,导致在田野工作中不能做到游刃有余。第三,在全球化、城镇化背景下苗族婚礼仪式音乐的变迁。

由于张应华教授也多次去十八洞村进行了田野工作,所以对于李静这次的田野工作,张教授提出了很多参考意见,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认为李静对十八洞村苗族总体音乐文化的调研范围还应扩大,同时详细地介绍了苗族湘西方言区西部次方言的音乐种类,并认为,当地的婚俗音乐与当代的其他音乐类型在音乐形态方面存在诸多类似的地方,只有宏观观照,才能微观细察。第二,认为其对于变迁与认同的分析,应从婚礼仪式的层面转到婚礼仪式音乐的层面,才更切合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趣旨。他认为,民族音乐学的认同研究,归根到底是音乐文化认同研究,不同的音乐表达实际上就是不同的身份表达。婚俗用乐的变迁——现代媒介进入婚俗,实际上反映了当代十八洞苗民在现代化、遗产化过程中的“地方全球化”观念,因此,建议李静同学梳理一下有关“全球化”理论;第三,对于婚礼仪式的研究,不能只描述目前“这一个”婚礼现场,还应该关注传统“这一类”婚礼内容,他认为,传统是文化变迁和认同研究的出发点,如果弄清了传统,那么认同与变迁则一目了然了。赵书峰教授认为:第一,李静的汇报内容应尊重局内人有关苗族婚俗仪式与音乐的概念表述。第二,忽略了对苗族婚俗仪式音乐形态的分析与描述。第三,尤其要关注文化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及国家政治认同语境中的湘西十八洞村以婚俗音乐为代表的传统音乐的发展与变迁问题。第四,田野文化志的描述与记录中对于研究者进入田野现场批判性反思力度不够。第五,作为民族音乐学研究生务必加强语言功底与写作规范的训练。

第五位发言的是2021级民族音乐学专业推免研究生李思颖同学,她以《口头诗学视野下的瑶族传世唱本的跨区域比较研究》为题展开汇报。她首先介绍了2021年1月18日-2月27日随赵书峰教授前往广东、江西、广西三省过山瑶地区田野工作的情况,然后阐述了自己对“帕里-洛德”的口头程式理论的理解,并针对如何运用上述理论对《盘王大歌》的书面文本与口头文本进行解读提出了自己初步的思考,最后李思颖还总结了此次田野工作中经书整理的技术性不足、方法论理解浅薄及语言沟通障碍等问题,并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寒假学习计划,以期能在下一次田野中收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