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说文解字名词解释考研  > 2020中国政法大学731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2020中国政法大学731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2020中国政法大学731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80分)

1. 甲骨文

商周时期刻在占卜用过的龟甲、兽骨上的记录文字。亦称卜辞、契文或殷墟文字。所记内容多是有关祭祀、征伐等大事的占卜所得结果。甲骨文最初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一般认为1899年王懿荣首先认定其文字价值。目前出土的甲骨文至少10万片,所记单字约4500个,并已释读出部分文字。以甲骨文为研究对象形成了甲骨学,代表学者有罗振玉、王国维等人。甲骨文是研究商周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

2. 何尊

何尊,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今宝鸡市陈仓区),收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记述的是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今河南洛阳)之事。尊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圆口棱方体,长颈,腹微鼓,高圈足。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兽面纹,角端突出于器表。体侧并有四道扉棱。造型浑厚,工艺精美。

3. 候马盟约(略)

4. 元典章

元朝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制度的汇篇集。全称《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元英宗时官修。六十卷,附《元典章新集》不分卷。分诏令、圣政、朝纲、台纲、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十门,下分八十一目,三百二十七子目。记元代英宗以前的典章制度。多原始档案材料,为研究元代政治、经济、法律、风俗之重要资料。陈垣著有《元典章校补》十卷。

5. 明会典

明代官修的当代通行的典章制度。《明会典》有正德刊弘治本和万历本两种,属明代政书。明立国之初,曾编纂一批政书,包括《大明律》《大明令》《诸司职掌》等。这些书的主要内容都收入《明会典》中。为研究明朝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

6. 戊戌变法

19世纪末清政府进行的维新变法。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从此日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反动政变,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其主要内容有: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局,提倡开办实业;设立铁路、矿产总局,修筑铁路,开采矿产;设立全国邮政局,裁撤驿站;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文化教育方面:改革科举制度;设立学校,在北京创办京师大学堂,派人出国留学;提倡学习西学,设立译书局。军事方面:设厂制造军火,精练海陆军。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汰冗员, 准许官民上书言事。新政范围很广泛,对旧制度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并且开始推行某些新制度。

7. 五四运动

1919年的5月4日,北京发生的以青年学生的学生运动为主,以及市民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事件起因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完结后举行的巴黎和会中,列强肆意践踏中国主权,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即山东问题。当时北洋政府未能桿卫国家利益,在列强面前显得软弱,国人异常不满,从而上街游行表达不满。当时最著名的口号之一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面对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学生们要求惩办的官员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相继被免职。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対我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8. 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594-659),字辅机,唐朝初期政治家。聪明鉴悟,雅有武略,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进而结为姻亲。晋阳起兵后,前往谒见投效,跟随唐太宗征战四方,成为心腹谋臣,封上党县公,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

贞观年间,历任左武侯大将军,领吏部尚书,拜尚书右仆射,迁司空、司徒兼侍中、检校中书令,封赵国公,图形凌烟阁,位列第一。立储之争时,支持外甥唐高宗,成为顾命大臣。

永徽年间,拜太尉、同平章事,主持修订《唐律疏议》,冤杀吴王李恪,反对“废王立武”。显庆四年(659年),为许敬宗所诬,削爵流放黔州(今重庆市),自缢而死。

二、论述题(120分)

1. 试论述我国传统社会契约关系及实践 (略)

2. 试论述我国古代丝绸之路及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这一名称是19世纪70年代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所著《中国》一书中最先使用的。他将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间,中国与河中地区(指中亚的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地带)以及中国与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路线,称作“丝绸之路”。故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因大量中国丝及丝织品经由此道运往西方而得名。

(一)开辟与路线。陆上丝绸之路开通于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3世纪,中国即以盛产丝织品而闻名于世界,被称为“丝国”。汉初,河西走廊曾先后为乌孙、月氏、匈奴所占,汉与西方的道路难于通达。元光二年(前133年)以后,汉武帝连年派兵进攻匈奴,先后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沟通了内地与西域的直接交往。元狩四年(前119年)前后,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携带的金、帛价值数千巨万,用作馈赠的礼物。汉使不仅到达了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还到达了奄蔡、安息、条支等国。 此后,中亚、西亚各国也经常派使节到汉朝长安,进行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当时自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共有两条路:一条出阳关,沿昆仑山北麓西行,经安息到达大秦,或者由大月氏南入身毒(印度);另一条路是出玉门关,沿天山南麓西行,至康居等地。这两条大路成为当时经济交流的两大动脉。西汉末年,丝绸之路因战乱而隔阻,东汉时再度繁荣。

除此之外,汉代还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当时重要的航线有两条。一条向东,自山东半岛东渡,可达朝鲜半岛,再绕半岛而东,可达日本。一条向南,自徐闻(今广东徐闻)、合浦(今广西合浦)沿印度支那半岛近海南行,可到半岛南部及马来半岛各国;又经今马六甲海峡,西过印度洋,至印度东南。这些国家运至汉地的货物有明珠、璧流离等奇石异物,汉人运往这些国家的物品为黄金器物和各种丝织品。

(二)意义。丝绸之路在历史上促进了欧、亚、非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丝路上各国的物产珍品、动植物种、生产技术、科学成果、文化艺术、政治制度、宗教信仰进行着持续不断的交流,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通过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交流,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促进了经济的共同发展,对于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有深远影响。

 

古代史选做100分

一、简答题(60分)

1. 府兵制

1.西魏宇文泰创立府兵制

西魏时期,权臣宇文泰在复古名义下,仿周官六军之制,把十二军鲜卑禁旅近五万人改为六军。六军分由六柱国率领,每军督两大将军,每大将军督两开府,共为二十四部,由宇文泰总领,形成府兵系统。宇文泰和无实权的西魏宗室都是柱国,合六军的六柱国共为八柱国,这又符合早期鲜卑的八部大人的部落兵制。为了在形式上与八部大人制相似,府兵主将和兵士都改为鲜卑旧姓。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六镇军人的反汉化情绪,也加强了军队内部的凝聚力。府兵兵士由主将率领轮番宿卫,不当番时则练习 武艺。他们不列于户籍,因而没有其他赋役。宇文泰接着又把关陇豪强的私家武装乡兵,陆续归并到府兵中,以汉族豪强为乡帅,这样,鲜卑贵族和汉族豪强就进一步结合起来了。

2.北周武帝对府兵制的发展

北周武帝大量召募普通汉人充当府兵,削弱府兵兵士对主将的身份上的从属关系,使府兵的部落形式大为冲淡,民族差异大为减少。北周末期,杨坚掌权,恢复了改从鲜卑姓氏的府兵的汉姓,这样,府兵原有的胡化色彩进一步淡化。

3.隋朝改革府兵制

隋朝建立后,开皇十年,隋文帝对府兵制进行进一步改革,规定:“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与民同。军府统领,宜依旧式。”军人悉属州县,是指府兵军人除另有军籍外,还同自己的家属都列入州县的户籍,成为民户。他们及其家属可以同百姓一样,按均田制授田。府兵军人及其家属实现了安土定居,军人平时耕作,每年有一定时间轮番宿卫,战时出征。府兵制度下的军人,也成了均田制下的农民,实现了兵农合一,寓兵于农。这是一种和平时期的养兵办法,是府兵制度的重大变革。由于府乓要负担兵役,从征时自备器械资粮,所以府兵受田而免租调力役,这是他们与一般均田农民不同的地方。

隋文帝改革府兵制度,其中心是将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起来,从而巩固府兵制度、加强国家对府兵的 控制。府兵军人有了土地、其家属又定居下来,这样,府兵经济上有了保证,生活安定了,扰民、困民的现象大力减少,不仅有利于国家的稳定,也使军事力量得到加强。

4.唐前期对府兵制的进一步完善

唐前期继续沿用隋朝的府兵制。中央的左、右卫等十二卫各领四十到六十个折冲府(即军府或兵府)。每一府统领卫士千人左右。府的长官为折冲都尉,副长官为果毅都尉。府下为团,设校尉;团下为队,设 队;队下为火,设火长。

全国折冲府分统于12 卫: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和东宫的六率。12 卫各设大将军一人,大将军直属皇帝。府兵的来源,则由折冲府所在地从“六品以下子孙及白丁无职役者”中挑选,三年选拔一次。征选原则为:“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府兵从21岁服役,60岁免役,在服役期间免本身租调,但要自备资装。府兵经常性任务为到京城宿卫,有时亦出征或到别地戍防。府兵平时不脱离乡土和农业生产,冬季则进行军事训练,这就是兵农合一。

唐朝的府兵制贯穿着强化中央集权和巩固国家统一的原则。首先,从军府的设置看,贞观十年(636 年),全国有折冲府634 个,68万府兵,而京城附近的关中占40%,有261府,26万人。这样的安排,显然是为了拱卫京都,造成内重外轻的局面,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第二,府兵的调遣权由皇帝通过兵部牢牢掌握。各地折冲府虽由中央的12卫统管,但州县地方官都没有调兵权力。在府兵制下,将领不能专兵,府兵出征,由中央政府临时派将领统率,战事结束,“兵散于府,将归于朝”。将帅无握之权,这就保证了中央对府兵的控制,府兵成为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工具。第三,府兵制建立于均田制基础之上,府兵平时受田耕作,寓兵于农,这保证了兵源。一支强劲的府兵有利于恢复和维护封建秩序,有益于保卫统一国家的安全。

2. 清朝统一全国候巩固生产和恢复发展的措施

清初,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困苦,国家财政困难,为了巩固统治,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

(1)停止圈地。清初满洲贵族在京畿地区强行圈地,不仅使农业生产遭到破坏,同时也使满汉矛盾加剧。康熙八年(1669年),清政府下令停止圈地,将土地还给人民,以缓和民族矛盾。

(2)实行“更名田”。康熙八年(1669年),清政府下令把一部分明代藩王所占田地给予原耕种之人,永为世业,号为“更名田”,同时又减轻了更名田的负担,使拥有更名田的农民完全处于自耕农的地位。“更名田”的施行,实际上是清政府承认了明末农民在起义斗争中已夺回藩王所占庄田的事实。

(3)奖励垦荒。为奖励垦荒,顺治初年规定开垦荒地,政府贷给耕牛、种子,三年后起科。后又规定六年后方征收钱粮,分派差徭。清政府还以授予官职的方式奖励各地地主垦荒。但是由于战争的影响,这些措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康熙时期,政治形势稳定,为进一步推行垦荒创造了有利条件。康熙十年(1671年),清政府下令新垦荒地四年后起科。次年,又将年限推迟到六年。康熙二十年,又进一步放宽到十年。康熙时期垦荒政策执行较为得力,因此成效显著。

(4)整顿赋役制度。清统治者汲取了明朝的教训,顺治、康熙年间,在全国和直省不断推行蠲(juān)免赋税的政策,同时积极清理簿籍,整顿赋役制度。清初依然按照地亩和人丁收税,由于地主的隐匿,人丁的逃亡,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赋役制度混乱和赋役负担不均的问题。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即以后新增人丁,不再增加丁银。雍正时,又实行“地丁合一”的制度,把丁银全部摊入田赋之中, 这种办法也叫“摊丁入亩”。自此,我国古代长期实行的人头税废止了,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5)废除匠籍。明代匠户有匠籍,承受着封建劳役制的剥削。清代废除了工匠服役制度,改为以银代役,后又陆续将匠银摊入田赋,最后又废除匠籍。这样匠户不但在事实上而且在法律上摆脱了封建政府的人身奴役,从而为民间工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6)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明末清初,黄河下游堵塞,多次决口,淹没了两岸大量的农田。康熙亲政后,把河务与“三藩”、漕运三件列为头等大事,任命靳辅为河道总督治理黄河。并且治理浑河,使河水多年安宁,并改名为“永定河”。雍正时,又扩大修筑江、的海塘。其他各地也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

由于政府采取了较为得力的措施,清初经济残破的局面有所恢复。农业、手工业、 商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3. 战国各国的变法措施、影响

战国时期各国为了争霸和统一的需要相继经过变法和改革,在程度上削弱或基本取消了旧有的世卿世禄制度和分土封侯制度,逐步建立起以职官任选制度为特点的新的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制度,各国国君选贤任能,大量选拔下层知识分子进人政府机关,这种制度加强了各国国君的权力和地位。

在中央,国君原称为侯,战国中期以后相继称王。国君之下设将、相,分掌平屯、政治大权,由王直接任命,对只负责。相以下有御史、执法、司徒、司空、廷尉、少府等官,分 管兵、刑、钱、谷等事,组成中央政府。

地方上,逐渐推行郡县制。郡为中央政府管辖下最大的行政区划,设郡守主持政事,另有尉管理军事刑狱。郡下设县,县下设乡,乡下设里,乡有三老、廷掾,里有里正,为地方 基层官吏。这种由地方基层到中央政府职官制度的建立对于巩固新的政权组织起了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建立上计制度,规定:地方长官每年要把所辖地区的户口、垦田、赋税等预算 数字分別写在两片木卷上,一片交给君主,一片留给自己。年终,官吏必须去见君主汇报任 务完成情况,君主根据木卷进行考核,并按考核结果给予赏罚或升级降职。

军事上,各国国君将军权集中在自己手中,军事统帅由国君直接任命,驻外将领不能随意调动军队,必须有国君颁发的虎符为凭方能发兵,维护了国君的权力和地位。

4. 简述魏晋玄学

(一)背景。(1)汉代儒学的神秘化、繁琐化,使之丧失了统治思想的功能,魏晋 士族门阀阶层需要寻求适应自身需要的统治思想。(2)汉末以后的长期动荡,经学传授的“家法”“师法”传统的断裂,为新的学术风气兴起创造了条件。

(二)代表人物及思想。(1)玄学之风,始于曹魏正始时期(240-249年)。当时的代表人物是何晏和王弼。何晏著《论语集解》和《道德论》,王弼注《易》和《老子》。 他们通过这些书的注解,继承和发挥老子的哲学,主张“有”生于“无”,“名教本于自然”。这样就把道家和儒家糅合在一起,为名教的存在找到了新的理论根据。

(2)正始之后,玄学的代表人物是魏晋之际的嵇康和阮籍。他们反对司马氏专权,经常遭受迫害,于是在思想和生活方面,采取了崇尚自然、反对名教、放荡不羁、使酒任性的态度。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观点,主张“崇简易之教“卸无为之治”。

在政治上崇尚无为,主张国君要无为而治,甚至主张“无君”“无臣”,被称为“贵无思想”。同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与嵇(jī])康、阮籍的思想有所不同。向秀提出万物自生自化的观点,认为不存在自然的创造者,还提出名教即自然的看法。

(3)西晋时期玄学的代表人物是裴顦和郭象。裴顦主张“崇有”,并著《崇有论》。 《崇有论》是针对玄学思想的流弊而提出的,他认为“无”不能产生“有”,因而“无”和“无为”于事无益。郭象是西晋中、后期集玄学之大成的代表人物,他吸取了向秀关于万物自生自化的说法,也吸取了裴顦崇有论的观点,提出他的自生独化论,认为常存的一切事物“有”皆“块然而自生”,主张事物自生自造,独化于自然之境,进而论证礼法名教、富贵贫贱均为自然天理。

东晋以后,玄学与佛学趋于合流,其特点是以玄学解佛学,主要代表人物为僧肇,提出无不绝虚,有非真有,以一种非有非无、有无合一的学说,企图凌驾于玄学各派之上,至此,玄学的余波未平,但佛学已取代其地位。

 

近代史选做100分

1. 论述晚清社会思潮变化的原因

1840年中国社会进入了近代时期,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近代思想界也开始了它近代化的历程。在此期间西方各种思潮的传人对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对当时的社会在思想,文化,政治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西方文化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中国,使当时的社会、民众觉醒,人们开始反思,把中外思潮融合成自己的思潮。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也侵入中国,给传统的封建思想文化以强烈的冲击,同时也斩断了在中国本土文化的根基上独立发展新文化的道路,其间西方文化的输人与中国社会内部的变化,一方面出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使其具有时代特征,另一方面移植到中国的西学学理必然有个中国化的过程,使其带有民族特色。而个别适应中国内部萌芽中的资本主义因素而具有某种新的思想因素的思想家,政治家,开始进一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主张学习西方长处,适应中西文化融合的大趋势。以“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开始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作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改造中国的先驱为整个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做了榜样,开了先河,使后来的洋务思想、维新思想、革命思想等都受到其思想的影响,而对传统的思想文化的反思也从个别先进知识分子发展到一种群体的反思成为大多数人的一种行为,并且反思的范围与深度也不断扩大到了政治制度,思想文化领域。因此,中国近代相当一部分思潮,特别是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思潮都是在西方同类思潮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结构的日渐解体,传统儒家的权威地位逐渐丧失

清代沿袭宋明,以程朱理学为官方意识形态,以“三纲五常、贵义贱利、知足安分、驯服安顺、安之若素”等思想维持原先的价值体系,这种体系一直压制着人们的思想行为,推行意识形态上的高压政策。到了清代,更表现为从官场到士人日深一日的弥漫性道德沦丧。然而近代以来,随着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清朝统治集团的日益衰弱,情况在悄悄的发生变化:清代考据学的兴起摆脱宋明理学羁绊,从古文经学中培养出一批具有批判意识的学者.随后今文经学的兴起并经过康有为之手成为冲击权威,解放思想的工具,更证明了中国信仰核心的儒学正日趋衰微。

正当人们出现信仰危机,思想权威上出现空白时,西方各种思潮涌人中国就得以在中国扎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人们没有儒家思想的束缚,开始认真了解这些思潮,吸取其精华部分,从中寻求救国道路,这就决定中国近代思潮史出现中西融合的变迁规律与特点。

三、近代报刊的出现与教育制度等制度文化方面的改革,有利于开民智,启蒙人们的思想,促进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这一新阶层群体的觉醒,思想成熟从而不断向西方学习一种社会思潮通常从知识分子群体或精英发端推向社会的一定层面,进而发展成为影响到社会的思想运动。作为较大规模的观念形态运动的社会思潮乃是特定社会的各种矛盾在思想领域的反映,各种不同层面的近代知识分子从不同角度围绕着当时的社会问题抒发其思想主张,形成各种不同的社会思潮。因而近代知识分子不仅是社会思潮的追随者和传播者,而且是某些社会思潮的倡导者。一旦近代知识分子群体形成,不仅使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面貌焕然一新,而且使各种进步的社会思潮竞相出现。

2. 辛亥革命后社会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示:

一、剪发辫易服饰——生活方式近代化

1.剪发辫

(1)剪辫运动,兴起于辛亥革命爆发后,辫子的去留成为从新从旧的标志。

(2)孙中山颁布限期剪辫令,剪辫深入城乡。

2.易服饰

(1)辛亥革命后:洋装洋饰开始流行。

(2)民国初年:男子礼服——西服、褂袍;女子礼服——褂裙。

(3)20世纪20年代后:男装——西服、中山装、长衫,其中中山装逐渐成为中国男子礼服。女装——旗袍。

二、改称谓、废跪拜——人格独立与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1.改称谓

(1)孙中山发布命令,废除清朝官场的“大人”、“老爷”称呼,官员之间以“官职”相称,民间称“先生”或“某君”。

2.废跪拜

(1)清代通行的礼节:跪拜、作揖、请安、拱手。

(2)民国成立后:制订“礼制”,核心是以鞠躬礼和脱帽礼代替跪拜等旧有礼节。

(3)中外人士交往开始使用握手礼。

三、禁缠足、倡女权——妇女解放的两大标志

1、禁缠足

(1)西方传教士:设立天足会,反对缠足。

(2)清政府:颁布缠足禁令。

(3)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饬令各省劝禁缠足,各地展开大规模的放足运动,出现“解放脚”。

2、倡女权

(1)清末民初,一些受西方思想影响的女性开始勇敢地走向社会,参加社会活动。政治上,从军参政;教育上,进学堂读书、出洋留学、男女同校;婚姻上,追求自由恋爱,反对包办婚姻、买卖婚姻的呼声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

 

2020中国政法大学731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80分)

1. 甲骨文

商周时期刻在占卜用过的龟甲、兽骨上的记录文字。亦称卜辞、契文或殷墟文字。所记内容多是有关祭祀、征伐等大事的占卜所得结果。甲骨文最初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一般认为1899年王懿荣首先认定其文字价值。目前出土的甲骨文至少10万片,所记单字约4500个,并已释读出部分文字。以甲骨文为研究对象形成了甲骨学,代表学者有罗振玉、王国维等人。甲骨文是研究商周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

2. 何尊

何尊,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今宝鸡市陈仓区),收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记述的是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今河南洛阳)之事。尊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圆口棱方体,长颈,腹微鼓,高圈足。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兽面纹,角端突出于器表。体侧并有四道扉棱。造型浑厚,工艺精美。

3. 候马盟约(略)

4. 元典章

元朝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制度的汇篇集。全称《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元英宗时官修。六十卷,附《元典章新集》不分卷。分诏令、圣政、朝纲、台纲、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十门,下分八十一目,三百二十七子目。记元代英宗以前的典章制度。多原始档案材料,为研究元代政治、经济、法律、风俗之重要资料。陈垣著有《元典章校补》十卷。

5. 明会典

明代官修的当代通行的典章制度。《明会典》有正德刊弘治本和万历本两种,属明代政书。明立国之初,曾编纂一批政书,包括《大明律》《大明令》《诸司职掌》等。这些书的主要内容都收入《明会典》中。为研究明朝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

6. 戊戌变法

19世纪末清政府进行的维新变法。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从此日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反动政变,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其主要内容有: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局,提倡开办实业;设立铁路、矿产总局,修筑铁路,开采矿产;设立全国邮政局,裁撤驿站;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文化教育方面:改革科举制度;设立学校,在北京创办京师大学堂,派人出国留学;提倡学习西学,设立译书局。军事方面:设厂制造军火,精练海陆军。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汰冗员, 准许官民上书言事。新政范围很广泛,对旧制度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并且开始推行某些新制度。

7. 五四运动

1919年的5月4日,北京发生的以青年学生的学生运动为主,以及市民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事件起因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完结后举行的巴黎和会中,列强肆意践踏中国主权,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即山东问题。当时北洋政府未能桿卫国家利益,在列强面前显得软弱,国人异常不满,从而上街游行表达不满。当时最著名的口号之一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面对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学生们要求惩办的官员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相继被免职。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対我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8. 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594-659),字辅机,唐朝初期政治家。聪明鉴悟,雅有武略,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进而结为姻亲。晋阳起兵后,前往谒见投效,跟随唐太宗征战四方,成为心腹谋臣,封上党县公,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

贞观年间,历任左武侯大将军,领吏部尚书,拜尚书右仆射,迁司空、司徒兼侍中、检校中书令,封赵国公,图形凌烟阁,位列第一。立储之争时,支持外甥唐高宗,成为顾命大臣。

永徽年间,拜太尉、同平章事,主持修订《唐律疏议》,冤杀吴王李恪,反对“废王立武”。显庆四年(659年),为许敬宗所诬,削爵流放黔州(今重庆市),自缢而死。

二、论述题(120分)

1. 试论述我国传统社会契约关系及实践 (略)

2. 试论述我国古代丝绸之路及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这一名称是19世纪70年代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所著《中国》一书中最先使用的。他将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间,中国与河中地区(指中亚的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地带)以及中国与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路线,称作“丝绸之路”。故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因大量中国丝及丝织品经由此道运往西方而得名。

(一)开辟与路线。陆上丝绸之路开通于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3世纪,中国即以盛产丝织品而闻名于世界,被称为“丝国”。汉初,河西走廊曾先后为乌孙、月氏、匈奴所占,汉与西方的道路难于通达。元光二年(前133年)以后,汉武帝连年派兵进攻匈奴,先后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沟通了内地与西域的直接交往。元狩四年(前119年)前后,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携带的金、帛价值数千巨万,用作馈赠的礼物。汉使不仅到达了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还到达了奄蔡、安息、条支等国。 此后,中亚、西亚各国也经常派使节到汉朝长安,进行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当时自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共有两条路:一条出阳关,沿昆仑山北麓西行,经安息到达大秦,或者由大月氏南入身毒(印度);另一条路是出玉门关,沿天山南麓西行,至康居等地。这两条大路成为当时经济交流的两大动脉。西汉末年,丝绸之路因战乱而隔阻,东汉时再度繁荣。

除此之外,汉代还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当时重要的航线有两条。一条向东,自山东半岛东渡,可达朝鲜半岛,再绕半岛而东,可达日本。一条向南,自徐闻(今广东徐闻)、合浦(今广西合浦)沿印度支那半岛近海南行,可到半岛南部及马来半岛各国;又经今马六甲海峡,西过印度洋,至印度东南。这些国家运至汉地的货物有明珠、璧流离等奇石异物,汉人运往这些国家的物品为黄金器物和各种丝织品。

(二)意义。丝绸之路在历史上促进了欧、亚、非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丝路上各国的物产珍品、动植物种、生产技术、科学成果、文化艺术、政治制度、宗教信仰进行着持续不断的交流,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通过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交流,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促进了经济的共同发展,对于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有深远影响。

 

古代史选做100分

一、简答题(60分)

1. 府兵制

1.西魏宇文泰创立府兵制

西魏时期,权臣宇文泰在复古名义下,仿周官六军之制,把十二军鲜卑禁旅近五万人改为六军。六军分由六柱国率领,每军督两大将军,每大将军督两开府,共为二十四部,由宇文泰总领,形成府兵系统。宇文泰和无实权的西魏宗室都是柱国,合六军的六柱国共为八柱国,这又符合早期鲜卑的八部大人的部落兵制。为了在形式上与八部大人制相似,府兵主将和兵士都改为鲜卑旧姓。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六镇军人的反汉化情绪,也加强了军队内部的凝聚力。府兵兵士由主将率领轮番宿卫,不当番时则练习 武艺。他们不列于户籍,因而没有其他赋役。宇文泰接着又把关陇豪强的私家武装乡兵,陆续归并到府兵中,以汉族豪强为乡帅,这样,鲜卑贵族和汉族豪强就进一步结合起来了。

2.北周武帝对府兵制的发展

北周武帝大量召募普通汉人充当府兵,削弱府兵兵士对主将的身份上的从属关系,使府兵的部落形式大为冲淡,民族差异大为减少。北周末期,杨坚掌权,恢复了改从鲜卑姓氏的府兵的汉姓,这样,府兵原有的胡化色彩进一步淡化。

3.隋朝改革府兵制

隋朝建立后,开皇十年,隋文帝对府兵制进行进一步改革,规定:“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与民同。军府统领,宜依旧式。”军人悉属州县,是指府兵军人除另有军籍外,还同自己的家属都列入州县的户籍,成为民户。他们及其家属可以同百姓一样,按均田制授田。府兵军人及其家属实现了安土定居,军人平时耕作,每年有一定时间轮番宿卫,战时出征。府兵制度下的军人,也成了均田制下的农民,实现了兵农合一,寓兵于农。这是一种和平时期的养兵办法,是府兵制度的重大变革。由于府乓要负担兵役,从征时自备器械资粮,所以府兵受田而免租调力役,这是他们与一般均田农民不同的地方。

隋文帝改革府兵制度,其中心是将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起来,从而巩固府兵制度、加强国家对府兵的 控制。府兵军人有了土地、其家属又定居下来,这样,府兵经济上有了保证,生活安定了,扰民、困民的现象大力减少,不仅有利于国家的稳定,也使军事力量得到加强。

4.唐前期对府兵制的进一步完善

唐前期继续沿用隋朝的府兵制。中央的左、右卫等十二卫各领四十到六十个折冲府(即军府或兵府)。每一府统领卫士千人左右。府的长官为折冲都尉,副长官为果毅都尉。府下为团,设校尉;团下为队,设 队;队下为火,设火长。

全国折冲府分统于12 卫: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和东宫的六率。12 卫各设大将军一人,大将军直属皇帝。府兵的来源,则由折冲府所在地从“六品以下子孙及白丁无职役者”中挑选,三年选拔一次。征选原则为:“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府兵从21岁服役,60岁免役,在服役期间免本身租调,但要自备资装。府兵经常性任务为到京城宿卫,有时亦出征或到别地戍防。府兵平时不脱离乡土和农业生产,冬季则进行军事训练,这就是兵农合一。

唐朝的府兵制贯穿着强化中央集权和巩固国家统一的原则。首先,从军府的设置看,贞观十年(636 年),全国有折冲府634 个,68万府兵,而京城附近的关中占40%,有261府,26万人。这样的安排,显然是为了拱卫京都,造成内重外轻的局面,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第二,府兵的调遣权由皇帝通过兵部牢牢掌握。各地折冲府虽由中央的12卫统管,但州县地方官都没有调兵权力。在府兵制下,将领不能专兵,府兵出征,由中央政府临时派将领统率,战事结束,“兵散于府,将归于朝”。将帅无握之权,这就保证了中央对府兵的控制,府兵成为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工具。第三,府兵制建立于均田制基础之上,府兵平时受田耕作,寓兵于农,这保证了兵源。一支强劲的府兵有利于恢复和维护封建秩序,有益于保卫统一国家的安全。

2. 清朝统一全国候巩固生产和恢复发展的措施

清初,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困苦,国家财政困难,为了巩固统治,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

(1)停止圈地。清初满洲贵族在京畿地区强行圈地,不仅使农业生产遭到破坏,同时也使满汉矛盾加剧。康熙八年(1669年),清政府下令停止圈地,将土地还给人民,以缓和民族矛盾。

(2)实行“更名田”。康熙八年(1669年),清政府下令把一部分明代藩王所占田地给予原耕种之人,永为世业,号为“更名田”,同时又减轻了更名田的负担,使拥有更名田的农民完全处于自耕农的地位。“更名田”的施行,实际上是清政府承认了明末农民在起义斗争中已夺回藩王所占庄田的事实。

(3)奖励垦荒。为奖励垦荒,顺治初年规定开垦荒地,政府贷给耕牛、种子,三年后起科。后又规定六年后方征收钱粮,分派差徭。清政府还以授予官职的方式奖励各地地主垦荒。但是由于战争的影响,这些措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康熙时期,政治形势稳定,为进一步推行垦荒创造了有利条件。康熙十年(1671年),清政府下令新垦荒地四年后起科。次年,又将年限推迟到六年。康熙二十年,又进一步放宽到十年。康熙时期垦荒政策执行较为得力,因此成效显著。

(4)整顿赋役制度。清统治者汲取了明朝的教训,顺治、康熙年间,在全国和直省不断推行蠲(juān)免赋税的政策,同时积极清理簿籍,整顿赋役制度。清初依然按照地亩和人丁收税,由于地主的隐匿,人丁的逃亡,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赋役制度混乱和赋役负担不均的问题。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即以后新增人丁,不再增加丁银。雍正时,又实行“地丁合一”的制度,把丁银全部摊入田赋之中, 这种办法也叫“摊丁入亩”。自此,我国古代长期实行的人头税废止了,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5)废除匠籍。明代匠户有匠籍,承受着封建劳役制的剥削。清代废除了工匠服役制度,改为以银代役,后又陆续将匠银摊入田赋,最后又废除匠籍。这样匠户不但在事实上而且在法律上摆脱了封建政府的人身奴役,从而为民间工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6)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明末清初,黄河下游堵塞,多次决口,淹没了两岸大量的农田。康熙亲政后,把河务与“三藩”、漕运三件列为头等大事,任命靳辅为河道总督治理黄河。并且治理浑河,使河水多年安宁,并改名为“永定河”。雍正时,又扩大修筑江、的海塘。其他各地也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

由于政府采取了较为得力的措施,清初经济残破的局面有所恢复。农业、手工业、 商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3. 战国各国的变法措施、影响

战国时期各国为了争霸和统一的需要相继经过变法和改革,在程度上削弱或基本取消了旧有的世卿世禄制度和分土封侯制度,逐步建立起以职官任选制度为特点的新的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制度,各国国君选贤任能,大量选拔下层知识分子进人政府机关,这种制度加强了各国国君的权力和地位。

在中央,国君原称为侯,战国中期以后相继称王。国君之下设将、相,分掌平屯、政治大权,由王直接任命,对只负责。相以下有御史、执法、司徒、司空、廷尉、少府等官,分 管兵、刑、钱、谷等事,组成中央政府。

地方上,逐渐推行郡县制。郡为中央政府管辖下最大的行政区划,设郡守主持政事,另有尉管理军事刑狱。郡下设县,县下设乡,乡下设里,乡有三老、廷掾,里有里正,为地方 基层官吏。这种由地方基层到中央政府职官制度的建立对于巩固新的政权组织起了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建立上计制度,规定:地方长官每年要把所辖地区的户口、垦田、赋税等预算 数字分別写在两片木卷上,一片交给君主,一片留给自己。年终,官吏必须去见君主汇报任 务完成情况,君主根据木卷进行考核,并按考核结果给予赏罚或升级降职。

军事上,各国国君将军权集中在自己手中,军事统帅由国君直接任命,驻外将领不能随意调动军队,必须有国君颁发的虎符为凭方能发兵,维护了国君的权力和地位。

4. 简述魏晋玄学

(一)背景。(1)汉代儒学的神秘化、繁琐化,使之丧失了统治思想的功能,魏晋 士族门阀阶层需要寻求适应自身需要的统治思想。(2)汉末以后的长期动荡,经学传授的“家法”“师法”传统的断裂,为新的学术风气兴起创造了条件。

(二)代表人物及思想。(1)玄学之风,始于曹魏正始时期(240-249年)。当时的代表人物是何晏和王弼。何晏著《论语集解》和《道德论》,王弼注《易》和《老子》。 他们通过这些书的注解,继承和发挥老子的哲学,主张“有”生于“无”,“名教本于自然”。这样就把道家和儒家糅合在一起,为名教的存在找到了新的理论根据。

(2)正始之后,玄学的代表人物是魏晋之际的嵇康和阮籍。他们反对司马氏专权,经常遭受迫害,于是在思想和生活方面,采取了崇尚自然、反对名教、放荡不羁、使酒任性的态度。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观点,主张“崇简易之教“卸无为之治”。

在政治上崇尚无为,主张国君要无为而治,甚至主张“无君”“无臣”,被称为“贵无思想”。同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与嵇(jī])康、阮籍的思想有所不同。向秀提出万物自生自化的观点,认为不存在自然的创造者,还提出名教即自然的看法。

(3)西晋时期玄学的代表人物是裴顦和郭象。裴顦主张“崇有”,并著《崇有论》。 《崇有论》是针对玄学思想的流弊而提出的,他认为“无”不能产生“有”,因而“无”和“无为”于事无益。郭象是西晋中、后期集玄学之大成的代表人物,他吸取了向秀关于万物自生自化的说法,也吸取了裴顦崇有论的观点,提出他的自生独化论,认为常存的一切事物“有”皆“块然而自生”,主张事物自生自造,独化于自然之境,进而论证礼法名教、富贵贫贱均为自然天理。

东晋以后,玄学与佛学趋于合流,其特点是以玄学解佛学,主要代表人物为僧肇,提出无不绝虚,有非真有,以一种非有非无、有无合一的学说,企图凌驾于玄学各派之上,至此,玄学的余波未平,但佛学已取代其地位。

 

近代史选做100分

1. 论述晚清社会思潮变化的原因

1840年中国社会进入了近代时期,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近代思想界也开始了它近代化的历程。在此期间西方各种思潮的传人对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对当时的社会在思想,文化,政治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西方文化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中国,使当时的社会、民众觉醒,人们开始反思,把中外思潮融合成自己的思潮。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也侵入中国,给传统的封建思想文化以强烈的冲击,同时也斩断了在中国本土文化的根基上独立发展新文化的道路,其间西方文化的输人与中国社会内部的变化,一方面出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使其具有时代特征,另一方面移植到中国的西学学理必然有个中国化的过程,使其带有民族特色。而个别适应中国内部萌芽中的资本主义因素而具有某种新的思想因素的思想家,政治家,开始进一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主张学习西方长处,适应中西文化融合的大趋势。以“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开始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作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改造中国的先驱为整个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做了榜样,开了先河,使后来的洋务思想、维新思想、革命思想等都受到其思想的影响,而对传统的思想文化的反思也从个别先进知识分子发展到一种群体的反思成为大多数人的一种行为,并且反思的范围与深度也不断扩大到了政治制度,思想文化领域。因此,中国近代相当一部分思潮,特别是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思潮都是在西方同类思潮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结构的日渐解体,传统儒家的权威地位逐渐丧失

清代沿袭宋明,以程朱理学为官方意识形态,以“三纲五常、贵义贱利、知足安分、驯服安顺、安之若素”等思想维持原先的价值体系,这种体系一直压制着人们的思想行为,推行意识形态上的高压政策。到了清代,更表现为从官场到士人日深一日的弥漫性道德沦丧。然而近代以来,随着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清朝统治集团的日益衰弱,情况在悄悄的发生变化:清代考据学的兴起摆脱宋明理学羁绊,从古文经学中培养出一批具有批判意识的学者.随后今文经学的兴起并经过康有为之手成为冲击权威,解放思想的工具,更证明了中国信仰核心的儒学正日趋衰微。

正当人们出现信仰危机,思想权威上出现空白时,西方各种思潮涌人中国就得以在中国扎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人们没有儒家思想的束缚,开始认真了解这些思潮,吸取其精华部分,从中寻求救国道路,这就决定中国近代思潮史出现中西融合的变迁规律与特点。

三、近代报刊的出现与教育制度等制度文化方面的改革,有利于开民智,启蒙人们的思想,促进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这一新阶层群体的觉醒,思想成熟从而不断向西方学习一种社会思潮通常从知识分子群体或精英发端推向社会的一定层面,进而发展成为影响到社会的思想运动。作为较大规模的观念形态运动的社会思潮乃是特定社会的各种矛盾在思想领域的反映,各种不同层面的近代知识分子从不同角度围绕着当时的社会问题抒发其思想主张,形成各种不同的社会思潮。因而近代知识分子不仅是社会思潮的追随者和传播者,而且是某些社会思潮的倡导者。一旦近代知识分子群体形成,不仅使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面貌焕然一新,而且使各种进步的社会思潮竞相出现。

2. 辛亥革命后社会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示:

一、剪发辫易服饰——生活方式近代化

1.剪发辫

(1)剪辫运动,兴起于辛亥革命爆发后,辫子的去留成为从新从旧的标志。

(2)孙中山颁布限期剪辫令,剪辫深入城乡。

2.易服饰

(1)辛亥革命后:洋装洋饰开始流行。

(2)民国初年:男子礼服——西服、褂袍;女子礼服——褂裙。

(3)20世纪20年代后:男装——西服、中山装、长衫,其中中山装逐渐成为中国男子礼服。女装——旗袍。

二、改称谓、废跪拜——人格独立与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1.改称谓

(1)孙中山发布命令,废除清朝官场的“大人”、“老爷”称呼,官员之间以“官职”相称,民间称“先生”或“某君”。

2.废跪拜

(1)清代通行的礼节:跪拜、作揖、请安、拱手。

(2)民国成立后:制订“礼制”,核心是以鞠躬礼和脱帽礼代替跪拜等旧有礼节。

(3)中外人士交往开始使用握手礼。

三、禁缠足、倡女权——妇女解放的两大标志

1、禁缠足

(1)西方传教士:设立天足会,反对缠足。

(2)清政府:颁布缠足禁令。

(3)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饬令各省劝禁缠足,各地展开大规模的放足运动,出现“解放脚”。

2、倡女权

(1)清末民初,一些受西方思想影响的女性开始勇敢地走向社会,参加社会活动。政治上,从军参政;教育上,进学堂读书、出洋留学、男女同校;婚姻上,追求自由恋爱,反对包办婚姻、买卖婚姻的呼声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