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评价
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落实了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语文高考命题,试题符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透彻把握《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精神,综合考查语言文字运用回答真实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科本质,落实“双新”(新课程、新教材)理念,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鼓励考生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真实见解。
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选才的使命目标,面对加强基础教育和拔尖创新人才选拔的新形势新任务。语文试题体现了高考核心的功能“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试题贴近中学教学实际,体现“学-教-考一致性”的评价理念,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中学教与学方式的改进。
二、结构分析及考点多维细目表
2024年新课标语文卷结构: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共5小题,17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共4小题,18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5小题,20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2小题,9分)
(三)名句篇名句默写(共1小题,6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语言文字运用Ⅰ(共3小题,11分)
(2)语言文字运用Ⅱ(共2小题,9分)
四、写作(60分)
三、新课标卷相关模块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
1.信息性文本阅读
命题特点:Ⅰ卷试题呼应教材,也很好地落实了课程标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中的相关要求。Ⅱ卷贴近时代,紧扣热点。
2.文学性文本阅读
新课标I卷 现代文阅读II 选自徐则臣的《放牛记》,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随笔,其中第8题的题干设问:“文章为何说‘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这句话是文中的关键语句。学生解答本题,需要调动既往语文学习中关于“理解关键语句”的相关经验这道题考查对回忆性散文的阅读理解、鉴赏评论能力。
新课标II卷文学类文本是当代作家孙甘露的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的节选,该作品荣获2023年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小说以1933年党中央机关从上海到瑞金的战略大转移为背景,以“千里江山图”行动计划为线索,讲述了地下特别行动小组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完成任务的故事。节选部分呈现了隐蔽战线上共产党人陈千里、叶桃的鲜活形象。材料节选部分把陈千里、叶桃的“别离”作为重点,情节动人。第8题要求学生体会“别离”的深刻内涵,引导学生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将自己的小我融入人民的大我,为祖国奉献,为幸福生活奋斗。
命题特点:选用文体结论: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都必须以叙述、描写为主,景物是为人、为事而设,不必担心其他类散文。
客观试题结论:一定是两个客观题,一是内容理解,一是艺术特色鉴赏。艺术特色鉴赏题可以根据文体综合设置,也可以就表达、表现设专题。
主观试题结论:两个主观题,一个是已考题型,一个是次新或全新题型。
(二)古代诗文阅读
1. 文言文阅读
纵观近三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命题特点,梳理出以下几个新趋向:
(1)文体类型趋于多样
考查的文本打破了“二十四史”“一统天下”的局面,各类文化典籍“百花齐放”,如《论衡•非韩》《读通鉴论》卷三。
文体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