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评论写作真题怎么写的  > 10位人民日报评论员教你写现场评论

10位人民日报评论员教你写现场评论

一是采与评的关系。作为一篇千余字的评论文章,现场见闻和评论性文字,究竟保持什么样的比例才合适?从已有的写作实践来看,我觉得要有一个开放的态度,不宜限制过死。现场看到的精彩内容多,就多写;评论员的思考深入、观点新颖,就多评,要根据题材和现场的情况灵活掌握。

二是点与面的关系。这在分兵出击模式中比较突出。多名评论员出去采访,是根据各自在不同“点”的采访单独成篇,以点带面,还是汇总起来,对“面”上的情况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之后,再区分不同的写作角度,把“点”上的材料区分使用?在未来的写作中也可以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三是写与编的关系。我们在编稿过程中,有时候会有“缺了一笔”的感受。也就是说,相对于写作主题,现场素材缺了关键的画龙点睛的一笔。从编辑的角度,有时候会想通过编辑手段,尽量弥补这个遗憾,但编辑毕竟不能没有到现场,不能替代记者采访的角色。这就要求我们以后在写作的过程中,多一点编辑思维;编辑也多与前方沟通,尽量把采访做扎实。

除此之外,以后在现场采访中,也不妨鼓励评论员们多摄影,用好图片的优势。

把“浸入式”和“思想性”结合起来

李拯

现场评论是一种评论的创新形式,把“现场”和“评论”两个不同的媒体工种融合起来了。一般而言,现场是记者所长,评论则是评论的专业,前者传递信息,后者建构观点。但在一个全媒体时代,这样一种清晰的分野将不再能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现场评论适应了这一媒体融合的大趋势,它将用一种独特的形态把具体的场景和抽象的观点结合起来,在可感可触的应用场景中建构思想、传递观点。从这样一种混合的属性而言,现场评论就是要把新闻叙事的“浸入式”和主流评论的“思想性”结合起来。

1. 现场评论要有具体的“具体场景”,具有“浸入式”的特点。

一篇浙江传媒集团的人写的文章《读人民日报的现场评论是种怎样的体验?》里面有句话,评论中也可以出现人物,引用被采访人的活态原话,还可以对人物及环境的关系进行描写刻画,一支笔亦能带着读者走长江路,甚至可以通过读者的记忆和想象作为补充,达到了纯现场直播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大家评价比较高的一线视角,往往都有具体的场景,给人沉浸式的体验。

几篇领导表扬的现场评论,比如《“没有大象军团,就打造蚂蚁雄兵”》《竹海、石斛与鲜花的生态经济学》等文章标题就非常有场景感。这样的场景感,不是一种现象类的描述,而是一种不到现场就不可能产生的亲切感,一种具体到能够让人沉浸进去的感受。采访时候如何捕捉场景和故事,以及进行适当的“非虚构写作”,需要费一番心思。

2. 现场评论要有“问题意识”,把评论的锐度、问题的分析深度和舆论的可承受度统一起来。

在分析以往的一线视角栏目时会发现,那些大家评价比较高的一线视角,往往是写真问题、真写问题的文章。比如有一篇《扶贫,别忘了“涵养水源”》讲农村彩礼很重的文章,有一篇讲环保督查中切一刀与一刀切的文章,都讲的是群众反应强烈、上面也已经重视的问题,这种类型的问题具有共识。还有一个特点是,哪怕在写成绩报道时,也带有问题意识。

现场评论《让长江容得下“江豚之重”》,直面了目前江豚的处境,数据称长江流域有江豚1012头,大幅下降趋势得到遏制,但其极度濒危状况没有改变,这样的结果,离长江生态完全恢复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现场评论切忌写成了地方的成绩单,而可以成为治国理政一个思考的起点。

3. 现场评论要有“思想深度”,能够顶天立地,具有普遍的启发意义。

现场评论必须要到现场去,但不能掉在一个地方层面,评论员应该把现场装进中央治国理政这样一个坐标中。现场评论要从地方来看中央大政方针,由此及彼、因小见大,从一个地方来回答整个国家层面的治理问题。这就具有了思想深度,而不会囿于一城一地。这体现的,正是评论员在现场而不是别的什么人在现场,呈现给人们不是光秃秃的经验,而是经过我们的思想处理过的经验。

现场评论《落实河长制,关键靠制度》《河长制,关键在“河长治”》等标题都具有这个特点。

4. 现场评论的选题来源,可以采取计划和市场两个手段,既加强策划,也鼓励大家自发报选题。

选题策划的方向,其实与一线视角有重合的部分,还是围绕中央大政方针与地方或者行业贴近的方向,把中央精神细化为具体的选题,包括长江评论、河长制、目前在做的中国创造系列,选题都是直接来自于中央精神。同时也要鼓励计划外的自发力量。好的选题不一定是规划出来的,很多时候也许来自于评论员自己的妙手偶得。

“融”中求新

李浩燃

2018年7月23日,人民日报评论版首次以“现场评论”为栏目名刊发言论,引发读者关注。经统计,自栏目开栏首篇文章《石鼓镇里说植绿》开始,从2018年7月到2019年1月,“现场评论”栏目共刊登38篇评论作品。评论员走出狭小的办公室、奔向广阔的基层一线,到现场去采撷鲜活素材,在观察与思考中激荡出一篇篇热气腾腾的佳作,催动了传统评论写作方式的改变,以融合创新为党报评论带来新气象。

文体融合:现场评论的可能性空间

“现场评论”并非新鲜概念。有研究者曾如此作出定义:“所谓现场评论,简单地说,就是指电视记者发挥电子传媒视听兼备优势,在新闻现场对正在发生或刚刚发生过的新闻事实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向观众传递具有强烈时效性和鲜明导向性的意见性信息,从而亮明观点,发表意见,给人警示,让人思考。”可见,基于媒介特点与传播特色,有关现场评论的实践与研究,肇始于电视新闻领域。

那么,植根于报纸版面的现场评论,究竟应该是怎样一种评论样式?如何在评论版突出这一新栏目的差异化定位?栏目开办之初,参与栏目策划、稿件采写的编辑们,心中都没什么底。大家在实践中摸索,于创新中反思,通过积累感性认识不断升华理性认识。目前,已累计推出“我在长江”系列22篇、“我在进博会”系列4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系列4篇、“我与河长面对面”系列6篇,另有单篇评论2篇。从写作主体来看,现场评论的作者都是评论部的编辑记者;从发表形式来看,系列、单篇相结合,且以系列评论为主;从选题内容来看,目前相对集中在生态文明、基层治理、精准扶贫、大型活动等领域。

近年来,媒体融合方兴未艾,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加速融合发展,一个“万物皆媒”的全媒体时代渐行渐近。在媒体融合的媒介场景和发展趋势下,文体融合也成为正在发生的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讲,事实性信息与意见性信息的严格分野被打破,消息、通讯、评论、述评等传统新闻体裁的“专业化边界”在消融。正因此,基于文字表达的现场评论更好满足了阅读需求,拥有一定的生长空间。当然,这种评论创新,也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进而在栏目定位、表达方式、文体样态等方面进一步突显自己的特色。

价值融合:信息增量+思想增量=品质增量

现场评论,不仅仅意味着评论员下基层、到一线去“捞活鱼”,从新闻现场为评论文章补充论据。更重要的是,现场评论具有更好融合新闻价值与评论价值的栏目优势,能够整合采编资源、释放思想力量,进而激发出与一般评论或述评相比更具特色的品质增量。

首先,现场评论比其他常规言论能够提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