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计算机考试简答题  > 计算机简答题(公务员,事业单位)

计算机简答题(公务员,事业单位)

1、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用最小的代价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解决,以决定项目开展与否。可行性研究是要进行一次大大压缩和简化了系统分析和设计过程。

(1)技术可行性:考察使用现有技术是否能够实现项目系统

(2)经济可行性:该项目系统的经济效益是否大于开发成本

(3)操作可行性:改项目系统的操作方法是否能够在用户内部实行

必要时还要从法律、社会效益等方面研究可行性。

2、TCP/IP从从上至下分为4层

(1)应用层:包含了所有高层协议,常见的有文件传输协议FTP、电子邮件协议smtp、DNS、WWW使用的HTTP

(2)传输层:主要负责源主机和目标主机的应用程序之间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这一程上主要定义了两个传输协议,一个是传输控制协议TCP,一个是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3)网络互连层(网络层):负责将数据报独立的从信源传送到信宿,主要解决路由选择、拥塞控制、和网络互连等问题,这一层上的协议称为IP

(4)网络接口层:负责将IP数据报封装成适合在物理网络上传输的帧格式并传输,或将从物理网络接受到帧解封,取出IP数据报交给网络互连层。

3、数据库设计分为6个阶段: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1)需求分析阶段主要分析用户需求,是设计数据库的起点。通过调查、收集、与分析,获取用户对信息、处理意以及数据库安全性与完整性的要求。

(2)概念结构设计是数据库设计的关键,主要通过对用户的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

(3)逻辑结构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将概念结构转换为与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并对去进行优化。

(4)物理结构设计阶段是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机构,一般分为两个步骤:确定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和对物理结构进行评价。

(5)数据库实施阶段,设计人员运用DBMS提供的数据库语言及宿主语言,根据逻辑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

(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主要是数据库运行过程,不短对去进行评价,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和修改。

4、软件可维护因素主要有以下5个。

(1)可理解性:主要表现为外来用户理解软件结果、功能、接口和内部处理的难易程度,可理解性高的软件容易维护

(2)可测试性:诊断和测试的容易程度取决于软件容易理解的程度。对应陈新模块来说可用程序的复杂程度来度量它的可测试性,复杂度越高,全部测试它的难度就越高。

(3)可修改性:耦合、内聚、信息隐藏、局部化、控制域与作用域的关系影响软件的可修改性。

(4)可移植性:软件的可移植性是只将程序从一种计算环境转移到另一种计算环境的难易程度。

(5)可重用性:只多次重复使用,可重用的软件构件有较高的可靠性,如果软件在开发过程中大量使用可重用的软件构件,可用保证软件有较高的可靠性,同事去适用性和完善性维护也容易。

5、数据库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

(1)实体完整性在creat table中用primary key定义的。在对基本表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时先进行实体完整性检查,包括检查主码值是否唯一一家主码的哥哥属性是否为空。(2)参照完整性在create table中用foreign key关键字定义哪些列为外码,用references 关键字知名这些外码参照哪些表的主码。

(3)用户定义完整性在create table中定义属性的同事可以根据应用要求,定义属性上的约束条件,包括列值非空、列值唯一和检查列值是否满足一个布尔表达式。

6、双绞线有按一定密度一螺旋结构排列的两根包有绝缘层的铜线,以及外部包裹屏蔽层活橡胶外皮构成。双绞线可分为屏蔽双绞线和非屏蔽双绞线两类,主要用于星型网络拓扑结构。它是一种价格便宜的传输介质,典型用途是用于建筑物内的布线系统,单其传输距离限于100M内。

通常所用的光缆都由若干根光纤组成。光纤是一种能够传导光信号的极细而柔软的介质,由纤芯、包层两部分构成。光纤可以分为单模和多模两种传输方式,单模提供单条光通路;多模光纤,即发散为多路光波,每一路光波走一条通路。光纤具有损耗低、频带宽、数据传输率搞,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适用于高速网络系统和中远距离的数据传输的网络系统。

7、局域网的关键技术包括:连接各种舍不得拓扑结构、数据传输方式及介质访问控制方法。(1)网络拓扑结构。局域网有4中典型的拓扑结构,星型、环型、总线型和树型。星型结构在现代局域网中的采用较多;环型是一种有效的结构形式,应用较为广泛,总线型特征可

采用广播式多路访问控制方法,典型代表是以太网;树型结构是总线型结构的扩展,他是总线网上接上分支形成的。

(2)传输形式。局域网有基带传输和宽带传输两种方式,典型的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基带同轴电缆、宽带同轴电缆和光导纤维、电磁波。双绞线在局域网应用较广泛;同轴电缆既可以用于基带也可用于宽带,光纤应用于点到点通信,并适用于环型局域网。此外在某些场所不适合采用有线介质,则采用微波、无线电等无线介质。

(3)介质访问控制即信道访问控制方法主要有5类:固定分配、需要分配、适应分配、探寻访问和随机访问。

8、

(1)数据结构化:数据库系统实现了整体数据的结构化,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这种结构化是指在数据库中的数据不在仅仅针对某一应用,而是面向整个系统;不仅数据内部是结构化的,而且整体也是结构化的,数据之间具有联系。

(2)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由于数据不再面向某个特定应用,而是面向整个系统,所以数据可以被不同用户不同应用共享,同事共享可以减少数据冗余,节约存储空间,易于增加新应用,使得数据库系统易于扩充。

(3)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独立性包括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数据库系统通过二级映射实现这种独立性。

(4)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库提供了4个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分别为数据的安全性保护、数据的完整性检查、并发控制和数据库恢复。

9、软件测试分为以下5个步骤进行

(1)模块测试:模块测试主要是为了保证没个模块作为一个单元能正确运行,所以模块测试通常又称为单元测试,该阶段发现的错误往往是编码和详细设计的错误。

(2)子系统测试:这个步骤着重测试模块的接口。

(3)系统测试:这个过程中发现的错误往往是软件设计中的错误,也可能是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错误。

(4)验收测试:也称为确认测试,主要发现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错误。

(5)平行运行:主要目的是可以在准生产环境中运行新系统而又不冒风险;用户能有一段熟悉新系统的时间;可以验证用户指南和使用手册之类的文档等。

10、并发导致数据不一致的原因有以下3个

(1)丢失修改:两个事物T1和T2同事读入同一数据并进行修改,T2提交的修改结果覆盖或破坏了T1提交的结果,导致T1修改结果丢失。

(2)不可重复读:值事物T1读取数据后,事物T2接着执行更新操作,使得T1无法再现前次读取结果。

(3)读“脏”数据:值事物T1修改某一数据,并将其写回磁盘,事物T1俗气同一数据后,T1由于某种原因撤销,T1已将修改的数据恢复原值,而T2读取的该数据的值与数据库中的不一致,该数据为“脏”数据。

11、网络应用模式发展主要分为以下3个阶段

(1)集中式应用模式,主要以大型机为中心,一切处理都依赖主机集中的数据、应用软件和管理。

(2)技术模式,主要以服务器为中心。这个阶段中由于PC机的普片应用,使得大量的计算从集中的大型主机方式转为分散的个人计算方式;由于资源共享和通信方面的需求促使了局域网的发展。但该种模式存在文件服务模式不提供多用户要求的并发性和网络通信信息饱和这两个主要缺陷,并限制了技术模式的适用性。

(3)客户机/服务器模式,该模式基于网络分布式应用,网络的主要功能是通信和网络共享;分布式应用主要活动高性能和容错,该模式框架有客户机、服务器、中间价3部分组成。客户机的主要执行用户一方面的程序,提供用户与数据进行交互;服务器主要执行共享资源管理的管理应用程序;中间件是支持客户机/服务器进行对话、实施分布式应用的各种软件的总称。

12、按照传统瀑布模型开发软件,有以下3个特点。

(1)阶段间具有顺序性和依赖性:必须等前一个阶段的工作完成之后,才能开始后一个阶段的工作,前一阶段输出的文档是后一阶段输入文档。

(2)推迟实现的观点,清楚地区分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尽可能推迟程序的物理实现,是瀑布开发软件的重要思想。

(3)质量保证的观点:每个阶段都必须完成规定的文档,没有交出合格文档就是没有完成该阶段的任务,完整、准确的合格文档是运行时期对软件进行维护的重要依据。每个阶段结束都要对所完成的文档进行评审,以尽早发现问题,改正错误。

传统的瀑布模型过于理想化,在设计阶段可能发现需求规格说明文档中的错误,而设计上的缺陷或错误可能在实现过程中才能显现出来,在综合测试阶段将发现需求分析、设计或编

码阶段的许多错误,因此实际应用中的瀑布模型是带“反馈环”的。

13、自顶向下测试方法的主要优点是不需要测试驱动程序,能够在测试阶段的早期实现并验证系统的功能,而且能在早期发现上层模块的接口错误;其缺点是需要存根程序,可能遇到与此相联系的测试困难,底层关键模块中的错误发现较晚,而且这种方法在早期不能充分开展人力。自底向上测试方法的优缺点与自顶向下的优缺点正好相反。为了更好的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这两种方法,人民在实践中总结和创造了很多混合策略,例如:改进的自顶向下测试法和混合法。其中,混合发对软件结构中的较上层使用自顶向下的测试方法,对软件结构较下层采用自底向上测试方法。

14、UDP是一种简单的面向数据报的传输协议,应用程序每次输出操作均生成一个UDP数据报,且一个UDP数据报封装在一个IP数据报中发送。

TCP协议被用来在一个不可靠的互联网中为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端点间的字节流服务。

UDP协议连接的是报文流,TCP协议连接的字节流。在TCP协议中如果应用进程输出的数据量比较大,则通常将数据分成几个段,每个段封装在一个IP数据包中传送,UDP实现的是不可靠的、无连接的数据服务,通常用于要求不可靠传输的场合;TCP协议用来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并且提供了对段的检错、应答、重传和排序的功能,提供了可靠地连接和拆除连接的方法,还提供了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机制。

15、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具有以下功能。

(1)数据库定义和创建:主要是用数据定义语言(DDL)定义和创建数据库的模式、外模式、内模式等数据库对象;建立数据库、表、视图、索引等;创建用户、安全保密定义、数据库完整性定义等。

(2)数据组织、存取和管理:DBMS要分类组织、存储和管理各种数据,包括数据字典、用户数据、存取路径等。

(3)数据存取:提供用户对数据的操作功能,实现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检索、插入、修改和删除。

(4)数据库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包括多用户环境下事务管理功能和安全性完整性控制功能;包括数据库恢复、并发控制和死锁检测、安全性检查和存取控制、完整性检查和执行、运行日志的组织管理。

(5)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包括数据库的初始建立、数据的转换、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

数据库的重组织和重构造以及性能监测分析等功能。

(6)其他功能:包括DBMS与网络中其他软件系统的通信功能;一个DBMS与另一个DSMS 或文件系统的数据转换功能等。

16、网络操作系统有3种类型:集中式、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和对等式

(1)集中式:改系统有一台主机和若干台与之相连的终端构成的网络。UNIX就是典型的例子。由于uNIX系统性能可靠,并且多用于大型主机,所以在关键任务场合是首选的系统,主要应用领域有金融行业等。

(2)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在网络中连接多台计算机,提供服务的计算机为服务器,向服务器请求的计算机为客户机或工作站。只有服务器具有处理能力,其他终端没有处理能力,novell的Net Ware和Windows NT是这种网络操作系统的典型代表。

(3)对等式:使用这种系统的网络中,每一台计算机都具有客户机和服务器两种功能,既可向其他机器提供服务又可想其他机器请求服务。应用于两种场合

A、简单网络连接。Novell的 NetWare Lite和windows for workgroup 是这一类型的典型代表

B、分布式计算。拔出来和控制分布到每个计算机的分布式计算

17、需求分析阶段从以下8方面完成项目系统的综合需求分析。

(1)功能需求:指定系统必须完成的任务;

(2)性能需求:指定系统必须满足的定时约束活容量约束,通常包括相应时间和安全性方面的需求。

(3)可靠性和可用性需求:改阶段需量化指定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例如:该系统无论在何时必须保证一台服务主机可用,一个月内不能出现两次以上故障。

(4)出错处理需求:说明系统对环境错误应该如何处理

(5)接口需求:描述应用系统与其环境通信的格式,常见的接口包括用户需求接口、硬件接口、软件接口需求和通信接口需求。

(6)约束:设计约束活实现约束描述在设计或实现应用系统是应满足的限制条件;

(7)逆向需求:说明软件系统应该做什么。

(8)可能进一步提出的需求:明确列出暂不属于当前系统开发范畴,单将来可能会提出的需求。

18、事物故障是指事物在运行至正常终点前被终止,这时应利用日志文件撤销此事物已对数据库进行的修改,具体步骤如下:

(1)反向扫描日志文件,查找该事物的更新操作;

(2)对该事物的更新操作执行逆操作;

(3)继续反向扫描日志文件,查找该事物的其他更新操作,并做同样处理;

(4)直到读到此事物的开始标记,事务故障恢复完成

19、数据库中日志文件是用来记录对数据库进行更新操作的文件,主要包括各个事务的开始标记,各个事务的结束标记和各个事务的所有更新操作。日志文件在数据库的恢复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用来进行无故障恢复和系统故障恢复。

在登记日志文件时必须遵循2条原则:登记的次序严格按并发执行的时间次序;必须先写日志文件,后写数据库。是因为写日志文件与将修改写进数据库是两个独立的操作。故障随时可能发生,有可能发生两个相邻的操作之间,即只完成一个操作,如果先进行修改操作,此时没有登记这一修改操作,在恢复操作时该操作则无法恢复。如果先记录日志文件,系统只会执行一次无意义的操作,但修改操作不会丢失,可以顺利完成事务恢复。

20、软件生命周期一般分为7个阶段

(1)可行性研究:改阶段不是具体解决问题,而是研究问题的范围,探索这个问题是否值得去解决,是否有可行的解决办法;

(2)需求分析:主要确定目标系统必须具备的功能,该阶段的确定的逻辑模型是以后设计和实现目标基础,所以应该用正式文档准确记录对目标系统的需求,即需求规格说明书(3)总体设计: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及目标系统中应包含的程序,同时应完成设计程序的体系结构,也就是确定程序有哪些模块组成已经模块之间的关系。

(4)编码和单元测试:写出正确的、容易理解、容易维护的程序模块,确定实现模块功能所需要的算法和数据结构

注意tcp本身不具有数据传输中噪音导致的错误检测功能,但是实现超时的错误重传功

(1)NF定义:

1NF:关系模式的所有属性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

2NF:关系模式属于1NF,且每个非主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键码。

3NF:关系模式属于1NF,且每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键码。

BCNF:关系模式属于1NF,且每个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键码。

4NF:关系模式属于1NF,且每个非平凡多值依赖的决定因素都包含键码。

按照规范分解方法,一个关系模式可以分解到3NF,并保持无损分解和函数依赖。(2)NFs间的关系:

BCNF=>3NF=>2NF=>1NF(=>为“可以推出”)

(a)BCNF=>3NF

BCNF要求“每个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键码,而3NF进一步要求“每个非主属性”。(b)3NF=>2NF

要从3NF推出2NF,实际上等价于从传递依赖推出部分依赖。

推到如下:

有关系模式(ABC),AB为键码,C部分依赖于AB:B->C。

那么存在传递依赖:AB->B->C。

(c)2NF=>1NF

2NF的定义要求,一个关系模式属于2NF,那么必先属于1NF。

什么是网络协议?它在网络中的作用是什么?

为了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主要由语法、语义和同步(指事件实现中顺序的详细说明)。通信协议有层次特性,大多数的网络组织都按层或级的方式来组织,在下一层的基础上建立上一层,每一层的目的都是向其上一层提供一定的服务,而把如何实现这一服务的细节对上一层加以屏蔽。网络协议确定交换数据格式以及有关的同步问题。

请问一下:什么是OSI参考模型?

OSI根据以上原则制定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分为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OSI参考模型对于两个主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每层都有一个标准协议,通过标准协议的有关规定才能达到传输数据的目的

声音的数字化过程是?

通过话筒以及相关电压放大电路把声波转换成电压的波形。通过“采样”和“量化”可以实现模拟量的数字化,这个过程称为“模数转换”(A/D转换),承担转换任务的电路和芯片称为“数模转换器”(ADC)

采样就是按一定的频率,即每个一小段时间,测得模拟信号的模拟量值。

采样时测的的模拟电压值,要进行分级量化。方法是按整个电压变化的最大幅度划分成几个区段,把落在某区段的采样到的样品值归成一类,并给出相应的量化值。

通过采样和量化,一个连续的波形变成了一系列二进制数字表示的数据。数字化的声音的质量取决于采样频率和量化分级的细密程度。量化的分辨率越高,所得数字化的声音的保真程度也越好,数据量也越大。

在播放时,计算机还要将数字信号转化成模拟信号。

什么是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软件测试的两个方面而已。

白盒测试:是通过程序的源代码进行测试而不使用用户界面。这种类型的测试需要从代码句法发现内部代码在算法,溢出,路径,条件等等中的缺点或者错误,进而加以修正。

黑盒测试:是通过使用整个软件或某种软件功能来严格地测试, 而并没有通过检查程序的源代码或者很清楚地了解该软件的源代码程序具体是怎样设计的。测试人员通过输入他们的数据然后看输出的结果从而了解软件怎样工作。在测试时,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盆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测试者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

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和正确的输出

简述多路复用的两种基本形式:

频率多路复用:并排的将几个信息通道排在一起以便形成一种信号.多用于广播系统中在有线电视和宽带中也有运用

时间多路复用:把传输的时间分成时间片,每一个时间片有一个信号占用,每一瞬间还有一个信号占用信道.

性质上说:频分多路复用适合用于模拟信号时分多路复用适合运用数字信号

软件工程中需求分析的任务是什么?(具体点)

1. 功能需求

这方面的需求指定系统必须提供的服务。通过需求分析应该划分出系统必须完成的所有功能。

2. 性能需求

性能需求指定系统必须满足的定时约束或容量约束,通常包括速度(响应时间)、信息量速率、主存容量、磁盘容量、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

3. 可靠性和可用性需求

可靠性需求定量地指定系统的可靠性。

可用性与可靠性密切相关,它量化了用户可以使用系统的程度。

4. 出错处理需求

这类需求说明系统对环境错误应该怎样响应。例如,如果它接收到从另一个系统发来的违反协议格式的消息,应该做什么?注意,上述这类错误并不是由该应用系统本身造成的。

5. 接口需求

接口需求描述应用系统与它的环境通信的格式。常见的接口需求有:用户接口需求;硬件接口需求;软件接口需求;通信接口需求。

6. 约束

设计约束或实现约束描述在设计或实现应用系统时应遵守的限制条件。在需求分析阶段提出这类需求,并不是要取代设计(或实现)过程,只是说明用户或环境强加给项目的限制条件。常见的约束有:精度;工具和语言约束;设计约束;应该使用的标准;应该使用的硬件平台。

7. 逆向需求

逆向需求说明软件系统不应该做什么。理论上有无限多个逆向需求,我们应该仅选取能澄清

真实需求且可消除可能发生的误解的那些逆向需求。

8. 将来可能提出的要求

应该明确地列出那些虽然不属于当前系统开发范畴,但是据分析将来很可能会提出来的要求。网络操作系统的三种类型是

1、集中式

通常运行在大型主机上,实现资源的一体化管理。大型关键应用:UNIX等,常用于金融行业的集中理系统。

2、客户/服务器(C/S)

这种模式代表了现代网络的潮流。中等规模的应用:如Netware,Windows Server等

3、对等式(Peer to Peer)

同时具有服务器和客户两种工能,提供最基本的通信和资源共享功能。小型应用:如Windows 98、2000等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数据定义

数据操纵

数据库运行管理

数据库组织、存储和管理

数据库建立、维护和其他

网络安全的基本要素

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可用性和可审查性

机密性:确保信息不暴露给未授权的实体或过程

完整性只有得到允许的人才能修数据并且能够判断出数据是否已被篡改

可用性得到授权的实体在需要时可访问数据及攻击者不能占用所有的资源而妨碍授权者的工作

可控性可以控制授权范围内信息流向及行为方式

可审查性对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提供调查的依据和手段

并发执行中导致数据不一致的原因

丢失修改:两个事物1和2同时读入同一数据并进行修改 2提交的修改结果覆盖了1提交的结果导致1修改结果丢失

不可复读:事务1读取数据后事务2接着执行更新操作使得1无法再现前一次读取的结果读取’脏’数据事务1修改某一数据后并将其写回磁盘事务2读取的该数据的值与数据库中的不一致

局域网的3个关键技术是什么?

局域网三个关键技术:网络拓扑、传输介质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网络拓扑: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

传输介质分有线和无线,有线:同轴电缆、双绞线……无线:蓝牙、红外……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固定分配需要分配适应分配探寻分配随机访问

数据库完整性 ,约束条件?

是指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

实体create table primary key,参照create table foreign key , 用户定义唯一性空值其他约束

软件可行性研究的作用和意义

软件可行性研究是任何软件开发的第一步,其目的就是用最小大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该软件项目是否能够开发,是否值得去开发。软件可行性研究的任务主要分为三点,具体如下:

一、技术可行性

确定在现有资源(软件,硬件,技术人员)条件下,项目是否能实现。

二、社会可行性

要开发的项目是否存在任何侵犯,妨碍等责任问题,要开发项目的运行方式在用户组织内是否行得通,现有管理制度,人员素质,操作方式是否可行。

三、经济可行性

进行开发成本的估算以及了解取得经济效益的评估,确定要开发的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开发。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一管理电脑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操作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管理控制程序,大致包括5个方面的管理功能:进程与处理机管理、作业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什么叫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简述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事先储存好程序不断对程序加以读取解释执行

数据存储结构

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

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数据结构是一个二元组,记为: data_structure=(D,S).其中D为数据元素的集合,S是D上关系的集合。

数据元素相互之间的关系称为结构(structure)。根据数据元素之间关系的不同特性,通常由下列四类基本结构:

(1)集合:数据元素间的关系是同属一个集合。

(2)线性结构:数据元素间存在一对一的关系。

(3)树形结构:结构中的元素间的关系是一对多的关系。

(4)图(网)状结构:结构中的元素间的关系是多对多的关系。

深度优先遍历与广度优先遍历的区别

深度优先遍历与广度优先遍历是图遍历的算法(不明白好好研究一下数据结构图遍历那一章)。

深度优先遍历从某个顶点出发,首先访问这个顶点,然后找出刚访问这个结点的第一个未被访问的邻结点,然后再以此邻结点为顶点,继续找它的下一个新的顶点进行访问,重复此步骤,直到所有结点都被访问完为止。

广度优先遍历从某个顶点出发,首先访问这个顶点,然后找出这个结点的所有未被访问的邻接点,访问完后再访问这些结点中第一个邻接点的所有结点,重复此方法,直到所有结点都被访问完为止。

可以看到两种方法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从顶点的第一个邻接点一直访问下去再访问顶点的第二个邻接点;后者从顶点开始访问该顶点的所有邻接点再依次向下,一层一层的访问。

数据的独立性是什么?????

数据独立性包括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是相互独立的。即,数据在磁盘上怎样存储由DBMS管理,用户程序不需要了解,应用程序要处理的只是数据的逻辑结构,这样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序不用改变。

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即,当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时,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