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西藏民族大学研究生院简介  > 从放羊娃到博士、青稞专家

从放羊娃到博士、青稞专家

尼玛扎西(右三)在田间给农民讲解青稞种植技术。资料图

青稞熟了,他却走了。

他一米六几的个头,清瘦干练,脸庞黝黑,常戴一顶鸭舌帽,声音富有磁性,温文尔雅让人如沐春风。

他创立西藏第一个青稞分子生物学遗传育种实验室,每年下乡100多天,行程两万多公里,协同上百位科学家并肩奋斗。

他谋划建设了西藏唯一的区外科学试验基地——青稞育种加代与扩繁(元谋)基地,将青稞育种年限从12-15年缩短至7-8年。

他通过新品种培育,累计推广青稞良种818万亩,实现青稞增产19.06万吨、增加秸秆草产量22.87万吨、社会经济效益达27.37亿元,惠及上百万农牧民。

他牵头组织了4次农牧科技领域的国际学术会议,一点点地让我国青稞基础研究进入国际视野。

他忠于党、忠于人民,立志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户家。

他像一粒青稞种子,无怨无悔地扎根在世界屋脊的土壤中。2020年9月5日,在西藏阿里日土县调研途中,车祸夺走了他55岁的生命。

他就是共产党员、被西藏农牧科技界誉为“中国青稞之父”“青稞王子”“青稞领域的袁隆平”的原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院长尼玛扎西。

尼玛扎西(左二)在阿里地区札达县调研青稞种植情况。资料图

报国之志融入奋斗

“是党的政策让我从一个放羊娃一步步成长为西藏农业界的第一位藏族博士。西藏需要我,我应该回国!”尼玛扎西说。

故事还得从1966年说起。当年4月25日,尼玛扎西出生在西藏扎囊县扎唐镇杂玉村一个农牧民家庭,兄妹5人,他排行老三。

小时候,尼玛扎西同其他小伙伴一样,都要帮家里干农活,他做起了放羊娃。每次放羊,他都把羊群赶得很远,因为山的那一边有所学校,未入学的他可以蹲在教室外听老师讲课,没纸没笔,他就用树枝在地上写。

母亲得知此事后,就对尼玛扎西说:“既然这么爱学习,你就去上学吧。”就这样,9岁的尼玛扎西正式踏入了梦寐以求的校门。

次仁贡觉是尼玛扎西的小学同学,他说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学校离家十多公里,往返学校需要很长时间,很多同学都没坚持下来,而尼玛扎西却风雨无阻。当时他是班里的尖子生,连跳两级后以优异成绩考上扎囊中学。

读了两年初中,1981年,尼玛扎西再次跳级考上西藏民族学院预科班。1983年,17岁的他金榜题名,顺利考入西北农学院,专修农学。

这个抉择源于尼玛扎西幼年时的一个心愿。

杂玉村地少贫瘠且缺水。“青稞秆矮,穗粒也瘪,有时只能喂牲口,亩产只有75公斤。”尼玛扎西曾说,因为青稞收成不好,家人就只能靠制作陶器,用毛驴驮着它到相邻的琼结县换粮食,以解决口粮问题。

“我很小就盼望青稞能长得好、产量高,好让父亲和哥哥不用再为口粮四处奔波。”尼玛扎西心里也产生过疑惑,“家乡为何无法种好青稞?”

这最初的疑问指引着尼玛扎西走上青稞科研之路。

在大学期间,尼玛扎西的勤奋是出了名的。即便生病住院,他依然保持原有的作息时间,克服病痛,刻苦学习英语。他说:“改革开放了,要想和世界接轨,英语是少不了的,多学会一种语言,总会有用处的。”

机遇来了。1985年,尼玛扎西被分配到西藏自治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当年,他被选送到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进修一年;1991年,到北京师范大学学习;1992年,获得前往加拿大进修深造一年的机会。

在加拿大学习期间,尼玛扎西仍是一个佼佼者。导师通知他留下来攻读硕士研究生,尼玛扎西格外欣喜。正在这时,单位来信要求他学成回国。

尼玛扎西没有犹豫,毅然放弃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决定完成进修任务后立即回国。尼玛扎西的决定令导师惊讶,但导师还是理解了他的报国之志。

回国后,尼玛扎西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把在国外学到的知识都融入到工作中。之后他嫌自己学识不够,科研能力不强,1995年又考取了中国科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他获得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

2000年,博士毕业的尼玛扎西受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之邀,前往尼泊尔加德满都开展研究工作。

两年后的一天,尼玛扎西再次面临抉择。在山地中心,已经取得不俗成绩的尼玛扎西,突然接到时任西藏农牧科学院党委书记洛桑旦达的电话:“尼玛,现在西藏缺乏高端农业科技人才,我特别希望你回来,你能不能考虑一下……”

当时,西藏的科研基础条件比不上国外,而且工资收入只有国外的1/10。然而,尼玛扎西却回答得很干脆:“书记,我愿意回去。等我把这边手头的科研项目处理完,马上回国!”

2002年冬天,尼玛扎西回到了西藏农牧科学院。

这些年,时常有人问起尼玛扎西:“回国你后不后悔?”但他总是微笑着摇摇头:“单位需要我,祖国需要我,我从不后悔自己的决定!”

尼玛扎西的大学同学欧珠说:“尼玛扎西总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本来一分钱学费也拿不出,直到碰上这么好的时代,能够在学校免费学习,将来我们一定要怀着感恩的心回报国家。他做到了,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尼玛扎西(中)在岗巴县收集青稞种质资源。资料图

潜心育种端牢饭碗

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战士们在拉萨河畔开垦出一片农业试验田,播下了包括青稞在内的各类高原作物种子,标志着西藏农业掀开崭新一页。

青稞是西藏种植较为普遍的农作物,是西藏农牧民的主要粮食来源之一,但长期以来青稞产量一直不高,乡亲们的口粮都成了问题。

“饿肚子的滋味不好受。”尼玛扎西暗下决心要为乡亲们培育出优质高产的青稞新品种。从1985年开始,他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青稞育种研究上,组织实施了春青稞优良品种选育和冬青稞优良品种选育项目研究。

青稞育种是一项非常枯燥乏味的工作,需要耐得住寂寞。尼玛扎西与田野为伴,与青稞为友,矢志不渝。

主攻青稞茎秆弹性与抗倒伏品种选育的那几年,尼玛扎西和他带领的科研团队长年累月奋战在试验田,对成千上万的育种资源和后代材料进行详细观察鉴定,记录哪个品系在什么生育期长势优异以及其他值得关注的重点。

“今年一看有希望,明年一种又不行,在希望和惋惜的交织中度过一年又一年。育种工作在于扎实的付出,同时又有偶然性,这也正是科研的魅力所在。”尼玛扎西说。

2006年是关键的一年。在日喀则市白朗县青稞试验田,尼玛扎西发现了理想中的青稞品系:“籽粒、颜色、株高都非常好,一见钟情。”

后来,尼玛扎西以这株青稞苗为基础,反复进行各种试验,最终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具有突破性的青稞新品种“藏青2000”。

“藏青2000”具有产量高、产草多、籽粒白等优点,2013年通过自治区级品种审定,当年就推广种植逾10万亩,平均亩产增加26公斤。

尼玛扎西的家乡杂玉村,也从这一新品种中受益。村干部介绍,过去杂玉是个缺粮村,现在村里发生了巨变,家家粮满仓,不仅不缺粮,还能增收致富。

尼玛扎西深知,新培育的品种在种植几年后,一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品种退化现象,这就倒逼科学家不断培育新的良种进行更换。

而今,在西藏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3号试验田里,尼玛扎西培育的青稞新品系“13-5171-7”金黄璀璨,秆高、穗大、抗倒伏,适应机械化收获。

在尼玛扎西眼里,“13-5171-7”犹如自己的孩子。他预测,它的产量潜力每亩在400公斤左右。不出意外,未来几年“13-5171-7”将替换“藏青2000”,成为西藏青稞的第4代主栽品种,在全区及周边藏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实践反复告诉我们,种业是农业的“芯片”,精准研发和品种创新是农业竞争的核心所在。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

“今后要选育好品种,需在基因层面深度研究,挖掘优良功能基因。”尼玛扎西说,每个基因控制每个性状,技术上必须先定位,这是现代粮食育种的方向。

基于此,尼玛扎西将目光锁定在青稞基因组学研究,牵头启动了西藏青稞全基因组测序、西藏青稞起源与进化以及青稞高原适应性研究。

2012年,尼玛扎西带领团队从1500多个地方品种中,筛选出最古老的青稞品种“拉萨勾芒”,以此为重点开展西藏青稞全基因组测序与重测序。

令人惊喜的是,2015年,尼玛扎西团队绘制出全球首个青稞全基因组精细图谱;2018年明确了青稞起源于东方大麦,并通过巴基斯坦北部-印度-尼泊尔传入西藏东南部,确定了青稞的原产地和进化路径;2020年首次明确了青稞耐低氧、抗寒和抗旱等360个高原综合适应性的特异基因。

专家认为,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推动西藏农业科技创新进入国内领先行列,其中高原适应性生物学机制研究更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让世界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