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戴雪红

研究方向: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理论、西方道德教育研究等。

 开设课程

本科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硕士生:《现代西方社会思潮》、《西方道德教育专题研究》。

 联系方式:xuehongdai@sohu.com

 

学术经历:

2007年12月—2008年4月,台湾大学妇女研究室访问学者。

2015年1月—2016年1月,美国布朗大学东亚系访问学者。

学术兼职:

2016年9月—2017年8月,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驻院学者。

 

主要学术论文:

1996,“看不见的奴役:当代西方新女权主义批判之的”,《福建论坛》第6期。

1997,“唯物史观与妇女解放理论的思考”,《求实》第3期。

1999,“后现代主义时代女性主义的发展”,《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1999,“性别与阶级——当代西方女权主义诠释女性解放的两种角度”,《妇女研究论丛》第4期。

1999,“西方女性解放的神学思考:人性的失落与复归”,《开放时代》7、8月号。

1999,“重读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述评”,《浙江学刊》第6期。

2000,“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理论:变革还是继续?”,《福建论坛》第4期。

2001,“父权制与当代资本主义批判——女权主义的理论透视”,《妇女研究论丛》第6期。

2002,“失去目标的女权主义运动——‘平等与差异的二难困境初探’”,《妇女研究论丛》第5期。

2004,“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的反思——兼论我国高校道德教育模式的创新”, 《德育改革与创新——高校青年德育教师的实践与探索》,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试论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公共管理高层论坛》第1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女性解放的哲学思考——女性异化与社会性别意识形态的消解”, 《福建论坛》第3期。

2005,“弗罗伊德与精神分析的女性主义”,《妇女研究论丛》第5期。

2007,“他者与主体:女性主义视角”,《南京社会科学》第6期。

2007,“异质之女性:克里斯蒂瓦女性主义哲学探究”,《妇女研究论丛》第3期。

2007,“性别正义与家庭正义的建构:女性主义政治学与伦理学的视野”,《浙江学刊》第6期。

2008,“后女性主义对二元论的批判”,《妇女研究论丛》第6期。

2008,“三八妇女节活动剪影”,《妇研纵横》第86期,台湾大学妇女研究室2008年4月出版。

2009,“《第二性》与厌女症”,《粤海风》第1期。

2009,“再思女性的主体性”,《中华女子学院学报》(山东)第3期。

2009,“性别与哲学:女性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山西师大学报》第3期。

2009,“全球化语境下的女性主义政治”,《深圳大学学报》第4期。

2009,“克里斯蒂瓦女性主义哲学探究”,《法兰西思想评论》第四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0,“女性主义立场论研究述评”,《马克思主义研究》(一流期刊)第2期。

2010,“女性主义与后殖民理论”,《性别、理论与文化》第一卷,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全球化语境下的女性解放”,《全球背景下的性别平等与社会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公民身份与尊严:女性主义政治哲学的视角”,《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4期。

2012,“谁之环境? 谁之发展?——生态女性主义的议题与难题”,《妇女研究论丛》第3期。

2012,“回到日常生活世界——女性主义社会学的影响及其局限”,《广东社会科学》第9期。

2013,“自我与他者的永恒辩证——当代西方女性主义伦理论争探究”,《妇女研究论丛》第5期。

2014,“南茜·弗雷泽的女性主义福利思想评介”,《东岳论丛》第4期。

2014,“新自由主义时代的社会权利和性别正义:对话南希·弗雷泽”(译文),《国外理论动态》第2期。

2014,“南希·弗雷泽女性主义思想述论”(第二作者),《常熟理工学院学报》第1期。 

2014,“新来者:论汉娜·阿伦特的儿童观及其现实意义”(第二作者),《教育与教学研究》第7期。 

2015,“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女性气质、身体和情感的逻辑变迁与重塑”,《兰州学刊》第10期。

2015,“主体之死”与女性主体性重构——弗雷泽、本哈比和巴特勒之间的现代与后现代之争,《福建论坛》第10期。

2015,“性别气质的建构与批判——基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诠释”(第二作者),《南京政治学院学报》第4期。

2015,“柏拉图洞穴隐喻的女性主义解读”(第二作者),《福建教育学院学报》第1期。

2015,“西方性别气质发展研究综述”(第二作者),《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第3期。

2016,“为女性的需要而斗争——弗雷泽女性主义批判理论的文化政治转向”,《南京社会科学》第5期。

2016,“西方女性意识觉醒的发展谱系研究”,《理论月刊》第5期。

2016,“女性主义的实用主义转向——弗雷泽与罗蒂的论争探析”,《国外社会科学》第4期。

 

科研项目

2008年南京大学文科校级项目:“西方女性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当代批判”。

2010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西方女性主义哲学前沿理论研究”。

2014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妇女政治发展观的当代中国特色研究”。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弗雷泽女性主义批判理论的逻辑谱系及其现实启示研究”。

 

专著及获奖:

《女性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立场、观点和方法》,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3月版。

2011年“南京大学第八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2012年“江苏省高校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14年“南京大学青年教师人文科研原创提名奖”。

 

学术会议

2004年12月,第9届全国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理论研讨会,广州。

2006年12月,全国妇联 、中国妇女研究会、“妇女研究工作会议”暨二届三次理事会(扩大),北京。

2007年1月,福建师范大学与台湾大学,“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发展第一期培训”,福州。

2007年3月,“国外马克思主义重大前沿问题探讨”研讨会,广州、深圳。

2007年7月,首届“性别与哲学对话”论坛,清华大学:北京。

2008年6月24-25日,南京大学-布朗大学性别研究工作坊,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

2008年11月10-13日,“波伏瓦及其当代的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南京大学:南京。

2008年11月27-28日,“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妇女发展论坛”,全国妇联:北京。

2009年7月17-19日,“全球背景下的性别平等与社会转型:基于全球的、跨国的及各国的现实与视角”国际研讨会。北京。

2010年9月17--19日,“第四届性别与哲学的对话”学术研讨会,全国“妇女/性别学科发展网络”主办,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0年12月16-18日,“政治哲学若干前沿问题高级国际研讨会”,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北京。

2011年7月15日-16日,“《中国妇女研究年鉴(2006-2010)》作者交流研讨会”,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北京。

2011年11月18—21日,第六届“两岸三地人文社会科学论坛”,香港中文大学。

2014年10月29—11月4日,美国埃默里大学“世界的中国和中国的世界”国际学术会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