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西北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  > 2015西北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2015西北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6.三衙(禁军三衙)

宋代分掌全国禁军的三个最高统御机构的合称。即殿前都指挥司、侍卫亲军 马军都指挥司、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司。三衙各设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和都虞候,三衙统兵官分别称为殿帅、马帅、步帅。三衙鼎立,京师之兵,总于三帅,但只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发兵之权在枢密院。故三衙与枢密院互相节制,最高统御权在皇帝。南宋时,三衙仅为驻守临安的三支大军。

二、简答题90分

1.隋文帝发展经济的措施

大索貌阅

隋唐时地方官亲自检查百姓年貌形状,以便核实户籍的制度。隋大业五年(609),民部侍郎裴蕴因当时“户口多漏”,又诈伪老小以避赋役的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国家收入,故建议推行“大索貌阅”。“大索”的目的在于搜括隐匿人口,而“貌阅”目的则在于责令官员亲自当面检查年貌形状,以便查出那些已达成丁之岁,而用诈老、诈小的办法逃避承担赋役的人。通过严责官吏执行,“若一人不实,官司解职,里正、里长皆远流配”,奖励告密,“若纠得一丁,令被纠之家代输赋役”等办法,达到“进丁”及增加“新附口”的目的。据记,当年进丁二十四万三千人,新附六十四万一千五百人。

输籍定样

隋朝初年,户籍混乱,一方面存在诈老诈少逃避租税的现象,另一方面,强宗大族隐庇户口,隋文帝开皇年间曾采取大索貌阅政策检括户口,但成效有限。于是隋文帝便采纳尚书左仆射高颎的建议,实行输籍法——中央政府制定“输籍定样”即划分户等的标准,发到州县,每年正月初五,限令派人下乡,依样确定户籍,强制隐庇户口向政府的登记,旨在拆散大户,经过历年检括,从中析出若干大户。开皇九年(599)隋朝旧境之内的民户由隋初的四五百万户增加到六七百万户,大业二年(606)又增加到八百九十万户。

隋朝大运河

为了巩固政权,通过运河直达江淮,从而加强东都洛阳与江南地区的联系,从已经成为富庶地区的江南运转物资以供应隋中央政府的需要,以及满足隋炀帝巡游作乐,隋开通贯通南北水路的大运河。隋朝开运河始于文帝时期,当时引渭水从大兴城到达潼关,长三百里,名广通渠,转运关中物资。隋炀帝即位后,利用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的大运河。其工程共分四段:通济渠、山阳渎、永济渠、江南河。大运河开通后,贯穿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等省,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5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工程之一。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联系,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对加强我国统一,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并且继续实行均田制。

2.唐宋时期的选官制度

唐朝科举制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道举、童子等八科,其中以明经、进士两科最重要。明经考试的内容有帖经、经义和时务策,以帖经为主;进士考试的内容为帖经、诗赋和时务策,以诗赋为主。考帖经能死记硬背即可,考诗赋则需要独立思考,因而中明经易,中进士难。常举初由吏部主持,后改由礼部主持。常举考中以后,只是取得做官的资格,必须再经吏部考试合格,方能授官。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制举科目多临时设置,较重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等。平民百姓和官吏均可应试。制举不常举行,取人极少,在科举中不占重要地位。武周时,还创立了武举,专门选拔军事人才,由兵部主持。(2)科举制有利于庶族地主参政,进一步扩大了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

宋代扩大了进士录取名额,提高登第士人的待遇。 为防止考官徇私和举人舞弊,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推行糊名,并严禁举人夹带、代笔、举烛等行为。从开宝六年起,举人经礼部试之后,增加了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雍熙二年,又创殿前唱名赐及第之制。

3.明清时期地方制度和官职的变化

明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是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行省或省。洪武九年设 13个承宣布政使司,置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主管一省的民政和财政;另设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司法;设都指挥使司,掌管地方军政。三者合称三司,互不统属,分别归辖于中央相关部门。布政使司之下又设府、县二级地方政权,长官称知府、知县。明朝的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显然也存在着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

清朝的地方行政机构在承袭前代的基础上,也略有增改。地方行政组织有省、府、县诸级,还有与省相当的边疆特别行政区。鸦片战争前,共有18个行省。省级最高行政长官是总督和巡抚。各省均设巡抚,每一省或二三省设一总督,掌握一省或数省的军政大权,他们都是皇帝的心腹,一切秉承皇帝的旨意行事。此外, 每省还设提督学政一人,会同督抚主管一省的教育、科举等事务,其地位与督抚平行,素有“学台”之称;督抚之下又设承宣布政使司,长官为布政使,主管一省的民政、财政和人事,称“藩台”;设提刑按察使司,长官为提刑按察使,主管一省的司法、刑狱和纠察,兼领传驿,称“臬台”。另在内外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和东北地区等地设立特别行政区,采取和内地不同的行政管理办法。

三、论述题80分

1.中国古代史的史料类型及其价值

史料是历史编纂和历史研究中所运用的材料。史料分类是目录学、历史文献学、史学史等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史料类型大致可分为文献史料、考古史料两种。

文献史料是运用必要的方法记录的蕴含历史信息的资料,包括文字形式和口头 形式两种类型,如图书、典章、口述历史等等。其中,文字形式的史料是历史研究实践的主要类型。按照史料来源,可将史料划分为官方文书、私人撰述等,或将史书分为正史、野史、家史等。

考古史料是能够反映一定历史信息的物化遗存,通常表现为人类活动遗留下来 的实物,如甲骨、金石、简帛、拓本等。一般而言,考古史料运用范围不及文献史料那 样广泛,不过在先秦史、考古学、历史人类学等特定研究领域,考古史料发挥着文献史料不可替代的作用。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既能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显性的历史状况,又能反映特定历史境遇、特定群体的价值观念、社会意识、心理活动等隐性的历史状况。

运用文献史料与考古史料相结合的方式来从事历史研究,是史学创新的重要路 径和方法。欧阳修、赵明诚、郑樵、姚际恒、崔述等古代史家对这一研究路径和方法做出了较大贡献。近代以来,这种路径和方法运用于古史研究,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王国维主张将地上之文献史料与地下之考古史料结合起来从事古史研究,创立了“二重证据法”。顾颉刚总结出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说”和胡适总结出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等理念和方法都是这种研究路径的成果。时至今日,“一份史料一分话”已经成为史学研究者共同遵守的标准。

2.谈谈对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看法

(一)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趋势,有学者总结为“三弱三强”,即政治史研究相对减少变弱,其他专门史研究相对增多增强;研究热点逐渐后移,民国政治史研究升温,晚清政治史相对冷寂;研究中对革命运动、革命者的研究相对减少,对当政者、统治集团及其政治制度的研究得到加强。

(二)特征。总体而言,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近现代史研究在学风方面有一个突出特征,即由80年代注重定性分析和宏观论证、突出问题意识的特点,转变为90年代注重史料和实证分析、强调个案探讨与学理考察的趋向。

(三)新热点。近年来,中国近现代史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新进展“(1)政治史。政治史新领域探索不断取得突破;有关政治事件的史实考证不断深化;注意考察政治体系、制度等结构性的因素;充分重视国际化视野下的中国政治发展。(2)社会史。上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史发生了区域史的转向;“国家与社会”的分析框架成为近年来社会史研究关注的焦点;出现眼光向下的趋向,即由以前关注上层社会、社会精英及政治经济等领域转而热衷于探讨社会下层民众的状态、心理及属性。(3)思想史研究者开始从划分、梳理社会思潮转向对具体思想交锋与论战的深入探讨;关注知识分子群体的命运在近现代中国社会的跌宕起伏;学术史的研究成为新的热点,研究成果令人嘱目。

2015西北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50分

1.三长制

三长制是北魏中期为控制户籍,及取代宗主督护制而实行的基层政权组织。太和十年(486年),给事中李冲建议实行三长制。内容包括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称为三长。三长必须由乡里中能办事而又谨守法令的人担任,其职责是掌握乡里人家的田地、户口数量,征收赋税(户调),调发徭役,维持治安。废除宗主督护制和实行三长制,沉重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利益,因而遭到不少守旧派的反对。但在北魏文明太后、孝文帝和李冲等执政大臣的坚持下,三长制得以继续实施。三长制之行,加强了中央集权,使所征租调有所根据及确立准则,加上大量的隐匿户得以清查,因此数年间,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了几倍,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一时天下称为便利。北魏后来的均田制,就是在三长制的基础上推行的。

2.粮食统购统销

建国初期对有关国计民生的商品实行有计划的统一收购和统一供应的政策。为了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解决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所需的最重要物资的供求矛盾,国家决定对粮、棉、油等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1953年10月首先决定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即对农民中的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对城市居民和农村缺粮户实行粮食定量配售,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11月,决定实行油料计划收购。1954年7月决定实行棉布计划供应、棉花计划收购。统购统销政策,是在当时经济发展水平低,基本产量匮乏的情况下实行的。这一政策对保障城乡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基本生活资料的需要,稳定市场物价,促进三大改造,起了积极作用。

3.读史方舆纪要

清代顾祖禹所撰历史地理著作。原名《二十一史方舆纪要》。康熙三十一年 (1692年)成书。130卷,280多万字。前9卷,记述历代王朝的盛衰及地理的历史州域形势、建制、沿革、山川与险要。中114卷,记述明代两京十三布政使司的疆域、沿革、城邑、山川、关隘、古迹、桥梁、驿站等。后6卷,总述禹贡山川的川渎异同,山川、漕河和海道。最后1卷载分野。附有《舆图要览》4卷,有全国总图、各省分图、边疆分图等。主要阐明地理形势在军事上的战略价值。全书参考书种达100多种,史料价值极为丰富。

4.元和中兴

唐宪宗元和年间出现的中兴局面。安史之乱后,唐朝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随着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增强,朝廷对藩镇采取了较为强硬的态度,先后数次出兵平叛。817年,大将李朔夜袭并攻陷淮西 蔡州(今河南汝阳),长期割据的淮西镇自此归顺,其他藩镇也纷纷表示听命,中央实现了暂时的统一,史称“元和中兴”。元和中兴并没有恢复盛唐时富强繁荣的局面,820年,宪宗被宦官毒杀,各藩镇变乱重起,而且出现了宦官专权的局面。

5.禁军

禁军是封建时代直辖属于帝王,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首都警备任务的军队。因时代、文化与地域的不同,有其他异名同义的名称,如禁卫军、亲卫军、近卫军、御林军等不同称呼。在封建时代式微后,这些名称往往成为军事荣誉称号,授予建立特殊功绩的部队。进入现代,除某些君主立宪国家仍保有正统禁军外,其他非名义上由君王统治的国家如民主国家、共产国家等,与之性质相近的军队为“宪兵”或保安部队。

6.三衙(禁军三衙)

宋代分掌全国禁军的三个最高统御机构的合称。即殿前都指挥司、侍卫亲军 马军都指挥司、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司。三衙各设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和都虞候,三衙统兵官分别称为殿帅、马帅、步帅。三衙鼎立,京师之兵,总于三帅,但只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发兵之权在枢密院。故三衙与枢密院互相节制,最高统御权在皇帝。南宋时,三衙仅为驻守临安的三支大军。

二、简答题90分

1.隋文帝发展经济的措施

大索貌阅

隋唐时地方官亲自检查百姓年貌形状,以便核实户籍的制度。隋大业五年(609),民部侍郎裴蕴因当时“户口多漏”,又诈伪老小以避赋役的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国家收入,故建议推行“大索貌阅”。“大索”的目的在于搜括隐匿人口,而“貌阅”目的则在于责令官员亲自当面检查年貌形状,以便查出那些已达成丁之岁,而用诈老、诈小的办法逃避承担赋役的人。通过严责官吏执行,“若一人不实,官司解职,里正、里长皆远流配”,奖励告密,“若纠得一丁,令被纠之家代输赋役”等办法,达到“进丁”及增加“新附口”的目的。据记,当年进丁二十四万三千人,新附六十四万一千五百人。

输籍定样

隋朝初年,户籍混乱,一方面存在诈老诈少逃避租税的现象,另一方面,强宗大族隐庇户口,隋文帝开皇年间曾采取大索貌阅政策检括户口,但成效有限。于是隋文帝便采纳尚书左仆射高颎的建议,实行输籍法——中央政府制定“输籍定样”即划分户等的标准,发到州县,每年正月初五,限令派人下乡,依样确定户籍,强制隐庇户口向政府的登记,旨在拆散大户,经过历年检括,从中析出若干大户。开皇九年(599)隋朝旧境之内的民户由隋初的四五百万户增加到六七百万户,大业二年(606)又增加到八百九十万户。

隋朝大运河

为了巩固政权,通过运河直达江淮,从而加强东都洛阳与江南地区的联系,从已经成为富庶地区的江南运转物资以供应隋中央政府的需要,以及满足隋炀帝巡游作乐,隋开通贯通南北水路的大运河。隋朝开运河始于文帝时期,当时引渭水从大兴城到达潼关,长三百里,名广通渠,转运关中物资。隋炀帝即位后,利用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的大运河。其工程共分四段:通济渠、山阳渎、永济渠、江南河。大运河开通后,贯穿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等省,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5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工程之一。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联系,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对加强我国统一,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并且继续实行均田制。

2.唐宋时期的选官制度

唐朝科举制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道举、童子等八科,其中以明经、进士两科最重要。明经考试的内容有帖经、经义和时务策,以帖经为主;进士考试的内容为帖经、诗赋和时务策,以诗赋为主。考帖经能死记硬背即可,考诗赋则需要独立思考,因而中明经易,中进士难。常举初由吏部主持,后改由礼部主持。常举考中以后,只是取得做官的资格,必须再经吏部考试合格,方能授官。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制举科目多临时设置,较重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等。平民百姓和官吏均可应试。制举不常举行,取人极少,在科举中不占重要地位。武周时,还创立了武举,专门选拔军事人才,由兵部主持。(2)科举制有利于庶族地主参政,进一步扩大了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

宋代扩大了进士录取名额,提高登第士人的待遇。 为防止考官徇私和举人舞弊,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推行糊名,并严禁举人夹带、代笔、举烛等行为。从开宝六年起,举人经礼部试之后,增加了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雍熙二年,又创殿前唱名赐及第之制。

3.明清时期地方制度和官职的变化

明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是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行省或省。洪武九年设 13个承宣布政使司,置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主管一省的民政和财政;另设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司法;设都指挥使司,掌管地方军政。三者合称三司,互不统属,分别归辖于中央相关部门。布政使司之下又设府、县二级地方政权,长官称知府、知县。明朝的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显然也存在着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

清朝的地方行政机构在承袭前代的基础上,也略有增改。地方行政组织有省、府、县诸级,还有与省相当的边疆特别行政区。鸦片战争前,共有18个行省。省级最高行政长官是总督和巡抚。各省均设巡抚,每一省或二三省设一总督,掌握一省或数省的军政大权,他们都是皇帝的心腹,一切秉承皇帝的旨意行事。此外, 每省还设提督学政一人,会同督抚主管一省的教育、科举等事务,其地位与督抚平行,素有“学台”之称;督抚之下又设承宣布政使司,长官为布政使,主管一省的民政、财政和人事,称“藩台”;设提刑按察使司,长官为提刑按察使,主管一省的司法、刑狱和纠察,兼领传驿,称“臬台”。另在内外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和东北地区等地设立特别行政区,采取和内地不同的行政管理办法。

三、论述题80分

1.中国古代史的史料类型及其价值

史料是历史编纂和历史研究中所运用的材料。史料分类是目录学、历史文献学、史学史等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史料类型大致可分为文献史料、考古史料两种。

文献史料是运用必要的方法记录的蕴含历史信息的资料,包括文字形式和口头 形式两种类型,如图书、典章、口述历史等等。其中,文字形式的史料是历史研究实践的主要类型。按照史料来源,可将史料划分为官方文书、私人撰述等,或将史书分为正史、野史、家史等。

考古史料是能够反映一定历史信息的物化遗存,通常表现为人类活动遗留下来 的实物,如甲骨、金石、简帛、拓本等。一般而言,考古史料运用范围不及文献史料那 样广泛,不过在先秦史、考古学、历史人类学等特定研究领域,考古史料发挥着文献史料不可替代的作用。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既能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显性的历史状况,又能反映特定历史境遇、特定群体的价值观念、社会意识、心理活动等隐性的历史状况。

运用文献史料与考古史料相结合的方式来从事历史研究,是史学创新的重要路 径和方法。欧阳修、赵明诚、郑樵、姚际恒、崔述等古代史家对这一研究路径和方法做出了较大贡献。近代以来,这种路径和方法运用于古史研究,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王国维主张将地上之文献史料与地下之考古史料结合起来从事古史研究,创立了“二重证据法”。顾颉刚总结出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说”和胡适总结出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等理念和方法都是这种研究路径的成果。时至今日,“一份史料一分话”已经成为史学研究者共同遵守的标准。

2.谈谈对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看法

(一)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趋势,有学者总结为“三弱三强”,即政治史研究相对减少变弱,其他专门史研究相对增多增强;研究热点逐渐后移,民国政治史研究升温,晚清政治史相对冷寂;研究中对革命运动、革命者的研究相对减少,对当政者、统治集团及其政治制度的研究得到加强。

(二)特征。总体而言,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近现代史研究在学风方面有一个突出特征,即由80年代注重定性分析和宏观论证、突出问题意识的特点,转变为90年代注重史料和实证分析、强调个案探讨与学理考察的趋向。

(三)新热点。近年来,中国近现代史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新进展“(1)政治史。政治史新领域探索不断取得突破;有关政治事件的史实考证不断深化;注意考察政治体系、制度等结构性的因素;充分重视国际化视野下的中国政治发展。(2)社会史。上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史发生了区域史的转向;“国家与社会”的分析框架成为近年来社会史研究关注的焦点;出现眼光向下的趋向,即由以前关注上层社会、社会精英及政治经济等领域转而热衷于探讨社会下层民众的状态、心理及属性。(3)思想史研究者开始从划分、梳理社会思潮转向对具体思想交锋与论战的深入探讨;关注知识分子群体的命运在近现代中国社会的跌宕起伏;学术史的研究成为新的热点,研究成果令人嘱目。返回搜狐,查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