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苏轼考试时哪一年的考官是谁  > 苏轼作文杜撰典故,考官欧阳修知道后却盛赞不已

苏轼作文杜撰典故,考官欧阳修知道后却盛赞不已

发榜之后,欧阳修发现,他的学生曾巩不是第二,那篇他极力推崇的文章作者并非曾巩,而是四川眉山的小伙子苏轼。别人考试都力求尽力做到最好,而苏轼恰恰因为文章写得太好,反而得了第二。这实在有些委屈。

省试通过后,接下来就要参加由皇帝宋仁宗亲自主持的殿试,其实,当时的殿试基本上是等额复试,只是走个过场。苏轼兄弟和其他三百多名举子都顺利通过,成为同科进士及第。那一年,苏轼二十二岁,苏辙只有十九岁。

考试结束了,可是考官欧阳修对苏轼的文章还有一点疑惑,在那篇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论述: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

翻译成现代文就是:上古尧帝时代,司法官皋陶三次要判一个罪犯死刑,尧帝三次赦免了他。因此天下人都惧怕皋陶执法的严厉,而喜欢尧帝用刑的宽仁。

史书记载,皋陶是舜帝任用的司法官,后来还被大禹推荐为继承人。怎么在苏轼的笔下做了尧帝的法官?还有,这个三杀三宥的故事又是哪来的?

欧阳修逮到机会就问苏轼:“你文中的那个典故出自哪本书?”

苏轼顺口回答:“在《三国志》孔融的故事里。”

欧阳修回家将《三国志》中关于孔融的章节全部仔细读了一遍,却没有找到这个典故。第二天,他找到苏轼,又穷根究底地请教这个问题。

苏轼眼看瞒不过去,这才实话实说:“这个典故是我自己杜撰的,我想当年曹操灭掉袁绍,将袁绍的媳妇赏给自己的儿子。孔融对此非常不满,他说,当年武王伐纣,就将商纣王的宠妃妲己赏给了周公。曹操忙问这事出自哪个典故。孔融回答,想当然了,今天能发生这样荒唐的事,古时肯定也有呗。我想尧帝为人宽厚仁爱,司法官又非常严格,所以也想当然地以为,肯定会发生这样的事吧!”

欧阳修听完苏轼的解释不仅不生气,反而非常欣赏。后来,他时常对别人提及此事,说:“苏轼这个人真是善于运用知识,把书读活了,以后写文章肯定独步天下。”

他还开怀地说:“读苏轼的文章,我身上不禁直冒汗,真是感觉后生可畏,我很高兴。我要避开一条路,好让他出人头地。”

他还对自己的儿子说:“再过三十年后,不会再有人提到我的名字。”

很多年后,苏轼贬官黄州时,曾坦言自己少年时“读书作文,专为应举而已”。他早年所写的议论文,有不少是为了应试而进行的模拟训练,如《儒者可与守成论》、《物不可以苟合论》等,这些都是往届科考的试题。尽管成名之后,他做了大量随心恣睢、浩瀚如海的诗文,但年少时的苏轼也跟现在的我们一样,将绝不部分的学习精力都投入到举业中去。他很清楚,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必须全力完成的任务,而他想要步入仕途,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就必须拿到进士及第这个敲门砖。

苏轼一举成名,顺利地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考试,这自然因为他善于读书、目标清晰、活学活用,但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他有幸遇到了一个欣赏并提拔他的老师。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读到了苏轼的聪颖灵动,更瞻仰了欧阳修的大将之风,当时的朝廷有这样善于发掘后进、奖掖后生的官员,真是朝廷之福。

关于苏家兄弟参加科举,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小故事,也很有意思。

话说,声名大噪的苏家天才兄弟就要参加科举了。可是,就在这节骨眼上,苏辙生病了。眼看着考试之期日益临近,苏辙却病得爬不起来。

有人坐不住了,这人不是老爹苏洵,而是宰相韩琦。

他跑去跟宋仁宗说:“今年的考生中,苏家兄弟是夺冠热门,现在苏辙生病了,如果这兄弟两有一个不能参加考试,那这次科举就毫无意义了。”

仁宗也急了:“那,那,那可怎么办呢?”

韩琦回答:“要不把考试推后一个月,让苏辙有充足的时间养好身体,参加考试。如何?”

仁宗立马点头同意了。

第二天,礼部下通知:由于某些不可抗拒的原因,今年进士考试推迟一个月举行,请知悉。

一个月后,苏辙痊愈,如约参加了考试。

谁知,考试那天又有状况发生。

主考官发现,这一届考生人数比原先计划的少了三分之一,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大家知道苏家兄弟今年要参加考试,大家不愿意做炮灰,很多人临阵脱逃。那些没有逃的人都说:反正有了二苏,今年科举对大家来说,不过是重在参与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