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自考看书有用还是做题有用呢  > 看书很慢?看了书跟没看一样?一个月看60本书的秘诀在这里。(快速阅读术)书评

看书很慢?看了书跟没看一样?一个月看60本书的秘诀在这里。(快速阅读术)书评

这本水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困惑,以前看了很多书,200本估计都有,可是看完几乎都忘记了,印象稍微深点的能记住故事大概讲什么,印象差点的连讲什么都忘记了。

一度非常怀疑自己是不是看得不够认真,要么就是看书没什么用,导致很长一段时间根本提不起兴致看书。

读了这本书才茅塞顿开,首先本书语言非常简洁明了,篇幅也不长,大概花了半个小时就看完了。其实快速阅读,一目四五行我是可以做到了,这得益于之前的阅读积累习惯,常常一天就读完一本书,因为根本忍不住不读完,尤其是精彩故事。

我的主要问题还是觉得记不住,看过就忘,更不用说把厚厚一般书提炼出来,写出书评这种绞尽脑汁的事了,但是这本书提供了我方法和思路,接下来就分享一下我所学到的知识。

1. 摆脱对于“存储”的执着,迈出大量阅读的第一步

我们从小获取的读书教育就是,“读书有用论”,读一本书如果最终不能产生功利的效果是不正确的,不如读书为了考试拿高分,为了提高修养,增长知识等等。

这样的观念一直捆绑着我们的意识,让我们觉得不认真看,不认真记,不认真领会,是一种自欺欺人地看书,是无意义地看书。

但这本书告诉我们,要放弃“仔细阅读”的执念,要摆脱读书一定要有用的牢笼,看书跟听音乐一样吗,应该是没有负担的,享受与获得,我们要懂得给自己解绑。

2. 丰富多彩的多读生活,“9:1原则”是关键。

这个原则就是,任何一本书的集中阅读不要连续超过10天,这是一个很好懂的道理,人是会疲惫的,试想一首歌我们很喜欢听,连续每天听超过十天,会不会听吐?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会快速阅读,一本书需要超过十天才能读完,本不是明智的选择,如果实在是由于内容太多又舍不得放下,也应该交叉着其他可以快速阅读的书籍同时进行。阅读完本的成就感会带来继续阅读的巨大动力,我们应该持续地给自己这种动力。

3. 当我们有了“为写而读”的意识,就可以丢掉“为记而读”的刻板传统观念,读书就立刻变得轻松了。

看到这里我真的拍案叫绝,观点太绝了!我这才明白为什么我看了200本书的时候,感到的不是知识的海洋而是巨大的负担感。因为我太在意自己没有真正地记住这些书了,太在意自己没有因为看了这些书就出口成章,出神入化,太在意看书这件事要给自己带来的思想武装效果!

心里的这些负担反而阻碍了我继续看书,反而降低了我看书的欲望,而我竟从来没有想要“为写而读”,将自己的吸收化为输出,脑回路一下子就打开了,当然从前可能想过,但是一提笔就不知道怎么写,不知道方法,所以最重要的是不仅要“为写而读”,还要知道怎么写。

4. 一行采集,一行精华,一行评论

“一行采集”指的是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随时记下文中重要的文字或句子,标注页码,“一行精华,一行评论”指的是找出文中让自己产生共鸣感动的文字,并留下30-40字的评论。

这件事是我从未做过的事情,也就是为什么,我不能记住自己看的书的内容的症结所在。

作者提到,最好是边看边写,而不是全部看完一本书再来回顾,因为回顾意味着要在书本上做很多标记折叠,再重新整理起来这个过程本身又十分消耗时间。再一个作者认为,重要的句子划线的意义不大,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经验,看了很多书划了很多线,总觉得这样才有仪式感,看着一本书从新到旧仿佛才能证明自己看过了,然而这些划线的目的是希望自己记住这些句子,也希望再次阅读时能提醒自己,而事实往往是,划线根本不会帮助记忆,同一本书自己也不会再看第二次。

作者提到的这个“一行”经验,是我在这本书里面学到的最重要知识,我非常庆幸能够在准备开始写书评的时候遇到这本书。

5. 舍弃不需要的书,会更加爱书。

这也是我从前的重大问题,我会到图书馆借书看,但是有时候因为嫌麻烦要出门,就忍不住在网上买书,看着家里的书架一天天拥挤,是既觉得满足又觉得负担,因为我知道收集书本成了我一个意义不大的爱好,而大部分书基本是看了一遍不会再翻第二遍的。丢了觉得可惜,真金白银买的,不丢又觉得在书架上落灰太不值得,送人因为是旧书拿不太出手,想拿去二手网站买,又挑挑拣拣舍不得这个那个……

但是作者告诉我的这个道理,我毅然决然地清理了书架上的书本,那些我觉得珍贵的但不会再看的书本都打包了二手卖出去,分享给别人也好过扔掉。

最后,作者打动我的,也是我一直以来的观念,“为了某个特定的目的而读书”,这种想法本身就很无聊。“为了提高修养而读书”“为了提高自身素质”“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等,都是无稽之谈,我深以为然。

读书,它就是简单快乐的享受,太多的功利枷锁附诸,只会让人离书本越来越远,喜欢读书就应该跟喜欢音乐,喜欢跳舞,喜欢吃臭豆腐打麻将一样简单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