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人口规模的变化
中国教育体系深层次变革的机遇期或已到来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年末,全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208万,再次出现负增长。未来一段时期,人口规模的波动直接关系着学龄人口数的变化,将对各级各类教育产生新的影响。其中,最直接的是对教育的供需关系带来根本性改变。以教师行业为例,2023年,多地开始控制高校教育类专业新增布点,缩减师范招生计划。
教育如何应对人口之变,针对这一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的思考更为冷静。2024年全国两会上,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他,建议在人口结构变化背景下,提前谋划全国教师资源的配置,在教师资源配置领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教师教育的发展始终适合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在他看来,应建立需求动态监测机制,优化教师供给配置效率,提升培养层次与质量,让优质的教师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源泉。近日,围绕他的提案,程建平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
应提前配置教育资源
中国新闻周刊:为何今年两会的提案是关于“人口结构变化背景下的教师资源配置”?
程建平:最近一段时间,我注意到社会上出现一些声音,担心人口负增长之下,学龄人口数会减少,未来中小学教师可能会面临过剩、失业等情况。我们在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中,发现人口变动如何影响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问题,不能只是简单地从总量上预判。
实际上,我国人口的变化将对教育产生系统性和结构性影响。一方面,学龄人口数减少,对教育资源的需求将产生变化;另一方面,要根据人口结构变化情况和国家发展所处的新阶段,调整教育结构和体系。
北京师范大学相关团队近期的研究结果表明,受出生人口数量减少的影响,中国各学段的学龄人口数将呈现出不同变化趋势。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全国出生人口出现了一个小高峰,第一批二孩到2023年基本进入小学,于是去年被称为“最难入学年”,全国小学入学人数达近年峰值。再往后推算,以北京为例,高考人数峰值会在2035年到来。因此,未来十年,初中到高中会相继迎来学生峰值。
除了总的数量变化,人口也在不断地流动,人口净流入和净流出地区,对教师资源的需求存在区域性差异。同时,随着新型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未来城镇和乡村的学龄人口数量差距会进一步扩大。在一些偏远的乡村,可能出现学生流失,教师相对过剩,但另一些城镇及其周边的学校,学生人数却可能不断增加,继而造成教师短缺。因此,不同地区的学龄人口数“达峰”和“触底”年份存在区域性差异。为避免教育资源“不足”和“闲置”的现象,我们需要根据学龄人口的规模性变化和区域性变化,提前布局、谋划各学段教育资源的配置方案,做好供需匹配。否则,如果等度峰时再采取措施,届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应对不及的问题。
这也是提案的初衷所在。我们希望国家从现在开始进行系统研究,尽快设立重大课题,联合多方力量,对各级各类教育的学龄人口数进行科学预测,并进一步测算全国教师资源需求,从而制定一个面向未来数十年的长期教师教育发展计划。
中国新闻周刊:如果将区域性差异纳入分析,不同地区的教师资源应如何实现供需匹配?现有的师资供给有何问题?
程建平:根据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91亿人,专任教师1891.78万人。我国教师数量总体充足,但结构性短缺、区域性失衡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结构性短缺尤为明显,不仅是音体美等学科,部分地区主科教师仍有数量不足,科学教育、信息素养课程教师大量短缺。
实际上,要建成教育强国,不仅要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