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自考培训学校的社会责任  > 新时代,职业院校要发挥好社会职业培训功能

新时代,职业院校要发挥好社会职业培训功能

职业院校开展社会职业培训需要“提质培优、增值赋能”

供给侧改革是优化职业教育环境,提供内生动力的重要手段。“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是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体现,职业院校要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在社会职业培训机制、专业结构动态调整以及师资“工匠精神”的培养等方面,突出特色与优势,提升办学内涵,主动适应新时代地方经济发展新业态,进而增强职业院校的社会吸引力。 以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学校”)为例:

1.共享优势资源,完善培训管理机制。职业学校依据所在行业背景状态,与行业企业、机构、协会等建立共享平台,广泛开展多元化培训、专业讲座、实践教学、新技术推广等活动。特别要利用好网络信息平台载体作用,形成线上线下互动的资源共享模式,极大提升社会职业培训能力和培训效率。

学校上世纪90年代挂牌成立了上海新闻出版教育培训中心,面向上海及周边地区对外承担编辑出版、印刷、文化创意等职业培训业务和从业人员技能鉴定工作。学校培训机构虽然与学校之间“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但在财权和事权上相对独立,管理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运作。2000年,教培中心被确认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上海分中心;2010年,教培中心被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确认为上海市出版职业技能鉴定所;2011年,教培中心下设的上海市印刷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被确认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上海分中心暨上海绿色认证检测中心。同时,教培中心还设立新闻出版人才交流中心、武汉大学现代远程教育上海学习中心、新闻出版知识在线等专业教学项目,承担着人才培养、技能鉴定、认证检测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能。教培培训中心一方面在“稳健”基础上着力“创新”,在“重点突出”上力求“外向辐射、服务市场”;另一方面对现有培训产品优化调整,在多年累积的基础上强化品牌战略,在推进“精品化、系列化、衍生化”的同时“做实”、“做强”、“做新”、“做精”。

2.迎合市场需求,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专业建设是发挥职业院校功能的关键因素,是职业院校办学方向和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关系到职业院校的生存、兴衰、发展和声誉。

学校根据市场发展需求和专业现状,形成了“重点突破、辐射带动”的专业建设规划,现拥有的两个大专业集群都是按“现代制造业、现化服务业、战略新兴产业”的要求精准对接的,有着较为悠久的实践经验积累。充分运用“国家新闻出版署培训中心上海分中心”平台,积极探索产业新需求,优化国家级“新闻出版知识在线”专业课程资源,有效补充和建设市级公共实训(出版印刷)开放基地。

学校平面媒体印制技术(印刷媒体技术中高职贯通专业)为精品特色专业、示范性品牌专业,计算机平面设计(数字图文信息技术中高职贯通专业)为精品特色专业、品牌专业。一方面,职业院校应不断挖掘品牌骨干示范专业的潜力,做精做强老的培训品牌;另一方面,新开设的专业需瞄准地方经济新增长点的人才需求开设培训班。建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迎合劳动力市场最新需求,逐步提升职业学校在社会培训的社会影响力。

3.追求精益求精,倡导培训教师的“工匠精神”。职业院校要充分发挥既是技术技能培养,又是职业道德培养的主阵地功能。社会职业培训教师的“工匠精神”就是职业道德、专业精神、素质素养三者的统一。

职业院校教师应具有“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意识,将“工匠精神”植入到社会职业培训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去,使产业从业人员在培训中养成热爱自己的职业,执着于自己的职业,享受于自己的职业。教培中心以品牌培训、国际领军人才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及新技术新业态人才培训为抓手,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创新研究,坚持产学研一体化,在培训质量、培训规模上做优、做强,努力推动全国一流的新闻出版教育培训基地建设迈上新台阶。学校建立健全“首席技师”、“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使用制度,在出版印刷发行行业培育和建立首席技师或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各类技师、高级技师,倡导培训教师追求“工匠精神”,在自己所在的岗位上引导学员突破自我,追求极致。

学校平面媒体印制技术专业建有范瑞琪大师工作室(上海市人力资源保障部),该工作室也是市教委认定的名师工作室。该工作室为学校青年专业教师成长以及培养培训教师的“工匠精神”提供更好的平台。

我们正是,发挥了社会职业培训新功能的作用,学校自身各项工作才得以增值赋能。

这是发展突围的新路经,也是推动“技工”向“人才”转变的新模式,更是创新新时代功能定位的支撑。

没有职业教育的新功能定位,职业教育是不可能办好的。职业教育的新机遇在“基础性地位的夯实”上,社会职业培训赋予了新的使命。

(作者: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 党委书记 校长 黄彬教授)

来源:职教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