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肖秀荣1000题就是考研真题吗  > 肖秀荣1000题:考研政治马原多选题附答案11

肖秀荣1000题:考研政治马原多选题附答案11

肖秀荣1000题:考研政治马原多选题附答案11-202021-07-23 15:03:00来源:网络 【点睛】3h掌握考研全科备考方案    名师辅助择校及考研备考    22考研复试调剂攻略&23考研上岸指南 【考试入门】考研阅读个性化精准提分攻略    2h掌握考研数学基础考点 【热点】2022考研查分入口——晒分得奖学金

2021考研的考生部分已经开始备考政治了。政治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门学科,刚复习的阶段一定要有规划,后期才能做到临危不乱。下面新东方在线考研小编整理了一篇“肖秀荣1000题:考研政治马原多选题附答案11-20”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1.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在于

A.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

B.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C.否认意识由物质决定

D.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答案】ABD

简析)对“物质”认识的不同深度和广度,是区分唯物主义三种形态的重要依据。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的认识,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腐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这种概括虽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混淆了自然科学物质结构概念同哲学物质范畴的区别,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经不起自然科学发展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进攻,尤其是不能说明社会生活的物质性,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辩证唯物主义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个性)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共性),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A、B、D正确。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没有否认意识由物质决定,C错误。

12.“物质是标志客现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的这句话以髙度的科学抽象和深刻的哲学概括,规定了哲学的物质范魄。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体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B.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

C.不能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同物质混为一谈

D.物质都是人们感官可以直接感觉的

【答案】ABC

【简析】B显然正确。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时就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样就明确指出了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C正确。马克思主义把实践纳入对物质的理解,既把物质范畴拓展到社会历史领域,又深化了对自然物质的理解,.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A正确。有些事物,如电磁场等,是人们感官不能直接感觉的,但人们可以通过科学仪器感知它,通过理性思维把握它。D错误。

13.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

A.意识根源于物质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的存在形式D,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答案】ABD

【简析】本题题干引用的是列宁的话,其意思是说,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何者是第一性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也就是说,不应当把物质与意识的对立绝对化,否则,就会陷入二元论或不可知论。这是因为,虽然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但意识却依赖于物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而反映者是不能同被反映的对象相脱离的,物质和意识之间具有同一性,意识可以(通过实践)转化为物质。因此,正确答案是A、B、D三项。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而不是所有“物质”的固有願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而不是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不能把意识与物质混淆起来,因此C是错误的。

14.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择写了。然而他们写岀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

A.是头脑中主观自生的B-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C.是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D.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

【答案】BD

[简析】鲁迅先生的这段话非常生动地揭示了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的主观性不仅表现为它是对客观事物近似真实的反映,而且还可能表现为它是对客观对象的歪曲的或虚幻的反映,但这种歪曲的或虚幻的反映,也毕竟是对于客观对象的反映,有其客观的“原型”,只不过是歪曲的反映罢了。因此,B、D是正确的。鬼神观念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不是头脑中主观自生的,A错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可能表现为对客观对象的歪曲的或虚幻的反映,但鬼神不是客观对象,因此,鬼神观念不可能是对鬼神的虚幻反映,C错误。

15.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A.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B.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C.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D.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答案】CD

【简析】题干中的“画饼不能充饥”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俗语,“画饼"是指意识、观念的东西,是人脑对物质性东西的反映,“充饥”是指物质的东西。“画饼不能充饥”揭示了意识性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性的东西,不能把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等同于客观事物本身。故此,C、D是正确选项。B项本身是正确的,但不合题意。精神与物质具有同一性,可以相互转化,A项对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表述错误,

16.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破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这段话说明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B.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也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C.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

D.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是运动

【答案】ABC

【简析】这段话强调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载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A、B、C正确。但也不能把物质与运动等同起来,因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而运动是表明这个客观实在是怎么样的范畴,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范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一切变化的主体,运动不过是作为物质的根本网性而存在着。由此可见,说“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是运动”是不正确的,D错误。

17.中国古代哲学家王船山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与这句话在内涵上一致的有

A.坐地日行八万里B,天不变道亦不变

C.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D.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答案】AD

【简析】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B是形而上学的观点。C是相对主义诡辩论,夸大绝对运动、否定相对静止。正确答案是A和D。

18.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连-•次也不能踏进同•条河流”两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前者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相对主义诡辩论

B.前者肯定绝对运动,后者否定相对静止

C,前者是相对主义诡辩论,后者是辩证法的观点

D.前者否定绝对运动,后者肯定相对静止

【答案】AC

【简析】“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一句名言,体现了他自发的辩证法思想,特别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思想。他用奔腾不息的河水来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发展。水常流,第二次入水,已非前水。第二次肴到的事物巳和第一次看到的不同。这是辩证法的观点。“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是他的学生、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的说法。克拉底鲁认为,一切都是瞬息即逝、变幻不定的,当我们踏进一条河流时,或脱口说出这条河流时,它已变成另一条河流。克拉底鲁承认了运动、变化、发展的永恒性、无条件性,但否定了相对静止的存在,是一种相对主义的诡辩论。我国也有类似的例子。如庄子也认为一切都是相对的。他说万事万物都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也是一种相对主义的诡辩论。

19.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A.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B.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物质的活动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社会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过程

【答案】ABC

【简析】A、B、C正确。D项与题干要求不符,且内容错误。社会及其历史发展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但又离不开人及其活动,没有人及其活动,也就没有社会历史及其发展。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社会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统一,不存在独立于人之外的社会客观过程。

20.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

A.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B.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

C.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D.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答案】ABCD

【简析】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所以,A、B、C、D四项正确。

考试的时候每一分都很重要,掌握重点,夯实基础,尽量复习到位!以上为新东方在线小编整理的"肖秀荣1000题:考研政治马原多选题附答案11-20"的相关内容,预祝大家都能考上理想的学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