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考研和考清华哪个难度大一点  > 考进士和上清北,哪个难?

考进士和上清北,哪个难?

马上要高考了,相信高三学子们都已做好了准备。

古代中国,也有这样全国规模的大型考试,那就是科举考试。今天,我们来了解下古人的“高考”。从宋真宗的《劝学》中,就可以看到读书考取功名的分量——“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

可以说,学而优则仕是古代知识分子最理想的出路。一代代读书人刻苦读书、逐级应试,最终金榜题名、大展宏图,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那么,古代一个学子从开始读书到中进士,到底要经历哪些考试呢?是科举中进士难,还是考清华、北大更难呢?

六七十岁的童生很常见

科举,即设科目、举士人,是一种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隋代,科举考试成为国家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唐代进一步完善,宋代则增加了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到明清时期,这一制度经过一系列改革后走上顶峰,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宣布废止。

与现在高考的一年一考不同,古代考生参加的科举不只是考一次,并且还不是每年都有的。以清代为例,科举考试分为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几大部分,考试内容多依托四书五经展开,“四书”指《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的合称,“五经”包括《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是读书人参与科举考试的必备。

那么,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流程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考生要在自己所在的县、府参加考试,考试通过后成为童生。童生并不一定都是年轻人,很多人六七十岁仍然在这一阶段挣扎。接下来,童生需要参加由各省学政组织的院试,如果顺利通过,就可以被称作秀才了。这个称谓想必大家很熟悉,秀才也有一个专业的名称叫做生员,这一阶层的读书人已经享受一定的特权与优待。比如,秀才见了县官可以不用下跪;秀才还可以免除部分赋税徭役,也可以当私塾先生等。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作为秀才身份已经足够啦,其实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成为秀才后,就有资格参加最低级别的国家级考试——乡试。在清代,各省通常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主要是在省城中的贡院举办,全省的生员齐聚于此。若能通过乡试,秀才就变成了举人。因为乡试通常在秋天举行,所以也被称为“秋闱”,而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又称“桂榜”。

乡试分三场考试,每场考三天,所以一共要考九天。一场考试结束前,考生是不允许走出考棚的,所以他们只能在考棚狭小的空间中食用简单的干粮,晚上和衣而眠,非常辛苦。我们所熟悉的《范进中举》,主人公范进就是在乡试中考取了功名。

从范进中举后发疯似的表现来看,中举实属不易。范进处于明代晚期,他之后的清初,朝廷为笼络人心,各省乡试举人中额较多。能有多少呢?《清朝文献通考》中的统计显示,顺治二年(1645年),三年一次的乡试全国总共也只有1638个名额。而随着形势的稳定,各省乡试举人中额逐渐减少,顺治十七年(1660年)的乡试定额甚至“照旧减半”。可以说,在全省考试中名列前茅者才能成为举人。而范进从二十岁开始考试,到五十多岁才考上秀才,却在第一次乡试中就中了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算是运气极佳了。(注:乡试中举,第一名称“解元” ,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为“亚元”)

现实中的中举,可能更加残酷。《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19岁就中了秀才,结果到71岁的时候还是没能中举。他的笔下,既有“世事年来方阅尽,眼中只觉海天宽”的放下,也有“无似乃祖空白头,一经终老良足羞”的伤感。

进京不易,考试也难

乡试过后,各地的举人就要前往北京参加会试了。会试往往在乡试结束后第二年春天,也被称为“春闱”,天南海北的举人齐聚北京贡院进行考试。很多南方考生千里迢迢进京赶考,他们要在家打点好行李,提前几个月出发,一路北上。(注:清代会试基本在北京举行,也有例外,比如1903年和1904年的会试,是在开封贡院举行的)

沉甸甸的行李中,不仅有衣服、书本、文具,还要带上做饭、烧水的炊具,甚至修理考棚座位的锤子、钉子最好也准备上,主打的就是一切不求人。

左图为清“连进三元”铜镜,右图为清“喜报三元”鎏银镜。古代科举制度中分别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第一名,称“连中三元”或“连进三元”。图|故宫博物院

漫漫赴京赶考路,他们都住在哪?会馆的兴起,就与赶考有关。当年,不少来京应试的举子家境贫寒,住不起商业旅店,于是出现了方便本籍学子,且带有互助慈善性质的会馆。到清代,京城会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