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考研人数剧增的原因  > 考研人数五年翻一倍!考研热背后有着怎样的社会焦虑?

考研人数五年翻一倍!考研热背后有着怎样的社会焦虑?

倒计时3天!2022年的研究生考试初试将在12月25日开始,大学图书馆、社会自习室里座无虚席,考研人正在冲刺“最后一公里”。

据教育部最新数据,2022年考研报考人数为457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比2021年报考人数377万人增加了80万人。而2017年,这个数字为201万人。五年内,考研人数足足翻了一番。

考研热的背后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焦虑?考研人又是为什么义无反顾地选择考研?中国城市报记者带大家听一听考研人的心声。

南京大学的图书馆内,考研人正在紧张备考。

一年比一年难,那些“卷”上天的专业

“今年人数破新高,再不考赶不上趟了,明年只会更难。”正在学校自习室复习的向明对记者表示,汉语言文学专业“卷”上了天,虽然录取名额不多,但因为不考数学,考公考编又占优势,本专业加上跨考,报考人数多得离谱。

“听说,新闻学专业也挺‘卷’,谁能想到一个王牌专业是财经政法的学校,前几年新闻传播的分数接近390呢。”向明对此颇感无奈,因为新媒体一直在风口,互联网大厂也招相关专业,新闻传播也成了跨考人的一大热门去处,“就算互联网行业‘996’,趁着年轻,还是有很多人想去大厂搏一搏的,这可能就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吧。”

“谢邀,跨考马克思,已经‘卷’成麻花。”网友阿笙在百度贴吧发帖吐槽,“大家都觉得马克思冷门,结果普通的‘双非’院校,报录比都快1:10了,这个专业大多都是去做行政工作,也不好找工作啊。”

“我们数学院学硕专硕的名额加起来大概30个,但院里上一届几乎都在考研,只有一半成功了,剩下继续考。”985本科的应届生小雪表示,已经找好工作,选择“躺平”。

近日,全国公布了2022年研究生招录人数,共110.7万人,全国研究生平均录取率不到30%。相比于去年研究生招录111.4万人,今年的竞争也更为激烈。

随着学术硕士招生向推免生倾斜,专硕的扩招,让研究生学历越来越侧重就业导向。

“学医不考研找不到工作的,现在三甲医院研究生起步,本科生就业难,只能考虑边远地区和县里。”一位南京的医院从业者透露:“我们医院,现在只有像是放射科、超声科这样的技能科室还要本科生。”

“坐标某末流985,偏理工,学校位置不是很好,外语也不是优势专业,但我们外院的深造比例高得吓人,几乎200人里面只有5人不考虑读研。其中大概五分之三选择本专业,例如语言学、文学、口译、笔译等方向,五分之二选择跨专业,比较热门的有法硕非法学、新传与教育。”樊樊在翻看班级调查问卷时发现,同学选择考研的原因,要么是不满意本科学校或专业,要么是混个文凭方便找工作。

据中国教育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学术学位国家分数线最高的是“经济学”,为348分。专业学位为“翻译、新闻与传播、出版”,为355分。而国家线的逐步抬高,也在侧面说明角逐研究生考试的人逐年增多。其中,不将高等数学列为考试科目的专业,更受大量文科类专业与跨专业考生青睐。

2021年学术学位类国家线。图源:中国教育发布

2021年学术学位类国家线。图源:中国教育发布

文学总分国家线趋势图。

就业后又考研,学历焦虑引角逐

“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今年再战考研,已经毕业三年的李千山在志愿填报一栏,再度填上了复旦大学。这一次他是背水一战。

三年前,他报考复旦大学生物学,总分排行第二,却因为英语没有过线,与复旦大学失之交臂。因为专业是生物制药,他怀着遗憾来到了药厂工作,小时工作制与倒夜班的忙碌,让他更加向往更高的平台,终于在今年决定辞职备考。

关于生化环材四大“天坑”的说法,李千山倒是笑笑,看上去并不在意:“天坑就天坑吧,谁叫我本科学这个,专业课还有基础,也有一定工作经验。只要我考上就能做实验,专业还是要适合自己。”

临床医学专业的小邱前些年本科“上岸”了医院编制,每个月工资可以拿六七千元,但她始终对研究生念念不忘。“医院琐事多,看不进去书,但我又不能辞职考研,要是脱产没考上反而得不偿失。再说女孩子找对象,还是有编会体面一点。今年‘二战’,生日许个愿,希望能带编考上研。”小邱开玩笑地说。

为了适应疯狂“内卷”的研究生考试,录取人数也逐年递增。参考2021年的考研录取增幅来看,2022年的录取人数大概在120万到125万人之间,如果今年国家下发调整政策,录取率或许还会扩招至130万左右。

但顶尖高校的数量是恒定的,扩招似乎并不能让所有人如愿。

“扩招的是‘双非’院校,自主划线的34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