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考研与国考哪个上岸难些呢  > 考研vs考公,哪个更难?过来人教你如何快速上岸!

考研vs考公,哪个更难?过来人教你如何快速上岸!

毕业后由于所选专业的局限(生化环材中的一个),就业面非常窄,同时在与师兄师姐的聊天中了解到很容易触及职业生涯瓶颈,甚至面临失业, 因此毅然决然踏上考公之路,自己浑浑噩噩胡乱准备考了一年,最终在师兄的介绍下报了菜头老师的门徒班,在2020年广东省考如愿上岸珠三角公务员。

下面就考研和考公谈谈我个人的看法。要 想对比难度就得看看二者有何区别。

一、考试内容不同

1.考研

考试内容分别为: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 or 政治、英语、专业课A、专业课B, 所考范围相对较小,专业课难度相对较高,而且题量来讲比较适中,大多数人可以做完,甚至还有空闲的时间。

(注重写材料的文科除外,据说有些专业一场考试下来写了1万字……respect!!!)

2.考公

考试内容分别为:行测、申论(部分岗位需要专业测试),所考范围就很广了。

行测有 常识(时政、理化生、法律、历史、地理、马哲、金融)、 言语(选词填空、阅读理解、歧义病句)、 数资(数学推理、数学运算、资料分析)、 判断(定义判断、逻辑判断、图形推理、类比推理、科学推理)。

一般来讲题量比较大,90分钟80-100道题,甚至120分钟110-130道题, 基本上没有人可以做完,由于时间有限, 必须学会取舍,遇到难题只能战略性放弃,在有效时间内获得最多的分数。

由于不同版块所考察的知识点相去甚远,因此需要考生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学习, 同时公务员考试院越来越喜欢“反套路”,经常挖坑等着考生跳进来,因此近几年的行测整体难度是逐年爬升的。

申论主要分为 单一小题(总结、概括、推导单一逻辑层面的内容,如现象、原因、影响、对策)、 综合小题(也就是类公文写作)、 大作文(一般是对策型/影响型议论文、策论文)。

一般来讲90分钟2-3道小题以及1篇大作文,或者120分钟3-4道小题以及1篇大作文,今年国考甚至取消大作文,变成了5道小题。 时间上来讲比行测充裕,最重要的就是学会归纳材料中不同逻辑层面的内容,再加以整合,精炼完整地表达出来。

二 、考试对手不同

1.考研

参加考研的小伙伴中很大一部分是 大四学生;一小部分是 全职备考甚至二战三战;还有另外一小部分是 在职备考。

因此大部分考研的小伙伴是备考时间充裕、精力充沛的,能够妥善安排自身复习时间,完成复习进度。

2.考公

反观考公这边,有一半以上都是经历过社会毒打之后发现“公务员是真的香啊~”,因此萌生考公想法,但是在现实压力下不敢辞职,只能选择 在职备考;一部分是在考公氛围逐渐浓厚的今天,接触了解到公务员并且利用应届生身份选择考公的 大四学生或应届毕业生;还有一小部分是工作一段时间在家庭支持下决定“不成功便成仁” 全职备考的。

因此大部分考公的小伙伴是在面对扑朔迷离的未来感到迷茫无助情况下备考的,时间机动、精力飘忽,相对复习质量较差,复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考试竞争不同

前面说到考研小伙伴复习质量要优于考公小伙伴,那从横向对比的角度来讲是不是考研的竞争对手更强劲呢? 对于这点我持否定态度,因为我们还要考虑竞争比的问题。

1.考研

近几年考研人数屡创新高,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341万,但是如果我们看一下报录比,就会发现其实还好。 2019年考研报录比为3.6:1,2020年考研报录比为4:1。(数据摘自百度百科《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词条)。

2.考公

那考公报录比如何呢?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下图为某机构整理的2019年各省份公务员考试报名情况。我们可以看出, 报录比少则几十,多则接近200,比考研报录比多了可不是一点半点……

再结合前面考试对手不同的内容,考研报录比是4:1,减去陪跑的我算他/她1个, 平均下来考研一个学位也就是2个人在竞争。

考公这边呢?咱们假设报录比是100:1,除去一半几乎没怎么复习的炮灰,也还有50个人,再除去还有一部分因为准备不充分、找到新工作、异地考试、家庭矛盾、出差、加班等等原因最后放弃考试的, 这么算下来考公一个岗位得有30个人在竞争。

再怎么比较也是考公的竞争比要大于考研,因此考公与考研相比难度也会高一些。

四、上岸“捷径”分享

既然公考这么难,那有没有什么上岸技巧呢?

答案是有的!

这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这两年备考期间自己总结出来的 上岸“捷径”。

1.首先是行测

许多人只知道盲目刷题,耗费大量的精力,还有可能因为不愿意跳出“舒适圈”而选择逃避难度较高的题型(比如数量关系), 最终收效甚微,做得再多也不见分数有提高,甚至因此而怀疑自己的“智商”。

其实公考里边的行测题,除了考察面非常广的常识题以及部分出题人可能都没有思考清楚的争议题之外, 其他的题目所考的知识点都是高中以下,属于只要我们稍稍用点心就能掌握的“基础知识”。

对此,如果是之前完全没接触过公考的小白,个人建议有米的小伙伴可以报班,系统地学习一下行测知识点,同时也能有人监督自己的复习进度。想着节约一点的小伙伴也可以选择不报班,但是至少预留2-3个月复习时间。

前期先试着做那么一两套往年比较简单的真题(比如2019年广东省考),了解一下公考考什么。

中期分板块进行系统地刷题,并整理出相应的 知识点和错题本(这个工作非常重要,既可以帮助你梳理知识点,同时这也是在不断 回顾加深印象的过程,能够极大减少你后期复习 的工作量),每周至少刷4套完整题目,实在想不起来的知识点就可以翻一翻笔记,加深记忆,剩下的时间用来逐一攻破薄弱板块。

后期只需要回顾知识点和错题本,每周至少刷2套完整题目保持“题感”就好。

2.然后是申论

许多人在刚接触申论的时候(包括我自己),都存在一个误区, 认为申论是“玄学”,就像股市一样不可控。 其实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好申论的“逻辑学”。

先说说小题。

我们在动笔之前, 必须先判断好 题目问的是什么逻辑层次(包括问题、成绩、原因、影响、对策),题目问你A,结果你答的B,写的再多也是白搭。

然后再回到对应材料中,分析材料行文脉络,直接找到对应的逻辑, 提取出关键词进行归纳总结(关键词特别重要!如果你分析过不同卷子的参考答案,你就会发现它们具有非常高的相似度,这些关键词也就是阅卷人给你评分的依据——采分点!)

最后根据主体分类或者其他的逻辑 “美化”作答内容。 如此才能形成要点清晰的答案,方便阅卷人改卷。

再来是大作文。

这里我觉得菜头老师教的 “归纳立意法”就特别好用,适用于议论文、策论文等大作文写作。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题目很多时候会提到一句 “结合全部给定材料”,意味着出卷人在 考察我们是否具有大局意识。

因此首先我们要 总结每篇材料的大意,建议大家在草稿纸上把每篇材料大意用笔写下来,提炼浓缩成10个字左右(要做好这个工作并不简单,需要大家不断练习,我自己也是连续2个星期每天写大作文,才能比较快速准确地把握好材料大意)

再 根据这张纸来 进行大作文的立意, 分析材料与材料之间的 逻辑关系(是并列?包含?还是因果?) ,从统筹全局的角度,提出更具高度的立意 ——总论点(也就是菜头老师说的“爷爷”),贴合材料凝练出合适的分论点(也就是菜头老师说的“爸爸”,很多时候总论点“爷爷”好确定,但是“爸爸”并不好找,所以立意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找爸爸”)

最后再 对分论点进行论证,这个大家可以适当借鉴材料里边已有的内容,当然也要适当使用材料外的素材,才能体现出你的思考和功底。

如果能利用好上面我说的“归纳立意法”,考场中写一个二类上的大作文可以说是一点都不难。

最后,谈谈个人良心建议, 最好的选择是以研究生身份去考公。

一方面内卷化的当下,大部分公务员岗位都要求硕士起步,有的地方甚至非985、211不取,硕士的岗位质量和数量都要比本科好很多。

另一方面,进入单位后,除非上面有人,不然硕士的发展潜力肯定是大于本科的,成员学历现在是衡量班子的一个重要标准。

与菜头老师交流

微信:cxcharlie

微博及知乎:申论菜头

一返回搜狐,查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