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考公试卷的题型分布  >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各题型分值分布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各题型分值分布

【导读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各题型分值分布 以下为具体内容: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很多考生关心行测考试科目的分值分布是怎样的,国考行测题分省部级以上和市地级以下,考试题量上有所不同,但是题型是类似的,其中省部级以上是135道题,地市级以下是130道题,那么,国考行测135题分值分布是怎样的呢?行测130题分值分布又是怎样的呢?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各题型分值分布

行测测的是什么?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却是唯一的,那就是智力。这种说法似乎有点武断,但是当你真正了解这个考试的来龙去脉之后会发现,也许你会比你的老师更加坚信这唯一的答案。

在解决了行测测什么的问题之后,我们来看看行测这门考试是怎么把智力这么抽象的东西测量出来的。

首先,心理测量学家会定义智力到底包括了几个因素(至今这个问题都没争出来个结果,但测试人的智力已经够用了),其中最为大家广泛接受的,同时也是行测作为出题理论基础的就是智力的双因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把智力的构成区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大类。

①流体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依赖于先天的禀赋,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的,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不受教育与文化影响。

流体智力的特征是:对不熟悉的事物,能以迅速准确的反应来判断其彼此间的关系。

②晶体智力: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概念,言语理解,常识等记忆储存信息为能力,一直保持相对稳定。而流体智力呈缓慢下降的趋势。

然后设计题目(就跟我们写毕业论文、做市场调查要设计调查问卷一样),分别对智力的几个因素进行测试。过程很复杂,结果如下图。

各项智力测验在液态智力和晶态智力上的因素负荷

测验因素负荷量

液态智力晶态智力

图形相关:从一般图形中推断出相关性0.570.01

记忆广度:再现一些数字和字母0.500.00

归纳:从一系列字母、数字(如字母序列测验)中推断出有相互关系的东西0.410.06

一般推理:解决面积、比率、财政以及类似于如算术推理测验中的问题0.310.34

语义相关:推断词之间的相关,如在类比测验中0.370.43

形式推理:用形式推理得出结论,如在三段论推理中0.310.41

数字敏捷性:迅速而准确地运用如加、减、乘的算术运算0.210.29

经验评估:解决周围礼节和必要的外交手段的问题,如在社会关系的测验中0.080.43

词的理解力:对语言的深入理解,如在词汇和阅读测验中0.080.68

行测考试一般都不是100道题(这句话一出被现实抽了400多个耳光),但总分是100分,那么每道题就不是1分(又是400多耳光)。那么行测的分数是如何分布的呢?

现在流行两种说法,一是静态赋值假说(名字是我编的);二是动态赋值假说(同上)。

所谓静态赋值是指,在考试之前命题人就已经给每个类型的题目定好了分数。动态赋值假说就复杂一些,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命题人在命题结束时不给出每个题目类型分数的。在阅卷之后,根据全部考生在每种题目上的表现,来赋分(有点类似于部分地区高考采用的“标准分”计分法),大家表现不好的题目类型赋分高,大家做的都不错的题目赋分低。

国考用了那种赋分方式?因为我经常拿国考做实验,所以我把国考的赋分研究成果跟大家分享一下。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各题型分值分布

国考是静态赋分还是动态赋分?

答:这个问题很简单,国考采用静态赋分,即每个题目种类的分数是提前确定好的。至于原因就不得不说一下标准分的特点,标准分采用正态分布的原理,表现的是考生在全部考生中所处的位置。

既然要形成正态分布那么平均值和标准差缺一不可。平均值大家应该知道,标准差呢?简单讲就是每个等级之间的分数差别。百分试卷,如果选择0.1为标准差,那么就分出了1000个等级,每个等级上的人(比如都是90分标准分)原始分可能不一样,但是排名相近(具体差多少取决于标准差的精度)。

我们知道,国考分数的精度是小数点后一位,那么就将100分的卷子分成了1000个等级。全国去年的考生超过100万,那么每个分数等级上的人平均一下有1000人(也就是说每年行测得满分的人会有1000个)这么多年过去了,你听说过行测满分的孩子么?

同时,如果有一个岗位有2000人报名,就意味着会出现两个第一名、四个第二名。。。。以此类推,那么前三名进面试的设定还有啥意义(因为永远都不会出现1:3进面试的情况,至少也有十几个人进面试)。

既然公务员考试采用了静态的赋分方式,那么每个类型的题目分别是多少分呢?又该如何测量呢?

有两种方法来帮助大家在自测的时候计算分数。第一种是这样的:

言语理解0.8分/题、40题共32分

资料分析1.0分/题、20题共20分

常识判断0.5分/题、20题共10分

类比推理0.5分/题、10题共5分

演绎推理0.8分/题、10题共8分

图形推断0.6分/题、10题共6分

定义判断0.7分/题、10题共7分

数量关系0.8分/题、15题共12分

上面这个量表言语理解每个题目0.8分,我就叫它0.8版量表,网上还有个比较常见的量表,言语理解0.6分/题。我姑且管这个量表叫做0.6版。(这里为何用言语理解的赋分来命名量表下文会有交代)

这两个版本的量表哪个更准确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说这两个量表是如何测试出来的。

测试量表的赋值比重是保密的,这个赋值比重是命题机构根据回家公务员考试能力要求的比重制定的。简单来说,国家如果想要文字功底好的,那么言语理解的赋分就高点,国家如果想要资料分析好的,那么资料分析的分数就高点(我这样说不是很准确,做资料分析所用到的能力比较准确)。但是想要搞明白国家考试部门与出题机构究竟是怎么密谋的基本没有可能(有人说有内部消息)。那就只能换个角度去解决。

上文我们提出了两个版本的行测量表0.6版和0.8版。也分析了一下简单粗暴的方法最多也就能搞出这种精度了,如果继续简单粗暴下去,不能分析出那个版本更正确,也不能讲考生的分数估算的更精确。

如果说我一定要搞明白0.6版和0.8办孰优孰劣,还有方法么?前面我们说到,题目的赋分是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来的,那么用人单位怎么提要求呢?《考试大纲》闪着光环出现了。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以言语理解与表达为例子我来说说看能力测试的分类。所谓能力测试就是要测你的能力,那么你的能力是什么,能力怎么测?

对能力的定义决定了你怎么测,比如我花十五块做到的事情你仅用了十块就搞定了,那么就证明你节约成本的能力比我强。那么如果考量一个人节约成本的能力,那就让大家都去做同样的事,花钱越多的能力就越差。那么我们定义的能力就是“会省钱”,测试能力的方法就是“去做事”。

如我引用的考试大纲,言语理解的测试,测试的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也就是说,这就是能力的一个方面。而这个方面水平的高低是用言语理解这种题目测出来的。(这话好像有点废,但别着急)。现在大家关心的就是行测要测的能力是什么?考试大纲全部都讲了具体有多少你可以去看考试大纲,或者下面这张表:

各项智力测验在液态智力和晶态智力上的因素负荷

测验因素负荷量  液态智力晶态智力 图形相关:从一般图形中推断出相关性0.570.01记忆广度:再现一些数字和字母0.50归纳:从一系列字母、数字(如字母序列测验)中推断出有相互关系的东西0.410.06一般推理:解决面积、比率、财政以及类似于如算术推理测验中的问题0.310.34语义相关:推断词之间的相关,如在类比测验中0.370.43形式推理:用形式推理得出结论,如在三段论推理中0.310.41数字敏捷性:迅速而准确地运用如加、减、乘的算术运算0.210.29经验评估:解决周围礼节和必要的外交手段的问题,如在社会关系的测验中0.080.43词的理解力:对语言的深入理解,如在词汇和阅读测验中0.080.68

这张表的来历可以写本书(显然不是我自己瞎编的)。表的最左这一栏就是行测想要测试的能力范畴(经验评估除外,下文说为啥表里有它)。

大家也许会觉得,我是根据行测考试大纲的要求整理了上面这个表,其实事实正好相反,是先有了上面这张表,然后根据这张表才产生了行测这门考试。上面这张表涉及心理测量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智力双因素论。

智力双因素论将人的智力分为液态智力和晶态智力,大家可以把液态智力理解为原材料,把晶态智力理解为成品,即液态智力就是面粉,晶态智力就是馒头、花卷、面条神马的。液态智力天生的成分大一些(后天的因素影响也很大),而训练与学习决定着晶态智力的水平。这张表就是智力双因素测试量表,写明了每种测试方法对两种智力因素的测试效果。

拿其中“图形相关”这一项为例子(就是行测里面的图形推理),这种测试对液态智力的要求比较高(0.57),而对晶态智力的要求很低(0.01),那么在这个测试中的得分,能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