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美国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留美  > 美国拒签中国500余名理工科研究生,这样的“针对”怎么破

美国拒签中国500余名理工科研究生,这样的“针对”怎么破

原创 深瞳工作室 科技日报 收录于话题#“深瞳”系列55个

◎ 作者 | 科技日报记者 操秀英

◎ 编辑 | 刘莉

开学日期越来越近,小飞(化名)的心情越来越复杂和紧张。

前往美国的那一纸签证,是她从大一时就定下的目标,是她关于未来一切规划的起点。但申请签证却没有想象中那样顺利。

小飞是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现在美国大使馆对中国理工科专业学生的签证都会check(审查)至少两个月左右。”小飞说。

虽然有些焦灼,但她对签证还是很乐观的。因为她拿到的是黄绿单子“check”,通过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工信部直属的一些学校的学生,要么直接就不去申请了,要么就拿到的是白单子,被秒拒了。”小飞说。

黄绿单子“check”,白单子被拒。不同颜色决定了留学生的不同命运。

7月份,有报道称,500多名中国理工科研究生申请赴美留学签证时,被美使领馆以不符合美国《移民和国籍法INA》第212条(f)款及第10043号总统令为由被拒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个体的际遇是时代和国家发展的缩影。

全球化格局处在分裂、重构的关键时期,科技人才流动呈现新态势、新特点。在一些专家学者们看来,我国高端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流动等正面临机遇和挑战,亟须重新思考。

1

“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无助”

对于计划赴美留学的部分中国学生而言,这个夏天注定是煎熬的。

“我出生在广西南部千山万水的贫困农民家庭,家里最值钱的东西就是一台坏掉的电视机。当我在镇上上高中的时候,我的班主任告诉我要努力学习,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一名“因美国10043号禁令而无法出国留学的普通学生”在网络上的一封公开信中,深情讲述了他渴望去美国深造的动因,以及为此付出的艰辛。

他被全球排名前十的美国著名大学录取,要去攻读博士学位,并获得每年6万美元的奖学金。然而,这名学生的中国毕业学校被美国列入所谓制裁名单,他的留学之路受阻。“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无助。”他说。

让这些中国留学生人生被改写的,是2020年5月由美国前任总统特朗普签署的美国第10043号总统令。

正如一些专家分析,限制中国留学生签证本质上是一种对华技术封锁,美国对中国高科技领域的遏制打压延伸到留学领域。

去年4月,美国反华议员汤姆·科顿宣称应禁止中国留学生赴美学习理工科。科顿污蔑赴美中国留学生“抢走美国人的工作、偷窃知识产权,设计可以用来攻击美国人民的武器与设备”,称美国大学“训练了这么多中国的精英人才”是“丑闻”,应重新审视向中国发放学生签证的政策,禁止中国学生选修研究生层面的理科、工科专业,而只能选文科。

科顿宣称:“中国学生想来的话就应该选修莎士比亚的著作和《联邦党人文集》,这就是他们应该从美国学习的,而不是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

随即,科顿和另一名参议员布莱克本提出一项议案,要求禁止向赴美从事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研究的中国公民发放学生签证。

不久后,白宫发布《禁止部分中国留学生和研究人员入境》,即第10043号禁令。

禁令称:“中国当局利用一些中国学生,主要是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作为非传统的知识产权搜集者。因此,本科以上水平的中国学生或研究人员,如果是或曾经与解放军有关系,很有可能被中国当局利用或拉拢。鉴于以上情况,我(特朗普)认为某些中国公民申请F或J签证进入美国学习或研究将损害美国的利益。”

据分析,禁令本身没有指明被限制的实体清单,而是要求美国国土安全部做出进一步的解释。而实际操作中,被限制的对象主要是特定的几所中国理工科高校的学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一位毕业生因10043号禁令收到的美国签证拒信。图片来源:www.10043.org 网站

人们曾寄希望于拜登上台后,政策会有所松动。但很遗憾,并没有。

随着国际学生赴美旅行禁令解除,美国驻华使馆于今年5月重启了中断近一年的留学签证服务。然而,来自工信部直属的七所中国高校和国家留学基金(CSC)获得者,大概率会收到被“秒拒”的白单子。

被拒留学生们透露,在实际面签中,所有在上述学校有过学习经历或是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的同学,若是想要赴美学习STEM专业,无论本硕博,还是已经毕业工作多少年,都会被一刀切地拒签。

据有关报道,7月份被拒的500多名学生均为申请赴美攻读博士或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大部分学习电气电子工程、计算机、机械、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理工类专业。

他们拟就读的美国高校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约四分之一学生获得了美方奖学金,绝大部分学生办理签证的时间是在美拜登新政府上台后。

2020年7月14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拍摄的哈佛大学校园。新华社发

“由于美国学校对于STEM专业的定义十分宽泛,已经有多位攻读商科甚至艺术类专业的同学被拒签。”被拒留学生们在《反对美国10043号总统令行动倡议书》中称,据观察,禁令开始波及其他高校的部分学生。

目前,已有2000多名被拒签的中国留学生和他们的支持者组成了一个抗议团体,他们成立了自己的网站(http://www.10043.org),启动了社交媒体账号,开始募捐筹款活动,反击美国针对中国留学生的歧视性签证政策。

网站截图。图片来源:www.10043.org 网站

在杜克大学终身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小凡看来,这一事件表明:“一个可以预见的变化是,未来去美国攻读博士学位、进行博士后科研培训的渠道,很可能会逐渐收窄。几年之后,接受过美国一流学术机构严格科研训练的青年人才回国数量,很可能会显著下降。”

“中美科技脱钩的风险并没有解除,拜登政府在战略层面上继续视中国为最大战略竞争对手,对华战略核心依旧是限制中国科技发展。”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李正风说。

2

从高水平人才回国到“寒蝉效应”

众所周知,从美国留学归来的高端人才,在我国科技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时间回到1978年。邓小平提出向美国派5000名留学生,时任美国总统卡特当即回复“请派10万人来”,两国由此拉开了互派留学生的序幕。

此前,中美人文交流一度隔绝近30年。以致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曾感慨:“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人还多。”

1978年,中国迅速开始选拔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赴美留学人员,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大学、研究机构选出52名学者。

经过三个月的强化英语训练后,他们被分配到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全美各著名大学、研究所开始学习、开展研究。

后来,这批人悉数回国,成为各个领域的佼佼者,李衍达、陈俊亮、柳百成、张楚汉、张恭庆、姜伯驹、童坦君等7人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1979年,中美建交。

到了20世纪80年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