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科举考试状元卷  > 1904年7月4日,中国历史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1904年7月4日,中国历史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中国的士子们迎来了甲辰恩科会试。当时他们肯定想不到,这居然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次会试。次年,即1905年,清廷在宪政改革浪潮的冲击之下,被迫下诏废除了科举制。重温甲辰恩科会试三场考试的试题,可以看出当年朝廷的科考指向和士子们的文化素养。

1904年7月4日清晨,在礼部会试中选拔出来的273名贡士,从中左门进入保和殿,历经点名、散卷、赞律、行礼等种种仪式礼节,准备参加名义上由皇帝主考的殿试。上午10时,试题发下,是以皇帝名义提出的时务策问,题长大约五六百字。贡士们立即开始撰写对策文,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对策文不限长短,常例为2000字,规定字必正体、文必到行,工整有格,不容疏忽。日暮为交卷时限。这次殿试的前三名为:状元刘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

参加这次殿试的贡士还有谭诞闿、汤化龙、蒲殿俊、沈钧儒等。清廷于次年宣布废科举,因此甲辰科考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最后一场会试考题

甲辰恩科会试三场考试共有十三道考题。

第一场(史论5篇)

1、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藩镇)

2、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平戎)

3、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变法)

4、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举贤)

5、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以夷制夷)

第二场(各国政治、艺学策5道)

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

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3、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4、《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

5、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第三场(《四书》《五经》义)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2、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3、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最后一名科举状元

甲辰恩科会试主考(总裁)四人:大学士裕德、吏部尚书张百熙、左都御史陆润庠、户部尚书戴鸿慈。知贡举满汉各一,内阁学士熙瑛和河南巡抚陈夔龙。当时已经废除誊录,故主考不但可以推荐自己所阅之卷,还可以根据试卷的文字笔迹,决定取舍。

会试毕,陆润庠阅卷后第一个执某卷对陈夔龙说:“此卷书法工整,为通场冠,廷试可望大魁。”一拆封,是直隶肃宁刘春霖的。接着,张百熙执一卷对陈说:“吾乡本朝二百多年三鼎甲俱备,独少会元。场中得湖南一卷,写作俱佳。按次序,我推荐的卷子应中会元。科举将停,机会难得。恳请裕德相国同意将此卷作为会元,使吾乡科名免留缺陷。”

知贡举的陈夔龙负责管理会试事务,但无阅卷取士之权。陆、张对陈说这些话,无非是拉人造势罢了。裕德同意了张百熙的推荐,揭封一看,是前两广总督谭钟麟三子谭延闿的卷子。后来殿试胪唱,刘春霖果然大魁,成了末科状元,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第一人中最后人”。

刘春霖殿试策

媒体有文说,刘春霖是慈禧看中,用朱笔批上“第一甲学一名”六字的,并向大臣宣称:“今岁天下大旱,举国焦虑,春霖乃‘春风化雨,普降甘霖’之意;而肃宁(刘春霖是肃宁县人)则预兆大清肃靖安宁,大吉兆也。”

其实第一个识拔刘春霖的,是主考、同治甲戌科状元陆润庠。

会试后是殿试。阅卷官经过商量,不敢把谭延闿列于前三名,担心慈禧忌“谭”(“六君子”之首谭嗣同),于是把朱汝珍列第一,刘春霖列第二。不料慈禧看到“珍”字心中发毛,四年前正是她下令害死珍妃的,加上朱汝珍是广东人,与康有为同出一地,也犯忌。她拿出刘春霖的卷子,下了决断,末科状元就此产生。

众多状元中,留下诗歌、词赋、对联、文章、书画不少,但殿试状元卷却是凤毛麟角。刘春霖状元卷,共有两千零五十九字。如扣除答卷所列三代及履历八十四字,只有一千九百七十五字,足见炉火纯青,字字珠玑。

最后一场会试遗址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举行最后一次会试、殿试,因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的破坏,加上几年前“公车上书”的影响,这次会试移至河南开封举行,殿试时才回到北京。

河南贡院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在明代周王府旧址上(今开封市龙亭一带)修建,院内号舍5000多间,明远楼高4丈余。后来,由于贡院四周常年积水,雍正九年(1731年)院址迁往开封城东北隅的上方寺内(今河南大学)。规模扩大,号舍增至11866间。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黄河水冲击开封城。为了加固城墙,阻止洪水灌城,遂就地取材,拆毁贡院房舍,将砖瓦、材料充作防洪物资。翌年,重修贡院,修葺旧房,新建号舍10009间,凿井5眼,面貌焕然一新。

1904年最后一次全国会试即在河南贡院举行。可惜今贡院建筑无存,仅保留有两通贡院碑:一通为《改建河南贡院记》,立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另一通为《重修河南贡院记》,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立。碑文详尽记载了河南贡院迁址、兴建及修复情况,颇具历史价值。

科举制废除七年之后,民国元年(1912年),在中西文化交汇的大潮中,一所新式学校: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在河南贡院旧址上诞生,其后历经中州大学、中山大学、国立河南大学、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时期,沧桑百年,薪火相传,中华文脉,生生不息。

重修河南贡院记碑和改建河南贡院记碑

河南大学南大门返回搜狐,查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