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社会工作硕士学什么  > 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SW)教育管理中心简介

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SW)教育管理中心简介

2009年,西南大学成功获批全国首批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MSW)授予权单位,随后学校正式批准成立西南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SW)教育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依托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开展管理与建设工作,2020年国家治理学院组建后,挂靠在国家治理学院。

中心对内负责西南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教学管理和学科建设,对外承接党、政府、社会各界委托的社会工作研究、培训、督导、评估和咨询等业务。近年来,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跟国家和重庆市重大战略部署,以“全球着眼、本地着手”的教育视野,着力培养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回应社会服务与治理需求,具有较强理想价值信念、实务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在地型高级社会工作人才。经过多年探索,中心逐渐形成以下培养特色:

(1)依托学科优势,凝练专业方向。中心按照西南大学发展规划要求,依托学校、学院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优势学科,逐渐明确了家校社会工作、健康社会工作、基层治理三个专业方向,特别在儿童青少年生命教育、老年医养结合服务、医务社会工作、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等领域具有显著特色。

(2)注重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式。中心结合专业方向不断完善核心课、专业领域方向课和选修课课程设置。课程设置突出“五个导向”,即人文导向、实践导向、就业导向、能力导向、创新导向,体现知识的交叉性、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每门课程由一个教授负责该课程的建设,并组成了课程教学小组。教学方式上,本授权点在校内率先推行“三个三分之一”的改革(将每门课程的教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采用课堂讲授、专题研讨和实践实习等形式),增强学生对专业理论、方法和技能体悟;推行“多师同堂”,每门课程均形成了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和学生“小老师”(有丰富实务经验和专业反思能力的研究生)组成的教学团队。

(3)创新培养模式,完善实践机制。中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行双导师制,为学生配备校内专业指导老师与校外实习基地指导老师。双导师全程参与学生的课堂学习、实践实习、科学研究、论文撰写、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在实践教学环节,采用“校地合作培养”的形式,建立30余个实践实习基地,涵盖社区、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党政部门以及其他专业团体等。中心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完成1200个小时的专业实习,并撰写实务案例等资料。学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注重实用性和前瞻性,基本上来源于学生的专业实习。

(4)推进产学研一体,重视科研训练。为实现培养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的目标,中心打通了课程、实践和研究的渠道,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反思能力和提炼能力。一是加大理论和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力度;二是以课程、实习、实习答辩、学生论坛、读书会、学术交流等为载体,通过问题激发、导师指引、团队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三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实习,以问题为导向,发现问题,开展实践研究,增加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促进实践性知识生成。

中心成立15年来,共计培养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770余名,其中已毕业并授予硕士学位者620余人。

中心现有教师29人,其中导师20名(含特聘导师2名,博士生导师5名,正高级职称者7人),具有海外留学及访学背景教师13人。专任教师已获得博士学位者达100%,主要毕业于国内外顶尖或著名高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大学等一流高校及科研机构),学缘多样、研究基础扎实。中心现有重庆市名师1人,重庆英才∙名家名师1人,全国首届明德教师奖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1人,重庆市社会学学科带头人1人,重庆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理事2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学校与青少年专委会副主任委员1人、重庆市民政局决策咨询专家3人,川渝基层政权建设与社区治理专家委员会委员2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研究生导师团队1个,省级课程思政名师团队2个。

近5年来,中心教师以主持人身份主持各级各类科研课题73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等高水平刊物发表社会学、社会工作类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获采纳资政咨询20余篇,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0余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