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为饶毅教授的举报,一时科研重复性问题变成了一个大众话题。尽管大多数网民都站在了饶毅教授这边,但也有人认为科研重复性问题很普遍,这不能作为科研造假的依据。对此,加拿大AlbertaInnoTech学者陈中智博士认为(已获授权):
有很多朋友觉得实验无法重复等同于学术造假,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我觉得大家不应该把学术界想得那么不堪,篡改实验数据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真的没有几个研究人员敢做的。“修饰”实验数据的事情我倒是见过,不过那都是在不影响实验结论的基础上“美化“数据。虽然这个也不提倡,但是在一些中低水平的实验室中也是屡见不鲜。
根据自己的经历,认识的科学家怎么也有百八十个。但自己真正有信心重复他们实验的人,不超过十个。但是我肯定不会说剩下的那些科学家都造假,因为生物学实验和物理化学不同,变数太多,除了极少数顶级科学家,大多数实验组受到经费资源等各方面影响,无法严格重复出来才是正常的,100%重复出来才叫不正常。
一篇论文要想发表,必须经过国际上的同行评议,也就是学术界所说的Peer-review。20年前PNAS如何运作我不知道,但是即便是近年来受到不少争议的MDPI期刊,都会以单盲甚至双盲审的形式找至少两个专业审稿人把关,我想PNAS这种级别的期刊不能更草率吧。虽说递条子打招呼的事情自己也遇到过,但是要想在20年前美国人的杂志上运作,估计属实有点困难。另外,如果早就有造假的实锤,按照国际惯例,是可以向该期刊的主编要求作者撤稿或者是公布原始数据的。再者,如果论文的结论与主流观点相差太远,自然没有多少人去关注和引用,这也就是学术界把被引用率作为衡量研究人员学术能力的一个指标
其实关于论文的可重复性问题,其实Nature杂志早在2016年就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Nature杂志在1576名研究人员中对于研究的可重复性展开调查,其中超过70%的研究人员无法复制其他科学家的实验,甚至有一半以上的研究人员不能复制自己的实验。而此次调查也将可重复性“危机”暴露在广大科研人员的视野当中。
先前有调查分析,在心理学和癌症生物学领域,可复制的文献分别占比40%和10%,而其他领域的数据更加荒谬。然而面对这样的可重复性“危机”,科研人员的态度却是令人困惑的。调查显示,尽管有52%的受访者同意存在重大的可重复性“危机”,但只有不到31%的受访者对无法复制的已发表的结果产生质疑,而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信任已发表的文献。
可重复性占比如何?
调查发现,当文献结果不可复制的问题出现时,研究人员通常会认为这种情况情有可原,从自身找问题,而不会认为文献有问题。而且出于对自己课题的保护甚至对自身尊严的重视,仅少数研究人员会找到其他具有相似情况的战友展开讨论,更不用说向发布此结果的原始研究人员求助了。
事实上,还是有少数受访者表示他们曾经尝试发布复制研究。然而,期刊可能并不愿意发表消极的发现,因此编辑和审稿人大多要求欲分享失败的复制经历的发布者淡化与原始研究的比较结果。在这样的情况下,有24%的受访者能够发布成功的复制,而13%的受访者发布了失败的复制。
受访者将成功发布复制归功于运气、坚持和编辑的喜好等因素。因此,得克萨斯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中心Abraham Al-Ahmad在手稿中解释了为何干细胞技术无法在他手中工作,提供了解决该问题的方法,论文被顺利接受;药物开发顾问MichaelAdams驳斥某化合物治疗南美锥虫病功效的工作也很快被期刊接受。
如何提高可重复性?
为了解决可重复性低的问题,已有实验室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其中,自己重复工作和要求其他人重复工作是最常见的做法。另外,加强实验方法的编写以及标准化的工作也很普遍。这意味着,在提高人们对结果的信任度的同时,无疑也需要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