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硕士生导师招生资格是每年都要评吗  > 缺少项目经费、博导不敢招生,谨防导师博士关系“为钱所困”

缺少项目经费、博导不敢招生,谨防导师博士关系“为钱所困”

继考研热后,考博热正在兴起。有数据显示,2022年硕士研究生选择“国内继续学习”的占比11%,显著高于2021年的4.3%。记者调研发现,学生考博热、考博难、延迟毕业多的同时,博导招生也不易。有的导师觉得招生指标太少影响科研产出,有的则苦于经费不足可能要自掏腰包发补贴。我国博士生招生、培养工作如何进一步提高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值得关注。

缺少项目经费,博导不敢招生

前不久,江苏南京某大学一位博导陷入了“到底要不要招新博士生”的纠结:招,要给学校交一笔培养经费,再由学校以津贴形式按月发放给博士生;不招,连续几年没招生,学校可能会暂停自己的博导资格,或将招生名额分配给其他学院。

博导招生为钱发愁?福建厦门某大学讲师袁菲(化名)以其所在专业为例介绍,一名博士生每月领近3000元补助,一半由学校承担,另一半则来自博导上交学校的经费。“4年下来就是六七万元。有的博导能一次性交清,有的则选择一年一交。”袁菲说。

据了解,早在2007年前后,某些高校就出台过“导师出钱给研究生或博士生发助研经费”的规定。为此,一些导师选择少招生或不招生。记者调查发现,在“博士生助研经费”的承受能力上,部分课题经费不太充裕的博导,确实压力不小。

袁菲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位申请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文科博导,如果项目经费为20万元,扣除管理费,大约还有十七八万元,按较低的标准招一个博士生“花掉”6万多元,剩下的11万元要覆盖该项目三五年的研究,可谓捉襟见肘。

对于“交不出经费”的博导,有的学院会自己协调,当学院层面也难以覆盖,学校会进行“兜底”。对于博导来说,就算最后不至于被停了博导资格,但整个催交费过程还是“有损颜面”。

当然,不缺经费的博导也不少,有的人还在呼吁增加博士生指标。

导师博士关系出现异化苗头

在一些高校,无项目不博导,无经费不招生。值得警惕的是,由于项目、经费等原因,部分导师与博士生的关系出现异化苗头。

——有的财大气粗,有的捉襟见肘。

南京师范大学硕导王俊(化名)说,对于博士生补助的费用,“文科导师捉襟见肘,理工科导师觉得九牛一毛”。王俊的导师曾与一位工科博导聊到项目经费,该工科博导说:“你们文科一个项目20多万元,我随便一个项目就是2000万元。”

记者了解到,虽然部分文科老师能有不少横向项目,如政府项目等,不愁经费,但多数文科老师主要依靠纵向项目,如国家社科类、教育部、省社科项目,这类项目中标率低、经费少、结项速度慢。“有的老先生干脆不招生,找手上没课题的年轻老师帮忙,比博士生好用,花费还少。” 王俊说。

还有博士生说,一些很想读博的学生主动提出自己交这份钱,搞得导师有些为难。

——有的导师觉得自己像个“跑项目”的,博士生觉得自己像个“打工仔”。

有高校老师表示,理工科有所谓“大老板”和“小老板”,前者出钱,后者出力。“小老板”多为助理教授和“青椒”(高校青年教师的别号),负责带博士生,博士生带硕士生。一些理工科博士生入学后可直接参与博导的科研项目,做实验、写论文、申请专利等,还能带硕士。而文科尤其是历史、哲学等,博士生在博导的科研项目中能做的有限,如资料搜集、整理等,博士生需要在博导的学术训练下具备学术素养与能力,二者更像“带教”关系。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坦言,90多岁高龄的厦门大学教授、著名国际经济法学家陈安先生,曾向他反映这种情况并呼吁进行改革。周汉民认为,这种做法将对师生关系等造成严重损害:只要有钱,哪怕学术水平一般,就能获得招生资格,这会导致博导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