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晨星,男,湖北武汉人,高级程序员,副高职称,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目前研究方向为GIS、地学信息三维可视化。
我小心打开了一个塑料文件包,拿出了一层层包裹严实的毕业证和学位证,感觉心情如此地平静。我曾经多少次幻想着拿到博士毕业证书这一天会如何地兴奋,但是,此刻的我,只是平和地看了看证书,然后把它们又塞回到包里。我签好字,轻声向办公室里的老师说了声再见,轻轻地离开了。
当我走下楼梯时,阳光透过学院大楼的窗户,窗外一排排杨树绿荫正浓,远处操场上龙腾虎跃的声音隐隐地传过来,我突然明白了,我的博士生生活结束了,我的学生生活结束了。
回想我的博士生涯,感觉既如此短暂,又因毕业延期数年而有些漫长。但在即将踏出武汉大学校门的时候,我仍然有许多不舍。过去的那些人,那些事都深深地嵌入到我的人生历程中,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总有那些逝去的岁月、深刻在脑海里的片段值得我挽留。
好吧,故事是从考博开始的……
1.入学考试
四月的某个暮春午后,武大的樱花已经凋零,但其他的花儿正以众芳摇落的姿态、灿烂地开放于珞珈山的角角落落,暗香浮动在此时的校园。我坐在博士入学复试的教室门口,感慨良多。
我是外校考进武汉大学的。有一种说法是,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而在于大师。而据我所见,武大二者兼而有之,是我心之向往。有“武大”情结的我,一直在寻找机会考入武大。
机缘巧合,我的专业是武大最强悍的学科之一,又有武大校友的办公室同事引见,我得以提前和导师进行了联系,交流专业看法、制订读博学术计划等等。在博士入学考试报名前,我就认真开始了相关科目的复习。对我来说,通过博士入学考试(主要是英语)应该是不困难的。
武汉大学博士英语入学题目主要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我是考的理科英语。客观题的题型是阅读理解,主观题题型包括汉译英、英译汉、作文。参加完考试后,个人感觉英语试题应该是外语学院出的,因为阅读理解里面有一些英美文学方面的内容,比如对汉密尔顿的《失乐园》解析的内容,依稀记得是有关诗歌中人物形象的表征和指代的问题。
当然,毕竟是面向理科的考试,题目也包括了一些科技新闻,如电商对传统超市的冲击、电子阅读的泛滥与传统阅读的回归等,估计是从国外的相关报刊里摘取的,做这类题目的思路和做考研英语阅读理解的思路相近。而汉译英和英译汉,其实是对人综合语言能力的考察——既要熟悉英文,也要能够熟练中文。
至于作文,我一直贯用的方法是范文背诵,在临场发挥时将范文中的语句进行整合、拼接。武汉大学考博英语的重点是考察运用外语进行阅读与写作的综合能力(后来在写SCI时,终于知道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一个博士生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个人经验,复习武大考研英语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历年真题。因为考博或许不像考研那样人数众多,而且每个学校也单独命题,因此可参考的资料较少。本人根据武大考博前辈亲授的经验,购买了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武汉大学考博英语真题》,同时收集了书中所没有收录其他年份的考博真题,反复练习。备考英语的同时,也应该多看英文的专业文献,这样既了解了本专业的国际前沿学术问题,又提高了英语阅读能力,同时也潜在地提高了英语的写作能力。
我们当时的博士入学考试还要考专业课,而考博专业课的真题很难找到,我就退而求其次,从互联网上和武大同学(同学或者同学的同学)那里收集了相关专业课的期末考试试卷,练习后寻找知识盲点。
总之一句话——立足于真题。这是我考研、考四、六级、考软件专业资格等考试百试不爽的方法。此外,报考博士入学考试时,需要两份副高(副教授)职称的专家写推荐信,这个准备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报考完毕后的业余时间里,我就在家附近的省图书馆扎下了根。我很喜欢这种生活,因为每天都在进步。这也是我学习时经常使用的方法,以考促学,没有压力的学习是没有效率的。
记得那是一个有些寒冷的早上,我步入武大的考场,平静地完成了考试。可以说,备考策略是成功的,最后我通过了复试的标准。于是,我马不停蹄地又开始准备复试(其实后面的事情就没有停过,一环扣一环,直到毕业的时候才像歇了口气)。
复试主要是准备英语口语和复试PPT。英语口语主是要靠平时累积,然后收集一些英语面试的常用问题模板,进行反复练习达到熟练。而复试PPT主要是自我介绍、学习和工作经历等,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对博士生阶段的专业计划,包括拟定研究的问题、路线和方法。
我对我的专业很感兴趣,也做出过一些相关项目,获得过省部级的奖励,以实践和实践中的问题再结合一点理论,因此PPT的演讲效果应该还是比较好的,有的老师还详细和我讨论了一下有关的专业的细节问题。
当我走出复试教室时,我知道我是很有可能会被录取。
2.在校学习
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的公共课程是英语、第二外语和科学方法论,而我的专业课是由本学院教授们主讲,这些专业课是老师们自己最擅长的。
博士课程的学习固然很必要,譬如对于英语的学习。做为理科博士生,我们需要看大量的专业文献以学习国外的最新知识和研究进展,而这些最新的专业文献主要是以英文发表的。” ……增强论文和学术研究中的批判性思维的意识,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习惯(通过洞察力达到更深层次的知识和理解),强化创造性技能(区别于侧重于以听力和阅读为主导的接受性技能)…… “,对于我校博士英语课程教学大纲的指导,我非常赞同。
在博士生阶段,我深深体会到英语的重要性,它直接关系到能否毕业。而第二外语的课程充满新奇,在学习了十几年英语后,突然接触了一门新的外语,我的视野更加开阔,因为一门语言就是一种文化、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科学方法论的课程也十分有趣,授课方式不是传统照本宣科的书本学习,而是由各个学院的名师来讲授自己独到的治学经验和学术之路,让人受益匪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所在学院的专业课学习更类似于CCTV的百家讲坛,任课老师各显神通,以讲座的形式和学生共同讨论某个学科,以Q&A的方式交流学术观点,考试则是一篇论文或读书综述(现在回想,这实际上就是在初步训练科技论文的撰写)。诚如一位教授在上课时说的第一句话:“让我们一起来吹牛”。这种课程是我在以前所没有见过的。
武汉大学学生众多,社团活动也非常活跃,课程学习以外就是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但我这种老学生还是对博士学术沙龙最情有独钟。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去参加定期于每周三举办的博士生学术沙龙的经历。当我走进会议室,就看见一个学生站在那里抑扬顿挫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其他人静静地聆听着,一种肃穆的气氛油然而生。而当这个学生表达完观点后,会场的气氛马上就为之一变了。大家热烈地纷纷或赞成,或批评,或补充、修正意见和观点。而他们观点不拘一格,反应敏捷,思维深刻而因角度不同显得广阔,让我听后有一种“还可以这么思考”的感觉。
后来我才知道,这次博士沙龙讨论的主题是有关纳什的博弈论,而参加的对象不限学院和专业,只要是本校有兴趣的博士生皆可参加。于是,文史哲、数理化、工科等不同学科门类的同学们按照自己的理解表达了对均衡偶不同理解。
其实在当时,主题讨论会不但是吸引了本校非博士生参加,已经毕业的校友和外校感兴趣的学生也慕名参加这了次“头脑风暴”。据他们说,这个论坛是武大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兴起的,一直延续了下来。
后来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个当年积极参加论坛哲学学院的毕业校友,谈起樱顶的博士论坛时他笑问我:“每次为什么就你们学理工的人话最多?”。我只有回答:“我们平时主要做实验去了,说话的机会太少了,好容易逮到个说话的机会,所以就拼命地balabala……”
3.SCI论文的撰写
已是午夜,万盏华灯已下,只有窗前我书桌上的一灯如豆。键盘时急时缓地啪啦作响,窗外呜呜的寒风递响到帘栊上叮叮咚咚,我在电脑前继续修改着我的博士小论文,即传说中的SCI论文。
我所在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时必须至少发表一篇及以上的SCI论文,这是允许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最基本标准。虽然听以前的毕业生说,他们那个时候只用发表SCI、EI、ISTP三大检索一篇以上的论文即可,但不理解也罢,抱怨运气差也罢,统统没用,必须发表SCI论文才能毕业已经成为了即定事实。
于是在学校上课、读文献、做实验的一两年光阴一过,发表SCI论文的压力就越来越大了。SCI论文成了悬在我和我的同学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大家见面问候的话基本是这么几句:1.论文改完了吗?2.论文投出去了吗?3.几审了?4.修改意见回了吗?5.大修还是小修?6.录用了吗?
现在看来,SCI之于博士生,就像牛痘疫苗之于初生的婴儿,是一个必备的经历。发表SCI论文是一个非常煎熬的过程,而发表成功后又是一个短期欣喜和长期收获自信的过程,更是一个全面提升学术科研能力的过程。
不同于那些论文写作如探囊取物的同学,我的SCI论文发表历程充满了坎坷。首先选题就是个问题,我的博士专业方向和专业背景有点偏工科,所在的专业也正在全面转型和改进中,整个学术界自己都在探讨所在学科的理论框架和定位。虽然这能够带来学科在很多领域中的发展机会,但客观上也带来了学科基本问题模糊、相关文献偏少等问题,可以借鉴SCI文献就更少了。
在学术研究和科技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我知道自己的鄙陋,深知一定是要多和老师、同学们交流的。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导师和副导师的全程指导,SCI论文得到了老师们精心提出的修改意见。我的导师和副导师也做了很多辅助性的工作,例如出面申请实验数据、联系论文英语润色等事宜,这使我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