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上海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确定的改革任务,积极开展教育评价改革实践探索。学校秉持“以评价促发展、以评价促建设”的理念,聚焦“破五唯”,在教师评价、教学评价、学生评价等领域进行探索。研究生院、研工部紧扣建设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任务,在校领导的指导和引领下,以教育评价改革为抓手,不断完善研究生导师(以下简称“导师”)评价体系。同时,以多层级多维度的“4+1”导师培育体系为抓手,充分激发导师育人潜能,努力探索导师育德育人能力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双赢”路径。
立足质量月平台探索多主体导师评价
为打造高质量导师队伍,建立全过程、多主体的导师评价体系,我校以“研究生教育质量月”系列活动为载体,从师德师风、学籍管理、专业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等对导师进行全面系统培训。同时,开展导师队伍建设专题调研,以问卷、座谈、访谈等多种方式对导师个人发展、导师工作难点痛点以及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其他问题进行调查,并形成调研报告,从而积极开展教师发展与教育教学评价,倾听导师声音,关注导师需求,为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对应多元评价指标开展多层级培训
校级培训内容包括学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方向、导师职责和评价制度、研究生招生、培养质量等。邀请校内外资深导师分享带教经验,党委和纪委干部围绕“师德师风”问题做专题讲座等。院级培训以导师立德树人职责为核心,集结校内外的优秀导师,从制度、人文关怀、活动设计、学术交流等多维度分享典型案例。我校还积极组织导师参与国家级和各省市各类专题培训,如全国研究生导师培训班、上海市新导师培训班及其他学科专题类导师培训等。四层级培训基本覆盖了导师个体全方位的发展,也为我校导师考核分类评价积累了典型样例,提供了科学依据,使导师分类评价落到实处。
多渠道互动激活全方位反馈评价
学校搭建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平台,构建积极和谐融洽的导学关系,形成“导—学—评”评价闭环。如开展上海师范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活动,通过学生推荐、学院初评、校职能部门听取意见、线上风采展示、线上线下投票、“我的导师我来讲”等环节,全方位展示导师育人的精神面貌;通过开展 “导师沙龙”“导师相约”“研师益友”等主题系列活动,加强导师对研究生的学术指导和思想引领。
全方位形成合力
收获分类评价实施成效
通过评价改革的实施,充分激活导师育人活力,持续优化导师队伍数量和结构,促进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取得较好成绩。如苏智良教授领衔的团队获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课程思政“金课”——《上海城市与红色文化》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国家名师、教学团队各1项。近年来,我校导师还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4项、上海市研究生教育改革立项4项、上海市优秀教材奖1项等多个奖项。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我校研究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数学建模大赛、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专项等各类科技创新能力比赛,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本次案例评选由上海市教委组织,由在沪各级各类教育单位积极申报,综合考虑前瞻导向、实践创新、实际效果、推广价值等因素,经单位推荐、函评初筛、会评复审等程序,最终评出“2023年度上海市教育评价改革优秀案例”46项,其中23项为高等教育评价改革优秀案例。
供稿:研究生院
排版:任奕蓉、史雅萱
校对:李珺
编辑:融媒体中心
往期推荐
●媒体聚焦!2024全国两会上的上海师大声音
●致敬上海师大每一个闪光的她!
●我为“双碳”献策 上海师大学子提出新方案
●转存学习!一起来看2024政府工作报告
❤点个赞和在看,和上海师大一起加油!返回搜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