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研究生导师怎么评  > 研究生教育中导师的自身修养

研究生教育中导师的自身修养

二、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满足于自己已有的知识,持之以恒地坚持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适应指导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赶超世界科技前沿的工作。学习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本专业领域新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及其应用进展

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许多新的技术和方法迅速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注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学习和掌握这些新的知识和技术并将它们用于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实践是研究生导师的“必修课”。

2.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三部委曾联合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整合相关传统学科资源,促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已成为学科发展的趋势。研究生导师不仅要注重本专业、本研究方向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而且要注意涉猎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即使是理科研究生导师也要经常涉猎一些文科方面的知识,反过来,文科研究生导师也要适当涉猎理科方面的知识,从而开拓自己的学术视野,激发科学研究的灵感。

3.研究生教育的理论、方法和相关方针政策

研究生教育是建立在本科教育基础之上的高层次的教育形式,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一种学历教育。与本科及专科教育相比,研究生教育有其独有的特点,因此,学习和了解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研究生教育工作,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作为受教育的对象,研究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自己相对独立的思维方式,但在知识的系统性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从事创新性工作的能力方面却有待提高。导师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要采用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使研究生在其研究方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研究成果。此外,导师还要注意学习和了解国家、省市和本单位关于研究生教育的相关文件规定,如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发布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等,确保自己在培养和教育研究生的各项工作中不违反相关的政策规定,从而避免造成工作上的失误与被动。

在实际工作中,注意做好下面几个方面的工作对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是十分有利的:

一是广泛阅读相关专业文献。广泛阅读专业文献是提升自己业务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研究生导师应尽量抽出时间广泛阅读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专业文献,全面了解相关领域的发展前沿与现状。在广泛阅读的同时进行总结、归纳和梳理,思考如何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指导研究生做出具有创新性的科学研究工作,并在指导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完善。

二是“请进来”“走出去”。“请进来”指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来做学术报告和现场指导工作;“走出去”指外出参加相关学术会议。通过这样的途径,听取同行专家的研究报告、科研经验和体会,在与同行的交流中受到启发,获得新的灵感和研究思路。

三是参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评审工作,包括学术论文、科研项目以及科技奖项等的评审。通过这些评审,不仅可以学习和了解新的知识、技术和方法,而且可以从别人的研究中获得关于研究选题和实验设计等方面的启示,并不断提高自己对于实验设计和学术成果的评价能力。

三、导师应具备的基本业务能力

研究生导师应当注意使自己具备并不断提高至少下述三个主要方面的能力:

1.指导和帮助研究生选题和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

研究生新生入校后,通过一段时间的文献和实验技术的学习,就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论文实验的选题。这段时间不宜过长,以不超过一个学期为宜,否则真正用于课题研究的时间就太少,难以做出相对完整的研究工作。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学习、文献调研以及基本实验技术的学习可同时进行。一般而言,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应在导师的研究方向或研究课题范围内进行。导师要让研究生仔细了解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本课题组近年来的研究,尤其是目前研究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计划等,指导研究生拟定大致的研究题目,以后可根据研究的完成情况适当进行论文题目的调整。研究题目大致决定了将要开展的研究内容和拟实现的研究目标。实验设计应仔细规划采用哪些实验方法、利用哪些研究策略、解决哪些科学问题并说明主要的注意事项等。

2.指导和帮助研究生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的能力

研究生按照初步拟定的研究计划开展研究尤其是探索性较强的研究时,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特殊”情况,包括无法得到具有可重复性的实验结果或出现与预期不符的甚至是意料之外的实验结果。导师务必时刻关注研究生的实验进程,定期或不定期召集课题组工作交流会;同时要求研究生及时向导师汇报实验进展,一起分析实验结果。对于可重复性不好的实验结果,导师要指导研究生找出可能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导师要提醒研究生格外关注与预期不符的和意料之外的实验结果,因为其中极有可能蕴藏着创新性的发现,这时要用严格实验条件下的重复实验证明它的正确性,必要时对原来的研究计划与方案做出必要的调整。

3.指导和帮助研究生处理实验数据、撰写研究论文的能力

研究论文尽管不是表现研究成果的唯一形式, 但无疑是重要的形式。发表论文可使研究成果得到正式承认,要让研究生具备“Publish or perish!”的理念。然而,研究生处理实验数据、撰写研究论文的能力往往不尽如人意。指导研究生对获得的大量数据进行恰当的整理、归纳,并将其撰写成达到发表要求的学术论文是导师必须做好的基本工作之一。因此,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导师不仅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相关业务能力,而且要采取适当措施促进研究生论文写作及相关能力的提高,如开展文献讲读和翻译练习、结合文献(尤其是本课题组已发表的论文)开展数据处理和论文写作的小讲座等。由于同一个课题组前后研究内容一般是密切关联的,所以,以本课题组已发表的论文为例讲解数据的处理和论文写作易于使研究生产生“近在眼前”的熟悉感,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数据处理和论文撰写的原则和技巧。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督促研究生对告一段落的实验研究按照撰写论文的方式写出实验小结,不仅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写作水平,而且有利于研究生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实验设计是否合理,得到的实验数据是否足以支持实验结论等,从而在必要时自觉地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

此外,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导师还应为研究生的近期学术目标和未来的学术发展提供较为系统的意见和建议,时刻关注研究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如关注其科研动手能力、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学术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情况,如若发现存在某些不足,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其弥补“短板”。可采取多种措施,将各方面的技能训练贯穿于整个研究生教育阶段。如笔者经常结合自己的工作为研究生开设各种小讲座并让研究生就每次讲座的中心议题展开讨论,包括学术报告课件的制作和讲解,综述类论文、课题标书和专利申报书等的写作,论文投递期刊的选择,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