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研究生导师怎么看经常生病的学生  > 导师,你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导师,你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在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中,这个题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也是我担任研究生导师以来,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导师的工作是指导和培养研究生。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最大区别就在“研究”二字上,离开这一点,就谈不上是研究生了。而导师,主要在这个“导”字上,你如何“导”学生们的科学研究,“导”学生们的处世为人,最终使之达到培养目标。根据这一点,我主要谈以下三方面的认识。

一、导师如何引导学生进入学科前沿

要做出高水平研究成果,非常重要的一点取决于你的研究是否处于学术前沿。

据有关统计,全世界约4%的科研机构占了22%的诺贝尔奖的获奖名额。如英国的卡文迪许实验室有7位获奖者,德国马普学会有17个获奖者,贝尔实验室有11个获奖者。日本获得诺贝尔奖者共11人,其中有10位是东京大学的。诺贝尔奖显示出明显的“集中性”特征。另一方面,诺贝尔奖有某种“传承性”。如,丹麦科学家玻尔获了奖,他的好几位学生也获奖。又如,1909年德国的奥斯特瓦尔德以研究化学平衡问题获奖,后来他的学生能斯脱以创立热力学第三定理获奖,能斯脱的学生米里肯又获奖,米里肯的学生安德森又以发现正电子获奖,安德森的学生格拉塞又获奖c这说明,科研需要一种好的传统和好的氛围,但更说明导师处于科学前沿的重要性。

从国内来看,根据很多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所谈的经验,他们之所以能够获得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导师能够把握学术前沿,并能及时将学生们带入前沿,在学科前沿从事自己的科学研究。

什么叫学术前沿?已有学者指出,前沿就是一个学科在发展中碰到的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学科就不能前进。我认为还应加上“重大”两字,是学科发展中碰到的还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根据这一规定性,前沿是阵地,只有进入阵地,才能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前沿是火车头,只有解决了前沿的问题,才能推动学科的发展。有的人说,没有人研究过的问题就是学术前沿,把学术空白等同于学术前沿,这并不完全正确。因为真正的前沿,是关系学科发展的那些还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而不是一般的问题。

如此看来,前沿往往具有理论性,它关系到学科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它的解决将会导致学科理论上的重要突破;前沿具有导向性,前沿问题的解决往往会将学科发展导人一个新的层面,甚至是新的发展阶段;前沿是最具学术活力的地方,既然是前沿,往往会为很多研究者所关注并加以探索,所以前沿问题往往是学术热点问题。这一点,在人文社会科学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毫无疑问,要进入学术前沿,需要较长时间的学术积累。而现在研究生的学制较短,特别是博士生,比国外的要短得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要尽快进入学术前沿,导师非常关键。更重要的是,如果是学术前沿,研究者不会太多,学生了解和研究不多,导师也是这样。可以说,如果是前沿问题,导师往往和学生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这对导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如何将学生“导”人科学的前沿,对导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里没有捷径,唯—的办法就是,导师要不断学习,要不断更新知识,始终走在学术前沿上。为做到这一点,就我本人来说,这么多年上研究生的课,我始终坚持讲一些新的问题,在讲授的过程中,讲出一些新的认识和观点,而不是照本宣科地讲已有知识和研究成果。

如何进入学术前沿?有几点我认为比较关键:首先,要具有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任何前沿都是在学科已有知识和认识水平基础上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的知识生长点,没有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就难以认识到前沿问题。其次,要对所从事的学科的学术发展史有全面的了解与把握。前沿问题是在科学发展的不断推动下出现的,它有一个与已有问题的连续性关系,是一个不断探索的长期过程。一个个前沿问题的出现与解决,形成了一个学科的学术发展史。所以,要追踪前沿问题,必须对学科的学术发展史有全面了解与把握。现在,我们比较忽视这个问题。我在指导学生做某一问题研究时,往往要求学生们先写出对这个问题已有研究状况的学术综述。这个综述,应该成为他们研究的重要基础和学位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再次,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前沿问题往往很少有人问津,不易看出,需要一种敏锐的眼光,要善于思考、善于总结,能透过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

将学生“导”人前沿,关键一步就是确定好研究的选题。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列宁曾引过西方的一句名言:发现问题等于解决问题的一半。前沿往往不是一个问题,而是很多问题。如何选择题目:①符合学术发展规律及趋势。只有符合学术发展规律与趋势,才具有研究的可行性,才具有研究的持续性。在这方面,导师应讲清学科发展历史,要讲清学术发展趋势。②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科学研究的实践已经证明,没有脱离社会发展的学术研究,也没有脱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术前沿。不了解社会,不认识社会,很难把握真正的学科前沿。在这一点上,导师应关注社会,同时要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现在,我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