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研究生在sci上发表文章是什么水平  > 什么样的文章才能发上10+或一区SCI?底层逻辑大揭秘!

什么样的文章才能发上10+或一区SCI?底层逻辑大揭秘!

绝大部分研究生同学,看到身边的科研大神,成功发表10+或者一区的SCI,都会非常羡慕,随之而来的是深深的疑惑?为啥别人课题可以发表10+的SCI呢?是运气吗?我自己做的课题是个什么垃圾玩意?我如何才能实现发表10+SCI的梦想呢?

针对以上疑问,今天为大家揭秘,成功发表一区SCI论文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

了解并掌握这一逻辑,相信你也一定可以在发表10+或一区SCI的征途上,成功上岸!

这一主题展开之前,做两点说明:

1.这里的一区是指中科院一区,而非JCR一区,为什么做这个说明呢,因为中科院一区相比于JCR一区,是更好,也更难投的。以肿瘤学为例,中科院一区,往往都是10+的水平,也就是影响因子大于10的期刊。如果对这两种分区不清楚的,大家可以私下查询或者在视频讨论区交流。

2.这里的底层逻辑,是指,一篇SCI论文,想要发表在中科院一区或10+的期刊,其科研逻辑需要达到什么水平?

好,接着我们展开此次主题讲解。

首先,大家需要知道,科研逻辑的概念是什么?简而言之,科研逻辑本质上是因果关系论证逻辑,我们做课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一串因果上下游关系的论证。关于科研逻辑这一点,大家一定要先有清晰的认知,如果不清楚的,建议一定要回头看下我在B站的另一个视频《大师兄带你读懂SCI文献》,这个视频里对科研逻辑做了非常详细的解读,大家都能听的懂。

OK,继续回到主题上来,发表一篇10+SCI的科研逻辑,究竟需要达到什么水平呢?

也就是说,一篇10+SCI论文的科研逻辑,对因果关系是如何进行论证的?

答案非常简单,就是利用rescue实验,对科研逻辑中的因果关系进行充分论证!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篇没有rescue实验设计的文章,是基本不可能上一区或10+的,而一篇10+的文章,或者主刊与大子刊的文章,必然是进行了非常充分的rescue实验进行科研逻辑因果关系论证的。

所以,大家这里应该清楚了,决定你的文章(特别是研究论文)能否上10+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你的课题设计中有无充分的rescue实验。

当然,没有科研积累的同学,听到上面的话啊,肯定又是一头雾水,因此呢,我们这里对以上答案再做更详细的拆解。

首先,我们要回答回答第一个问题,什么是rescue实验?

说起rescue实验,不得不提他理论起源,那就是柯霍氏法则。

柯霍是一个病原微生物学家,他在研究中发现,为了证明一个病原体和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必须要满足以下三点:1. 病原体和疾病表型具有相关性;2. 去除病原体,疾病表型减弱;3. 相同病原体再次感染,可以重新出现疾病表型(rescue)。

通过总结,将以上三点成为柯霍氏法则,用于证明病原体和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

随着DNA双螺旋结构的揭秘,我们进入了分子研究时代,于是,为了证明分子和表型之间的因果关系,根据最初的柯霍氏法则衍生出来了分子柯霍氏法则:1.基因和疾病表型具有相关性;2. 去除基因,疾病表型减弱;3. 重新过表达该基因,被减弱的表型再次恢复(rescue)。

为了方便大家完全理解,这里再为大家做个比喻,进行类比:

比如一个水管,水从上游流向下游,在水管中间有一个黑匣子,我们看不到水管在黑匣子里面的结构,但是黑匣子上面有9个阀门,一旦通水,9个阀门都会里飘起来,为了确定哪一个阀门控制着水流从上游流向下游,我们需要在通水的情况下,逐个关闭阀门,如果关闭哪个阀门之后,下游水流被切断了,提示我们该阀门很可能控制水流向下游,于是我们再打开阀门,发现水流恢复,这个再打开阀门的过程就称之为rescue的过程,类比到实验上,就是我们做rescue实验的过程。

相信大家已经看出来了,上面这个例子关闭阀门的过程,就相当于验证候选基因的过程,再次打开阀门的过程,就是rescue实验的过程,经过关闭+再打开的rescue这两个过程,就可以充分的证实分子和疾病表型之间的因果上下游关系了。这也是科研逻辑因果关系论证的必要的两步:正向+反向证实,这里的反向也就是我们说的rescue。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rescue实验的本质就是控制逻辑上游不变,针对逻辑节点进行反向干预,以观测逻辑上游对下游各个环节的影响是否出现恢复性改变。进而证实该环节是后续环节的逻辑上游,也就是因,下游就是果。

我们再次结合这篇Cancer cell的科研逻辑实例进行阐述rescue实验如何做的。

这篇文章的提出并证实的科研逻辑(也就是work model)是KRAS*抑制IRF2表达,IRF2抑制CXCL3表达,CXCL3招募MDSC,MDSC抑制T细胞,进而导致促癌表型。

为了证实这个科研逻辑各环节之间的因果上下游关系,必须进行rescue实验。

再次提醒:rescue实验的本质就是控制逻辑上游不变,针对逻辑节点进行反向干预,以观测逻辑上游对下游各个环节的影响是否出现恢复性改变。

比如,为了证实IRF2处于CXCL3的上游,首先必须进行正反向两个角度论证,正向论证就是过表达IRF2发现抑制CXCL3表达,反向论证就是敲除IRF2,发现CXCL3表达增强。此外,为了证实KRAS*突变确实通过抑制IRF2激活CXCL3表达,还要进行rescue实验。即:在KRAS*突变的情况下(控制上游不变),既然IRF2被抑制,则我们进行反向干预,再过表达IRF2(rescue),以观测KRAS*对CXCL3的激活(下游)被削弱,以此证实KRAS*突变确实通过抑制IRF2,解除IRF2对CXCL3的抑制,进而激活了CXCL3的表达。如此,则KRAS*—IRF2—CXCL3这一因果上下游关系成立。同类型拓展,以此类推,我们就可以证实该文章的逻辑框架中的每一个环节的因果上下游关系。

好啦,经过上面的讲解,相信大家对rescue实验的理论起源和核心要义肯定已经清晰了。

那,在具体的科研课题中rescue实验如何设计呢?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rescue实验设计的本质就是控制逻辑上游不变,针对逻辑节点进行反向干预,以观测逻辑上游对下游各个环节的影响是否出现恢复性改变。

具体而言,包括单节点rescue和双节点rescue两种设计方式。

这里我们还是以这篇文章已经证实的一个科研逻辑框架为例,为大家说明。

单节点rescue:我们控制上游不变,比如保持KRAS*突变状态(上游);针对单个逻辑节点进行反向干预(rescue),比如删除MDSCs(KRAS*突变下MDSCs是增多的,所以反向干预就是删除);以观测上游对下游的影响是否恢复,这里就是观测MDSCs删除后对KRAS*突变(上游)介导的T细胞功能和促癌表型的影响(下游)是否会消失。如果删除MDSCs可以使KRAS*突变导致的T细胞抑制和促癌表型消失,则MDSCs逻辑节点的因果上下游关系得以论证。以此类推,我们可以继续证实这篇研究论文逻辑框架中的各个逻辑节点是否处于猜想的逻辑因果上下游对应节点上。

双节点rescue:我们控制上游不变,比如保持KRAS*突变状态(上游);针对两个逻辑节点进行反向干预(rescue),比如删除MDSCs(KRAS*突变下MDSCs是增多的,所以反向干预就是删除)的同时,再删除T细胞(MDSCs删除后解除了其对T细胞的抑制,T细胞增多,因此反向干预就是再删除T细胞);以观测上游对下游的影响是否回复,这里就是观测MDSCs删除后对KRAS*突变(上游)介导的T细胞功能和促癌表型的影响(下游)是否会消失;同时也观测T细胞删除后对MDSCs删除引起的KRAS*突变所致表型改变(抑癌)是否能够再次被恢复(促癌)。以此便可以充分论证KRAS*—(抑制)MDSC—(抑制)T细胞—促癌表型这一逻辑因果上下游关系。

当然,按照逻辑推理,还有控制多变量,但是这种在实际科研课题因果关系论证中,基本不会涉及,所以不用考虑。

事实上,在当前,研究论文中,如果只是发现了一个新的表型,根据其意义,大概能发表在3-5分SCI(比如以上示例文章中的KRAS*突变促癌表型);如果在表型基础上发现并证实了1-2个逻辑节点因果关系,大概文章水平在5-10分SCI(比如以上示例文章中的KRAS*突变通过招募MDSC抑制T细胞,导致促癌表型);如果在表型基础上发现并证实3-5个逻辑节点的因果关系型,文章水平才能比较确信发到10+水平SCI(比如以上示例文章中的KRAS*突变通过抑制IRF2表达,激活了CXCL3表达,CXCL3招募MDSC,抑制T细胞,再导致促癌)。

所以大家可以根据以上说明,比较容易判断一个课题,到底可以发到什么水平的SCI。

今天分享的这一科研因果关系论证思维,浓缩了大师兄多年科研积累及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可以多花时间,认真领悟,错过的必定后悔!

好了,关注大师兄,科研不迷路!

欢迎关注大师兄公众号BioAdvance,获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