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研究生两篇sci能拿国奖吗  > 拿国奖、7篇SCI,重大研究生获人民日报点赞!

拿国奖、7篇SCI,重大研究生获人民日报点赞!

近日,《人民日报》发布了《2021—2022学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和《2021—2022学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他们是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中的优秀代表。其中,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生牛天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陈志超入选。

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陈志超同学的故事。

陈志超,

重庆大学材料学院2020级冶金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党员。

SCI论文一作7篇,个人H因子为12;

获得2022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重庆市优秀毕业生、

重庆大学十佳创新创业先进个人;

主持重庆市研究生科创项目一项,顺利结题;

获得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三等奖;

重庆市“科慧杯”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

担任Chinese Chem. Lett. (IF 8.455),Process Saf. Environ. (IF=7.926)、J. Environ. Chem. Eng. (7.967) 等多个领域内期刊独立审稿人;

即将前往复旦大学读博。

从迷茫走向坚定:努力是逆袭的秘密

陈志超在重庆大学度过的七年校园生活,然而这七年中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本科时的陈志超,对学生工作充满兴趣,担任班级的团支书和班长。在担任班干部期间,陈志超带领班级获得重庆大学先进班集体、红旗班等荣誉,但是他的学业成绩和后来相比却并不理想。本科即将毕业,在陈志超面对求职或求学的选择题时,他选择了继续深造,本科排名并没有磨灭陈志超对于冶金专业的兴趣,反而成为他重新开始的起点。在考研期间陈志超养成了良好学习习惯,这为他研究生时期保持高效学习的状态打下基础。

在学业和科研生活的双重压力下,陈志超开启了忙碌的研究生生活。他笑着谈到自己研一时,只休息了三天,“一个通宵之后休息了一天,研一考完高数之后又休息了两天”。

研究生的课程多集中在一年级,陈志超保持着考研时期高效的学习状态,星光不负赶路人,研一结束时,陈志超取得专业第一的学业成绩。这成为他研究生生活中重要的脚注,他在和本科时没能好好学习的自己暗暗较劲,直到他在本科的“废墟”上重建起了自己的世界。与此同时,陈志超利用碎片时间查阅中英文文献,提前构思自己的实验框架,这为后续实验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初涉科研之路:困难与收获同行

冶金工程专业的陈志超所研究的问题是钢铁厂烧结过程中污染物的处理,他所进行的钐抗硫水实验便是针对钢铁烧结过程中所产生的硫化物污染进行治理。有了前期查阅大量文献的良好基础,陈志超很快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预实验,但是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状况。

刚开始实验时,陈志超面临实验装置操作细节不熟练的困境,在实验细节上面临钐加入方式、加入量把控失误,数据分析不准确等问题。沮丧的陈志超思考自己失败的原因,他再次着手查阅文献并积极与师兄师姐交流,尝试调整沉淀剂、改变前驱体的演变行为,最终在不断试错中最终找到合适的配比,实验终于成功了。

通过不断尝试、不断总结经验,陈志超在研一上学期便完成了实验。完成实验的陈志超一边计划着接下来的科研工作一边着手实验论文的写作,他将大量时间投入科研工作,陈志超在高效的学习状态下完成了第一篇小论文的写作。

成功的秘密是不曾停下脚步

“成功不一定属于聪明人,但一定不会辜负坚持到底的人。只有努力做好正在做的事情,不轻言放弃,当机会来的时候才能抓住。”陈志超说。

在实验成功和论文顺利完成后,他却遭遇了整整一年的蛰伏期。陈志超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