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生物制药类研究生  > 生物与医药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物与医药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领域)代码: 086000

一、专业(领域)简介及研究方向

“生物与医药”领域涉及生物技术与工程、生物医学、制药工程、食品工程和精细化工等行业。其中生物技术与工程涵盖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化学工程、合成生物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等方向;生物医学技术涵盖精准诊疗分子工程、生物芯片与生物传感器、生物医学材料与再生工程、纳米生物技术、体外诊断技术等方向:制药工程涵盖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制药、天然药物、药物制剂等方向;食品工程涵盖食品生物工程、健康食品工程、食品大分子材料、食品绿色加工、食品安全等方向;精细化工涵盖精细化学品技术与工程、精细中间体、日用化学品、功能助剂等方向。我校“生物与医药”领域紧密结合国家对生物与医药学科的重大战略需求,发挥长沙理工大学的工科优势,围绕农产品加工技术、粮油深加工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发酵工程、生物制药等优势研究方向开展深入研究,形成了“食品生物基础厚、工程实践能力强、校企科研结合好、学科支撑条件优”的学科特色。

该领域以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与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和生物工程学科为依托,由“食品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2009年获批)和“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2013年获批)在2018年合并组建。按照既具扎实理论基础功底、又具丰富工程技术实践经验的原则从校内外遴选了一批高水平的导师,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本领域导师中教授14人、副教授13人,形成了一支由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芙蓉学者”、 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上海市“东方学者”、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高端人才组成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拥有“水生资源食品加工”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4年)、“细胞化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2019年)等省部级平台5个,共建了“稻谷及副产物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2021),主办有中文核心期刊《食品与机械》。该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必需仪器设备齐全,并在金健米业、克明面业、加加酱油、承德露露等多家省内外知名食品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提供了充分保障。

二、培养目标

本领域主要面向食品、生物和医药行业及相关工程部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强的事业心和团队协作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 系统掌握生物与医药领域坚实的生物学、化学、食品科学、药学及工程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先进技术方法,了解本领域前沿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4.具备在农产品加工技术、粮油深加工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发酵工程、生物制药等研究方向的某一方向独立开展科学研究、新产品研发、工程技术创新、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与技术管理的能力。

5.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领域的外文科技文献与资料;

6. 身心健康。

三、培养方式

1. 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方式。全日制研究生实行全脱产学习方式,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在职不脱产的学习方式,但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得少于6个月。

2.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双导师组指导制度。导师组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组成,校内导师为第一责任导师,由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工程经验的校内导师担任,负责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指导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和学位工作涉及的学术内容。企业导师由工作在研发生产一线,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和研究生指导经历的企业技术专家担任,参与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负责指导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和学位工作涉及的工程实际内容。导师组共同负责研究生思想品德、学风和职业素养教育,应定期进行交流沟通,及时协商解决研究生指导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3.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工作”的方式,培养环节按照“0.5+0.5+0.5+1.0+0.5”的方式安排,具体为:第一学期(0.5年)主要完成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第二学期(0.5年)完成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学习;第三学期(0.5年)开展专业实践和学位工作选题,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第四-五学期(1.0年)完成学位工作并取得相关成果;第六学期(0.5年)完成学位工作总结和学位申请材料准备、学位申请审核、答辩和授位。其中,第2个0.5年与第3个0.5年的安排次序可互换。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可在学期间完成。

4.研究生应根据教学计划要求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并取得学分;必须在完成了规定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后才能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方能进入学位论文研究和撰写阶段;应保证学位论文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新见解和社会与经济价值。

5.注重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以研究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