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重点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自考重点(30~45)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自考重点(30~45)

30.限期治理的对象:

◆严重污染环境的排污单位

◆在特别需要保护的区城内超标排放污染物的排污单位。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主要指国务院、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

31.对限期治理期未完成的企业业单位的措施:

◆依照国家规定加收超标准排污费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于罚款

◆由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人民政府责令停业、关闭

32.《国家实发环境事件应急预防》突发环境件分为

◆实发环境污染事件

◆生物物种安全环境事件

◆辐射环境行染事件

33.突发环境事件应意的运行机制:

◆预防和预机制: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原则,预警级别由低到高为蓝、黄、橙、红四级

◆应急响应机制:

A.按照属地为主的原则实行分级响应。 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响应四级

B.实行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制度。初报实行1小时报告制,突发环境事件责任单位和负责人以及负有监管责任的单位发现突发环境事件后,感在I小时内向断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主管部门报告。

◆应急保障机制:确立了资金保障、装备保障、通信保障、人力资源保障、技术保障等应急保障的内容。

◆后期处机制提出补偿和遭受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的建议。要求建立突发环境事件社会保险机制。

◆责任处机制;对各种违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的行为,技照有关法律和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追究法律责任。

34.环境污染特征:

◆环境污染须伴随人类活动而产生。

◆环境污染频为物质、能量从一定的设施设备向外界排放或者泄露

◆环境污染领出现环境质量下降的结果

35. 《大气污染勤治法》

(1)大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体制:统一监督管理与分部门监督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2)大环境标准制度

◆体系的核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1982 年首次发布。

◆为解决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等区城性大气污染问题,环境保护部2010年发布《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

◆后果: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其污染物排放浓度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并缴纳相应的排污费。超标排放的。应当予以限期治理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3)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控制和核定制度实施的主三个步曝

◆确定总量控制区

◆确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

◆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分配

(5)大环境质状况公报制度大、中城市人民政府环保部门应当定期发有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公报

36.防治燃煤污染

◆控制煤炭开发

◆控制煤炭的使用,推广清洁能源

◆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在锅炉产品质量标准中规定相应要求。

◆在人口集中地区退房煤炭,煤渣、砂石,灰土等物料,必须采取防燃,防尘精施,防止污染大气。

37.水污染防治法1984 年,我国制定第一部防止水污染的专门法律《水污染防治法》。

◆水污染:陆地水污染,即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的污染

◆水标准环境制度: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是核心。

1类: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2类: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

3类: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坡及游泳区

4类:一般工业用水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5类:农业用水及一般景观要求水源

◆后果:缴纳排污费,超标排污的,责专限期治理,按照应缴纳排污费数额2倍以上5倍以下处于罚款。限期治理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年.

◆水污染防治规划制度:流城或者按区域进行统一规划

◆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水污染物排污许可制度

◆排污监测制度

38.水污染故应急处理

◆可能发生水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制定有关事故的应急方案,做好应急准备,并定期进行演练。违反者,责令改正:情节严重,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企业事业单位造成水污染事故,处于罚款,责令限期采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

◆对造成重大或者特大水污染事故的,可以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管理:对直接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上:一年度从本单位取得的收入50%以下的罚款。

◆对造成一般或者较大水污染事故的,技照水污染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的20%计算罚款:对造成重大或者特大水污染事故的,按照水污染事故的直接损失的30%计算罚款。

39.体废弃物管理的原则

(1)“三化”管理原则。

◆减量化在对能源的利用过程中,要最大额度地利用资源或能源,以尽可能地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资源化是指对已经成为固体废物的各种物质采取措施,进行回收、加工使其转化成为二次原料或能源予以再利用的过程。

◆无害化是指对于那些不能再利用、或依靠当前技术水平无法予以再利用的固体废物进行贮存或处置,使其不对环境以及人身、财产的安全造成危害。

(2)全过程管理原则是指固体废物从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直到最终处置的全都过程实行一体化的管理。

(3)分类管理原则: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以及危险废物

40. 《清消生产促进法》: 2002年制定,2012年布行。

41.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类型为:

◆对污染物排放物排故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者超过经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超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构成高耗能

◆适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

42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措施:

◆(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设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关专项资金,支持相关的科技研究开发、技术产品推广、发展相关的信息服务等.

◆(国家) 对相关的产业活动给予税收优惠,并运用税收等措施估计进口先进的节能、水等技术、设备、产品。

◆(县级以上政府)应将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列为重点投资领域。

◆(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应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对资源高消耗行业中的限制类项目,实行限制性的价格政策。

◆(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实行垃圾排放收费制度。

◆(国家)实行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财政性资金优先采购保护环境的产品及再生产品。

43.环境噪声污染: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唚声律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44自然保护法:

(1)野生动物保护法

A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规定:

◆分类保护(野生动物的分类为、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野生动物救助及致害补偿制度

 B.野生动物资源管理的法律规定

◆野生动物保护实行分部门和分级监督管理的体制

◆建立野生动物资源档案资源。普查每十年一次。

◆实行猎捕许可及禁限制度

◆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行为的管制

(2)野生植物保护法/保护性植物生长环境的规定

◆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点或保护标志

◆监测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及时采取拯救措施

45.应当建立自然保护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以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

◆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岩石、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经国务院或者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其他自然区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