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湖州师范学院护理研究生官网  > 湖州师范学院

湖州师范学院

理学院强耦合物理团队再次在物理学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图)

近日,我校理学院强耦合物理国际实验室的团队成员与复旦大学赵杰研究员合作,在物理学顶级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PRL)上发表学术论文,首次提出通过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的末态观测量可以清晰地揭示铀原子核十六极形变的性质。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原子核通常都具有偏离球形结构的形变,这反映了原子核内强相互作用的性质。原子核形变的研究对于核合成、核裂变及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的研究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铀原子核的十六极形变效应通常被其四极形变所掩盖,很难通过传统的方法测量。理学院徐浩洁副研究员(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与合作者研究发现,四阶各向异性流的非线性响应系数非常敏感于碰撞原子核的十六极形变,并且该观测量不敏感于碰撞核的四极形变和尺寸,因此是测量铀原子核十六极形变的理想探针。相关成果以“Hexadecapole deformation of?238U from relativistic heavy-ion collisions using a nonlinear response coefficient ”为题发表在

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举办《中国碳中和政策与行动》(英文版)和《新质生产力导论》新书发布会暨工作座谈会(图)

7月4日下午,由湖州师范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主办的“《中国碳中和政策与行动》(英文版)和《新质生产力导论》新书发布会暨工作座谈会”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大楼举行。副校长舒志定、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金佩华出席会议,校科技处、学科建设处、社会合作处、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主要负责人,经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院长,以及相关学院领导、新书参编人员、部分研究生参加会议。金佩华在新书发布会上讲话。他指出,《中国碳达峰政策与行动(英文版)》和《新质生产力导论》两书由学校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两山”理念研究院精心策划和组织编写,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并向全球公开发行。《中国碳中和政策与行动》(英文版)由时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原副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华先生担任本书的顾问并作序。该书系统研究了550多个“十四五”规划、实施方案及相关政策,是国内目前公开出版的介绍中国在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最全面的出版物。日前,该书拟由英国帕斯国际出版社出版发行。金佩华认为,该成果是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与外国语学院协同创新的成功典范。《

我校南浔文化研究院承办首届“南浔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图)

7月5日上午,首届“南浔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南浔举行。会议由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湖州市社科院主办,南浔文化研究会、我校南浔文化研究院承办。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南浔与近代中国”主题,打响“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近代第一镇”宣传品牌,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了南浔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历程与深远影响。“南浔就是中国近代第一镇。”研讨会现场,中央文史馆馆员、复旦大学资深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馆长、南浔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葛剑雄掷地有声,近代以来,浔商凭借“一根湖丝”“一条运河”,在上海滩走出了一条开拓之路,积极兴办各类民族工商企业,铸就了许多国内“第一”或“最大”,创造了“富可敌国”的商业传奇,让南浔在中国近代民族工商发展史上留下生动注脚。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从大运河与南浔古镇的角度出发,以南浔古建筑、文化、名人、民风民俗等方面为切入点,交流了打造“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近代第一镇”的意见与建议,为南浔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教

太湖品学之教师教育学科前沿论坛第八讲顺利举办(图)

近日,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长三角分中心、我校教师教育学院主办的“太湖品学之教师教育学科前沿论坛第八讲”在我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行。本次论坛以“教育工学的精神主旨”为主题,特邀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刘庆昌教授主讲,线上线下百余名师生参与。刘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和跨学科的研究成果,阐释了教育工学的核心立场及其在当代教育中的重要性。他深入剖析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以及教育工程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他认为,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反思,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探索教育的真谛。刘教授通过生动的实例,对哲学研究与理论研究进行了辨析,强调了教育工学立场的多维视角——系统论、实践论、行为论的有机融合。他提倡教育工作者应以整体的思维方式、实践的视角以及对操作的热爱,来推动教育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此外,刘教授还探讨了教育工程视野中的教育行为、教育理论的工学转化路径、教育工程师的职业化培养等议题,并对未来教育工学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富有前瞻性的见解。他呼吁,在教育资源日益丰富、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的今天,教育研究者应积极转型,成为新时代的教育工程师,以推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