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申德才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2023 届毕业典礼

研究生代表发言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研究生代表

申德才

2023年6月25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 2023 届博士毕业生申德才,很荣幸能够在毕业典礼上和大家共同回顾我们在电子系学习生活的几年时光。

作为在疫情寒冬消散之后的第一个盛夏就要跟清华园说再见的学生,我最近常常思考, 当我们终于甩开了 “新冠”这个并不怎么有温度的同路人,同时也将不得不正式告别“学生”这个特别有温度的身份时,面对全新的未来,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在没有标准答案的共识下, 我想向大家汇报我的两点感悟。

第一, 坚持做一个有用的人,但不妨也做一些 “无用”的功。无用有两层境界。第一层是“不求可用”,第二层是“不求所得”。不求可用的功常可以让人的思维更加活跃,校史馆的档案里流传着西南联大的老学长、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邓稼先是一个戏迷,尤爱京剧。在原子弹理论设计攻关最紧张的岁月里,他也会突然抽出一个晚上,专程带领同事们去看一场京剧。他不仅爱看,还爱唱。一次一位科学家去绵阳九院参加学术讨论会,忽然听到前面走路的高个子哼起京剧来,深受感染,也来了个拖腔,前面人回头一看,两人哈哈大笑。原来,大高个儿是邓稼先,后一位是于敏。如果不求可用的功最能诱发沉睡于科学家心中的灵感,那不求所得的功则一定装着我将无我的情怀。杨振宁曾经问过邓稼先,当年研制出了原子弹和氢弹获得了多少奖金。邓稼先听了之后回答 说: “原子弹十元,氢弹十元。” 我将无我是大用, 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候,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做隐姓埋名人”的一代代清华人,在民族危亡、国家贫弱之时,挺立风骨,他们是真正有用的人。 “我愿以身许国”这句话,在新时代,仍具有直击人心的力量。

第二, 以理性的心态选择道路,但请大胆用感性的心态拥抱变化。今年一起毕业的兄弟姐妹们,有聚焦科技前沿在学术领域深耕的新秀才俊、有走向中西部扎根基层的时代青年、有前往军队、国防、航天领域默默奉献的楷模担当,还有许许多多在座的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优秀同学。我们都做出了理性的职业选择,既是身边朋友的骄傲,更能称得上是三年前或五年前的自己的榜样。由于在研工组服务同学们的机会,我有幸认识和了解我们在座的大部分人,所以我当然有理由相信我们可以把精彩的路按照自己的规划 走的很成功。但我想说,很多机遇往往是在变化中产生的,这些变化或许增益很高,带宽很大, 或许隐藏在噪声中不经意间出现,甚至有时候还带来一次自激振荡,但不管怎样, 在理性地做出选择后, 我们不妨用朴素而感性的直觉迎接他们,不必奢求预测变与不变的互相关, 亦或是解调特定的结果与答案,而是做好准备,迎接变化带来的新生活。毕竟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的奋斗,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所以,如果有机会, 大胆地拥抱变化,坚定不移地朝着选择前进吧。

一个人或许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感谢老师、同学、朋友、校友们,因为有了大家的指导、帮助和关心,我们才迅速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祝福每一位毕业生同学在新的人生篇章中,开拓无限可能,拥有无限精彩。

谢谢大家!

排版&编辑|谭芷琳 陶旋姿

审核|汪 玉 李冬梅

相关推荐: